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是不是所有脑出血都会有严重的后遗症?主要看这两点!
1、看出血量。我们一般认为30ml是出血量的一个界限,5ml、10ml这种少量出血的病人,只要治疗及时,慢慢吸收后,大概率会恢复得很好。但如果出血量太大,超过30ml以上,就很可能会损伤我们的神经功能,后面会出现偏瘫、失语甚至昏迷。2、看出血位置。如果脑内出血位置比较深,就更容易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所以并不是一旦脑出血就都会留下可怕的后遗症,但一定要及时、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柴祥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30日 95 0 0 -
得了脑出血后,还能不能恢复到正常人?
少数脑出血患者可能会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如果出血量很少,病情轻微,治疗后留下的后遗症就会比较轻微。如果出血量较大,病情较重时,一般是很难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可能会遗留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后遗症。
潘海鹏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5月28日 210 0 1 -
脑出血后的典型后遗症?
(1)出现偏瘫;(2)能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说话费力,说得含糊不清;(3)进食吞咽困难和喝水会呛咳;(4)对周围的事物反应迟钝,嗜睡或昏睡,有时候能被唤醒睁眼,但很快又睡过去了,有时候会昏迷。
潘海鹏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4月26日 84 0 0 -
我是脑出血后遗症,偏瘫痉挛严重。患侧从肩到腰到脚都是紧缚疼痛。怎么缓解症状?
常崇旺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13日 33 0 0 -
脑出血后遗症3年显微外科技术下周围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手术前后走路视频
杜良杰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19日 73 1 1 -
脑出血后遗症
脑出血后遗症,病症名称,又称脑出血后遗症,是指脑溢血后所留的后遗症,具体表现为偏瘫,全身瘫痪,四肢功能障碍,口眼歪斜等等症状。脑溢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血管的病变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通常所说的脑溢血是指自发性原发性脑溢血。脑溢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脑溢血的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病人于发病数日内死亡,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主要症状偏瘫,全身瘫痪,口眼歪斜四肢功能障碍引发原因一、日常生活中,引发脑溢血后遗症的因素有哪些?1、冬秋季比夏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转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会促发脑溢血后遗症。2、情绪激动也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脑溢血后遗症。3、过度疲劳和用力过猛会引起血压升高,成为脑溢血后遗症的诱因。4、过饱进餐和进食过分油腻的食物能使血液中的脂质增多,血液循环加快,血压突然上升,因而可导致脑出血后遗症。二、一般脑溢血后,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破坏和脑功能障碍,虽经治疗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此与以下因素有关:(l)出血量,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半球内出血量在25毫升以上者常留有后遗症,出血量越多,后遗症也就越重是不难理解的。(2)出血的部位:不同部位的出血,脑功能受损的程度不一,如在基底节区的出血,常遗留较重的肢体功能障碍,而脑干出血病灶小也常造成死亡。小脑溢血则会导致肢体麻木,行走不稳等症状。非功能区(即静区)的出血或出血部位末影响运动和感觉通路,所以不留神经功能降碍。某些病人因病灶水肿、压迫已影响到运动和感觉通路,但实际上没有损坏其通路,经治疗消除了水肿,解除了压迫性影响,则义恢复了功能。故出血部位与预后有关。(3)康复期的治疗和护理,此应首先肯定与后遗症有关、但后遗症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病仗大小、部位和急性期治疗措施得当与否。后遗症脑溢血后遗症的症状,脑溢血最常见的后遗症是偏瘫,具体表现为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疼痛等感觉减退或完全不知。有时还可伴有同侧的视野缺损。脑溢血常见的后遗症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一)精神和智力障碍:较大范围或多次复发的脑溢血意外,可留有精神和智力障碍: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二)失语脑溢血后遗症型失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运动性失语(Broca失语)表现为病人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病变累及优势半球Broca区,还有相应的皮质下白质等区域;2、感觉性失语(Wernicke失语)则无语言表达障碍,但听不懂别人的话,也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表现为答非所问,自说自话,病变累及优势半球Wernicke区;3、命名性失语则表现为看到一件物品,能说出它的用途,但却叫不出名称,病变累及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或颞枕交界区。(三)其它症状脑溢血后遗症的其它症状还有: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诊断以下为判断脑溢血预后的参考条件:1)年龄越大,预后越差,60岁以下的病死率较低,约占30%左右,70岁以上的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2)高血压病史越长,血压越高,预后越差。血压在26。6/16kPa(200/120毫米汞柱)以上者,死亡率为30。07%。3)发病越急越重,起病时血压越高或血压下降,预后越差。4)昏迷越深,时间越长,预后越差。深昏迷者94%死亡。病后无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逐渐好转者,预后较好。嗜睡时间越长,预后越差。5)病情进展越快,高颅压症状出现越早,表现越重,预后越差。有视乳头水肿者死亡率59%,视乳头水肿出现越早死亡率越高。在发病后3小时内出现者,100%死亡。48小时出现者,50%死亡。腰穿压力在200毫米汞柱以上者,死亡率占64。5%。6)出血量较大者,预后较差。有血肿形成,中线结构移位明显者,预后较差。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者,预后较好。7)神经体征与死亡率的关系:两侧瞳孔不等大者死亡率64%,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者死亡率88%,角膜反射消失者死亡率92%。有眼球分离斜视或眼球浮动者,或去皮层强直,去大脑强直者,大多数死亡。偏瘫完全或四肢全瘫,肌张力低下者,预后较差。8)生命指征与死亡率的关系:体温在38℃以上者死亡率71%,脉搏在100次/分以上者死亡率75%,呼吸在30次/分以上者死亡率76%。9)伴有癫痫发作者,预后较差。因可加重脑水肿或脑溢血。10)伴有内脏功能紊乱者,预后较差。常见者为消化道出血,死亡率达80%。11)合并有代谢障碍者,如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者,预后较差。12)有丘脑下部损害症状,如周围白细胞增高,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减少,空腹血糖超过200毫克者,预后较差。13)脑电图改变进行性加重者,预后较差。14)反复发作者,预后较差。15)脱水、降压等治疗效果越差,预后越差。日常护理脑溢血后遗症的患者的日常护理需注意的护理方法如下:(一)1、维持患者的心理平衡。首先应在家庭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气氛,解除患者各种顾虑和精神负担,避免情感刺激。2、创造良好的居室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3、保证营养和入量适当:因脑溢血后遗症的患者常表现出失语,不能正确表达意愿,或有呛咳、咽下困难,不能保证进食,入量常有不足或过多,家属应予足够重视。要定食谱、定入量、定时间供给,必要时经鼻管饲给。4、坚持进行康复训练。脑溢血后遗症的患者的主要表现一般是肢体瘫痪、语言和智能障碍,因此应坚持进行康复训练,防止病人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和关节强直。语言和智能的训练也一样。5、注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常见的并发症有褥疮、尿路感染、肺炎、肢体畸形、皮肤烫伤等,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精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6、大便通畅:大便秘结,排便时过于用力可诱发出血性脑年中、脑栓塞。为了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适当吃芹菜、胡萝卜、水果等。必要时可用药物,如蕃泻时泡开水、麻仁润肠丸、果导等。(二)饮食人们的食物中有些具有降低血压,软化血管等功效,平常多摄入以下食物可以很好地预防脑溢血后遗症的发生。高钾食物美国哈佛大学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每天进食较多新鲜蔬菜水果的人较只进食少量蔬菜水果的人,发生脑溢血的危险性要低,表明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具有防脑溢血作用;这是因为高钾食物能调整细胞内钠和钾的比例,减少了体内钠水潴留,降低血容量,从而使血压降低,防止脑溢血的发生。富含高钾的食物有菠菜,番茄,青蒜,大葱,土豆及香蕉,柑橘,甜瓜,柚子等。富含类黄酮与番茄红素食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造成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及抑制其氧化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类物质类黄酮与番茄红素能捕捉氧自由基,阻遏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犭杀虫剂,对防止血管狭窄和血凝块堵塞脑血管有积极作用。(日常饮食中富含类黄酮与番茄红素的有洋葱,香菜,胡萝卜,南瓜,草霉,苹果,红葡萄,番茄,西瓜,柿子,甜杏,辣椒等。)多食优质蛋白食物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蛋白质食物摄入量不足或质量欠佳,会使血管脆性增加,易引起颅内微动脉瘤破裂出血。研究显示多吃富含硫氨酸,赖氨酸,葡氨酸,牛磺酸的食物(如鱼类和鸡鸭肉、兔肉、鸽肉等),不仅对维持正常血管弹性及改善脑血流有益,还能促进钠盐的排泄,有利于防止脑溢血的发生。康复功能训练目前认为脑溢血引发的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经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减少或减轻瘫痪的后遗症,有人把康复看得特别简单,甚至把其等同于“锻炼”,急于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导致关节肌肉损伤、骨折、肩部和髋部疼痛、痉挛加重、异常痉挛模式和异常步态,以及足下垂、内翻等问题,即“误用综合征”。不适当的肌力训练可以加重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一旦使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如用患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强化患侧上肢的屈肌协同,使得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复更加困难。其实,肢体运动障碍不仅仅是肌肉无力的问题,肌肉收缩的不协调也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误以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恢复期治疗目的就是改善头晕头痛、肢体麻木障碍、语言不利等症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并降低脑溢血的高复发率。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可塑性,在大脑损伤后的恢复过程中,具有功能重建的可能性。目前在日常的家庭护理康复治疗中,国内常使用肢体运动康复仪来对受损的肢体运动恢复。它本身以神经促通技术为核心,使肌肉群受到低频脉冲电刺激后按一定顺序模拟正常运动,除直接锻炼肌力外,通过模拟运动的被动拮抗作用,协调和支配肢体的功能状态,使其恢复动态平衡;同时多次重复的运动可以向大脑反馈促通信息,使其尽快地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重建,打破痉挛模式,恢复自主的运动控制,尤其是家用的时候操作简便。这种疗法可使瘫痪的肢体模拟出正常运动,增强患者康复的自信心,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肌张力和肢体运动。[1]1、面瘫的功能锻炼:用拇指自两眉之间经眉弓,经太阳穴到目内眦,再下经鼻翼旁、鼻唇沟、嘴角至下颌角,缓缓按揉,直到发热发酸为止。2、语言功能训练:要耐心细致地一字一句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力要集中,情绪要稳定,说话节奏宜慢,先从简单的单字、单词练习。鼓励病人大胆与人交谈,也是一种语言锻炼的方法。3、半身不遂功能锻炼:1)坐卧练习:由家属扶病人反复作起坐、躺下动作;或在床的脚端拴一根绳子,让病人健康的手抓住绳子自行作起卧训练。2)上肢锻炼:护理人员(或家属)站在病人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肘关节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运动。3)下肢功能锻炼:一手握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屈、内外旋转、内收外展。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个趾的活动。也可让病人坐在凳子上,进行行走练习,进一步可搀扶病人行走练习。4)日常生活动作锻炼:家庭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病人达到生活自理或协助自理。逐渐训练病人吃饭、穿衣、洗漱、如厕及一些室外活动,由完全照顾过度到协助照顾,直至生活自理。5)脚踏车练习:瑞士苏黎世大学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患者如果在康复计划中参加电动脚踏车练习,能够提高大脑功能和身体健康水平。来自苏黎世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森大学、马里兰大学和巴尔的摩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研究者对参加脚踏车练习的37名患者的大脑和身体功能进行了检测比较。这37名病人每周参加三次脚踏车练习,另外有34名病人只做传统的伸展练习,作为控制对照组。经过六个月的练习后,参加脚踏车练习的这组病人的最高行走速度提高了51%,而对照组只有11%。前一组病人的心血管健康水平提高了18%,而后一组病人反而下降了3%。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参加脚踏车练习的病人的身体中有更多携带氧气的血液运送到了脑干和小脑中。约翰·霍普金森大学的神经科学教授丹尼尔·汉利博士说:“这项研究的临床意义在于,即使在患病后很长时间,或是其他常规治疗方法都不起效果之后,再进行脚踏车练习,也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参加试验的病人的平均年龄为63岁,参加脚踏车练习的时间大约是在患病后50个月。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8月29日的美国《中风》期刊上,强烈建议每个脑溢血、中风幸存者把电动脚踏车练习作为标准的康复治疗手段。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溢血及各类脑溢血后遗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过度兴奋、激动、便秘、酗酒是脑出血及各类脑溢血后遗症的常见诱因。因此,针对上述的危险因素和诱因,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的防治高血压
林芳华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8月30日 159 0 0 -
显微外科技术下的周围神经平衡术+肌腱平衡术治疗脑出血后遗症13年术前术后步态对比
杜良杰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3月23日 523 0 2 -
脑出血后遗症可以用活血药吗?
1.脑出血后遗症的病人可以用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在前期治疗后易发生肢体活动障碍或语言障碍,后期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是可以用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治疗的,后期可采用针灸、按摩等方法改善症状,针灸治疗对肢体功能有一定的恢复能力可试,后期饮食也很重要,饮食要求:控制脂肪摄入.每天饮食应减少总脂肪量,减少动物脂肪。2.但是要注意在脑出血的急性期是禁用活血化瘀中药或中成药的。活血化瘀的中药或者中成药,可以在脑出血三个月后使用,因为此时一般没有活动性出血,而出血后多有瘀血阻滞经络的情况,所谓“离经之血为瘀血"。有瘀血积滞,会严重影响脑功能的恢复。特别是脑出血后数年的患者,一定要用合适的活血化瘀中药和中成药治疗。3.而且要注意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和中成药时,一般不宜与抗凝的西药同时运用,如阿司匹林,波立维,利伐沙班等,以免诱发新的出血。
贾钰华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2月26日 482 0 24 -
脑出血后遗症肌张力高,走路僵硬,足内翻,挎篮手流口水听说有个spn手术能治疗可行吗?
李德洁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08日 73 0 1 -
神经康复要争分夺秒!
王泳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0月26日 228 0 1
相关科普号
赵东升医生的科普号
赵东升 主任医师
西安市红会医院
神经外科
4592粉丝114万阅读
邢涛医生的科普号
邢涛 副主任医师
苏州市中医医院
急诊科
3607粉丝23.1万阅读
仲晓军医生的科普号
仲晓军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荣军医院
神经外科
18粉丝1.1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张东勇 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大一院 神经外科
脑出血 37票
脑外伤 11票
胶质瘤 2票
擅长:1. 重型颅脑损伤综合治疗。 2.脑出血个体化治疗(神经内镜,显微镜及钻孔引流)。 3.慢性硬膜下血肿精准治疗(药物、钻孔、神经内镜)。 4.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手术治疗。 5.多发性、复杂性创伤的救治。 -
推荐热度4.9雷旭辉 主任医师哈医大二院 神经外科
脑出血 54票
脑动脉瘤 21票
脑外伤 16票
擅长:脑出血、脑动脉瘤微创手术治疗;烟雾病脑血管搭桥,重度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复杂脑积水及颅内常见肿瘤的手术治疗。 -
推荐热度4.9曲鑫 主任医师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脑积水 170票
脑外伤 43票
脑出血 38票
擅长:脑外伤、脑出血、脑积水、颅骨缺损修补(PEEK及钛板)、蛛网膜下腔出血、植物人及昏迷促醒(包括脑积水、脊髓电刺激等)、卒中后偏瘫及顽固性肢体疼痛、慢性硬膜下血肿、颅内压增高、颅内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大面积脑梗、脑死亡评估等,及小儿神外重症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