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就诊科室: 小儿外科  新生儿外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预后

介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指新生儿因各种原因引起肠道感染而发生的肠管坏死性疾病,是新生儿严重的消化道急症。

本病多见于早产儿,以腹胀、呕吐和便血为特征性表现,病情严重的会发生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便血,需要首先排除的疾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王慧欣 主任医师 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中心

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未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 早产儿:早产儿由于肠壁发育不成熟,屏障功能弱等特点,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高发人群。
  • 窒息缺氧:肠道缺氧缺血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诱发因素,因此曾经有过宫内缺氧、脐带绕颈、出生后窒息缺氧抢救等情况,易发生本病。
  • 孕期感染:母亲有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母亲孕期患有感染性的疾病,都可能导致本病。
  • 喂养不当:应用配方奶的患儿多于母乳喂养儿;新生儿喂养奶量增加过多、过快、浓度过高等。
  • 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调:如早产儿或患病新生儿开奶延迟、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等。
  • 药物因素:使用某些渗透压较高的药物,如维生素 E、氨茶碱、吲哚美辛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张安明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儿科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

本病多见于早产儿,发病时间和胎龄相关,胎龄越小,发病时间越晚。典型表现为腹胀、呕吐和血便,腹胀一般较早出现且持续存在。

  • 全身症状:患儿常有拒食、精神萎靡、反应差、嗜睡等表现,严重者有休克表现,面色苍白或青灰、四肢湿冷、皮肤发黄、眼白发黄,可出现反复呼吸暂停、心率减慢。早产患儿一般先出现全身症状,并且病情进展很快。
  • 腹胀:轻者仅有腹胀,严重病例迅速腹胀如鼓,腹胀一般较早出现且持续存在。
  • 腹泻和血便:开始为水样便,每天 5 ~ 6 次至 10 余次不等,1 ~ 2 天后转为血样便,可为鲜血、果酱样便或黑便,早产患儿可不出现腹泻及肉眼可见的血便,可仅有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 呕吐:可有呕吐症状,呕吐物先为奶液,后逐渐呈咖啡样或胆汁样,早产儿常无呕吐。

并发症

本病可引起下列并发症:

  • 胃肠道穿孔
  • 腹膜炎
  • 肠狭窄
  • 肠瘘
  • 肠溃疡
  • 短肠综合征
  • 吸收不良
  • 多器官功能障碍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新生儿吐奶是咋回事?续集~

高鹏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普外科

如何预防

  • 孕妇应注意孕期卫生、实行孕前计划免疫,增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尽量不到公共场所,避免同病毒携带者接触。
  • 孕期定期产检,孕晚期养成数胎动的习惯,定期进行胎心监护,防止发生胎儿宫内缺氧。
  • 孩子出生后建议母乳喂养,母乳里富含免疫因子可以避免有害细菌繁殖,同时存在丰富的益生元促进益生菌生长,渗透压低可以保护肠道。
  • 避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
  • 避免使用渗透压高的药物,如维生素 E、氨茶碱、吲哚美辛等。

检查

本病主要通过 X 线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和评估。

  • X 线检查:为诊断本病首选的检查,也是明确诊断的依据。
  • 实验室检查:需进行血常规、大便常规、血培养、大便培养、凝血功能、生化等。血和大便培养的目的是明确病原菌,便于采取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便血,需要首先排除的疾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王慧欣 主任医师 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中心

治疗方式

本病治疗的原则是让肠道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并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减少全身炎症反应。

一般治疗

  • 禁食、胃肠减压:一旦确诊本病,需立即停止母乳或配方奶喂养,大部分患儿还需要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待临床情况好转,大便潜血转阴,X 片异常征象消失后才可逐渐恢复喂奶。
  • 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脉滴注营养液,有凝血障碍时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严重血小板减少可输注血小板,出现休克时给予抗休克治疗

药物治疗

主要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有氨苄西林、甲硝唑、万古霉素等,给药途径为静脉输液。

手术治疗

约 20% ~ 40% 的患儿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患儿发生肠穿孔或者经保守治疗后病情持续恶化,出现腹壁红斑、酸中毒、低血压等情况,意味着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腹腔引流术、剖腹探查术、坏死或穿孔部分肠切除肠吻合术及肠造瘘术。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张安明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儿科

注意事项

  • 急性期需遵医嘱禁食,待病情好转,恢复喂养后,优先选择母乳喂养。
  • 治疗期间需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腹胀是否有缓解,是否有腹壁红肿,观察并记录大便的颜色、性状、次数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 如果有造瘘口,需正确护理,保持造瘘口周围清洁,若发现造瘘口有渗液、红肿或大便排不出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 避免较大的力量接触腹部。腹胀时不要包尿布,不要让患儿趴着,防止碰压腹部,可以采取侧卧位或半卧位。
  • 患儿的衣物要选择柔软、舒适的,避免紧身衣裤。

预后

本病轻症者预后较好,重症者预后不佳,死亡率较高,部分会遗留肠道的后遗症。

相关科普号

张安明医生的科普号

张安明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儿科

50粉丝13.9万阅读

秦虹医生的科普号

秦虹 主治医师

济南市儿童医院

小儿外科

1424粉丝4074阅读

毛建雄医生的科普号

毛建雄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普外病区

2359粉丝1.8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