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09月09日
14
0
0
-
2024年08月15日
207
0
0
-
戢敏主治医师 石家庄市中医院 肛肠科 缺血性肠炎是由于结肠缺血导致的一种疾病,是某一段结肠组织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该肠段供血不足,致使该段肠壁损伤或坏死。其主要症状为腹痛、血便、腹泻。70%~100%的患者有腹痛症状,腹痛的特点为突发性腹部绞痛。70%病例首发症状为血便或腹泻,少数患者首发症状为呕吐、头晕或里急后重。一般患者左上腹痛出现的时间多在饭后,可以自行缓解。但有些患者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以后可出现鲜血便,并伴有腹泻。其原因可能是,餐后人体大量血液集中于上消化道,造成原已供血不足的结肠血液更为减少或绝对供血不足,产生结肠黏膜急性缺血性坏死溃疡而出现便血。本病作结肠镜检查,可明确出血部位和作出诊断。肠镜下可见结肠黏膜发生单发、直线型浅且较长的溃疡,溃疡处常有正常黏膜。本病轻的经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较好。严重者可发生休克甚至死亡。一、缺血性肠炎常见的病因有:1、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冠心病引起心功能不全的老年人。2、使用利尿剂使内脏血流量降低。3、长期便秘或肠管持续痉挛导致肠内压增高。4、服用某些血管活性药导致肠系膜小动脉收缩。5、一些血管性疾病,如血栓性脉管炎、结缔组织病,弥漫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等。二、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发性腹痛、腹泻和便血三联征。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三、检查诊断1、X线钡灌肠检查:在急性期最有意义的征象是指压征及粘膜粗糙,不规则,肠管局限性痉挛,结肠袋消失。2、选择性血管造影:能判断动脉狭窄部位、范围及程度。3、纤维结肠镜出血坏死型不宜施行。四、缺血性肠炎的治疗缺血性肠炎的治疗应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如心功能正常时则尽可能撤去造成肠系膜血管收缩的药物如洋地黄和血管加压素。对于无明确药物使用禁忌的中老年患者可给予复方丹参片等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对于已发生严重的肠功能紊乱的患者,针对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予以解痉止痛、减少肠蠕动、止吐等对症治疗。多数患者经内科治疗后可以很快好转,但也有少部分患者病情恶化而发生肠坏死,此时应进行急诊手术,及早切除坏死肠断。五、缺血性肠炎的饮食注意事项:1、食物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少吃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和水果。2、慢性结肠炎的病程长,经常反复发作,可酌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的食物。3、适当控制脂肪摄入。4、少吃吃产气食物。防止肠内气体充盈而发生急性肠扩张或溃疡穿孔等并发症。5、忌生冷瓜果。6、忌食牛奶、海鲜及润肠通便食物,减少结肠过敏导致的腹泻加重病情。7、可酌情中药调理。根据中医的整体观,进行辨证论治,综合调理。2024年12月31日
333
0
0
-
杨中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 肿瘤科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谈谈大肠癌和结肠炎这两种消化系统的疾病。大肠癌是一种恶性疾病,是我们常常听到的癌症之一。但是它的表现并没有特异性,和很多肠道疾病不容易区分,如结肠炎、肠结核、肠道息肉、淋巴瘤以及痔疮、肛瘘、阿米巴肠炎等。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区分结肠炎和结肠癌呢?这两种疾病的症状都可以是腹泻、黏液脓血便,但结肠炎还可以伴有阵发性的腹痛或隐痛,往往位于左下腹或小腹部。而大肠癌的症状没有特异性,如果发现大便出血就应该高度怀疑恶性疾病。此时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是鉴别肠炎与肠癌最主要、最准确的方法。结肠镜下,结肠炎可以看到糜烂、溃疡、出血,而结肠癌可以看到肿块、菜花样肿物以及坏死脱落。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结肠镜检查来判断是结肠炎还是结肠癌了。所以,如果大家出现了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腹部疼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接受结肠镜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2023年06月12日
307
0
1
-
周佐霖主治医师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肛肠外科 便血是放射性直肠炎症状候群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就诊的首要原因,它同时可合并便频、便急、便秘、里急后重及肛门疼痛等症状。研究报道盆腔放疗后约有29~51%可能在不同阶段会出现便血,其中,1~5%的病人因出血量多,严重者需要反复多次输血治疗(即输血依赖型放射性肠炎)。通常,半数放射性肠炎患者的便血症状出现在距放疗结束后第8个月,平均出血时间24.1个月。在2018年发布的中国放射性直肠炎诊治专家共识,有明确的诊治推荐证据。图片来自于《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国放射性直肠炎诊治专家共识(2018版)当患者出现以便血为主要表现的放射性肠炎症状时,应该怎么办?1、首先是要调整心理状态,了解放射性肠炎的疾病发展规律,战胜紧张、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2、其次,是调整饮食结构,建议低纤维素、低脂、高热量以及高蛋白饮食,可限制乳糖摄入。首选服口低渣营养粉,以增加营养摄入,对放射性肠炎患者症状改善和治疗后预防贫血都有积极的作用,建议全程使用。但对于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可应用口服营养素和或完全肠外营养治疗,使肠道休息。3、最后,以上调整无效。则需要进一步在门诊咨询放射性肠病专科医生。并完善专科检查,进行全面评估,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总而言之,在治疗决策上,医生会尽可能通过保守治疗缓解主要症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针对病情反复、病情进展的患者,转流性肠造口术及病变肠管切除是主要的外科治疗手段。我们将放射性直肠炎便血的治疗,总结为“升阶梯治疗”轻度:药物治疗(沙利度胺、益生菌、柳氮磺胺吡啶、咯哌叮胺、生长抑素等)保留灌肠治疗(长期有效率约69%)常用配方药物包括:硫糖铝/铝镁加、地塞米松/布地耐德、甲硝唑、凝血酶、利多卡因、表皮生长因子、50%葡萄糖、康复新中度:局部甲醛直视灌洗(有效率约79.1%)、内镜下氩气止血治疗(有效率约70%)重度:直肠切除、转流性肠造口手术(长期有效率大于90%),对于药物治疗失败放射性肠炎患者,“肠造口手术”可有效控制便血等症状,使患者血红蛋白迅速回升,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写在最后:放射性肠直肠炎便血是可治的,通常,医生会根治患者的严重程度决定治疗方案。“升阶梯治疗”可缩短放射性肠炎患者的病程,疗效方面:直肠切除>结肠造口>甲醛灌注=APC>保留灌肠(具体的各种详细的用药方案、手术方案及注意事项,请观注后续内容)如果您还有更多问题或疑问,可通过好大夫平台和我联系。2023年05月29日
1608
0
6
-
贾钰华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内科 1、长期便秘者。按照逻辑接着推理,如果一个人有长期便秘史,那么他前面的大便是不是在身体中待的时间会更长?同理,它的水分就会被肠道大量吸收,而后面新产生的大便则水分相对饱满,等到了拉大便的那一天,前面的就会很干,后面的就会比较湿润。2、胃肠功能紊乱。这种问题主要是患者的情志出现了问题、或者因为饮食不洁、不节制,导致了胃肠道消化不良。时间长了以后,不但会出现大便前干后软,甚至会出现前面腹泻后面便秘、腹痛交替出现的现象。针对这个情况,可以坚持清淡饮食、补充水分、注意休息、放松心情,然后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一些特殊的治疗药物,往往能起到不错的效果。3、肠炎。肠炎患者也会出现大便前干后软的现象,有可能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有可能是先天免疫因素。这类患者多数伴随腹痛、恶心、便血、脓血便的症状,比较好鉴别。4、多发性肠息肉。肠道经常不自觉地分泌出一些粘液,这就会导致大便出现前干后软的现象。同理,肠癌、多发性肠溃疡患者也有概率出现这种现象。2022年11月26日
1304
0
26
-
周佐霖主治医师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肛肠外科 放射性肠炎,又称“放射性肠病,放射性肠损伤”,是指腹盆腔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接受放射治疗后引起的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肠道放射性损伤症状。根据放射性肠炎症状出现的时间长短、发病的缓急,分为两大类:急性放射性肠炎(症状出现时间小于3个月)慢性放射性肠炎(症状反复迁延大于3个月)根据放射性损伤累及部位(直肠-乙状结肠、小肠),分为: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小肠炎。现在,让我们来排列组合一下吧。。。放射性肠炎的病理学特点:进行性加重。进行性闭塞性动脉内膜炎、间质纤维化。肠壁进行性缺血、粘膜溃疡、肠壁坏死、出血、狭窄,窦道、脓肿和瘘管形成。放射性肠炎常见临床表现:直肠出血(便血最为常见)、腹泻、便秘、粘液便、大便失禁、里急后重、腹胀、腹痛、肛门疼痛、直肠狭窄、梗阻、膀胱瘘、尿道瘘、阴道瘘至少25种不同的症状候群,且病程迁延反复,处理棘手。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我国每年新增盆腔恶性肿瘤约73万。75~90%的急性放射肠炎患者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患者症状迁延不愈,甚至出现肠梗阻、顽固性肠道出血、坏死、穿孔、肠瘘等严重并发症。然而,仅55%的病人选择就医。不难看出,大众对放射性肠炎的疾病认知和医治意识还很薄弱。如果您还有更多问题或疑问,请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和我联系。2022年11月24日
1848
5
14
-
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大一院 消化内科 一、什么是慢性肠炎慢性肠炎是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小肠炎和大肠炎,常常由微生物感染、过敏、变态反应、自身免疫等原因导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病程多在4周以上。二、病因导致慢性肠炎的病因比较多,比如感染性因素(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因素等都可以引起慢性肠炎,另外饮食、环境、放射性物质等非特异性因素也可以引起慢性肠炎。1、感染性肠炎:细菌性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肠结核、真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寄生虫性肠炎(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艾滋病合并肠道感染等。2、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常见于老年人和儿童,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患者,免疫缺陷的人群,如果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因为抵抗力比较差,容易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肠炎)。3、免疫因素相关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未定型结肠炎、白塞氏病等。4、其他原因的肠炎:缺血性肠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肠炎、显微镜下结肠炎、放射性肠炎、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等。三、诱因长期的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的紧张和焦虑、营养不良等都是导致慢性肠炎的诱因。四、临床表现1、慢性肠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大便次数每天超过3次,粪质稀薄,重者可有粘液便、水样便或者脓血便。2、除了腹泻,还可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3、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4、直肠受累时可出现里急后重感,表现为有肛门下坠感(有便意但拉不出),大便不爽(总感觉拉不干净)。5、重者可伴有全身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乏力、发热、怕冷、面色苍白、体重下降等。五、检查1、常规生化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离子、CRP、免疫指标、肿瘤系列、甲功等。2、便常规、潜血、球杆比例、粪钙卫蛋白、难辨梭菌毒素、细菌培养等。3、结核相关检查:肺CT、TSPOT、PPD、结核抗体等。4、肠镜、胃镜、全腹增强CT等,如CT提示小肠有异常,需要进一步查胶囊内镜或者小肠镜。六、诊断只要有腹泻症状(每日排便超过3次、排粪量超过200克/天,粪质稀薄,含水量>85%,病史超过4周,伴有腹痛、腹胀症状就可以初步诊断为慢性肠炎。但是只有慢性肠炎这一诊断是不够的,对于慢性肠炎的治疗来说,病因诊断更为重要。七、治疗因为慢性肠炎的病因比较多,我们首先要明确病因,然后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1、一般治疗(1)饮食尽量清淡易消化,不吃霉变食物,少吃熏制、腌制、油炸食物,多吃新鲜食品,避免吃过于粗糙、生冷、辛辣食物,避免吸烟、饮酒,为营养补充可用适量服用蛋白粉。(2)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充足睡眠。注意腹部保暖。可参加适量的健身运动,增强体质,增加机体抵抗力。(3)因呕吐、腹泻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时,轻者可口服补液盐,重者需要住院输液治疗,有酸中毒者可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予以纠正。2、药物治疗(1)益生菌和促进粘膜修复的中药(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适用于各种病因的肠炎。(2)感染性肠炎:抗炎、抗结核、抗病毒、抗真菌、驱虫治疗。(3)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可选择服用益生菌、甲硝唑、万古霉素等。(4)白塞氏病:可选择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5)炎症性肠病:美沙拉秦、激素、生物制剂等。(6)其他原因肠炎:缺血性肠炎需要禁食水、抗炎、补液、补充循环血容量;嗜酸性粒细胞性肠炎需要用激素治疗;放射性肠炎比较难治,对症治疗效果不好的可以考虑粪菌移植。(7)手术治疗:慢性肠炎出现肠穿孔、肠梗阻、肠出血、癌变等并发症时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2022年03月28日
4396
1
29
-
李建锋副主任医师 邯郸市中医院 肛肠科 众所周知,腹泻是肠炎的主要症状,所以有些人一旦出现腹泻的症状,就会认为自己患上了肠炎。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导致腹泻的因素有很多。据专家介绍,临床上有很多类似肠炎的疾病。 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慢性疾病。溃疡是主要疾病,累及结膜粘膜,尤其是青壮年。腹痛常表现为左下腹或整个腹部压痛,伴有肠鸣音亢进。有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和营养不良的症状。结肠镜检查和活检对诊断是可行的。 胃肠神经官能症:该病是晚期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发病缓慢,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神经性嗳气、厌食、呕吐、精神性腹泻、结肠易激、脾曲综合征等。 3.结肠癌:结肠癌在肠壁形成肿块,引起不同程度的肠梗阻;粪便的堆积长期刺激肠壁,引起粪性肠炎、腹泻;肿瘤溃疡侵犯血管,引起便血。这些症状容易误诊?慢性肠炎。引起慢性肠炎的疾病有很多,如慢性痢疾、肠结核、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肠道黏膜有广泛的炎症,因此排便次数增多,一般每次都能排出一些粪便,粪便中可能混有血液和粘液。 慢性肠炎患者通常在排便前肠道蠕动增加,所以患者感到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后可以缓解,排便也会缓解。直到下一次发作,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通常为一至数小时,慢性肠炎无明显梗阻。与慢性肠炎相比,结肠癌患者虽然排便次数多,但往往只排出血液和粘液而不排出粪便。即使排出粪便,血液、粘液和粪便也不会混合,而是附着在粪便表面。除非后期肠梗阻比较复杂,大肠癌患者一般排便前没有腹痛,排便后排便也不会明显减少,往往会有排便不尽的感觉。2022年01月17日
694
0
2
-
2022年12月30日
1354
0
0
肠炎相关科普号

李博医生的科普号
李博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消化科
2.2万粉丝252.7万阅读

林国乐医生的科普号
林国乐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基本外科
2074粉丝62.7万阅读

陈忠杰医生的科普号
陈忠杰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放疗科
3159粉丝11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