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月26日
200
0
0
-
2024年12月20日
40
0
0
-
仝林主管康复师 医生集团-广东 康复科 对象: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特色:使用现代化“3M”物理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张口受限问题,恢复关节功能。初评时间:每周三、六复诊治疗时间:周一、四、五、七颞下颌关节紊乱(TMD)的发生率还是相当高的,国外有研究70%的人一生中有发生过至少一次,女性又是这个病的高发人群,在年轻人中从13-35岁是高发年龄段,最主要的表现为关节区或面部的疼痛、张口度的减少、关节响声、关节绞索卡住、关节功能受限(最主要就是咀嚼食物疼痛)。因为这个病有自限性,就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自我限制发展,很多人慢慢自我恢复,或者慢慢习惯也就不太关注。但有些患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专业医疗人员干预了。颞颌关节紊乱其实不是一个单一疾病,它是多种不同的病的统称。我国在2002年统一了最新的分类标准,分为以下4类:咀嚼肌紊乱疾病:包括肌筋膜痛、肌炎、肌痉挛、肌纤维变性挛缩及未分类的局限性肌痛。此类疾病为关节外疾病。结构紊乱疾病:为关节正常有机结构关系的异常改变,包括关节盘各种移位(可复性盘前移位、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关节盘旋转移位及关节盘内、外移位等),关节囊扩张及关节盘各附着松弛或撕脱等。在关节囊扩张、松弛、关节盘附着松弛或撕脱的病例中,常伴有关节半脱位。在由可复性盘前移位发展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过程中,常常存在中间状态,临床表现为开口过程中反复发生的暂时性锁结,关节盘不能恢复正常位置。单纯此类疾病X线检查应无骨性关节结构的退行性改变,但可同时伴有轻、中度骨关节病样改变。关节炎症性疾病:包括滑膜炎和(或)关节囊炎,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临床表现为关节局部疼痛,并随功能活动而加重,特别是随向上、后方的关节负重压力和触压诊而加重;此类病例影像检查应无骨关节病及结构紊乱改变;但可同时伴有或继发于骨关节病及结构紊乱发生。骨关节病:根据病因及临床情况可分为原发性骨关节病和继发性骨关节病。我们提出凡存在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时,应该接受系统的治疗。主诉颞下颌关节或/和面部疼痛,并有明确的压痛(压痛++或+++),或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压痛(+)以上主诉关节弹响,临床检查证实,并有绞锁影响咀嚼说话等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诉张口受限,开口度<35mm,或开口度<40mm、但有明确的张口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通常会去口腔修复科或者去口腔外科寻求治疗制作颌垫和手术治疗。然而该疾病的成因是复杂的,它的治疗往往需要多学科协作,没有哪一种治疗可以包罗万象,解决所有的TMD问题,而物理治疗(包括物理因子、手法、运动)无论是对于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后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基础治疗。当今,康复医学有了长足的发展。现代的物理治疗(physicaltherapy)已经从传统的理疗所具备的单一依靠仪器发展至多手段。传统的理疗只是物理因子疗法。而现代的物理治疗可以用“3M”来概括。Modality:物理因子疗法。主要依靠仪器。对于TMD,常用的理疗有湿热敷、超声波、短波、低频电疗。目的是抗炎,镇痛。Manual:手法治疗。对于TMD来说,就是各种牵伸和松动手法,主要作用增加TMJ的mobility,就是增加它的各个方向的活动度,包括开口度、前伸和左右侧偏。Movement:运动治疗。通过设计动作,在专业的指导下,重新训练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力图恢复颞下颌关节正常的运动学。另外对于TMD患者,教育同样重要,我们教会患者正确的姿势,包括头颈和口腔(牙,舌)等。Goodpostureneverrests.根据国外文献报道和临床经验显示,物理治疗对下述类型的TMD患者,包括关节周围肌肉功能紊乱、颞下颌关节囊炎、关节囊纤维化、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早期,均达到70%左右的疗效。无论是急性损伤还是慢性(病程3个月以上)患者,经过数次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尤其在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张口度方面。2024年09月23日
1292
2
5
-
张栋梁主任医师 北京口腔医院 口腔正畸科(王府井部) 大家可以站在镜子前检查一下自己的牙齿,后牙咬紧时,上牙覆盖住下牙超过三分之一,这种情况就是深覆合,如果门牙是往里内倾的且盖住下牙,是闭锁性深覆合。大多数深覆合的朋友,下颌骨的形态发育结构是正常的,只是因为牙齿咬合导致下巴被迫后退。正面看一般牙齿也是整齐的,是门牙盖住下牙或者内倾盖住下牙,这就导致大家会选择性忽略这一类牙齿问题。其实深覆合的危害是潜移默化的:1、上牙覆盖下牙过深,易咬伤牙龈。在咀嚼食物的时候,前面两颗牙互相磨损,就容易导致牙釉质损伤,时间一久,牙齿容易出现敏感症状。严重的深覆合甚至会引起牙周损伤,进而造成牙周炎、牙齿松动等问题。2、影响关节。对颞下颌关节造成损伤,尤其是闭锁性深覆合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常见诱因。由于下颌处于远中位置,后牙垂直高度不足,髁状突位置后移,下颌前伸运动严重障碍。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时常在张口和咀嚼时关节周围发生疼痛,其他部位如头痛、耳内痛等,也可表现为张口伴偏歪,开闭口时关节发生杂音及弹响。3、对脸型的影响。深覆合往往方下巴、国字脸较多,很多人觉得深覆合不是大问题,也不易被发现。其实深覆合的患者会出现下巴短、下颌后缩、咬肌肥大,下颌角比较方、颏唇沟深的问题。面下三分之一高度较短,导致三庭五眼中的下庭较短,面部比例不协调,因为牙齿的竖直空间有限,下巴颏向前凸出,导致下巴有点冗出来的感觉,导致颏唇沟加深。如果你存在面下三分之一短,下巴不明显的情况,检查自己是否有深覆合咬合问题?因为当上门牙抬高咬合,下巴就会跟着变长协调。那么牙齿矫正,如何调整深覆合呢?1、如果你是低角深覆合,升高后牙打开咬合一定是重点;如果你是均角深覆合,那重点是后牙升高、前牙压低同时来做。2、如果你是闭锁性深覆合,那不拔牙是关键点,上牙垂直向要压低,同时牙根要内收,下牙也要压低,另外要适当的扩弓,恢复正常的牙弓宽度,后牙要升高排齐牙列。3、如果你是高角深覆合,再升高后牙打开咬合脸有可能会越变越长,重点是压低前牙;深覆合常见打开咬合的方法:1、隐形牙套隐形牙套包裹着整个牙齿,对牙齿的控制力好,另外它的力是相互的,在升高后牙的时候,反作用力恰恰就是压低前牙。2、骨钉适用于成人较严重的前牙过长和上颌生长过度导致的前牙深覆合,可在前牙区压低前牙,高角深覆合压低前牙可以考虑使用骨钉。3、平导适用于低角宽脸型、均角面型,后牙牙槽高度过低引起的深覆合,通过升高后牙,增加上下后牙牙槽高度来打开咬合。4、斜导适用于深覆合下巴后缩案例,需要导下颌向前打开咬合利于纠正,有增加后牙槽高度的作用。5、颌垫通过在后牙粘颌垫,使上下前牙撑开帮助牙齿快速归位,再配合矫治器使牙齿更快地移动到正确位置。所以要鉴别你的深覆合是什么类型情况,来确定适合的正牙齿矫正方案!2024年09月10日
626
0
2
-
熊鑫医师 华西口腔医院 正畸科 颞下颌关节,这个连接着我们下巴和头颅的重要关节,承载着我们咀嚼、说话、打哈欠等各种动作。很多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朋友都担心,关节盘移位后关节的骨头会磨损,甚至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但实际上,颞下颌关节的髁突骨头并没有那么脆弱,它比你想象的更坚强!很多患者会因为关节区的声音或者疼痛去接受核磁共振的检查,当看到报告上的“关节盘移位”的结论时,就开始上网搜索,进而开始担心起关节磨损的可能。然而,大家大可以放轻松,我们的身体比你想象中更坚强。1)可复性关节盘移位的患者,髁突的骨质改变非常轻微。关节盘是位于颞下颌关节中的一个软骨垫,它起着缓冲和稳定关节的作用。当关节盘发生移位时可能导致关节弹响等症状。很多患者会担心,关节盘移位会导致髁突骨头磨损。但实际上,可复性关节盘移位的患者,髁突的骨质改变非常轻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熊医生团队的研究就发现,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患者,大多数只是髁突的骨头有些毛糙而已,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形态改变。并且,多数移位的患者以弹响为主,很多患者是没有疼痛的。因此,这类伴有无痛性弹响的可复性盘前移位,我们大可不必担心,这可以不算是一种疾病。2)即使是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患者,髁突的骨头也只能说是改建而非磨损。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是指关节盘在张口时无法回到正常位置,对于超过3个月以上的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为了追求复位,通常需要手术治疗。虽然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可能会导致髁突骨头的改建,但这种改建并非是磨损,而是骨头为了适应新的力学环境而进行的自我调整。关节的髁突骨头具有自我改建的能力。在面对持续压力或微小创伤时,髁突骨头会发生适应性改变,以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关节内部状态。这种改建是是可控的,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很多患者只需要做好保养,关节骨质情况可以保持稳定,并不一定会导致严重的骨关节病。研究表明,即使在关节盘穿孔或骨关节病发展的情况下,许多患者的预后依然良好,生活质量未受明显影响(毕竟生活质量也受自己的心态影响很大)。3)焦虑等坏情绪对关节是不利的很多颞颌紊乱的患者伴有一些情绪问题,例如容易焦虑、压力大等。然而,担心焦虑自己的疾病是否会进展、加重,也会造成肌肉紧张或者不自觉地紧咬牙或者牙齿合在一起,这样关节的负担反而更重,更可能出现所谓“磨损”的情况。因此,当我们面对【关节紊乱】、【关节盘移位】这些诊断或者检查结果时,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必过度紧张。科学的认识和适当的应对措施,是维护关节健康的关键。4)正确的保养和生活方式是关键对于颞下颌关节的保养,正确的生活方式和日常习惯至关重要。避免过度使用颌关节,如大张口、长时间咀嚼硬食等,可以减少对关节的负担。同时,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及接受适当的药物/颌垫/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都能帮助改善关节功能。总而言之,颞下颌关节的骨头比你想象的更坚强,它拥有着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只要我们做好日常保养,就能有效预防和减轻颞下颌关节的损伤。【参考文献】1. 马绪臣.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移位的认识及治疗策略[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7,52(3):139-142.2.FanPD,HanSLR,ChengQY,DanRC,ChengJX,TianYH,XiangJ,WangJ, XiongX. Exploringtheeffectofdiscdisplacementontheriskandseverityofcondylarerosioninadult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patients:ACBCTandMRIstudy.JOralRehabil.2024Jul;51(7):1166-1174.doi:10.1111/joor.13688.Epub2024Mar21.PMID:38514933.2024年08月21日
1280
0
2
-
2024年06月03日
80
0
1
-
2024年06月02日
105
0
1
-
张玉鑫主管康复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很少有其他临床疾病像颞下颌关节紊乱及相关疼痛那样容易被误解、误诊和误治。患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一般都看过几位不同医生,并且大多数医生的诊治意见不同,在经历了各种失败的治疗后,患者仍在寻求缓解病痛的方法。通常,朋友和家人不理解患者所承受的痛苦,因为他们看起来是“正常”的。医生也常视之为“只是因为压力过大”。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治非常具有挑战性。有着相似主诉两个患者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潜在问题。将相同治疗方案应用于这两名患者,可能会导致至少一名患者无法获得明显治疗效果。除非确定了原因(通常是多种原因的组合),否则无法制订具有可预测结果的治疗计划。虽然对于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但还是有诊断原则可依循的,不提倡“一刀切”或“菜单式”的治疗方法。患者可通过了解大量有关颞下颌关节紊乱诱因的信息,比如多种有害习惯或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导致头部、下颌和颈部出现一系列症状。从而可以确定其特定病情的潜在原因,然后选择合理的治疗。2024年03月03日
534
2
2
-
2024年01月28日
184
0
0
-
俞益火主任医师 绍兴市中医院 康复科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嘴巴突然张不开,张口疼痛,张口咔咔响,或者面部咀嚼肌、关节区域疼痛……如果您有这些症状,您可能正是患了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定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是指累及颞下颌关节和(或)咀嚼肌系统的,具有相关临床问颞(如疼痛、弹响、开口受限等)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关节局部酸胀或疼痛、关节弹响和下颌运动障碍。疼痛部位可在关节区或关节周围,并可伴有轻重不等的压痛。关节酸胀或疼痛尤以咀嚼及张口时明显。弹响在张口活动时出现。响声可发生在下颌运动的不同阶段,可为清脆的单响声或碎裂的连响声。常见的运动阻碍为张口受限,张口时下颌偏斜,下颌左右侧运动受限等。此外,还可伴有颞部疼痛、头晕、耳鸣等症状。解剖: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TMJ是人体中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它行使着最复杂的生理功能,在语言咀嚼感情的表达中起重要的作用。当您大张嘴的时候,可以在耳朵前面摸到的活动的地方,便是TMJ的所在区域。由于和我们的耳朵相接近,当关节出现异位时,能清楚地听到“咔咔”声。颞下颌关节(TMJ)由下颌骨髁突、颞骨关节面、二者之间的关节盘,关节周围的关节囊和关节韧带组成。在进行张嘴和闭合的过程中,下颌髁突与关节盘有规律地滑动。颞下颌关节正常患者关节盘形态呈“双凹”或“领结”形状,关节盘前、中、后带及双板区的组织结构清晰可见,闭口位关节盘后带位于下颌髁突顶部。而开口位时髁突位于关节结节下方,关节盘呈领结状,其中间带位于关节结节及髁突之间。该病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与咬合因素、精神因素、免疫因素、关节负荷过重、解剖因素、诱发因素等有关。常见病因包括:1、筋膜痛(转移痛):咀嚼的肌肉存在疼痛。2、关节内部紊乱:关节盘脱位,下巴脱臼或损伤髁突。易出现保护性痉挛,加重疼痛,造成一种恶性循环。3、关节炎:关节运动的时候发出“咔吧响”。常见诱发因素:1.长期单侧咀嚼2.长期托下巴及口腔副功能(咬牙,咬颊,咬唇,玩下巴,咬指甲等3.长期(慢性)磨牙4.脊柱侧弯、头颈歪斜对于普通人呢来说,单侧咀嚼所造成的TMD最为常见,长期使用单侧进行咀嚼,会使下颌骨出现单侧过度平移,同时,两侧肌肉力量、张力出现偏差,使得每次张嘴、闭合,下颌骨都会出现扭转,引发关节运动障碍。精神因素在TMD的发生和加重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精神紧张,或者压力大时人们往往会不自主的耸肩和紧咬牙,这样肩膀脖子和咀嚼肌都会紧张,如果一直维持会发生关节运动紊乱,积累细微的损伤,诱发此病。同时还有一些创伤、系统性疾病等其他因素。如受外力撞击、突咬硬物、张口过大(打哈欠、打喷嚏)等急性创伤;经常咀嚼硬食、夜间磨牙以及单侧咀嚼等习惯;系统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临床上主要有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和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两大类。可复行盘前移位:闭口位关节盘部分呈正常“双凹”形,大部分变形呈“鱼钩状”,且关节盘前移至髁突前下方;处于开口位时,关节盘恢复正常位置。不可复性盘前移位:闭口位关节盘形态大部分扭曲呈“鱼钩”状,且关节盘位于髁突前下方;开口位关节盘形态仍见变形,关节盘仍位于髁突前方,不能恢复正常位置。2023年12月04日
666
0
1
相关科普号

周洁珉医生的科普号
周洁珉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口腔正畸科
248粉丝6700阅读

周滕敏医生的科普号
周滕敏 主管康复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康复科
208粉丝9263阅读

焦金保医生的科普号
焦金保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康复科
908粉丝4.6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