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预防宝宝吐奶
预防宝宝吐奶1、每次安静,平静和愉快地喂奶。2、婴儿吃奶的过程中,要避免打扰,突然的噪音,亮光和一些其他的干扰。3、奶粉喂养的宝宝在吃奶的时候,至少每隔3~5分钟就需要拍嗝。4、避免让你的宝宝平躺着喝奶。5、每次喂奶之后,将宝宝竖立抱起20~30分钟。6、刚喂玩奶,不要挤压宝宝的腹部或着是猛烈玩耍。7、不要等到他极度饿了再给他喂奶。8、如果是奶瓶喂养的宝宝,要确保奶嘴上的洞既不是太大(会让配方奶流量太大)也不是太小(这会让宝宝吃奶很困难,导致吸入太多空气)。翻转奶瓶后滴出几滴然后停止,则说明奶孔大小是合适的。
付朝杰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2月08日 242 0 0 -
小婴儿为什么容易吐奶
小婴儿吃奶后容易吐几口奶,这在医学生叫溢奶,就是平时大家常说的“漾奶”。一般属于生理现象,并不是病态。 小婴儿溢奶与其消化道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儿童和成人的胃一般垂直位,像一个底向上、略带倾斜的口袋。其上部(胃底)呈圆隆状,当有气体存在时可在该部位存留,不致因为气体溢出胃部而带出食物,造成呕吐。小婴儿的胃呈水平状胃底平直,缺乏圆隆部分。当胃内有气体存在时,由于气体轻,上升到胃底部,它们便会从贲门溢出,同时带出一些奶,这就是溢奶。 婴儿胃部贲门肌肉发育不如幽门(胃的出口)处完善,表面胃的出口紧而入口松,这也是造成容易溢乳的一个原因。同时,婴儿胃容量小、胃的肌肉和神经发育不成熟、肌肉张力较低等,均造成小婴儿容易溢乳。 喂养不当,奶前哭闹、吸空奶瓶、吮手指、喂奶时奶头(包括奶瓶的奶嘴)内未充满奶汁,都可以造成大量吞气而引起奶后溢乳。奶后体位变动也容易造成婴儿溢乳。 遇到溢乳的婴儿,首先应该区别生理性溢乳还是病理性呕吐。许多疾病,如幽门痉挛、先天性幽门狭窄、消化道梗阻、脑膜炎、急性胃肠炎等都可造成病理性呕吐。这时吐奶频繁,呕吐量较多,伴有奶块,甚至可以有绿色胆汁,有时呈喷射性。如不及时诊治,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生理性溢乳婴儿,喂奶后要轻轻抱起,使之伏在母亲肩上,轻拍背部,让胃内气体排出,然后轻轻放下,取右侧卧位,头部稍抬高,这样可以减少溢乳的发生。 溢乳现象属生理性,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会逐渐减轻,一般到三个月以后就较少发生了。 但这里要提醒各位家长注意:对于一些长期慢性呕吐或咳嗽的小儿要注意胃食管反流这种疾病。关于这个疾病的介绍在以后的文章中会专门描述。如果发现孩子有长期慢性咳嗽或慢性呕吐反胃现象,建议就诊小儿胃肠(或消化)外科,而不是消化内科。经常有一些慢性咳嗽的患儿误诊为慢性呼吸道疾病,长期服用抗生素,殊不知是因为胃液反流呛入气管导致,且这种胃液反流到食管和气管后,会对这些组织情况造成化学性腐蚀,长时间后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对于孩子出现吐奶或慢性呕吐时,需找专业医生鉴别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原因。
肖东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12月19日 843 0 5 -
新生儿呕吐类型
(1)溢乳:新生儿胃呈水平状,胃部肌肉发育不完善,贲门松弛,哺乳后即从口角溢出奶汁,不影响生长发育,常于生后6个月左右消失,不是真正的呕吐。 (②)一般呕吐:常伴恶心,每次呕吐不重,多为胃内容物;多见于喂养不当,过敏,胃肠道感染或全身感染的伴随症状,常见内科性疾病。 (3)反复呕吐:无规律性,呕吐一般不含胆汁,主要见于GER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4)喷射性呕吐:突然发生,呕吐量较大,随日龄增加呕吐物可为奶样、乳酪样具酸腐味,可含胆汁。主要见于胃扭转、幽门梗阻、颅内压增高等。
付朝杰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12月01日 319 0 0 -
宝宝吐奶如何应对
新生儿胃腔容积小,胃又是横躺着的,食管下端的括约肌功能不完善;加上孩子早期喂养是母乳等流质食物,故而吐奶几率在1岁前较常见。通常4月龄前吐奶频率较高,最高发生率约61%,6-7月龄后开始明显下降。通常1岁末消失。 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总吐奶是胃食管反流病。 美国儿科协会(AAP)将胃食管反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的称为胃食管反流,而病理性的则称为胃食管反流病。 如何确认吐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宝宝吐奶情况: 在一岁以内 大部分发生在喂奶时/喂奶后 有时伴随着打嗝或者体位变化,吐出几 在吐奶后没有什么哭闹,看上去也没什么不舒服 宝宝的日常精神状态、生长发育一切正常 通常不用特别担心,这种吐奶也可以称为“生理性吐奶“,大部分1岁以内的小宝宝都会发生,尤其在6月龄以内更加频繁一些。 如何应对生理性的吐奶? 亲喂时: 注意喂奶姿势,确保孩子深衔乳,宝宝的头高于屁股,使用哺乳枕时宝宝通常平躺着,可将头部对应的哺乳枕下方稍垫高一些。 瓶喂时: 让宝宝的上半身尽量坐起,同时采用正确的瓶喂技巧,避免宝宝吃奶过急、过多。 喂奶时机: 按需喂养,避免过度喂养,可少食多餐。 关注宝宝的饥饿信号,避免在宝宝过度饥饿时喂奶。当宝宝哭闹的时候先安抚宝宝的情绪,待情绪平稳后喂奶。 降低吐奶机率: 换边喂或者喂完奶可拍拍嗝,喂奶后适当竖抱20-30分钟。 喂奶后避免挤压腹部运动或者大幅度变化体位,换尿片可放在吃奶前。避免宝宝的纸尿裤太紧,增加腹部压力。吃完拉了换尿布不要拎起宝宝的腿,可侧身换尿片。
付朝杰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8月20日 479 0 0 -
新生儿呕吐知多少?
呕吐( vomiting)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据我查阅国内文献报道,发生呕吐者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10%左右。(一)新生儿为什么会发生呕吐? 我们先来了解下呕吐是怎么回事;呕吐是由消化道及其他有关的器官借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反射来完成的。在此反射弧上任何一个环节的兴奋冲动增加或增强时,就会产生呕吐,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与其他年龄组小儿不尽相同,其差异取决于新生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其出生前后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也取决于胚胎期各脏器尤其是前、中、后原肠分化和发育的状况。主要与新生儿胃容量小、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低、资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胃呈水平位、肠道神经调节功能差及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少等生理特点有关,大脑皮质和第四脑室下的呕吐中枢受全身炎症或代谢障碍产生的毒素刺激或颜内压升高,均可引起呕吐。(二)新生儿呕吐的分类及临床特点一般可分为内科性和外科性呕吐两大类型。1.内科性呕吐约占80%~90%,病因包括:①胃黏膜受刺激:如咽下羊水、出血、应激性溃疡、服用药物等;②喂养不当:乳头内陷、奶嘴孔过大、大量吞入空气喂奶过多过频、奶方浓度和量不合适等;③胃肠道功能失调:如GER、贲门失弛缓、幽门痉挛、肠道过敏、小左结肠综合征、胎粪性及新生儿便秘等;④肠道内感染及肠道外感染;⑤HE及颅内压增高等;⑥低糖血症、低钙血症等;⑦未成熟儿功能性肠梗阻(消化道无张力症);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高氨血症、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等先天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以呕吐奶汁及咖啡样物为主,呕吐物不含胆汁或粪便成分,无肠梗阻表现,常伴有消化道以外的症状和体征如青紫、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等,X线腹部平片无异常征象,常需结合病史来综合判断,可有围产期窒息史、难产史、产前感染、喂养不当或服药史。2.外科性呕吐从发生频率多少依次包括:①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②胃扭转、穿孔及食管裂孔疝等;③食管闭锁和食管气管瘘;④肠狭窄、肠闭锁;⑤先天性巨结肠;⑥肛门及直肠闭锁或狭窄及肠旋转不良;⑦胎粪性肠梗阻、胎粪性腹膜炎;⑧肠套叠、阑尾炎、NEC、膈疝、肠重复畸形等。临床以呕吐胆汁或粪便成分为主,多为喷射状,呕吐量大,有明显肠梗阻表现,可有羊水过多史,反复、严重呕吐常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X线腹部平片、胃肠道造影检查可发现各种消化道病变的特征。(三)如何区别新生儿呕吐?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可初步判断呕吐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着重询问母亲妊娠史、分娩史、喂养史、有无遗传和畸形病史,尤其是有无孕早期患病史:询问每次呕吐发生的时间、性状、成分、呕吐量和动作以及伴随症状,进行全面查体,尤其是肠鸣音、肠型和胃肠蜗动波等体征对呕吐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还应注意观察患儿进食情况、与呕吐的关系在诊断思路方面首先要区别呕吐的类型,根据呕吐的发病时间、伴随症状、相应体征以及特点鉴别是内科性或外科性呕吐,是否伴有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等,从而能够尽早明确诊断。1.呕吐类型(1)溢乳:由于新生儿胃呈水平状,胃部肌肉发育不完善,贲门松弛,哺乳后即从口角溢出奶汁,不影响生长发育,常于生后6个月左右消失,不属于真正的呕吐。(2)一般呕吐:常伴恶心,每次吐不重,多为胃内容物;多见于喂养不当,胃肠道感染或全身感染的伴随症状,常见内科性疾病。(3)反复呕吐:无规律性,呕吐一般不含胆汁,主要见于GER。(4)喷射性呕吐:突然发生,呕吐量较大,随日龄增加呕吐物可为奶样、乳样具酸腐味,不含胆汁。主要见于大量空气吞入、胃扭转、幽门梗阻,在颅内压增高性病因时可呕吐大量含胆汁样液。2.呕吐发生时间生后7天内发病的早期新生儿呕吐应重点考虑食管闭锁、咽下综合征、GER、胎粪性便秘扭转等;生后7天后发病的中晚期新生儿呕吐应考虑肥厚性幽门狭窄、肠梗阻、NEC等。3.呕吐伴随症状(1)呕吐物颜色:①清淡或半透明色黏液,可能是食管内容物;②伴有酸味、有奶汁或凝块,多来自胃内;③乳凝块多、伴酸腐味,有持久的规律性,多为幽门及十二指肠 Vater壶腹部梗阻;④吐物为绿色,可能为较高位肠梗阻,首先要除外先天畸形,如呈均匀绿色,应考虑是否有肠旋转不良,也可能由于败血症所致;⑤吐物为粪性有臭味,多为低位梗阻,结合腹部情况考虑是否为麻痹性肠梗阻或是胎粪性腹膜炎;⑥吐物带血首先考虑消化道黏膜出血,如出血量多、色鲜红,多为新鲜活动性出血,呈紫褐色、咖啡色为陈旧性出血。(2)呕吐与腹型:①上腹膨隆下腹塌陷,表明梗阻位置较高,如看到胃蠕动波可能为幽门性梗阻,伴有肠型蠕动波为空肠梗阻:②腹部异常膨隆呈球形,皮肤紧张发亮、静脉曲张,则是低位梗阻。肠鸣音亢进或减弱、气过水音、梗阻多在回肠末端、结肠部位。肠鸣音消失,则是麻痹性肠梗阻的表现。(3)吐与排便,①哪吐同时伴有便,水样便、蛋花便等排出,为肠功能素乱、消化不良、肠炎等引起,在临床最为常见,②伴血便,内科首先要考虑肠道感染、出血性疾病、应激性溃疡,过敏性肠炎等;外科则主要检查有无NBC、肛门直肠炎症、肛裂、肠道畸形,③伴排便逐渐减少到停止,隆不减轻,则可能为完全性肠阻,件排便为不完全性梗阻,肛诊时有气体溢出,则为麻痹性肠梗阻。(四)可能需要做的检查:1.腹平片对呕吐新生儿可先行腹平片检查。胃或小肠扩张积气提示上消化道梗阻;结肠扩张呈袢状提示红门、直肠部位梗阻;还可显示鼻胃管位置是否正确;检查有无特征性肠壁积气等征象。注意左侧卧位片很重要,因为前后位片易漏诊肠穿孔;必要时行立位腹平片并注意有无气液平面和膈下游离气体等征象,但多数平片无异常影像表现,需进一步行其他检查2.胃肠造影检查采用吸吮法和插胃管抽液后再注入对比剂,可显示胃腔、幽门出口、十二指肠至Trit韧带处,可选用60%~80%(W/V稀钡或30%泛影葡胺剂量一般30m左右,先摄取立位平片,再进行造影检查,一般患儿采用稀钡奶瓶吸吮法造影即可,对于体弱潴留液较多,插入胃管抽净胃液后再注入30%的泛影葡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采取右侧卧位或右后斜位显示较佳,检查时间可延长到4~6小时,新生儿GER立位吸吮稀钡30~35m较为适宜,仰卧位或轻微头低位,必要时腹部轻度加压,可疑患儿应多轴位观察,对于胃充盈不良者可插胃管清洗食管及胃后再注入适量对比剂进行观察,安静状态下观察5分钟,反流3次以上即可确诊,可增加卧位、右前斜位及多轴位立位等摄片,充分显示各种异常影像3.24小时胃食管pH动态监测目前被认为是诊断呕吐是否为GER的金标准,检查前停用促胃动力药2~3天,禁用降低胃酸药物。以食管pH<4并持续15秒以上定义为一次反流虽然食管24小时pH监测是早期诊断GER的“金标准”,但由于仪器昂贵、费时较长以及有侵入性等原因,不利于推广使用4.腹部B超检查有报道应用低回声水作为对比剂,行B超检查,可显示胃排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下段以及肥厚性幽门狭窄、幽门痉幸和各种十二指肠畸形等,B超检查无时间限制,无放射性暴露,但技术要求高,空腔气体也限制了B超显影效果。5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可发现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病变如溃痛、出血、增厚等,但由于仪器限制和技术要求高,多数基层医院尚未开展此项检查。(五)如何治疗?1.病因治疗首先除外外科性呕吐,以免延误手术时机,再针对病因治疗,如合理喂养、控制感染、降颅压等。2.对症治疗病情轻者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新生儿不能正常进食,能量和液体供应不足,易并发脱水、血咽动作协调差,容易发生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因此,应及时检查处理,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禁食呕吐轻者不需禁食,呕吐严重者在确诊前应禁食,给于肠道外营养,保证能量和入量4.体位内科性呕吐(GER)患儿可采取前倾卧位,头抬高30°。5洗胃咽下综合征可用温生理盐水等洗胃。6解痉止吐幽门痉可在每次奶前15~20分钟滴入1:1000~2000的阿托品,从1滴开始,逐步增加剂量直到用药后面部潮红表示药量已足(新生儿慎用);红霉素作为促进胃动力药已在新生儿使用,考虑作用机制与胃动素受体有密切关系,对胃和近端小肠有胃动素效应,通过增加内源性胃动素释放,刺激节前或节后胆碱能神经,增强钙释放,引起肠道平滑肌顺行收缩。静脉小剂量(1~3mg/kg)红霉素能产生胃肠平滑肌移行性复合运动的规律收缩,大剂量(10mg/kg)没有胃肠动力作用。国内近年来报道较多,但剂量、用法及疗效不尚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结论(新生儿慎用);也可应用胃动力药物多潘立酮(吗丁啉,每次a.3mg/kg),其效果和安全性也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论。7.胃肠减压呕吐频繁伴严重腹胀者,可持续胃肠减压。8纠正脱水、酸中毒一般给3:1液(10%葡萄1生理盐水)按比例加钾补充丢失,用5:1液维持注意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素乱。注:本文仅供参考,若为非专业人士阅读,如有相似症状,建议至正规医院就诊咨询,以防某些专业术语或专业评判标准,家属误解,造成不良后果。
赵海国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7月01日 864 0 1 -
宝宝吐了怎么办
方芳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5月20日 790 0 0 -
宝宝呕吐了就得去医院?
方芳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5月20日 872 0 2 -
婴儿吐奶是怎么回事?
婴儿吐奶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吐奶亦称功能性溢乳,为婴儿期最常见的一种表现。通常表现为喂奶后不久(多为半小时内)发生吐奶,吐出物为奶块,无胆汁和肠内容物。吐奶前后孩子一般无哭闹或其他痛苦表现,食欲好。吐奶容易在给孩子换尿布或伸展孩子肢体等较大动作时发生,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个时期,婴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松弛而幽门容易发生痉挛,加之吃奶时常吞咽下空气,致使吃入的奶容易经松弛的贲门溢出。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出现,最好的方法是喂奶前为婴儿换好尿布,喂奶后将孩子抱起,及时拍背,使胃内的空气排出。孩子躺下时,应侧卧位,以免溢出的奶呛入呼吸道。 还有一种原因是病理性的,如胃肠功能紊乱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吐奶。因包括如表现为吐奶伴有腹泻,常常提示有消化道炎症或功能紊乱。如表现为呕吐物中有胆汁或肠内容物,同时伴有腹胀常常提示有消化道畸形,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张宝元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5月07日 2309 0 2 -
新生儿吐奶是咋回事?续集~
高鹏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4月19日 985 2 7 -
新生儿吐奶是咋回事?
高鹏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4月17日 1407 0 27
新生儿呕吐相关科普号
王玮医生的科普号
王玮 副主任医师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希望广场儿童院区
新生儿外科
216粉丝5.9万阅读
张志波医生的科普号
张志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新生儿外科
1234粉丝5.2万阅读
肖东医生的科普号
肖东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普外病区
3004粉丝36.4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郝薇 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 儿科
新生儿疾病 48票
新生儿黄疸 13票
小儿腹泻 12票
擅长:200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已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及李嘉诚医学院进行访学交流18个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进修学习。经过多年的锤炼,有了成熟的临床诊疗思维,善于新生儿疾病防治,新生儿呼吸疾病、新生儿重症监护和急救、早产儿及超早产儿救治、围产医学临床问题等,尤其擅长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营养管理。 先后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主持山东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济南市级科技项目1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6篇,主编新编实用儿科诊断学著作1部(75万字),专利3项。 -
推荐热度4.3杨文 副主任医师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新生儿疾病 13票
新生儿黄疸 10票
新生儿肺炎 5票
擅长:早产儿的救治,低体重儿的管理,新生儿黄疸诊治,重度黄疸及溶血病的换血治疗,新生儿肺炎及腹泻的诊治,新生儿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脑病,败血症,脓毒症及休克,气管插管及心肺复苏抢救,先心病的管理 -
推荐热度4.2胡勇 主任医师上海市东方医院 新生儿科
儿童保健 31票
新生儿疾病 14票
新生儿黄疸 5票
擅长: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早产儿随访,新生儿及婴幼儿黄疸、皮疹、肺炎、喂养、腹泻、便秘、肠绞痛、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新生儿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等诊治,儿童常见呼吸、消化及感染性疾病诊治。 如新生儿及婴儿黄疸;皮疹(湿疹,尿布疹/尿布皮炎,瘙痒);新生儿消化问题(呕吐,肠绞痛,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消化不良,喂养问题,喂养困难,便秘,腹泻);眼睛及口腔问题(流泪,鼻泪管堵塞,结膜炎,泪囊炎;马牙,鹅口疮,舌系带过短);脐部问题(脐炎,脐茸,脐肠瘘、脐尿管瘘、脐疝);新生儿肺炎(咳嗽,口吐泡沫,呼吸快);神经系统问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早产儿脑病,脑瘫);早产儿综合管理及随访;髋关节问题,骨密度低,佝偻病(夜惊,夜哭,多汗,枕秃/落枕圈,肋缘外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发烧,惊厥,癫痫持续状态;尿路感染,幼儿急疹,猩红热,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发热,皮疹,口腔疱疹),肺炎(发热,咳嗽,气急),支气管炎(发热,咳嗽),毛细支气管炎(气喘,咳嗽),喉炎(咳嗽,气促,声音嘶哑),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发烧,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反复呼吸道感染(抵抗力差,免疫力差),慢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支原体感染);小儿急性腹泻(拉肚子),急性肠胃炎(病毒性及细菌性胃肠炎,呕吐,胃口差,腹痛,肚子疼),肠系膜淋巴结炎;生长发育评估,儿童保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