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甲旁减患者口服补钙技巧详解!
补钙,作为甲旁减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式,能够很好的帮助患者减轻疾病症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而如何选择合适的钙剂,以及如何去服用,才能够减少或避免补钙不足、高钙血症等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出现,这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2023年1月11日晚,甲旁减科普健康号携手好大夫平台举办第十三场甲旁减患者教育主题公益活动--《关爱患者-甲旁减患者口服补钙技巧》,本场直播聚焦于甲旁减患者日常补钙方面,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用药观念,少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花销。主讲人介绍:(直播回顾视频内容,搜索好大夫健康号:甲旁减科普健康号)本次直播中,专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出了解答,以下为直播部分文字片段!一、各种钙剂怎么选择?看这四点。1.钙剂化学成分与钙含量、吸收率:补钙目的是获得元素钙,我们指南推荐患者服用的钙剂量,比如每天1000mg的钙,也是按照元素钙来计算,这是因为每种钙剂的化学成分不同钙元素的含量不同,例如碳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氨基酸螯合钙等,具体每种钙剂含多少元素钙,我们可以看钙剂的说明书,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钙含量的规律。通常补钙药物分无机钙和有机钙。无机钙含钙量高(碳酸钙40%、氯化钙27%),碳酸钙是最常见的补钙药品,通过与胃酸的作用形成离子吸收入血。有机钙则含钙量低(醋酸钙约25%,柠檬酸钙约21%,乳酸钙约18%,葡萄糖酸钙约9%,氨基酸螯合钙20%左右),但容易吸收。钙元素含量不同,对于药物选择来说有什么影响呢?因为甲旁减患者每日补钙量比较大,每天1g以上,假如吃两三片碳酸钙就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喝蓝瓶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就需要10支以上!所以甲旁减病友不建议选择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含钙量低的钙剂。a) 选择钙剂,可以看看是否添加其他成分:如是否添加维生素D、是否添加元素镁等,根据您的个人情况,能否补充这些添加成分,需要咨询医生。b) 看钙剂剂型和价格:常见口服剂型有片剂,胶囊,液体,软糖;不同剂型的钙剂,只是为了适应特殊需求的人群。比如,无法吞咽片剂的人,可以选择液体的钙剂来补充。如果可以正常咀嚼和吞咽,甲旁减患者选择片剂就可以。不同剂型对价格影响比较明显,不同剂型价格不同液体钙比软糖贵,软糖比咀嚼片和吞咽片贵。另外价格也受到化学成分和添加成分影响,柠檬酸钙比碳酸钙贵,添加维生素D的比未添加的贵。甲旁减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钙剂,但千万不要认为贵的就是好的,比如液体葡萄糖酸钙,其实含钙量并不高。也不要认为液体钙一定容易吸收,有些液体钙其实也是碳酸钙,主要看化学成分。c) 看钙剂的原料:另外需要注意,可以看下说明书,如果钙剂的原料是白云石、贝壳、骨粉的建议避免,因为可能会有铅和其他重金属污染问题。2. 常用钙剂特点分析:甲旁减患者常用的钙剂是碳酸钙和柠檬酸钙。碳酸钙:最常用,价格也便宜,含钙量也高,因为碳酸钙会和胃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所以对胃肠道有点刺激,可能会导致便秘、腹胀等问题,但大多数人对碳酸钙的耐受性良好,另外,碳酸钙的吸收要依靠胃酸,因此要在随餐时吃吸收更好一些。柠檬酸钙:比碳酸钙价格稍贵,含钙量稍低,约20%。它相比碳酸钙的优点是没有便秘的顾虑,而且空腹也能较好的吸收,不那么依赖胃酸。因此,对于胃酸分泌减弱的人群,比如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或者服用抑酸药物人群,柠檬酸钙会比碳酸钙更好一些。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吸收率偏低,不适合成人甲旁减患者,无法咀嚼的低龄儿童患者可以考虑。氨基酸螯合钙:吸收率高,副作用小,但是价格贵。二、剂量和用法剂量:根据病情轻重不同,服用剂量也不同。轻中度甲旁减1-3g每天+活性维生素D,进展性/症状性甲旁减3-4g每天+活性维生素D。联合服用活性D不能少:普通维生素D本身没有生理活性,需要在人体先后经过肝脏 25-羟化酶和肾脏 1α-羟化酶催化生成具有生理活性的1,25-(OH)2-D,并与组织中广泛存在的维生素D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激素样作用。由于PTH促进维生素D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而甲旁减病人这一过程受抑制,所以需要补充活性维生素D。甲旁减患者补充活性维生素D的剂量为根据病情轻重0.25~1μg每天2次,必要时每日用量可超过2μg。不建议使用价格较便宜的普通维生素D代替,因为需使用中毒剂量才能达到疗效,如25OH维生素D在脂肪组织中蓄积过多,释放入血时,将会导致严重高钙血症,且持续时间较长。用法:有些钙剂产品宣称吸收率很高,是不是更好呢?可以选择,但吸收率很高并不重要,因为其实钙吸收率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钙剂中吸收的钙百分比与从食物中吸收的百分比一样,不仅取决于钙的来源,还取决于一次摄入的元素钙总量;随着数量的增加,吸收的百分比降低。剂量为500毫克或更少时,补充剂的吸收最高。例如,人体可以吸收300毫克钙剂量的约36%和1,000毫克剂量的28%1。钙剂一次吃多少?因为胃肠道吸收量有限,肠道每次可吸收500mg左右的元素钙,一般须每日补钙2~3次或更频繁,比如如果需要补充2g的钙,需要每天服用4次,以保证吸收,千万不要把一天的钙剂一次性吃完。钙剂什么时间吃?漏服怎么办?钙剂应嚼碎后服用,碳酸钙需要随餐服用,柠檬酸钙可以随时服用。发现漏服时及时补充,但在两次服用之间要间隔三四个小时,以保证吸收,千万不要下一顿吃两倍的剂量来弥补,就像刚才说的,一次性吃的钙剂太多,超过肠胃吸收能力的上限,是起不到补钙作用的。三、疗效判断和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1.补钙的目标:维持空腹血钙在正常低值或略低于正常,尽可能维持在2.0mmol/L以上,接近低限(2~2.1mmol/L,8~8.5mg/dL)而没有低钙症状是比较理想的控制目标。维持钙磷乘积在55mg2/dl2或4.4mmol2/L2以下。2.补钙不足的表现:强调由于个体差异,对血钙的敏感性不同,不能根据症状表现来判断是否控制良好。补钙不足的表现包括情绪改变、容易激动、疲劳乏力、口周及手脚麻木针刺感等。严重的包括肌肉抽搐,手足抽筋,面部抽筋甚至癫痫样发作。3.定期监测的重要性:血钙较高会增加异位钙化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必须定期监测。常见的包括肾功能损害,肾结石,大脑等部位钙化等。举病例来说明:例如有位甲旁减患者觉得自己平时也没什么症状,以为自己控制得很好,长期不复诊复查,后来经常出现头晕,到医院做了CT一看,大脑里面有很明显的钙化灶。监测的频率和内容谨遵医嘱。一般来说,指标控制良好的病人,半年至1年随访1次即可,除复查血清钙、钾、镁、磷、白蛋白、肌酐水平和肌酐清除率,还要检测24h尿钙、肾结石、头颅影像学检查,如病人有视力模糊或畏光,应行裂隙灯和检眼镜检查。
夏文芳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12日57
0
0
-
如何确诊甲旁减?需要做这些检查
很多甲旁减患者在确诊前,往往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诊断,走了很多“弯路”,那么,出现哪些情况就需要怀疑是甲旁减了?确诊后患者要怎么复查,这些都是长期疾病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2022年12月1日晚上,甲旁减科普健康号携手好大夫平台举办第十二场甲旁减患者教育主题公益活动--《如何确诊甲旁减,需要做这些检查》,本场直播通过固定话题科普+用户评论互动的两个环节,全方位为在线用户答疑解惑,帮助甲旁减患者树立正确治疗观念。主讲人介绍:(直播回顾视频内容,请在好大夫APP搜索:甲旁减科普健康号)本次直播中,专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出一一解答,以下为直播部分文字片段一、 哪些情况高度怀疑甲旁减?1、 甲旁减是怎么回事?1 甲旁减就是甲状旁腺激素缺乏或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激素缺乏症。2 甲状旁腺激素作用:是体内主要的钙磷代谢调节激素,缺乏时出现低血钙、高血磷。3 甲状旁腺激素不足会产生的症状主要有:低血钙导致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症状,例如,口周和手足麻木,刺痛、感觉异常,手足搐溺甚至癫痫发作、胃肠道痉挛。长期甲旁减可导致多系统的慢性并发症,如肾功能损害,大脑等部位异位钙化。2、 哪些情况怀疑甲旁减:甲旁减的患者类型和典型症状几种情况可以造成甲旁减:颈部术后、先天性或自身免疫性、特发性。1 术后甲旁减:指因颈部手术或放疗、甲状旁腺的疾病(如甲状旁腺结核、血色病、肿瘤侵犯)等原因导致的甲旁减,往往是因为切除甲状旁腺或损伤甲状旁腺血供,导致甲旁减。术后甲旁减占到所有甲旁减的75%左右,比较常见。如果颈部手术后出现手足搐溺、感觉异常等低血钙症状,症状严重程度和缺钙的速度和程度有关。手足抽搐发作前,常有不舒服的感觉,如手感觉麻木、像有小虫子爬,以及肌肉疼痛等。手足抽搐发作时,典型的表现为手脚僵硬,拇指向掌心内收,其他手指并紧、伸直、僵硬,手指向掌心弯曲,手腕也呈现弯曲状。严重者上臂会紧贴前胸,肘部弯曲。两下肢伸直,脚内翻。可持续数分钟甚至数个小时,出现典型的手足搐溺要高度怀疑术后甲旁减,但需要注意的是,术后出现低血钙症状还有恢复的可能性,不一定发展为永久性甲旁减,术后6个月血钙仍低才诊断为永久性甲旁减。2 先天性甲旁减:因遗传缺陷导致的甲状腺旁腺功能减退症有遗传性,可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 X染色体连锁遗传的方式遗传。也就是说父亲或母亲家族有遗传疾病史,这种情况下甲旁减往往不是单独出现,而是某个综合征中的一种表现,儿童出现手足搐溺或诉说肢体感觉异常,癫痫发作,外胚层器官营养不良症状等。就要高度怀疑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尽快就诊。3 自身免疫性或特发性甲旁减:这种情况也比较少见,如果不明原因出现我们前面讲过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症状或精神神经症状,请尽快就诊查明原因。4 口周和手足麻木、感觉异常,要怀疑甲旁减吗?一般缺钙也会引起麻木吗?口周和肢端麻木、感觉异常是发生低钙血症的程度较轻时、较早出现的症状,但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比如中风,如果有颈部手术史,需要怀疑甲旁减。出现麻木还是建议到医院检查原因。没有得甲旁减的人因为饮食中缺钙,或青少年发育快、女性怀孕期间钙需求量大、或老年人群钙吸收能力下降时,也会发生缺钙,但往往不会出现口周和肢端麻木、感觉异常、手足搐溺的表现,轻度缺钙没有什么症状,缺钙严重的可能出现多汗、精神情绪容易发火、小腿肌肉抽筋的表现。5 需要强调的是,甲旁减临床症状和低血钙的程度有时候不一致,和每个人的耐受性不同有关系,例如术后甲旁减,有的人已经低血钙了但并不会出现异常症状,通过查血才能发现。无论症状程度如何,只要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及时就诊是不会错的。二、 如何确诊甲旁减:1、做哪些检查?1 血/尿钙磷水平检查:在钙、磷平衡饮食条件下,连续三天进行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24小时尿钙、磷测定。有条件可测定血游离钙。2 血镁、血电解质。3 血PH值检查和PTH兴奋试验4 并发症检查:肾脏超声、脑CT或MRI检查有无钙化,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眼底检查、骨转换和骨密度检查等。5 基因检查:儿童甲旁减可能需要进行基因检查。2、检查结果怎么看?1 血/尿钙磷水平检查:血钙常低至1.25~1.75mmol/L(5~7mg/dl)以下,血游离钙≤0.95mmol/L(3.8mg/dl);血磷多数大于1.96mmpl/L(>6mg/dl),少数正常;碱性磷酸酶多正常。尿钙、尿磷排量减少。2 血镁浓度:高镁血症和严重的低镁血症都可抑制 PTH。3 血PTH检查:多数低于正常,少数病人可在正常范围。需注意同时测定血钙,若血钙低于正常而PTH在正常范围,仍应考虑甲旁低。4 PTH兴奋试验:PTH缺乏者血钙恢复正常,血磷降低;若血钙不升高,表明靶器官对PTH不反应。5 并发症检查:肾脏大脑的影像学检查发现钙化灶提示异位钙化,肾功能检查异常提示肾脏损害,心电图出现异常可能出现了心肌损害,眼底检查可能出现白内障。6 基因检查:某些类型先天性综合征可检查出特定基因异常。3、 临床如何诊断甲旁减?医生诊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主要依据的是在血镁正常的情况下,持续存在低血钙、高血磷,同时伴有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偏低或异常。有以上表现,基本上就可以作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诊断依据包括:1、病史,例如术后甲旁减有颈部手术史,先天性甲旁减往往伴随其他发育异常;2、甲旁减症状表现:如前所述手足搐搦表现、精神神经表现等。3、体格检查:面神经叩击征阳性、束臂加压征阳性。面神经叩击试验:用手指叩击耳垂下方2厘米处,或鼻唇沟与耳垂连线的中点,也就是颧弓的下方,可以引起嘴、眼、鼻抽动。单纯的嘴抽动意义不大。束臂加压试验:测血压后将袖带的压力维持在高压和低压之间 3分钟,如能诱发出手足搐搦,有诊断意义。4、辅助检查发现血钙,血PTH同时降低,多可确诊。因为正常情况下,血钙如果减低,甲状旁腺激素会明显增高,这是机体自我调节机制。如果血钙减低,而甲状旁腺素在正常范围甚至降低,这就说明甲状旁腺自我调节机制失灵,就可以支持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1 特殊情况—假性甲旁减/假-假性甲旁减:外周靶细胞对 PTH抵抗所致的临床综合征称为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表现为低血钙,而血PTH异常高,说明此时虽然有很多甲状旁腺激素,但无法发挥作用;2 当仅有 Albright遗传性骨营养不良(AHO)临床表现,即圆脸、身材矮小、短指和(或)趾、异位钙化、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和肥胖。而无相应临床生化及代谢变化者为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三、甲旁减怎么复查:l 复查前的准备:记录平时服药情况,有无症状发作,有无新出现的症状。收集整理好既往检查单。l 复查周期:血钙、血磷和血肌酐:在药物剂量调整期间,每周至每月检测上述指标;药物剂量稳定后,每半年检测上述指标及尿钙和尿肌酐;如病情需要,还需监测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每5年复查一次肾脏是否钙化。如临床症状出现变化,可将检查提前。l 复查数据怎么看?理想的复查结果是:维持血钙在正常低值,一般不建议超过正常范围的中间值;维持血磷正常或略高;维持血镁在正常范围;避免高尿钙。肾、脑等影像学检查无异位钙化灶。l 用药调整:管理目标是避免症状性低钙血症;维持血钙在正常低值,一般不建议超过正常范围的中间值;维持血磷正常或略高;维持血镁在正常范围;避免高尿钙。复查结果在上述目标范围,以上目标未达到或异常,需要调整药物。l 自觉口周、手足麻木是血钙低了吗?需要加量吗?在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的情况下,偶尔觉得有些麻,不影响生活是可以的,毕竟我们控制血钙的目标是正常偏低,因为血钙高了容易引起异位钙化,钙化的后果比手脚有点麻可严重多了。建议大家定期复查,积极和医生沟通,不要自行加量。
甲旁减科普健康号2022年12月06日34
0
1
-
甲旁减如何补充维生素D?
甲旁减如何补充维生素D?什么人群需要补充维生素D?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认为维生索D只是调节体内钙代谢平衡的营养素,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维生素D能够在人体内发挥多种多样的生理学功能,临床上可用来治疗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等多种疾病。特别是对于甲旁减患者来说,由于甲状旁腺素减少,会直接导致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等并发症。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是治疗甲旁减的老搭档,维生素D在甲旁减的长期治疗中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被开发应用于甲旁减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为广大甲旁减患者们带来了福音。大家都知道,晒太阳能补充维生素D,所以维生素D又叫做“阳光维生素”。调查显示,人们普遍缺乏维生素D。要想身体健康,离不开维生素D,补充维生素D是非常重要的。维生素D主要分为普通维生素D和活性维生素D两个类型,那么维生素D大家族里都有哪些成员呢?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吧~#维生素D家族成员介绍#普通维生素D主要分为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维生素D3可以通过食物补充,也可以通过晒太阳获得。活性维生素D普通维生素D进入人体后,会进一步反应生成活性维生素D,也叫骨化三醇[[1,25(OH)2D3]。活性维生素D的类似物与维生素D结构相似且具有活性维生素D样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是阿法骨化醇和帕立骨化醇。一分钟掌握维生素D制剂的用法用量那么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时,维生素D制剂用量是多少呢?普通维生素D (维生素D2或D3)不同患者用量也不同,单独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治疗时需大剂量治疗,治疗剂量范围在1万~20万U/天,维生素D3比维生素D2效果好。普通维生素D作用时间长(2~3周),停药后约2周~4个月药效消失,服用剂量较大时小心高钙血症。骨化三醇[1,25(OH)2D3]常用剂量0.25~2.0μg/天,剂量超过0.75μg/d天时建议分次服用。服用后起效快,停药后2~3天药效消失,来的快去的也快,升高血钙效果比阿法骨化醇好。阿法骨化醇[1α(OH)D3]常用剂量为0.5~4.0μg/天,剂量约为骨化三醇的1~2倍,可每日一次服用,停药后约1周药效消失。双氢速变固醇常用治疗剂量为0.3~1.0mg/天(每日一次),停药后约1~3周药效消失,国内目前没有此制剂。此外,对活性维生素D为主要治疗方案的患者,推荐每天额外补充普通维生素D400~800IU。⚠️⚠️⚠️需要注意的是,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的剂量,每个患者治疗方案都是不同的,需要定期监测血钙磷和尿钙指标,既要维持血钙正常,又要避免高钙尿症。如果尿钙水平明显升高,需低盐饮食,降低尿钙水平。从安全性看,怎么选择?那么对于甲旁减患者来说,从安全性角度,维生素D制剂应该怎么选择呢?普通维生素D 作用时间长,服用常规剂量一般不需要监测钙指标。甲旁减患者由于缺乏甲状旁腺素,应用普通维生素D治疗时,所需剂量较大,高钙血症的风险较高。活性维生素D起效快。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是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好搭档”,用药期间需定期测钙,防止高尿钙。综上所述,活性维生素D联合钙剂是甲旁减的首选治疗方案,也是临床治疗甲旁减最有效的手段。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的剂量应个体化,合理有效地调整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的剂量,治疗目标为维持血钙水平轻度低于正常或正常低值范围,同时避免高钙尿症。甲旁减患者需定期监测血钙磷水平以及尿钙水平,安全治疗才是第一位。
任卫东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27日43
0
1
-
甲旁减引起的低钙血症,如何补钙呢?
甲旁减引起的低钙血症,如何补钙呢?很多甲旁减患者都知道,甲状旁腺可以分泌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素作用大,可以增加骨钙释放,促进肾重吸收钙和排泄磷,同时通过促进维生素D的活化,间接促进肠钙吸收。 甲旁减是指甲状旁腺素缺失或者过低,直接引起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以及远期并发症如脑钙化,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白内障等。 甲旁减引起的低钙血症危害大,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脸部、嘴巴和手脚麻木感或针刺感,严重时会四肢痉挛抽搐,甚至呼吸困难窒息,非常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我们知道了甲旁减患者补钙的重要性,那应该怎么补钙呢?饮食补钙:注意营养全面,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因为甲旁减常常伴有高磷血症,所以更要减少高磷食物的摄入。同时注意观察病情,监测血钙、血磷、尿钙水平也是很重要的。钙剂+维生素D制剂:补充维生素D能更好地促进钙吸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活性维生素D和碳酸钙组合应用很广泛,可以促进人体吸收钙,很好地调节钙磷水平,平衡体内各种指标。研究证明活性维生素D和碳酸钙联合应用疗效更优,安全性高,是甲旁减患者补钙的优秀组合。口服钙剂中,片剂比较常见。吞咽困难可以选择咀嚼片或颗粒剂,幼儿可以选择混悬或凝胶剂,更方便服用。碳酸钙:含钙量高达40%,虽不溶于水,但溶于胃酸,吸收率高,无刺激性,效果好。碳酸钙价格合理,服用方便,现已成为剂型最多、应用最广的补钙产品,无论是血液中的钙还是骨骼中的钙都可以补充,能直接增加人体钙量,是钙剂首选药。 慎用 胃酸缺乏患者,因为碳酸钙口服容易引起嗳气,便秘,影响钙吸收。氯化钙:含钙量36%,含钙量和钙吸收率较高。 慎用 对胃有强刺激性,不宜长期口服使用。钙磷酸盐:含钙量较高,钙吸收率为32%。 适用 甲旁减引起的低钙血症伴低磷血症患者,可达到钙磷双补目的。 禁用 甲旁减引起的低钙血症伴高磷血症者,中国人饮食磷含量偏高,需要遵医嘱谨慎选择。磷酸氢钙:可以补充人体矿物质,既补钙又补磷。活性钙:溶解度大,有一定毒副作用,只局限于短期使用。葡萄糖酸钙:含钙量9.3%,水溶性好,刺激性小,价格低廉。但含钙量和钙吸收率均较低,不宜作为口服钙剂。 适用 适合补钙量小者,以及当患者因为钙缺乏而搐搦、惊厥、肠绞痛,急需补钙时,可遵医嘱静脉注射,可迅速缓解症状,和氯化钙相比更安全有效。枸橼酸钙:含钙量24.12%,钙含量低,但水溶性较好,刺激性小,口感较好。 适用 胃酸缺乏患者,对甲旁减的治疗效果很好,还可以减少泌尿道结石和肾结石,是一种较好的补钙治疗药物。乙酸钙:与磷结合能力强,可有效减少肠道吸收磷。 适用 钙缺乏伴有高磷血症者的治疗。乳酸钙:含钙量18.37%,水溶性好,含钙量低。丙酮酸钙:含钙量约20%,对肝肾负担较小。氨基酸螯合钙:含钙量20%,钙吸收率高,溶解性好,生物活性强,维持血钙平衡,能有效避免高钙血症,且服用无毒副作用。对于甲旁减患者来说,需长期大量补充钙剂,比较适宜选择碳酸钙、醋酸钙、枸橼酸钙等钙剂。碳酸钙含钙量高,价格便宜,是大多数人的补钙首选。市场上补钙产品琳琅满目,不同钙剂吸收率、含钙量都不同,有些还有副作用,所以科学选择钙剂非常重要。大家要根据自身病情、饮食、产品含钙量和吸收率、口感和价格、安全性以及医生建议,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补钙剂。需要注意的是,补钙也不是越多越好,大量补钙可造成胃肠道刺激和便秘,过量补钙会引起高血钙症,会产生厌食、呕吐、肌无力、烦躁、多尿、肾结石,甚至心率不齐、心脏不适等不良反应。对甲旁减患者来说,大量补钙容易导致尿钙升高,增加肾脏并发症、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和异位钙化风险。一定要根据医嘱适量科学补钙,才能更好地发挥钙剂的作用,切勿盲目大量补钙,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钙剂服用,一般一日3次,空腹或饭前服钙剂吸收效果好。因为钙剂作用缓和,空腹时服用不会伤害胃粘膜,而与食物同服会降低钙吸收效果。专家建议最佳补钙时间为早晨空腹时和睡前,并且钙剂不宜和牛奶同服。现在甲旁减常规治疗是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存在一些弊端。尽管使用大剂量钙剂,部分甲旁减患者的血钙仍然不能达到目标水平,甚至可能会有血钙波动大、经常出现明显的低钙血症或者高钙血症、血磷控制不佳、肾结石、高钙尿症等表现,很多甲旁减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叫苦不迭。口服钙剂补钙治标不治本,或许替代缺失的甲状旁腺素才是治疗的大方向。大多数内分泌缺乏状态都是通过替代缺失的激素来治疗,然而甲旁减暂时还没有实现理想的激素替代治疗。展望未来,甲旁减新疗法—甲状旁腺素替代治疗,不仅能纠正甲旁减引起的低钙血症,还能显著降低尿钙水平。与口服钙剂治疗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减少高尿钙及肾脏并发症风险,同时降低异位钙化风险,纠正骨代谢异常。甲状旁腺素替代治疗是我们与甲旁减患者共同的期待,或将成为甲旁减治疗的曙光,相信能在不久的将来造福甲旁减患者。
任卫东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27日38
0
1
-
《术后低钙不用慌,针对性治疗方法请查收!》 邱伟华大夫公益直播回顾
颈部手术后为什么会发生低钙血?这是困扰很多甲旁减患者的问题。术后低钙到底会造成的哪些情况,也需要患者积极认识,才能更好的配合医生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从而降低疾病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2022年11月1日晚,甲旁减科普健康号携手好大夫平台举办第十场甲旁减患者教育主题公益活动--《说透甲旁减——术后低钙不用慌,针对性治疗方法请查收!》,本场直播旨在助力国民甲状旁腺健康的良性循环,树立正确治疗观念,少走弯路,通过术后低钙相关知识科普,帮助患者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花销。主讲人介绍:(直播回顾视频内容,请见好大夫健康号:甲旁减科普健康号)本次直播中,专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出一一解答,以下为直播部分文字片段一、术后低血钙怎么办?如何判断轻重?近年来,随着医学检查、治疗手段的进步,颈部手术数量越来越多,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也增加了,已经成为甲状腺、甲状旁腺和头颈外科手术面临的主要临床问题之一。甲状旁腺和甲旁减甲状旁腺为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是扁卵圆形小体,长约3-8毫米、宽2-5毫米、厚0.5-2毫米,每个重约35-50毫克。通常有四个,左右各一对,形状大小略似黄豆,均贴附于甲状腺侧叶的后缘,有时也可埋藏于甲状腺组织中。甲状旁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生成和分泌不足,就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颈前手术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最常见的病因,大约占75%。甲状腺、甲状旁腺、喉或其他颈部良恶性疾病手术均可导致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统计数据发现,术后低钙血症者中3%~30%的患者发展为慢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其中甲状腺全切术可以造成多达7%的患者出现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颈部术后为什么发生低血钙?甲状旁腺的体积较小,只有黄豆那么大,颜色与甲状腺组织相似,紧紧贴着甲状腺,有时候还长在甲状腺里面,每个人甲状旁腺的解剖位置在不同病例中也有差异。甲状腺全切除加颈淋巴结清扫时,很难将所有旁腺一一保留,上位甲状旁腺位置较固定,容易保留,而下位甲状旁腺只有在很少情况下能一一分出;绝大部分误切的甲状旁腺来源于甲状腺内,手术技术的改变并不能减少这种风险。另外,手术难免要切除分离甲状旁腺周围的组织,容易影响到甲状旁腺的血供,进而影响其功能。甲状旁腺的血供精细又复杂,正常的甲状旁腺功能依赖于血供的成功保留,甲状旁腺的动脉血供和静脉引流被阻断或损伤都有可能引起术后甲旁减。因此,即使医生成功保留甲状旁腺组织并不等于完全避免了甲旁减。除了手术操作本身,既往有颈部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史、患者存在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基础、术前钙和维生素D缺乏等患者自身因素,也是术后甲旁减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后低血钙的多种情况及不同严重程度:1.生化甲旁减:全段PTH低于正常,伴低钙血症,不一定出现低钙血症的症状或体征。这个生化甲旁减的定义是为了提醒我们,颈部术后没有出现低钙的症状和体征并不等于没有甲旁减,生化学甲旁减不一定比临床甲旁减的病情程度轻,准确和可靠的实验室指标检测对于诊断甲旁减非常重要。2.低钙血症:血总钙水平低于正常,但不一定出现症状。术后急性低钙血症一般在血清PTH水平降低之后出现,通常在术后24~72h内血清钙离子降至最低点。出现急性甲旁减时,积极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甲状旁腺功能恢复的机会还是很大的。3.临床甲旁减:在生化甲旁减基础上,伴有低血钙症状和或体征。低钙血症的症状体征是什么样的?低钙血症使神经细胞、肌细胞收缩的阀值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心电传导不稳定。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为口周及指尖感觉异常、麻木及刺痛感,肌肉僵硬与痉挛。神经精神症状包括思维混乱、易怒、抑郁、头晕等。体征包括可观察到的自发痉挛和可被刺激诱发的痉挛。典型的临床证据有Chvostek征阳性及Trousseau征阳性。心脏方面,随着低钙血症进展,可出现心电图QT间期延长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进一步可发展为心室纤维颤动。1.相对甲旁减:实验室指标正常,但有低血钙症状,需要药物治疗才能缓解。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低血钙的耐受能力不同。2.暂时性或一过性甲旁减:甲旁减持续≤术后6个月。3.永久性甲旁减:甲旁减持续>术后6个月。为什么会暂时性甲旁减还能恢复呢?这就像人经历过手术的创伤需要一定时间去恢复一样,甲状旁腺在手术中会受到血供、顿挫伤等损伤,其功能的恢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二、术后低钙什么情况暂时不需要治疗,哪些必须治疗?(注:不同医院的检测系统不同,以下参考值会略有差异,具体请以检查医院数值为准)无需处理:术后20分钟及以上检测PTH值超过20pgmL,不需要密切的血钙监测和补钙。经验性预防:当术后PTH小于15pg/mL时,发生甲旁减的风险增高,应及时予以预防性钙剂和骨化三醇口服,并连续监测血钙水平直至稳定。这时候甲状旁腺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术后经验性预防补钙,可能会有助于患者渡过“顿抑”或暂时的甲状旁腺功能紊乱阶段,直至甲状旁腺功能恢复,但实际上部分患者并没有出现真正的甲旁减,无需长期补钙。当术后PTH≥15pg/mL,则视为减量或停用钙剂/骨化三醇的信号。轻中度甲旁减:对早期或轻、中度甲旁减患者(PTH<15pg/mL、血钙<8.5mg/dL或离子钙<1.1nmmol/L),就应该考虑补钙治疗。如果单独口服药物可以维持稳定正常的血钙水平,则应逐渐减少骨化三醇和钙剂的药量,直至停药。进展性/症状性甲旁减:在上述治疗的情况下,如果甲旁减的症状或体征还在加重且血钙持续低于7mgdL,应开始静脉补钙。三、哪些情况需要终生治疗?如何治疗?术后永久性甲旁减的定义以术后6个月为分界点,不能恢复的甲旁减为永久性甲旁减需要终生治疗,并定期监测。治疗目标:长期甲旁减管理的目标是维持血钙处于无症状的范围内,防止出现明显具有临床意义的低血钙或高血钙及其相关并发症,保护骨骼健康。应维持血钙在正常参考范围的低限,血磷不高于正常范围的高限。补钙和D治疗的长期并发症风险:长期持续存在的甲旁减会明显影响生活质量。即使血钙维持在正常范围,失去PTH对钙代谢调节的长期不良后果包括肾结石、肾钙化、基底节钙化、异位软组织钙化、白内障以及骨代谢缺陷:少数情况会导致肾衰而需要血液透析或肾移植。骨的脆性增加,在负重后容易导致微小骨折。另外,甲旁减患者的焦虑及不适感都会增加。并且,部分永久性甲旁减患者经传统治疗(钙剂和骨化三醇)后血钙仍然难以维持,或者控制血清钙或症状所需的口服药物用量很大(超过2.5g钙或>1.5μg活性维生素D或>3.0μg1-α维生素D类似物),或者出现治疗相关副作用,导致身心健康严重受损、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激素替代治疗:激素缺乏性疾病的理想治疗方式是激素替代治疗,甲旁减是为数不多的尚无常规替代治疗药物的激素缺乏性疾病,但已经初见曙光。TransConPTH是一种正处于研发中的用于治疗成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长效PTH前体药物,通过缓慢可控地释放药物原型,恢复24小时内PTH的正常生理水平,以解决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带来的短期症状和长期并发症,有望实现PTH替代疗法。根据已经发布的临床Ⅱ期研究结果,支持TransConPTH能够作为PTH激素替代治疗方法,目前国内正在进行Ⅲ期临床研究。参考文献:OrloffLA,WisemanSM,BernetVJ,FaheyTJ3rd,ShahaAR,ShindoML,SnyderSK,StackBCJr,SunwooJB,WangMB.AmericanThyroidAssociationStatementonPostoperativeHypoparathyroidism:Diagnosis,Prevention,andManagementinAdults.Thyroid.2018Jul;28(7):830-841.
上海瑞金医院科普号2022年11月07日294
0
4
-
《甲旁减患者长期管理要注意哪些问题?》吴晞大夫公益直播回顾
甲旁减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需要患者及其家属做好长期管理的准备。在患病后到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是很多患者所困扰的问题。2022年9月29日晚,甲旁减科普健康号携手好大夫平台举办第八场甲旁减患者教育主题公益活动--《甲旁减患者长期管理要注意哪些问题?》,本场直播聚焦于甲旁减患者的长期疾病管理,帮助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少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花销。主讲人介绍:(直播回顾视频内容,搜索好大夫健康号:甲旁减科普健康号)本次直播中,专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出一一解答,以下为直播部分文字片段!一、甲旁减患者长期管理注意防治慢性并发症甲旁减患者为什么会出现慢性并发症?甲状旁腺正常功能:甲状旁腺虽然很小,却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它分泌的激素称甲状旁腺激素,可作用于骨龄、肾脏、肠道等组织器官,调控体内钙磷代谢,升高血钙,降低血磷:(1)作用于骨骼系统,促使骨中的钙释放入血升高血钙。(2)促使肾排出磷,使血磷下降。(3)促进胃肠道吸收钙。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后果:甲状旁腺素(PTH)缺少或PTH靶器官不敏感,会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导致血液中低钙高磷、尿钙、尿磷低,急性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低血钙引起的肌肉抽搐,手足抽筋,面部抽筋甚至癫痫样发作,时间长了以后还会引起各种慢性并发症。引起慢性并发症的原因:疾病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导致血钙过高都会引起慢性并发症。目前术后甲旁减的传统治疗包括长期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本身存在缺陷,容易治疗不足或过度。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所以钙+D的疗法其实就是补钙,只围绕纠正甲旁减导致的钙磷代谢紊乱,不能实现PTH的生理替代,不能部分患者的血钙仍然不能达到目标水平,并且,长期使用大剂量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有可能引起高尿钙、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和异位钙化。此外,甲状旁腺素促进骨骼的钙释放入血以及骨骼的钙质重新沉积,维持骨骼的新陈代谢,甲状旁腺激素缺乏就会引起骨骼中的钙不能够新陈代谢,时间长了骨骼系统就像老房子失修,导致骨质量下降。肾脏损害(钙化):由于术后甲旁减病人PTH缺乏,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减少,治疗过度容易导致高尿钙,从而引起肾结石。若甲旁减治疗不足,血清钙浓度下降,钙的过滤负荷也随之下降,导致钙离子沉积于肾脏,也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与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相比,发生肾脏疾病风险4.85倍,慢性肾病的风险为2.91,肾结石风险3.86倍,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患者中有21.8%-31%的人存在肾结石或者肾钙化。大脑损害(钙化):发生颅内钙化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异常升高的血磷或钙磷沉积有关。调查发现进行过脑成像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其中25%的患者被观察到脑钙化。大脑钙化是引起癫痫的原因之一,术后慢性甲旁减患者癫痫发作风险升高2.41倍。心脏损害:钙离子对心脏的电传导有着重要的作用,正常的心脏在从窦房结到心室壁传导的电流作用下心房和心室依次有序收缩,甲旁减影响正常的心脏电传导,可能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另外,钙是肌肉收缩必不可少的元素,甲旁减可造成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下降,影响心肌细胞收缩力,从而影响心脏功能。一项历史对照研究结果(88%为术后甲旁减)发现,随着甲旁减病程延长,心血管疾病(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发作)风险也随之增加,病程>12.7年的病人心血管疾病风险为病程≤12.7年的2.69倍,病程≥20.2年病人是<7.2年的3.67倍。其他器官:(1)骨骼:钙好比建造骨骼的砖头,正常情况下,甲状旁腺素可促进骨骼的旧砖不断拆除换成新砖,骨骼就能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重塑,适应身体的需要,如果甲状旁腺素缺乏,骨骼成为“死骨”,其脆性就会增加,容易骨折。骨折风险2.22倍。(2)肌肉:刚才说过,钙是肌肉收缩必须的元素,甲旁减患者长期体能和劳动能力下降,可能与血钙异常影响肌肉收缩有关。英国的调查显示1/3的病人认为跑步、搬重物、体育活动等体力活动受限。美国的调查也发现,85%的病人不能正常完成家务。(3)眼睛:高磷血症可以引起磷酸盐在晶状体中沉积,从而导致白内障。(4)外胚层营养不良:可出现皮肤干燥、浮肿且粗糙。其他皮肤表现包括毛发粗糙、脆弱和稀疏伴斑秃,以及具有特征性横沟的脆甲症。(5)精神神经:和心脏存在电传导一样,大脑神经活动也是依靠电传导来实现,同样也是依赖钙离子进行电流传导,甲旁腺可能通过钙离子不足影响大脑活动。对300例甲旁减病人的访谈发现,>50%的受访者表示有认知和情感症状,包括嗜睡(72%)、记忆丧失(65%)、睡眠障碍(57%)、焦虑(59%)、抑郁(53%)。二、如何预防慢性并发症?如上所述,甲旁减出现慢性并发症主要是因为体内的钙、磷水平长期偏离正常生理水平导致的,规律用药、定期随访,调整用药,让血钙血磷等维持在合理范围,是防止或减缓并发症出现的关键。常规情况下,甲旁减患者什么时间应该复查?(1)血钙、血磷和血肌酐:在药物剂量调整期间每周至每月检测上述指标,药物剂量稳定后每半年检测上述指标及尿钙和尿肌酐;如病情需要,还需监测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2)肾脏钙化:治疗前常需行肾脏超声或CT检查以确定是否存有肾结石或钙质沉着症,治疗期间可每5年重复一次检查。如临床症状出现变化,可将检查提前。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预防慢性并发症:重组人类PTH替代疗法(PTH1-84)已在美国和欧洲获得批准用于传统方法治疗失败的成人甲旁减,俗话说缺什么补什么,既然甲旁减是缺乏甲状旁腺素引起的,理论上,PTH替代治疗可以有效防治甲旁减造成的多器官损害,但实际效果仍然需要临床数据证实。三、甲旁减患者长假外出旅游应注意什么?用药和预防:坚持按时按量服药。旅行时间安排尽量不要错过定期复诊的时间。饮食方面:旅游时平时的饮食规律改变,可能会尝试当地土特产,杂粮、干豆类、坚果、蘑菇、畜禽肉类等磷含量较高,饮食中要适当控制摄入量;汤里面常含有大量的磷,注意不要喝汤,可以减少磷的摄入。注意保暖和饮食卫生:减少感冒发烧、腹泻等旅行常见疾病引起病情波动。长假外出时,甲旁减患者突发疾病怎么办?如果是突发急性低钙血症相关症状,典型表现为手足搐搦,有时可伴喉痉挛和喘鸣,甚至惊厥或癫痫样发作,是紧急就医,住院或是留院观察的。患者突发疾病,家属应该怎么应对?立即送往就近的医院,并向医生说明甲旁减病史和用药情况。
吴晞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0月08日97
0
4
-
什么是甲状旁腺?
说起甲状腺,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很少有人知道,甲状腺竟然还有一群“小弟”,因为“小弟们”总是跟在甲状腺的旁边,故得名甲状旁腺。甲状旁腺通常都很小,最长处也只有6mm,呈现淡黄色,就像黄豆一样。甲状旁腺虽小,却格外的活泼。甲状旁腺的位置位于人体颈前部,有上下各一对。甲状旁腺在数量上经常令人捉摸不定,4个的占大多数,但3个或5个也可以有。甲状旁腺藏的位置一般较深,在身体表面很难摸到,发生病变的时候又不痒不痛,所以很难发现。甲状旁腺的生理作用是分泌甲状旁腺激素,来调节血钙水平,从而升高血钙。甲状旁腺素分泌时会促进血钙吸收,同时也能够减少钙从尿液的排泄,可使骨骼中的钙释放到血液中,以维持血钙水平。检查中如果发现甲状旁腺功能异常,表现为甲状旁腺素异常。如果甲状旁腺素分泌增高,同时需观察血钙水平,如果血钙比较低甲状旁腺素会升高血钙,但如果血钙较高则说明甲状旁腺素有不恰当分泌。总之,当出现激素异常时,应到专科医院进行相应检查。
张正贤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9月29日69
0
0
-
甲旁减如何治疗
甲旁减科普健康号2022年09月18日302
0
6
-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会怎么样?
甲旁减科普健康号2022年09月18日197
0
7
-
颈部手术后警惕甲旁减!尤其是这几个因素
在做颈部手术(如甲状腺手术)或者外伤后都有可能伤害到甲状旁腺,并引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因此,很多做过颈部手术的患者要注意,这些因素可能会造成甲旁减!2022年8月30日晚,甲旁减科普健康号携手好大夫平台举办第六场甲旁减患者教育主题公益活动--《说透甲旁减——颈部手术后警惕甲旁减!尤其是这些因素》,本场直播旨在助力国民甲状旁腺健康的良性循环,树立正确治疗观念,少走弯路,帮助患者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花销。主讲人介绍:(直播回顾视频内容,请见好大夫健康号:甲旁减科普健康号)本次直播中,邱伟华教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出一一解答,以下为直播部分文字片段一、甲旁减与颈部手术:1.甲旁减的几种病因,其中颈部手术是甲旁减的最常见原因1.1颈前手术是其最常见病因,大约占75%。甲状腺、甲状旁腺、喉或其他颈部良恶性疾病手术,均可导致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其中甲状腺全切术可以造成多达7%的患者出现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切除或其血供被阻断是造成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原因。1.2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遗传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第二大病因。需要考虑遗传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因素包括:低龄起病、家族史、念珠菌病、多发性内分泌腺体功能减退等,需要遗传咨询和致病基因检测。1.3一些少见的病因,比如一些疾病侵袭破坏到甲状旁腺(如甲状旁腺结核、血色病、铜累积病、结节性肉芽肿、甲状旁腺瘤出血或肿瘤浸润)。2.发生甲旁减会怎样?甲旁减的主要危害:影响生活质量,损害肾脏、心血管等重要脏器.2.1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术后甲旁减最直接的危害是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被医生低估。英国的网络调查显示,仅4%的术后甲旁减病人从无疲劳、麻木或刺痛感,30%~35%的病人随时出现疲劳、肌肉抽搐、麻木/刺痛、骨痛、头痛和癫痫等症状。2.2对肾脏的损害:对688例术后甲旁减病人随访8.4年的历史对照研究发现,肾脏疾病风险是对照人群的3.67倍(HR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校正=3.67,95%CI2.41~5.59),同时也发现肾功能不全和肾结石的风险分别为对照人群的3.10和4.02倍。2.3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一项历史对照研究结果(88%为术后甲旁减)发现,随着甲旁减病程延长,心血管疾病(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发作)风险也随之增加,病程>12.7年的病人心血管疾病风险为病程≤12.7年的2.69倍(OR=2.69,95%CI1.13~6.69),病程≥20.2年病人是<7.2年的3.67倍(OR=3.67,95%CI1.11~12.05)。2.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术后甲旁减病人颅内钙化和癫痫发作的风险增加。文献显示普通人群颅内钙化发生率为12.5%,术后甲旁减病人颅内钙化发生率高达63.6%。2.5对肌肉功能损害:术后甲旁减病人的劳动能力显著下降。2.6对眼睛的危害:甲旁减时肾小管排磷功能下降,导致高磷血症,引起磷酸盐在晶状体中沉积,从而导致白内障。2.7对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响:甲旁减病人罹患神经精神疾病的风险增加。文献显示甲旁减病人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和精神症状和精神障碍患病率较高,包括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率增加、认知功能下降、以及住院期间发生神经精神疾病的风险增加。二、哪些颈部手术的低钙血症/甲旁减风险更高?多种因素影响术后低钙血症/甲旁减的发生风险,一项汇总分析纳入了23项研究,发现术后低钙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有12个,包括: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OR5.58;全甲状腺切除术,OR3.59;低镁血症,OR2.85;术前维生素D缺乏症,OR2.32;女性,OR1.49;甲状腺恶性肿瘤,OR1.85;甲状腺炎,OR1.48;胸骨下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大,OR1.70;甲状旁腺切除术,OR1.58;中央隔室颈淋巴结清扫术,OR1.17;改良根治性颈部清扫术,OR1.57;和中央颈淋巴结清扫术,OR1.54。手术复杂程度和时间:手术时间越长,发生甲旁减的风险越高,例如手术时间长于3小时可以显著增加无症状和短暂性低钙血症风险。不同的手术持续时间差异很大。病情:2018美国甲状腺协会关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声明指出:甲状腺相关手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包括:双侧(同时或顺序)甲状腺手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Graves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中央颈淋巴清扫术-预防性或治疗性\胸骨后甲状腺肿\低容量甲状腺外科手术\先前的胃旁路或其他吸收不良状态\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同期切除术\既往中央颈部手术。切除范围:手术切除范围越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越高,良性和恶性疾病的切除范围差异很大。年龄、性别:多个研究发现女性性别是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据报道,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是全甲状腺切除术后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等全身疾病:有报道称糖尿病会显著提高术后早期低钙血症的发生率。术前补钙、维生素D/围手术期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水平:术前术后补钙、维生素D可有效预防甲状腺切除术后低钙血症。围术期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较低发生低钙血症和甲旁减风险较高。三、术后发生低钙血症该怎么办?3.1.低钙血症的表现症状的轻重与血钙减低的程度和血钙下降的速度有关。如果短期内血钙水平迅速发生变化,症状会表现得比较明显和严重。手足搐搦:手足抽搐发作前,常有不舒服的感觉,如手感觉麻木、像有小虫子爬,以及肌肉疼痛等。手足抽搐发作时,典型的表现为手脚僵硬,拇指向掌心内收,其他手指并紧、伸直、僵硬,手指向掌心弯曲,手腕也呈现弯曲状。严重者上臂会紧贴前胸,肘部弯曲。两下肢伸直,脚内翻,面部上嘴唇收缩,不能咧嘴,全身肌肉僵直,感觉疼痛,有恐惧感。成人神志始终清楚,小儿可不省人事。手足抽搐的持续时间可为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不等。精神神经表现:可表现为癫痫样发作,无意识丧失,无尿失禁;癔症样发作,表现为口角抽动、四肢抽动、舞蹈样不随意动作;不自主运动、走路不稳等。3.2术后低钙血症,可能为一过性,也可能发生永久性甲旁减术后低钙血症者中3%~30%的患者发展为慢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术后血钙<2.0mmol/L(8.0mg/dL)而甲状旁腺激素显著降低或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15ng/L,即可考虑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此种状态在术后持续超过6~12个月即可诊断为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3.3永久性甲旁减目前的治疗方法和局限:目前治疗主要是补钙+维生素D,以提高血钙水平,但这些传统疗法只能通过使血钙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而减轻短期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也不能实现体内的钙磷代谢平衡;体内的甲状旁腺激素缺乏、高血磷、高尿钙、骨转换异常仍然存在,可能导致长期并发症,如长期高尿钙可导致肾结石、肾钙化甚至肾功能不全,长期高血磷、高钙磷乘积导致的异位钙沉积可能影响大脑、血管、眼睛等组织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了避免高尿钙,医生往往将血钙控制在正常低限水平,这也意味着患者在某些诱因下易频发低钙血症,治疗与监测过程较为繁琐。激素替代治疗:激素替代治疗已经看到曙光,处于研发中的用于治疗成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长效甲状旁腺激素前体药物,通过缓慢可控地释放药物,维持24小时甲状旁腺激素的正常生理水平,更好地实现替代体内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以真正解决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带来的短期症状和长期并发症。 参考文献:1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诊疗指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8,11(04):323-338.2程少浩,苏艳军,程若川. 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危害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9):1049-1055.3ChenZ,ZhaoQ,DuJ,WangY,HanR,XuC,ChenX,ShuM.Riskfactorsforpostoperativehypocalcaemiaafterthyroidectomy: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IntMedRes.2021Mar;49(3):300060521996911.4DocimoG,RuggieroR,CasalinoG,DelGenioG,DocimoL,ToloneS.Riskfactorsforpostoperativehypocalcemia. UpdatesSurg.2017;69(2):255-260.5ChoJN,ParkWS,MinSY.Predictorsandriskfactorsofhypoparathyroidismaftertotalthyroidectomy.IntJSurg.2016Oct;34:47-52.6闫桂玲,胡薇,吴育寿,屈文龙.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38(10):1267-12727ChenZ,ZhaoQ,DuJ,WangY,HanR,XuC,ChenX,ShuM.Riskfactorsforpostoperativehypocalcaemiaafterthyroidectomy: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IntMedRes.2021Mar;49(3):300060521996911.8Villarroya-MarquinaI,Lorente-PochL,SanchoJ,Sitges-SerraA.Influenceofgenderandwomen'sageontheprevalenceofparathyroidfailureaftertotalthyroidectomyformultinodulargoiter.GlandSurg.2020;9(2):245-251.9HarrisAS,PradesE,TkachukO,ZeitounH.Betterconsentingforthyroidectomy:whohasanincreasedriskofpostoperativehypocalcaemia?. EurArchOtorhinolaryngol.2016;273(12):4437-4443.10XingT,HuY,WangB,ZhuJ.RoleoforalcalciumsupplementationaloneorwithvitaminDinpreventingpost-thyroidectomyhypocalcaemia:Ameta-analysis. Medicine(Baltimore).2019;98(8):e14455.11SanabriaA,RojasA,ArevaloJ.Meta-analysisofroutinecalcium/vitaminD3supplementationversusserumcalciumlevel-basedstrategytopreventpostoperativehypocalcaemiaafterthyroidectomy. BrJSurg.2019;106(9):1126-1137.12EssaMS,AhmadKS,FadeyMA,El-ShaerMO,SalamaAMF,ZayedME.Roleofperioperativeparathormonehormonelevelassayaftertotalthyroidectomyasapredictoroftransientandpermanenthypocalcemia:Prospectivestudy. AnnMedSurg(Lond).2021;69:102701.
邱伟华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8月31日262
1
5
相关科普号

周荫保医生的科普号
周荫保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核医学科
354粉丝46.2万阅读

陈立波医生的科普号
陈立波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核医学科
3258粉丝174.6万阅读

潘慧医生的科普号
潘慧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
1万粉丝428.6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任卫东 主任医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 101票
甲亢 76票
甲减 67票
擅长:甲亢、甲减;糖尿病;孕产期的甲功异常、血糖异常;甲状腺癌术后随诊;高尿酸、痛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亚甲炎、慢甲炎(桥本病)、甲状腺结节;低血钾、肾上腺增粗或占位;矮小症、性早熟、生长发育异常、性发育延迟、男性化、女性化、乳房发育;中心性肥胖、多毛、皮肤紫纹,低血钠,低血钙,高血钙;肥胖、高血糖,低血糖。 发现垂体瘤、泌乳、月经稀发、闭经、不孕不育、性功能减退、肢端肥大、视野缺损、头疼等。 弯腰驼背、身高变矮、反复自发骨折,反复尿路结石,手脚抽筋等。 儿童身高低于同龄儿童、每年身高增长不足5cm,女孩8岁前乳房发育,10岁前出现月经;男孩9岁前出现变声、阴毛、长胡须等。 -
推荐热度4.9陈国萍 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代谢病科
甲亢 12票
糖尿病 10票
甲减 3票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亢甲减,肾上腺疾病,脑垂体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诊治 -
推荐热度4.9黄书越 主治医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内分泌科
小儿糖尿病 94票
矮小症 39票
性早熟 36票
擅长:小儿内分泌疾病如矮小,性早熟,小阴茎,幼稚性睾丸,糖尿病,低血糖,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尿崩症,肥胖等。 小儿普通内科疾病,如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疾病,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常见疾病(可线上开处肤乐霜,硅霜,小儿复方钙颗粒,杏贝止咳,鼻炎清等儿研所自制药剂及益生菌等其他常用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