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形形色色的“耳前瘘管”
朱雅颖张天宇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些人耳郭上有小孔,小孔位置可以在耳前,在耳郭边缘,或者位于耳郭突起及凹陷中。大部分出生时就存在,属于先天性耳畸形的一种,一般不影响耳部其他功能。有些小孔很小,直到有分泌物或红肿时才被发现。这些统称为“耳郭瘘”。这些小孔中最有名的当属“耳前瘘管”,一般位于在耳轮脚前方的位置,所以被称为“耳前瘘管“。亚洲人的发病率为2%,所以身边还是会发现一些这样的病人。老人们会把它叫做“耳仓”或“聪明洞”。瘘管深浅长短不一,有的只是个小凹坑,有的长达2cm。一般位于耳轮脚软骨表面或背面,随着分泌物增多,会慢慢变大。如果感染的话,一般红肿位于瘘口周围。我们之前写了耳前瘘管常见问题的系列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个疾病。但是,你是否还听说过一些”异位“耳前瘘管,它约占了耳前瘘管总数的9%,其中最多见的是距普通瘘管不到1厘米的耳轮脚末端瘘口。瘘管会穿透软骨,向深部走行,在软骨深面形成囊袋。平时较少有分泌物,一旦感染,红肿部位多样化,可以向前方、下方及耳后发展。由于跟耳郭软骨关系密切,疼痛感较剧烈。而当耳后形成脓肿,常常被误诊为“鳃裂畸形”,引起病人恐慌。医生有时也因为认识不足,制定了过于复杂的治疗方案。这类瘘管由于起始段很纤细,需要在显微镜下手术,再结合红肿炎症部位做辅助切口。更少见的是患者同时具有这两种类型的瘘管,手术时可以同时切除它们,但我们发现这两种瘘管是独立存在的,互相之间不连通,所以往往只有其中一个瘘管感染。只能感叹发育异常的神奇之处。还有一个病人经常咨询的瘘口,位于耳轮脚后缘凹坑(医学上称为耳甲艇)。大部分出生时并没有被发现,有些是该部位原有小囊肿,破掉后形成小凹坑,严格意义上说,属于表皮囊肿破裂后的小坑,并不一定是瘘管。这些小凹坑一般很浅,但是因为孔偏大一点,容易积存脏物(类似肚脐眼会分泌一些皮屑融合物)。但是如果经常积极清理,会导致感染。所以一般先观察,如果反复红肿再考虑手术。今天带大家认识了“耳前瘘管”家族更多的成员,记得一个原则——有了症状要及时就医,手术是根除病变的唯一方法。
李辰龙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7月05日560
0
1
-
20250316:看图识病——鳃-耳综合征(左胸锁关节窦并耳前瘘管)及左侧泪囊瘘
20250316:看图识病——鳃-耳综合征(左胸锁关节窦并耳前瘘管)及左侧泪囊瘘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良嗣头颈腺体、先天疾病及儿童头颈外科工作室End文:陈良嗣头颈腺体、先天疾病及儿童头颈外科工作室广东.广州2025年3月16日(乙巳二月十七)(ILMSS、GBO、MFRIP)如需解惑和帮助,可识别以下二维码,网络问诊或电话咨询。如欲了解更多的头颈先天疾病知识,可识别以下“陈良嗣医生的科普号”二维码
广东省人民医院科普号2025年03月15日98
0
0
-
耳前的小洞洞,可能会让你很烦恼。
耳前这种小洞洞,医学上叫“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的先天性疾病,这个洞平时看着没什么事,偶尔有一点点分泌物流出,不痛不痒,有点不会发炎,不用处理。有的一不小心就发炎,又痛又肿,而且反反复复地发作,非常烦人,并且当瘘管内脱落上皮及分泌物不易排出时,易发生感染,感染可以导致急性化脓性炎症和慢性感染性病灶。反复感染的,脓肿的,建议行手术切除。
肖志文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19日49
0
0
-
耳前瘘管相关知识科普
耳前瘘管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耳前区域的红肿、疼痛,甚至流脓。这种疾病虽然并不致命,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本文将介绍耳前瘘管感染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一、耳前瘘管的基础知识1.1什么是耳前瘘管?耳前瘘管是一种先天性耳部发育异常,表现为耳廓前方的皮肤上有一个或多个小孔,这些小孔可能与皮下组织或外界相通。瘘管的形成源于胚胎发育期,通常是由于耳部结构未能完全发育或关闭所致。大多数情况下,耳前瘘管并不影响患者的听力或日常生活,但一旦感染,可能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1.2耳前瘘管感染的成因耳前瘘管感染的主要成因是细菌侵入瘘管,导致局部炎症。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局部卫生不良:耳前区域较难清洁,污垢积聚容易导致细菌繁殖。外伤或挤压:瘘管周围的皮肤破损或挤压可能使细菌更容易进入瘘管。免疫力低下:某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二、耳前瘘管感染的临床表现2.1感染的主要症状耳前瘘管感染的症状因病情轻重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热痛:感染区域皮肤红肿,触摸时有明显的热感和压痛。流脓:严重感染时,瘘管口可能出现脓液渗出。发热:感染严重时,患者可能伴有低热或中度发热。疼痛加剧:感染加重时,疼痛感可能向耳后或颞部扩展。2.2并发症如果耳前瘘管感染未能及时控制,可能引发以下并发症:局部脓肿:感染严重时,瘘管周围可能形成脓肿,需外科切开引流。反复感染:瘘管感染容易复发,尤其是在未彻底治疗的情况下。瘢痕形成:反复感染可能导致瘘管周围形成疤痕,影响美观。三、耳前瘘管感染的治疗3.1药物治疗对于轻度感染,抗生素通常是首选治疗方式。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口服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在用药过程中应遵循医嘱,确保足疗程用药,以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3.2局部处理在局部处理方面,可以使用温水或稀释的碘伏清洁感染部位,保持瘘管周围的清洁干燥。此外,避免用手挤压或抓挠感染部位,以防止细菌进一步扩散。3.3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或脓肿形成的患者,手术切除瘘管是根治性治疗。手术可以彻底清除感染源,防止感染再次复发。手术的时机通常在急性炎症控制后进行,避免术后并发症。四、预防耳前瘘管感染的措施4.1保持耳部清洁良好的耳部卫生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日常应保持耳前区域的清洁,尤其是在运动后或天气炎热时,应及时清洁汗液和污垢。4.2避免挤压瘘管区域的皮肤较为敏感,避免用手挤压或抓挠。任何对瘘管的外力作用都有可能引发感染。4.3及时就医一旦发现耳前瘘管出现不适症状,如红肿、疼痛、流脓等,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五、耳前瘘管感染的注意事项5.1规范用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服药,避免因自行停药导致感染未完全控制,增加复发的可能性。5.2术后护理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护理至关重要。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定期复查,避免伤口感染。此外,术后不要用力揉搓手术部位,以防瘢痕增生。5.3饮食调理在感染期或术后康复期间,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减少对创面的刺激。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六、耳前瘘管感染的误区6.1自行处理脓液有些患者发现瘘管流脓时,会自行挤压以清除脓液,认为这样可以加速痊愈。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彻底清除感染,还可能导致细菌扩散,加重病情。6.2忽视轻微症状耳前瘘管感染的初期症状较轻,许多患者容易忽视,直到症状加重才去医院就诊。实际上,早期治疗可以避免感染扩散,减轻痛苦,并减少复发的风险。七、总结耳前瘘管虽然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但只要注意日常护理和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公众应了解耳前瘘管的基本知识和感染的风险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手术切除是防止复发的根本措施,术后的科学护理和饮食调理对康复至关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帮助更多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耳前瘘管感染,避免因延误治疗或错误处理而导致的不必要痛苦。
吉林市中心医院科普号2024年10月02日571
0
0
-
窦道与瘘管
窦道与瘘管窦道是由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瘘管是两端开口的病理性通道样缺损。窦道和瘘管有一个共同点,两者都有外口,就是外部皮肤体表病理性破溃处,而且在外口处,常会有脓水,经久淋漓不止。但是瘘管是贯通性的,既有内口,又有外口,由瘘管相连。窦道和瘘管常为慢性感染,常伴有脂肪组织液化,骨髓炎,如压疮、糖尿病足、藏毛窦、肛瘘等,也可见于手术后、外伤后伤口愈合不良,或因外伤及手术时存于体内的异物,如弹片、砂石、纱布、内固定装置等所引起。临床表现及检查:窦道和瘘管常表现为体表的溃疡状开口,红肿,常伴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有异味,通道形态多样,细而狭长。通过超声检查可明确窦道或瘘管的位置及形态,沿外口注入造影剂,行CT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病变范围。治疗:对于较浅的窦道在选用敏感抗生素的同时,加强创面冲洗换药,或使用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将负压材料填塞至窦道腔隙的一半,逐步退缩引流,有一定效果。大多数窦道或瘘管需行手术治疗,术中由外口注入亚甲蓝注射液,沿染色部位彻底切除窦道或瘘管的管壁及病变组织,缝合修复创面;若手术切除范围较大,直接缝合伤口张力较大,可行局部转移皮瓣修复创面。特殊部位的瘘管,如肛瘘,术中注意保护肛门括约肌,避免出现术后大便失禁。如肛周会阴术后需行封闭负压吸引治疗,术后应予禁食,全肠外营养。如肛周创面较大,感染较重的病人应行结肠造瘘,防止粪便反复污染创面。预防窦道的方法术中注意保护切口,避免脓液渗液外流污染切口;如果伤口感染可能性较大,应避免应用丝线缝合,可采用可吸收缝线分层缝合。切口止血彻底,逐层对正缝合,不留死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周,根据引流情况及时拔除。如果发现伤口感染化脓,因尽早切开引流,加强换药。
牛利斌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24日306
0
0
-
20240915:看图识病——左第二鳃裂瘘管继发潴留囊肿并双侧耳前瘘管
20240915:看图识病——左第二鳃裂瘘管继发潴留囊肿并双侧耳前瘘管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良嗣头颈腺体、先天疾病及儿童头颈外科工作室End文:陈良嗣头颈腺体、先天疾病及儿童头颈外科工作室广东.广州2024年9月15日(甲辰八月十三)(ILMSS、GBO、GBMF)如需解惑和帮助,可识别以下二维码,网络问诊或电话咨询。
陈良嗣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15日135
0
1
-
20240901:看图识病——右侧双瘘口耳前瘘管(经典型+变异型)
20240901:看图识病——右侧双瘘口耳前瘘管(经典型+变异型)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良嗣头颈腺体、先天疾病及儿童头颈外科工作室End文:陈良嗣头颈腺体、先天疾病及儿童头颈外科工作室广东.广州2024年9月1日(甲辰七月廿九)(ILMSS、GBO、GBMF)如需解惑和帮助,可识别以下二维码,网络问诊或电话咨询。
陈良嗣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31日141
0
0
-
耳前瘘管诊治中的常见问题(上篇)
朱雅颖张天宇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大多数表现为耳轮脚前方的皮肤小凹。中国人的发病率达到1.2%-2.5%。耳前瘘管易发生感染,有时需要反复切开引流,而且很多都是从婴幼儿期开始发病,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我们总结了家长的一些常见问题,包括如何预防感染、如何治疗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希望最大程度减轻疾病带来的影响。没有红肿疼痛时不需要每天消毒瘘管周围皮肤,会破坏宝宝稚嫩的皮肤屏障。平时宝宝的饮食没有什么需要忌口的,如果红肿或分泌物比较多,可以忌油炸或辛辣食物。瘘管孔很小,水不会灌进去,洗脸或游泳后及时擦干就可以了。耳前瘘管有一定的遗传性,有的是隔代遗传。爸爸妈妈没有,祖父母或者叔叔阿姨有。但是这个疾病不会危及其他功能,也只是一部分人会感染或有分泌物,所以不用过于担心,过度预防。发现红肿及时就医,平时不要用力挤压瘘管。瘘管的管壁类似于皮肤组织,会分泌一些水或牙膏一样的东西,如果混杂了一些特殊菌种,就会有明显的臭味。类似于有些人的汗液或肚脐内的脏物也有异味。目前没有药物可以抑制分泌物产生。如果感觉异味影响到与别人的交往,可以进行手术切除,彻底避免尴尬。耳前瘘管红肿、周围变硬、疼痛感明显,就意味着感染了。通过使用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如果明显消肿,警报就解除了。但如果局部红肿变软,有白色脓头出现,就要及时切开排脓。脓液切排时一般不需要打麻药,一个小小的挑开动作,放出大量脓液,病人的疼痛感会明显减轻。切开排脓后伤口内还要放引流条,并且每天更换让剩余或继续生成的脓液及时排出。随着每天放引流条排脓消肿,也可以早日停用全身抗生素。如果要完全没有疼痛感,那需要在红肿外围打很多针麻药,甚至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每天这样麻醉对孩子肯定是不利。而一些家长或患者担心切排引流的痛苦,仅仅使用抗生素治疗,导致红肿面积逐渐变大,周围健康组织也都受影响变成溃烂的肉芽。原本1-2周可以消肿的感染,会迁延不愈,有的甚至长达半年-1年。
李辰龙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10日1117
0
4
-
成人变异型耳前瘘管
治疗前耳前瘘管开口没有位于耳前,而是位于耳廓,此种变异型瘘管由于开口位置不确定,且周围毗邻软骨,手术复杂治疗后治疗后7天拆线后,皮肤愈合好治疗后即刻首先确定瘘管走行,再设计皮瓣,显微镜下彻底清除瘘管,并保留耳廓软骨支架,外形不改变
高雪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05日38
0
1
-
小儿感染期耳前瘘管
治疗前小儿患者,18个月,由于孩子无法配合切开和换药,耳前瘘管持续感染近半年,感染范围逐渐扩大。家长希望能够不切开引流,一次手术,解决感染和耳前瘘管根治切除的问题。治疗后治疗后60天孩子的皮肤愈合能力很强,虽然术前有皮肤缺损,但通过设计皮瓣,减张缝合,手术不但没有植皮,且美观性很好,目前是术后2个月,切口处略红,通常半年左右皮肤颜色能恢复正常。治疗后即刻虽为感染期,但通过使用药物及局部换药(没有切开,孩子换药配合可),皮肤炎症范围缩小,虽然仍有流脓及皮肤破溃,但可进行手术,在显微镜下使用示踪剂,追踪耳前瘘管,主干非常粗大,且有5个分支,完整切除,由于皮肤状态不好,虽然尽可能的美容缝合,但仍不能达到健康皮肤术后几乎无感的美容效果
高雪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05日116
0
0
相关科普号

李琦医生的科普号
李琦 主任医师
南京市儿童医院
耳鼻咽喉科
1453粉丝27.9万阅读

刘力超医生的科普号
刘力超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烧伤整形科
16粉丝4474阅读

陈金辉医生的科普号
陈金辉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43粉丝26.3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朱雅颖 副主任医师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眼耳鼻整形外科
先天性耳前瘘管 100票
耳部整形 14票
胆脂瘤型中耳炎 6票
擅长:耳科先天性畸形疾病的诊治(如耳前瘘管、副耳、外中耳畸形合并外耳道狭窄闭锁、第一鳃裂畸形),对外耳疾病(继发性耳道狭窄、耳廓及外耳道肿块、外耳道胆脂瘤等)、中耳疾病(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面瘫、耳聋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推荐热度4.7孙继兵 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先天性耳前瘘管 48票
耳部整形 4票
鼻疾病 1票
擅长:从事耳外科及各种类型耳廓畸形、外耳道狭窄、先天性小耳畸形等疾病的诊治,擅长耳整形手术,如耳廓畸形的无创矫治,全耳廓再造,隐耳、杯状耳、招风耳等耳畸形整复,耳科肿瘤切除与耳廓整复,外耳道成形,反复感染的耳前瘘管手术以及鼓室成形术等耳显微手术。 -
推荐热度4.1陈金辉 副主任医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先天性耳前瘘管 15票
鳃裂瘘管 1票
擅长:鼾症:小儿打鼾、成人打鼾、夜间憋气、白天嗜睡、夜尿多、磨牙、牙颌面发育 畸形等 鼻科: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息肉 咽喉疾病:慢性咽炎、慢性喉炎、慢性扁桃体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声带白斑、 声带新生物,声带麻痹、咽异物感、咽部异物、食道异物等 颅颌面骨折修复:鼻骨骨折、鼻中隔骨折、上颌骨骨折、颧骨骨折、额骨骨折、 颞骨骨折等 耳科:感染期耳前瘘管、复杂性耳前瘘管、复发性的耳前瘘管、耳廓假性囊肿、 耳垂瘢痕疙瘩、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慢性中耳炎; 头颈耳肿瘤:鼻咽癌、口咽癌、舌癌、扁桃体癌、喉癌、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 癌、头颈淋巴瘤、神经鞘瘤、咽旁肿瘤、腮腺肿瘤、下颌腺肿瘤、 甲状腺肿瘤、甲状舌管囊肿等 喜欢钻研疑难杂症,到目前为止,成功诊治过鼻部喉部硬结病、喉淀粉样变、部分喉切除及放疗后喉狭窄、合并冠心病/气胸/肺部感染/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的喉癌患者全喉切除、咽旁巨大动脉瘤、重症口底颈部多间隙感染、颈静脉球憩室、气管憩室、咽旁颈内动脉瘤,岩尖炎合并外展神经麻痹、鼻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高位截瘫合并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鼻背囊肿及瘘管、双侧声带麻痹合并呼吸困难,高龄患者合并鼻息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