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带你全面了解髌骨脱位的诊断和治疗
一、定义髌骨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指髌骨(膝盖前方的类三角形骨)脱离正常的滑车沟位置,多向外侧移位的情况,尤其是运动和扭转动作中出现,对股骨滑车和髌骨的软骨造成重大损伤。二.常见原因1.先天性因素:股骨滑车沟较浅,高位髌骨,骨骼结构异常、韧带松弛等。2.外伤:运动时急转、跳跃落地不稳、直接撞击膝盖。3.肌力失衡:髌骨外侧支持带较紧,股外侧肌过于强壮,股内侧肌力量减弱,导致髌骨被向外牵拉。4.其他:有报道认为青春期女性分泌激素会促进韧带松弛,反复膝关节应力负荷(如舞蹈、足球等运动)。三.典型症状1.急性脱位:膝盖突然剧痛、肿胀(关节积血)。髌骨明显移位,患者感觉膝盖脱位或者卡住,可能自行复位或需手法推回。2.慢性不稳:反复脱位或半脱位(髌骨未完全脱离)。上下楼梯、下蹲时膝盖打软、恐惧感。四.诊断方法1.询问患者病史2.体格检查:髌骨恐惧试验,将髌骨向外推动,患者有恐惧感觉,感觉髌骨要从膝关节脱出来;检查髌骨活动度、稳定性及压痛位置。3.影像学:X光:髌骨轴位片评估髌骨的倾斜和滑车沟的深浅。MRI:观察韧带、软骨等软组织损伤,如髌骨内侧支持带撕裂,外侧滑车沟及髌骨软骨的损伤。五.治疗方式1.急性期处理:手法复位后,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膝关节2-4周。冰敷、抬高患肢,药物缓解疼痛和肿胀。2.保守治疗适合首次脱位,无髌股关节发育异常者。康复训练:强化股内侧肌(如直腿抬高)、拉伸外侧肌群,使用髌骨稳定护具。3.手术治疗:适用于髌骨习惯性脱位,或者髌股关节发育异常且出现髌骨脱位的患者。A.未成年患者手术方式外侧支持带的减压,内侧支持带的紧缩,因为患者未成年,不钻骨道,避免损伤骨骺,影响发育,创伤较小,效果满意。B.成年患者的手术方式对于胫骨结节中心点至髁间凹的距离为15-19mm,采用髌骨二联手术;大于或者等于19mm采用髌骨三联手术。a.髌骨二联手术因为髌骨外侧支持带紧绷,需要在关节镜下将髌骨外侧外侧松解,但是单纯松解松解外侧支持带还是不能达到髌骨复位的效果,还需要做内侧支持带松重建,国外内侧支持带的重建取全部的腓骨长肌腱,国内予以改良,一般取脚踝外侧腓骨长肌腱前半部分,对脚踝的功能基本没有影响。b.髌骨三联手术有少部分患者仅做髌骨二联手术仍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这些患者胫骨结节明显的外移,胫骨结节的中心距离滑车沟的垂直距离超过19mm。这些患者在做髌骨二联手术的基础上,需要根据测量的股骨滑车沟至胫骨结节中心垂直距离,将胫骨结节内移位后固定,称之为髌骨三联手术。六.预防与保健大腿肌肉训练和协调:直腿抬高训练,加强大腿内侧肌肉的训练,按摩大腿外侧肌肉,避免外侧肌肉的紧绷。运动防护:运动前热身,佩戴护膝,避免突然转向动作。日常管理: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负重活动。
开封市人民医院科普号2025年04月27日489
0
0
-
髌骨习惯性脱位微创手术治疗
八年前摔伤导致髌骨内侧撕脱骨折,行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形成髌骨半脱位,CT影像可以看到内侧撕脱骨块。屈膝时可以看到髌骨移向外侧,伸直时复位,诊断为髌骨习惯性脱位。关节镜下探查可以看到髌骨软骨严重磨损,滑车沟与髌骨不匹配。经微创切口完成髌骨内侧支持带重建,外侧支持带部分松解,取出陈旧撕脱骨块。关节镜下可看到滑车沟和髌骨下表面恢复匹配关系,屈伸膝时髌骨不再外移,期待患者顺利康复!
姚鲁田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3月23日69
0
0
-
儿童髌骨脱位咋办·医学科普(五)
阳志军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3月13日82
0
1
-
髌骨脱位术后如何康复?
01保持伤口干燥伤口潮湿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所以伤口要注意保持干燥清洁,刚刚手术结束尽量不要洗澡沾水,术后恢复一段时间后洗澡的时候可以用保鲜膜包裹伤口避免沾水~02局部冰敷1.超市、药店购得的冰袋冰箱冷冻后,以干毛巾包裹后放在患侧膝盖上。或者将超市购买的玉米粒、青豆等置于塑料袋中,放冰箱冷藏室后拿出使用。2.每次冰敷不超过15分钟,同一部位两次冰敷之间需相隔2小时。3.冰敷没有时限,只要关节仍然有肿胀,即可适当冰敷。4.术后康复锻炼后有关节胀痛感,均应该进行冰敷,以减轻可以预防的肿胀和疼痛。03拐杖与护具1.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下地行走需要使用拐杖。术后扶拐4-6周。其中1-2周时下地扶拐行走时患侧足部不着地;3-4周扶拐行走时患侧足部着地,并逐步增加患侧足部的负重量;4-6周由双拐过度到单拐,直至弃拐。一般满6周即可弃拐,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延长扶拐时间。2.正确扶拐走路3.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需要使用支具6-8周。原则上三种情况下必须用支具固定:下地行走时、睡觉时、直腿抬高训练时。上述三种情况以外,角度训练、冰敷时可以解开支具。04踝泵1.踝泵的目的是通过踝关节的上下活动,使小腿的肌肉收缩,从而将下肢静脉的血液“泵”回心脏,减少下肢静脉血液滞留,缓解下肢肿胀。没有次数限制,尽量多做。2.踝泵不局限于术后早期,尤其是伏案工作人群或学生,恢复工作学习的早期,在座位上应有意识地进行踝泵练习,以避免下肢肿胀。05关节活动度练习关节活动度练习又根据具体恢复情况分为伸膝练习和屈膝练习伸膝练习每天需将膝关节置于完全伸直位3次,每次30分钟。方法是用垫枕将足跟垫高,使膝关节通过自身重力逐步伸直。如膝关节没有明显肿胀的情况下伸直困难,必要时可以在膝盖以上的大腿下段前方加3-5斤左右的砂袋(米袋)下压。屈膝练习方法一:0~45度足跟滑动法术后第1天就可以开始足跟滑动,术后1-2周内进行。2周内屈膝不得超过45度。是适当屈伸膝关节,防止粘连的重要方法。动作要领是仰卧床上,患肢的足跟不离开床面,大腿带动小腿,使膝盖产生屈伸动作,从而使足跟在床上产生上下滑动。一天3-5组,每组10-20次。方法二:45~90度床边垂腿法术后第3周开始,4周内屈膝不超过90度,6周内不超过120度。可以将健侧的踝关节压于患侧踝关节前方,健侧小腿向后用力,以增加患膝屈曲角度。每次达到最大屈膝角度时停5-10秒,每组重复10-20次,每天3组。方法三:>90度压腿法膝关节屈曲大于90度后,进一步加大屈膝活动度,可以参照下面几种图示的方法。1.压腿法2.墙壁滑动法3.抱腿下垂法06肌肉力量训练应尽早开始,并且要坚持半年以上。尤其是恢复行走后,行走不能代替直腿抬高等股四头肌的专项练习。1、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越早开始越好!往往被忽视,实际上这是尽早“唤醒”肌肉,防止肌肉萎缩的有效手段。所谓等长收缩,就是膝关节不产生屈伸活动的情况下,用力绷紧大腿前方的肌肉,使膝盖上方的股四头肌收缩。患者可以用手感知两侧大腿肌肉收缩的绷紧程度,从而得到有效的锻炼。每次肌肉收缩处于绷紧状态时维持3-5秒,疲劳后休息。没有次数限制,尽量多做。术后早期,有的患者无法完成收缩股四头肌的动作,可以参照下图进行训练。在患侧膝关节下垫薄枕,足趾上翘使踝关节背伸,足跟不离开床面,臀部不动的情况下,使膝关节后方下压薄枕。即可产生股四头肌收缩。术后早期在膝关节伸直位练习等长收缩,当膝关节活动度逐步恢复,尤其是恢复行走后,需在膝关节不同的屈曲角度下练习绷紧股四头肌。这种练习很简单,即使在伏案工作学习时也可进行。演示如下2、直腿抬高练习术后1周内每天直腿抬高50次,第2周100次,以后每天200次。直腿抬高的动作要领是:先尽量向上勾足趾及脚踝,然后尽量保持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通过膝盖前上方大腿肌肉(股四头肌)的收缩将整个下肢抬起;在抬到和床面呈45度时停止,并保持3-5秒种;然后在保持勾足、伸膝的情况下把腿放下,足跟接触床面后放松下肢肌肉包括足踝。然后再重复上述动作。每天要求完成的次数不是一次完成,可以分几组,具体的可自行酌情。演示如下部分患者术后早期无法完成直腿抬高动作,其实不是力量不够,而是动作不得法。可以参照下图的方法,在膝盖后方垫枕,使膝盖弯曲,然后使足跟抬离床面,体会此时股四头肌收缩用力后,一般就很容易完成直腿抬高了。像这样07下肢肌肉力量进阶训练(术后第4个月开始)当大腿肌肉力量已经有了一定恢复,但肌肉仍有萎缩,或者希望参加体育运动的患者,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大腿肌肉力量训练,重点仍然是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也要适当配合大腿后方肌肉以及小腿肌肉的练习。更重要的是核心肌群,如腹肌、腰背部肌、盆底肌等。但所有训练均应该循序渐进,应该在直腿抬高等基本训练良好完成的基础上,否则可能会给膝关节带来过重的负担,欲速则不达!08恢复体育运动爱好体育运动的患者,一定要在良好的康复训练基础上,逐步恢复体育运动,没有良好的肌肉力量,强行运动,会导致膝关节再次损伤。由于患者愈合潜能的差异,详细进度,请门诊咨询手术医生。通常,术后满4个月可以开始游泳、骑自行车,术后6个月可以开始跑步机、塑胶跑道上快走、慢跑等。术后一年以上恢复球类等剧烈运动。09阶段计划表
陈炎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1月17日170
0
0
-
膝“盖”儿掉出来了,怎么“盖”回去!
髌骨脱位(patelladislocation)是指髌骨由于多种因素脱离正常的运动轨迹向外侧脱位,是最常见的急性膝关节损伤之一,占急性膝关节损伤的3%,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在过去的几十年,由于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导致髌骨脱位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每100,000人中就有5.8~77.8个人患有髌骨脱位,且女性较男性的发病率更高。髌骨脱位的病因众多,通常与骨性异常或软组织病变有关。骨性异常1.高位髌骨(patellaalta):指由于髌韧带长度过长(>52mm)导致髌骨在矢状面的垂直高度增加,是一种先天性的异常。高位髌骨是复发性髌骨脱位的高危因素,在屈膝早期阶段,髌骨进入股骨滑车沟延迟,与股骨滑车的接触面减少,骨性稳定作用减弱,容易发生脱位。Caton指数>1.2可协助诊断。2.低位髌骨(patellainfera):指髌骨在矢状面的垂直高度降低,大多数为获得性,可以由外伤导致,也与不恰当的治疗有关。根据病因,低位髌骨可分为:先天性、创伤性、制动性、麻痹性和医源性。Caton⩽0.6,Insall<0.8可明确诊断。3.滑车发育不良:指患者的股骨滑车没有发育成正常的凹面的解剖形状,而是成为平坦的甚至是凸起的形状。患者的股骨滑车沟底高度异常,在滑车近端形成骨性凸起,突出于股骨干前方皮质,导致髌骨不得不越过滑车近端的骨性凸起才能进入滑车,从而导致髌骨脱位。20世纪90年代,H.Dejour首次提出采用膝关节纯侧位X线片评估滑车发育不良的方法,将滑车发育不良分成4型。A型:纯侧位片仅有交叉征,轴位片可见滑车较正常平坦。B型:纯侧位片可见交叉征和突起征,轴位片可见滑车外侧面凸起或平坦。C型:纯侧位片同时可见交叉征和双线征,但没有突起征。轴位片可见滑车外侧面凸起,内侧面发育不良。D型:纯侧位片同时可见交叉征、双线征和突起征,轴位片可见滑车外侧面突起,内侧滑车发育不良,甚至形成“悬崖征”(cliffsign)。4.胫骨结节过度外偏:目前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tibialtubercle-trochleargroovedistance,TT-TG)通常在膝关节伸直位进行CT扫描测量,第一个扫描层面通常为通过股骨滑车关节软骨的首个扫描平面,第二个层面通过胫骨结节的近端。TT-TG的正常参考值为<12mm,TT-TG>20mm的患者,可在MPFL重建术的基础上联合胫骨结节截骨术。软组织病变1.多韧带松弛症:多发关节松弛症(generalizedlaxity)和膝关节局部松弛症(localizedjointlaxity)是髌股关节不稳定的常见易患因素之一。Beighton诊断标准:满分9分,成年人≥4分,儿童⩾6分即可诊断多发关节松弛症。2.髌内侧稳定结构损伤:内侧髌骨股骨韧带(medialpatellofemoralligament,MPFL)是限制髌骨外移的一级稳定结构,是髌骨稳定的最重要的软组织稳定结构。MPFL断裂后不仅会导致髌骨外移的显著增加,同时还将增大股骨滑车外侧面的压力,导致膝前痛、骨性关节炎等疾病。根据遗传病因学,髌骨脱位可分为复发性髌骨脱位、习惯性髌骨脱位和先天性髌骨脱位。复发性髌骨脱位:复发性髌骨脱位是由于急性髌骨脱位发展而来,常常伴随内侧髌骨股骨韧带损伤,并可能伴有髌骨内侧关节软骨或股骨外髁骨软骨骨折,通常可自行复位。多数患者自诉在受伤时有“髌骨错位感”,临床检查可发现膝关节内侧支持带区域压痛、膝关节内侧血肿以及髌骨外推恐惧试验阳性。习惯性髌骨脱位:习惯性髌骨脱位又称随意性髌骨脱位。表现为每次屈膝时均发生髌骨脱位,完全伸膝时复位,患者通常没有疼痛主诉。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股四头肌的短缩,因此若手法强行限制髌骨脱位,膝关节的屈曲会受限。在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患者中,常合并膝外翻(valgus)、股骨滑车发育不良(trochleardysplasia)、伸膝装置短缩、胫骨结节外偏(tibialtuberclelateralization)、股骨和胫骨扭转畸形(femoralandtibialtorsionaldeformity)等。固定性髌骨脱位:固定性髌骨脱位包括先天性髌骨脱位以及由外伤导致的急性髌骨脱位发展而来。前者是出生时即出现的髌骨脱位(通常在10岁以前发现);后者是因外伤导致髌内侧稳定结构完全失去稳定功能。固定性髌骨脱位的患者,无论膝关节是伸直还是屈曲,髌骨始终处于脱位状态且不能复位。与习惯性髌骨脱位相比,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外伤史,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患者可能伴随先天性的骨性异常以及软组织病变。复发性髌骨脱位可通过保守治疗恢复髌骨稳定性,但二次损伤可能导致髌骨再次脱位,每次均可通过手法复位;而习惯性髌骨脱位可在每次屈膝时出现,仅在完全伸膝时可复位,强行手法复位可能会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因此在临床诊断时,需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并结合查体谨慎辨别两种髌骨脱位。髌骨脱位的治疗方案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初发的急性髌骨脱位,可采取保守治疗。患者通过3周的铰链式伸直位支具固定,配合理疗和药物治疗可缓解肿胀和疼痛,3周后可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ROM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度、VMO强化训练和核心肌群训练增强髌骨稳定性以及髂胫束拉伸训练减少髌骨外侧牵拉力。6周后门诊复查,若保守治疗无效,无法维持复位或反复脱位者则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要根据患者存在的主要病理因素设计手术方案,即使是同一种脱位类型,在不同患者可能会接受不同的手术方案。手术方案包括两大类。一是近端力线矫正术,二是远端力线矫正术。近端力线矫正术包括:股骨远端截骨术、滑车成形术、外侧支持带松解或延长术以及MPFL重建术等;远端力线矫正术包括胫骨结节截骨术、髌腱外侧半内移术、胫骨近端截骨术等。多数髌骨脱位患者需要接受MPFL重建术。可选择不同的移植物代替原本的MPFL,自体移植物包括自体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内收肌腱、股四头肌腱、髌韧带、髂胫束及阔筋膜等,异体移植物包括异体骨-髌腱复合体、异体胫前肌腱或半腱肌腱等,或人工韧带。临床多选用自体半腱肌腱作为移植物。髌骨脱位是临床青少年人群较为常见的膝关节疾病,明确其分型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在手术治疗前要认真、个体化地分析导致患者髌骨脱位的病理因素。手术治疗要围绕引起患者髌骨脱位的主要病理因素设计手术方案,同一类型的髌骨脱位也可能通过不同术式解决。
孙鲁宁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2月27日96
0
0
-
容易忽视的膝关节扭伤-髌骨脱位
髌骨脱位是好发于年轻女性,年发病数为23.2/10万人,其中14-18岁为147.7/10万人,占膝关节损伤2%-3%,影响着许多人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表现。11.什么是髌骨脱位髌骨是膝关节前部的一个小骨头,主要作用是增加膝关节伸直时的力量并保护膝关节。髌骨脱位指的是髌骨从其正常位置(股骨滑车沟)滑出的情况。2.髌骨脱位的原因髌骨脱位通常由直接外伤或突然方向改变时膝关节的扭伤引起,特别是小腿外旋、大腿外旋的时候。此外,一些人可能因为解剖结构异常(如高位髌骨、股髌韧带松弛、股骨滑车发育不良、胫骨结节过度外偏、髌骨过度外倾)而更容易发生髌骨脱位。3.髌骨脱位的症状①突发性膝关节疼痛,多伴有外伤②膝关节肿胀③膝关节活动受限,不能完全伸直或屈曲④膝盖有明显的不正常外形,比如髌骨明显偏离中心位置4.影像学检查传统X线平片在髌骨脱位的诊断中有较高价值,能观察髌骨向外侧脱位、软骨下骨骨折和关节内游离体等,同时可测量髌股指数、髌骨倾斜角、髌骨外侧移位值和髌骨适合角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膝关节功能情况,但会出现影像重叠和扭曲失真等,导致诊断敏感度较低。核磁共振MRI可清楚显示膝关节内软骨、韧带的损伤,以髌股内侧韧带MPFL损伤最常见。5.预防措施①加强大腿前侧肌肉(股四头肌)的力量,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②增强腿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③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突然的、剧烈的运动。6.治疗原则对于第一次髌骨脱位(创伤性急性髌骨脱位),或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文献报告,急性髌骨脱位的患者发生再次脱位的比率约为50%,仍有50%的患者髌骨内侧稳定结构能够愈合。所以,对于急性髌骨脱位,首选的治疗方案仍为保守治疗,尽可能恢复髌骨内侧稳定结构并促进愈合。而对于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7.初次脱位急性期保守治疗治疗原则遵循RICE原则(R:Rest;Ice;C:Compression;E:Elevation),即休息、冰敷、压迫和抬高患肢,同时还需要进行稳定髌骨的辅助治疗措施。8.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通过稳定髌骨,能够尽可能缩短髌骨内侧稳定结构的愈合时间;促进膝关节活动度和股四头肌肌肉力量的恢复,尤其是股内侧肌的斜头。(1)冰敷伤后48小时内持续冰敷。伤后3-4周内进行功能锻炼后仍然可以进行冰敷,以减轻膝关节肿胀。(2)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如果伤后膝关节肿胀明显,影响屈膝活动,可以进行关节穿刺,抽出关节内积血后,再进行加压包扎,缓解关节肿胀。逐步开始进行适当的屈伸膝关节锻炼,可增加膝关节活动度。(3)稳定髌骨伤后患者可以佩戴髌骨稳定支具或护膝、扶拐,在患者能够接受的程度下锻炼负重行走。(4)肌肉力量锻炼伤后的康复重点是加强股四头肌肌肉力量的恢复锻炼。由于股四头肌的股内侧肌斜头是稳定髌骨的重要的动力学因素,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生物电刺激),以促进肌肉力量恢复,改善髌骨的稳定性。9.手术治疗对于存在髌骨脱位的易患因素,例如扭转畸形、高位髌骨、股骨滑车发育不良、胫骨结节外偏等情况,单纯的保守治疗后仍然可能出现复发性脱位,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目前较为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是进行髌股内侧韧带MPFL重建,目前多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同时,根据患者的髌骨轨迹和存在的骨性发育不良,决定是否需要矫正骨性发育不良。总之,对于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的治疗原则是保守治疗,缓解膝关节症状,稳定髌骨,恢复肌肉力量。对于复发性髌骨脱位,则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普号2024年09月19日1599
0
3
-
髌骨脱位术后康复计划
髌骨脱位(内侧支持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北医三院崇礼院区版) 一. 预防血栓术后早期,因下肢活动减少,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有可能继发导致肺栓塞,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术后必须需进行大量的踝泵训练,预防血栓。方法:待麻醉恢复后,双脚同时用力向上勾,保持3-5秒,然后再用力向下踩,保持3-5秒。50-100次为一组,每天白天平均分配时间,自行分组。总量尽量超过1000次。 二. 冰敷原则1. 利用可以开口的专业冰袋冰敷,内部装冰水混合物。不要使用密封凝胶,冻肉等材料。2. 术后2-3天内,因厚棉花包扎,无法进行有效冰敷。3. 2-3天后拆除棉腿,改为弹力绷带包扎,之后每次冰敷20分钟,每天3-5次。4. 1-2周后拆除弹力绷带,直接在皮肤冰敷,每次15分钟,每天3-5次。5. 冰敷过程注意防止漏水渗液,如果刀口污染,及时换药。6. 不要在同一部位超过规定的时间进行冰敷。否则起反作用。7. 在关节渡过急性期,红肿热痛的反应逐渐消退后,再停止冰敷,一般会持续4-8周。8. 12周内不建议热敷。 三. 角度训练1. 伸直训练a.术后第二天起,脚后跟垫枕头,脚尖朝上,膝关节下空出,自然放松,靠腿的自身重力下压,无具体时间要求,但每次尽可能长时间坚持。4周内,白天酌情3-5次进行压直训练。b.伸直状态下,大多数人会感到膝关节后内侧有酸胀疼痛感,这是因为取腘绳肌肌腱所导致的正常现象。一般2-3周后不适感逐渐消失。有些人会觉得稍微屈膝状态下更舒服,但建议休息时仍然保持伸直位,避免腘绳肌挛缩愈合。c.一般要求2周左右达到和健侧一致的伸直角度,最迟不超过4周,如果进度有问题,及时复查。d.对于先天关节松弛(关节很软)的患者,在术后早期可以不训练伸直。联合伤的患者,或其他特殊情况的术后患者,遵医嘱要求。e. 2. 弯曲训练a. 一般术后2-3天开始第一次屈膝角度训练,床边垂腿,第一次的正常角度大约在60-90度。b. 每天只进行1次角度训练即可,每次在疼痛能耐受的最大角度保持10分钟左右即可,训练后冰敷。一般疼痛控制在2-3分即可(顶多微微皱眉头),严禁暴力,否则反而会加大关节不良反应,影响康复进度。c. 随着时间的推移,角度逐渐增大,一般大致的角度进度为:1-2周到达90-100度,1-2个月到达120度左右,2-3个月逐步恢复全范围角度。d. 髌骨脱位术后角度训练时疼痛相对明显,小朋友容易因恐惧导致角度进度受阻,如未达到角度进度要求,及时复查。e. 对于合并其他韧带损伤的、半月板缝合的、术前未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术后角度一般都会相对落后,定期复查即可,不要盲目的追进度。 四. 支具使用1. 原则上前4周在下地活动时需要支具保护,休息和睡觉的时候不需要佩戴支具。2. 支具佩戴不要过紧。站立活动时有时候支具会下滑,容易卡到外侧腓神经,当出现小腿外侧麻木,同时踝关节和足趾向上勾的功能障碍时,应立即解除支具,必要时复查。3. 前2-3天,关节不适应的阶段可以将支具角度固定。当关节力量和角度逐步恢复时,支具的角度灵活范围与自己的膝关节灵活范围一致即可。4. 根据关节恢复进度,原则上2-3个月内脱离支具。 五. 负重训练1. 髌骨脱位术后第二天可完全负重活动。但小朋友可能因疼痛和恐惧导致下地活动困难,所以负重可以酌情延后几天。2. 前1-2周下地负重活动时,应在支具角度限位的情况下进行。3. 一般6-8周恢复正常步态。 六. 肌力训练1. 术后早期,麻醉恢复后,尽可能多的进行股四头肌静力收缩(大腿绷劲)。疼痛应予以耐受。2. 大多数的髌骨脱位术后患者,早期都会抬腿困难,主要是因为疼痛和恐惧,应鼓励尽早完成抬腿动作,如超过1周仍然不能抬腿,则有可能导致肌肉萎缩,髌骨活动度受限以及关节粘连等情况,影响后续康复进展。3. 腘绳肌0-4周主要以静力牵拉为主,4-6周逐步小强度肌力训练,6-8周后逐步加强抗阻训练。 七. 进度概览1-2周内生活完全自理,可拄拐慢速行走(小朋友酌情延后)。1-2个月步态恢复正常。3-5个月可进行慢跑和轻强度体育活动。6-9个月中等强度体育活动,但避免对抗和扭转动作(半年内不做蛙泳)。9-12个月,等速肌力测试和功能性测试达标之后,才可参加剧烈体育活动。 八. 其他事项1. 一般术后2周拆线,拆线后2天可正常淋浴。2. 拆线后皮肤刀口出现局限性红肿凸起,可能是皮下线头反应,先观察,如自然消退则无需处理,如持续存在,则可前往门诊处理。但如果出现明显红肿,伴随浑浊液体渗出时,及时复查。3. 术后大多数人都会出现下肢皮肤脱皮的现象,属于正常,1个月左右自然恢复,无需特殊处理。4. 术后2-5天体温小幅度升高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体温超过38度,且伴随寒颤、关节剧烈疼痛的情况,需要及时复查。5. 术后半年内,尤其是前三个月,关节在活动时会出现弹响的情况,属于正常,无需特殊处理。6. 术后早期下肢会看起来颜色稍发深,属于正常。但如果伴随小腿剧烈的压榨性疼痛,肿胀,发紫,则尽快复查。7. 一些人在术后会感到小腿局部皮肤发麻发木,这是皮肤刀口损伤部分皮神经导致,属于正常现象,一般3-6个月逐渐恢复。但如果小腿外侧较大面积麻木,且伴随踝关节和脚趾活动异常,则有可能是上述腓神经问题。 作者:北医三院崇礼院区运动医学科黄涛出诊时间:每周一全天
黄涛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19日430
0
3
-
髌骨脱位必须手术吗
髌骨脱位必须手术吗髌骨脱位是临床中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发生髌骨脱位之后要不要手术,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决定。首先,要分清楚是哪种类型的髌骨脱位。如果是初次脱位,髌骨能够复位,而且关节腔内没有掉下来的关节软骨碎片,患者没有X形腿、股骨滑车等骨质发育异常,再脱位风险比较低,这样的病例我们往往认为,不一定非要手术,可以接受保守治疗。通常通过两到三周的,支具伸直位的制动,然后逐渐开始康复训练,如果不再发生脱位的话,就可以继续观察。而对于复发性的髌骨脱位,膝关节在接近伸直时恐惧感,跌倒感,反复发作的膝关节无力;还有就是习惯性的脱位,只要一屈膝,髌骨就立刻发生脱位;还有一些固定性的脱位,这种髌骨始终处在脱位状态,对于这样的病例,我们建议接受手术治疗。
胡艳昭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14日287
0
1
-
髌骨脱位合并软骨撕裂
近期门诊多例13岁左右患者踢足球或运动时扭伤导致髌骨脱位合并软骨撕裂,行关节镜下软骨复位固定+髌骨稳定术,术后循序康复锻炼有效避免再脱位及再损伤。在此特提醒各位小童鞋和家长朋友,测评考试及各类体育考核在即,运动时务必小心以免受伤影响学习及考试。如果您的孩子年龄在12~16岁间,运动时不慎扭伤[发抖],突发关节错位感、闪腿感、弹响、卡顿感等,务必高度警惕髌骨脱位可能,必要时及时就诊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严重损伤!
郭来威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4月17日137
0
1
-
儿童髌骨脱位术后康复·科普视频(十)
阳志军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3月10日339
0
1
髌骨脱位相关科普号

万方医生的科普号
万方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运动医学科
8054粉丝47.7万阅读

刘傥医生的科普号
刘傥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骨科
885粉丝9.2万阅读

曹国瑞医生的科普号
曹国瑞 主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膝关节外二科
127粉丝9400阅读
-
推荐热度5.0袁锋 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骨科-运动医学科
膝关节损伤 819票
肩关节损伤 189票
臀肌挛缩症 53票
擅长:专精于关节镜微创手术,每年主刀关节镜手术量3000余例,擅长肩袖损伤缝合,肩周炎360度松解,半月板损伤特色修复,前后交叉韧带及多发韧带损伤超强重建,髌骨脱位微创二/三联术,腘窝囊肿微创切除,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滑膜炎,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关节粘连,游离体,臀肌挛缩,踝关节韧带损伤等疾病的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骨科疾病,关节疾病,运动损伤,膝关节损伤,肩关节损伤,踝关节损伤的诊治。国内关节镜手术最多的医生之一。 -
推荐热度4.4王海军 主任医师北医三院 运动医学科
膝关节损伤 333票
先天性膝关节畸形 5票
人工关节置换术 5票
擅长: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治疗,包括各种髌骨脱位,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和滑膜炎,以及关节置换手术等,尤其对髌骨脱位诊治有丰富的经验。 -
推荐热度4.2马勇 主任医师北医三院 运动医学科
膝关节损伤 267票
滑膜炎 4票
肩关节损伤 4票
擅长:运动损伤的诊断、治疗及康复。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软骨、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治疗。运动损伤相关的肌腱、韧带断裂之保守治疗以及微创修复和重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