维生素D中毒

(又称:维生素D中毒症)

就诊科室: 急诊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预后

介绍

维生素 D 中毒是医源性疾病之一。主要由于在防治佝偻病时错误诊断和过量使用维生素 D 制剂,如鱼肝油、维生素 D2(骨化醇)、维生素 D3(胆钙化醇)和维丁胶性钙等引起。

其导致的高钙、高磷血症可引起烦躁、恶心等一系列症状,以及软组织、肾的钙化。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维生素D补充多少会中毒, 中毒表现是什么样的?

付朝杰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维生素 D 中毒多因以下原因所导致:

  • 短期内,多次给予大剂量维生素 D 治疗佝偻病。
  • 预防量过大,每日摄入维生素 D 过多,或者大剂量维生素 D 数月内反复肌注。
  • 误将其他骨骼代谢性疾病或者内分泌疾病诊断为佝偻病,从而长期大剂量摄入维生素 D。

高危人群

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 D 的人群,是本病的高发人群。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

  • 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食欲减退,甚至厌食、烦躁、哭闹、精神不振,多有低热。也可有多汗、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逐渐出现烦渴、尿频、夜尿多,偶有脱水和酸中毒。
  • 年龄较大患儿可述头痛,血压可升高或下降,心脏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电图 ST 段可升高,有时可有轻度贫血。
  • 严重病例可出现精神抑郁,肌张力低下,运动失调,甚至昏迷惊厥,肾功能衰竭等。尿比重低而固定,尿蛋白阳性,细胞增多,也可有管型。
  • 长期慢性中毒可致骨骼、肾、血管、皮肤出现相应的钙化,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严重者可因肾功能衰竭而致死亡。
  • 孕早期维生素 D 中毒可致胎儿畸形。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补充维生素D谨防过量

顾湉荑 主任医师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老年医学科

如何预防

本病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 将维生素 D 制剂存放在孩子拿不到、看不着的地方,限制儿童接触。
  • 使用过程中,看好药物和孩子。
  • 妊娠期间,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 D。
  • 佝偻病患儿治疗期间,应定期随访,及时检查调整剂量,切勿擅自增减药量,避免剂量不足,使治疗不顺利,同时也避免过量补充,导致维生素 D 中毒。

检查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通常可以明确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实验室检查
血清 25-羟基维生素 D 增高,血钙升高,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低,血浆胆固醇正常或升高。少数患者尿素氮升高,肾功能异常,如尿比重低且固定,尿蛋白阳性,细胞增多有管型等。

X 线检查

干骺端硬化带,是维生素 D 中毒常见的 X 线征象之一,但并非特征性表现,维生素 D 中毒的可靠 X 线表现包括:

  • 尺桡骨干皮质模糊,并有骨膜反应。
  • 皮质骨松化或骨质疏松。
  • 尺桡骨干骺端可见骨硬化带。
  • 骨干皮质增厚致密。
  • 腕骨化骨核钙化环增厚、硬化。

以上 5 种 X 线征象中同时出现 3 种,即可诊断为维生素 D 中毒。当然还必须结合临床病史,及维生素 D 过量使用史才能确诊。严重中毒者,肾、血管、心脏及四肢软组织可见转移性钙化。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病情较轻者

  • 首先停止使用各种维生素 D 制剂和钙,配合低钙饮食,多饮水,避免阳光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体内多余的维生素 D ,会被逐渐消耗和排泄掉,病情会逐渐好转,并慢慢痊愈。
  • 也可建议如下药物治疗:
    呋塞米每次 0.5 ~ 1 mg/kg 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增加尿钙排泄。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且与维生素 D 有拮抗作用。
    降钙素 50 ~ 100 U/d 肌内注射,可降低血浆中的钙、磷浓度,抑制钙、磷吸收。

病情较重者

  • 可口服氢氧化铝或依地酸钠,以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医生会根据血钙及 X 线片,适当延长用药时间。
  • 严重中毒患者的全部治疗,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严格进行,因此需住院接受治疗。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您的宝宝会出现维生素D中毒表现吗

齐浩 副主任医师 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儿保科

注意事项

  • 选用正规品牌药品。
  •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不可自己随便用药。
  • 严格按照日常剂量补充,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制定了下列每日维生素 D 摄入量的推荐意见(假设阳光暴露量很少):
    1 ~ 70 岁的人群,包括妊娠和哺乳期女性:600 IU/天。
    70 岁以上人群:800 IU/天。
    1 岁以下婴儿:400 IU/天。

预后

积极治疗,病情会逐渐好转,并慢慢痊愈。如果中毒的症状持续时间过长,可以导致人体骨骼,血管还有皮肤,出现钙化现象,从而影响体格和智力的发育。

相关科普号

李欣医生的科普号

李欣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儿科

1982粉丝14.2万阅读

罗燕军医生的科普号

罗燕军 主任医师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小儿内科

2926粉丝37.3万阅读

刘艳医生的科普号

刘艳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

营养科

1764粉丝11.6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