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一涛主任医师 菏泽市立医院(总院) 眼科 可怕的弱视你真的了解吗?你是否听说过弱视这个词?或许在一些育儿论坛、学校体检报告上偶尔瞥见过他的身影,但弱势究竟是什么?对孩子的眼睛健康又有哪些影响呢?弱视,简单来说就是眼睛在没有其他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矫正视力却低于正常标准。如果眼睛没有明显的病变,矫正视力低于0.8,就诊断为弱视。弱视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如果不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视力。想象一下,即使带上了合适的眼镜,孩子还是看东西模糊不清,这无疑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心理健康造成不小的困扰。那么,弱视是如何形成的呢?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斜视、先天性白内障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孩子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无法获得清晰的视觉刺激,从而影响视力发育。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 及早发现并预防弱视呢?定期的视力检查是关键。建议家长每年至少带孩子去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视力检查,一旦发现孩子有弱视的迹象,应立即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治疗和训练,以免错过4~6岁弱视治疗的关键期。以后年龄越大就越难治,成年人的弱势则没有办法治疗。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对弱势有了更深的了解呢?但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有意01月21日
30
0
0
-
曾晓波副主任医师 昆明市儿童医院 眼科 什么是弱视?各位家长和小朋友大家下午好,嗯,在临床上呢,我们会看到一些小朋友啊,那么他们有远视或者斜视,如果长期没有治疗,等到发现的时候呢,即使戴上眼镜或者做了斜视手术,他们的视力仍然不好,这个时候呢,医生就会给他们一个诊断,叫弱视。那么弱视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病呢?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来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解释。首先呢,我们要知道我们的视力是怎样形成的,之前我们的科普视频里面有谈过,孩子的视力并不是生来就能够看得很清楚的,事实上呢,我们的小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呢,视力是非常差的,大概小婴儿只能看到眼前模糊的母亲的脸,那么随着成长呢,在眼睛接受外界的光和图形信号的刺激以后呢,传到大脑,我们的视网膜和视皮层才能逐渐的发育完善,孩子的视力才会越来越好。那么我们打一个形象的比喻。 如果把我们的大脑呢,比作一台计算机的CPU,那么我们的眼睛呢,就是这个计算机的一个外在的一个图形采集装置,那么我们眼睛采集到的外在的光线以及图形信号呢,要传到我们大脑这个计算机的CPU进行加工和处理呢,才能形成一个视力,那么我们眼睛采集的这些图形信号的清晰程度,以及大脑处理这些图形信号的能力,就决定了我们的视力的好坏。2024年03月01日
72
0
2
-
陈国玲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眼科 一、什么是弱视?弱视的定义:在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未矫正的高度屈光不正、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为弱视;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根据儿童视力发育规律,年龄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二、诊断弱视的参考标准婴幼儿视力评估及弱视诊断标准可参见“表2”。检查方法:关注婴幼儿视力:评估婴幼儿视力的检查方法有哪些?若发现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正常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应及时就诊。三、弱视程度诊断标准(国际标准视力表)轻、中度弱视∶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视力正常值下限,且≥0.2。重度弱视∶最佳矫正视力<0.2。参考文献:中国儿童弱视防治专家共识(2021年).中华眼科杂志,2021,57(5):336-340.温馨提示:普通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五全天。知名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2024年02月12日
196
0
0
-
汤锡强主治医师 诊所 眼科 先天性内斜不在今天讨论范围内。今天说的内斜主要指的是调节性内斜视。即便发现弱视初期时孩子戴镜仍然明显内斜(没确定是不是调节性内斜),也在今天讨论范围。调节性内斜在双眼远视孩子中很常见(也偶尔有单眼远视/屈光参差的孩子出现)。我用大白话讲一下这种内斜的逻辑:远视度高、调节刺激量大→带来眼球内转力量大(调节性集合;调节和集合有联动关系;有些人的调节刺激量不大,也会如此)、超出正位控制力→内斜出现。什么情况的调节刺激量会大?最主要是两类:①近距离精细目标或者低对比度目标;②远视度代偿。内斜孩子家长多数都知道,远视+内斜的时候,配镜基本原则是足矫远视。按照上面①②的说法,是不是佩戴了足矫远视的眼镜后,问题就解决了?是不是无论怎么用眼,都没有远视度代偿产生调节刺激的问题了?并不是。这里有一个眼视光常识——人眼在看近时需要调用调节。例如,正常眼看30cm距离目标时,需要300度的调节;看10cm距离目标时,就需要1000度的调节。调节性内斜孩子佩戴的远视足矫眼镜叫作“远用镜”,只解决了看远时候的远视度代偿;戴这副远用眼镜看近的时候,仍然需要调用调节。调用调节,就有产生调节性内斜的力量根源。有这种内斜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有弱视。很多调节性内斜孩子戴镜后正位了,做了一段时间穿珠子、穿孔训练后,家长猛然间的发现孩子戴镜又斜了!除了这种内斜本身有波动的问题,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一般就是近距离精细训练。因为孩子在做近距离精细训练的时候一般是低头状态,又遮盖了健眼,家长多数情况都注意不到孩子做视觉训练时的眼位变化。经常是严重到脱下眼罩的时候才发现戴眼镜时斗鸡眼了!这篇,给家长们两个提醒:1、有调节性内斜,远距离增视训练是更好的选择。2、要每一两天关注一下孩子戴镜眼位。如果平时看不出斗鸡眼,记得时不时让孩子站在你对面、距离30~40厘米、盯着你鼻尖上的毛孔或者鼻梁上的痣,观察一下孩子这时有没有斗鸡眼。2024年01月14日
110
0
0
-
高煦副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重庆 眼科 第一部分什么是弱视弱在哪里?弱视发病率虽然没有近视那么高,但是这是一种比较难治疗的儿童眼病,当我们治疗后好转,会给我带来很多的口碑,小孩可以从婴儿阶段一直到比我们还高都跟着我们,那种成就感其实是支持我们一路前行的动力我们有个很典型的例子,诺诺小朋友在我们这里看到了效果,几乎就是我们行走的广告,所以我们给他佩戴了一副很舒服的眼镜,孩子是很清楚的,他当然会一直跟着我们。我们来看一看弱视的定义,书上关于弱视的定义很多,过去认为排除器质性病变,视力低于0.8,过去也认为,超过九岁以后弱视基本不能治疗“2021弱视共识”里确立的弱视程度诊断标准是:1.轻中度弱视: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视力正常值下限,且≥0.2。2.重度弱视:最佳矫正视力<0.22021年专家共识修正了定义认为:在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未矫正的高度屈光不正、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为弱视;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根据儿童视力发育规律,年龄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所以不再提0.8这个标准大家想一想,弱视到底弱在哪里,为什么弱?我们知道远视容易导致弱视,那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同程度的原始储备,为什么不会造成弱视?我们小儿眼科大夫都认为近视相对远视不容易导致弱视,大家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吗?所以这里要抓住一个关键词,视觉发育关键期,过去认为的9岁前,的确是非常关键期,但是我们更要认识到从出生开始,都非常重要我来谈一下我的理解,为什么近视不容易弱视,因为近视的眼球完成了正视化的过程,眼球是过大的;而有远视储备的孩子不一定弱视,也是因为生理年龄范围内的远视,是会随着年龄逐渐完成正视化的,所以这也是国家要更改标准的原因,也就是说3-5岁孩子因为有一点生理性的远视储备,视力达不到0.8,只有0.5是可以接受的,可以等待的。那么有家长会问,我的孩子5岁,一个眼0.5,一个月0.6,为什么高医生建议戴镜?因为我看到孩子的视力不良是由于我们定义力说的: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未矫正的高度屈光不正、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是不能等待的,等待的结果就是错过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所以新的定义里年龄不是决定因素,远视不是决定性因素,视力不是决定性因素,那么什么是决定性因素呢?我再总结一下我的看法:视觉发育关键期内:存在非器质性的斜视、屈光(高度远视、屈光参差、散光等)、形觉剥夺问题能不能通过调节看清楚影响正视化进程+不能通过正视化的孩子未经矫正或治疗+依从性不良导致看不清:出现弱视所以“弱”就是努力动用“调节”仍然看不清导致的“弱”所以视觉发育期+不能通过自身条件代偿的非器质性的斜视、屈光问题、形觉剥夺+未接受正确的治疗才是决定性因素所以即使有很高度数的远视或者散光,只要及时戴镜,弱视有就有机会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获得发育机会,就不会形成弱视,甚至有些孩子在完成正视化以后还有机会脱镜第二个部分什么是正确的治疗在我做小儿眼科大夫的第二年,我开始问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这个孩子遮盖治疗后视力停留在0.5然后又做了海丁格、光刷、后像、精细训练,提高一行孩子来复查始终就是0.6上下波动,每3个月来复查都是这样的视力于是我们开始说你回去没有好好遮盖,你是不是偷看啦下一次好好遮盖以后也是这样的视力!于是我就纳闷了于是就开始研究视觉训练的事,这个时候给孩子做脱抑制,做调节灵活度训练,还有一些计算机辅助的弱视训练软件,孩子蹭蹭蹭视力上来,真到1.0了开始给孩子打开遮盖了,一打开,坏事了,孩子的视力蹭蹭蹭往下掉,回退了这明明视力训练到1.0了,立体视20″了,为什么还回退呢?那以后的孩子还能不能取遮盖,能不能脱镜啦诸如此类的问题,可能我们会从国外视光的视光理论中找到答案如果我们还继续用过去沿用多年的视力检查、屈光度数测量、传统的弱视训练,我们是无法达到胜利的彼岸的,医生和家长一样的困惑。我们第一部分讲到弱视的弱体现在患眼即使努力看,也看不清,那么就不能刺激我们视力最敏锐的地方——黄斑去成像,于是呢,黄斑区的视锥细胞就不能得到很好发挥。那么我们治疗的思路来了:第一是不是要帮助弱视那个眼去看第二是不是要帮助弱视的眼看的时候需要付出的努力要跟好眼一样那么我们就要理解弱视的分类,我们才能帮助弱视的眼去看1.斜视性弱视定义:单眼斜视形成的弱视。斜视引起弱视、弱视引起斜视,两者就像鸡生蛋、蛋生鸡一样的关系,一定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比如先天性内斜视,当交替遮盖后,双眼视力接近相同时就要立即考虑手术,而一旦高度远视就要考虑戴镜,避免调节性内斜视,所以手术和弱视治疗是密切结合的。2.屈光参差性弱视定义:双眼远视性屈光不正,球镜屈光度数相差≥1.50DS,或柱镜屈光度数相差≥1.00DC,屈光度数较高眼形成的弱视。这一类患者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也非常隐匿,因为孩子们有一个眼看得见,所以容易被忽视,所以这就是出生就做视力筛查的意义。小儿眼科大夫普遍认为呢,屈光参差导致两眼差别大,大脑竞争不能融像,所以形成抑制和弱视。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大脑对双眼的屈光差别耐受1.50D,超过这个度数容易融像困难,融像困难是形成弱视的原因,这也是过去很多年我的认知。但是我们想一想。一个患者一个眼不近视,一个眼-2.50D,那么这样的孩子为什么不近视,而另外一个孩子一个眼正常,另外一个眼+2.50远视,却弱视了,那么这样看来屈光参差是怎样导致弱视的呢?我们来思考一下,如果-2.50D近视的孩子,看远虽然困难,但是看近处不动用调节都很清楚,那么黄斑可以获得清晰的像,不容易形成弱视。而+2.5D的孩子如果没有很好的调节,看远不清楚,看近处需要动用更多的调节,也看不清楚,于是远近都不能获得清晰的像,所以这里就很清楚,屈光参差引起的融像困难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调节才是决定性因素。所以为什么高度远视、大散光的孩子容易形成弱视,因为孩子的调节不能代偿高度的远视、大散光,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会导致弱视。而屈光参差引起的物像大小的差异,在大脑的融像困难,会引起什么问题呢?容易引起抑制或者交替注视,最后导致斜视,那么这个时候怎么解决呢,这个时候采用特殊设计的等像眼镜,可以减少物象的大小的差异,减轻融像的困难,去避免斜视的可能。所以我们再次总结一下,弱视的弱不再体现在视力,还体现在调节能力弱,所以弱视不光是弱视,不仅是视力上的减退,它是一个综合症,包括多项视功能不足包括对拥挤现象的敏感度提高,视力调节较差,注视力不稳定,对比敏感度下降出现空间性扭曲,眼球追踪能力差。所以弱视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视功能问题,而视功能问题可能就是导致弱视出现视力弱的关键,所以要比视力更重要那么戴镜就相当于唤醒黄斑区视锥细胞,唤醒后还需要锻炼它,所以视功能训练相当于反复训练视锥细胞,这样视力才能达到1.0,达到以后还不能马上脱镜或者停止训练,要继续锻炼,甚至比好眼强,在我们国外视光教程中,弱视眼被称为LAZYeye,既然是lazy,那就要每天锻炼,才不会回退。总结一下:屈光参差形成的弱,首先是调节功能弱,需要调节功能训练,其次是融像功能弱,需要等像镜片,比如超主点镜片的帮助3.屈光不正性弱视定义:为双眼弱视,多发生于未配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远视屈光度数≥5.00DS和(或)散光度数≥2.00DC可增加形成弱视的危险性,双眼矫正视力相等或接近。一般在配戴屈光不正矫正眼镜3~6个月后确诊。它的发活力制只涉及模糊的视网膜影像作用只有大于6.00Ds的高度近视才有可能导致弱视的发生,因此近视性弱视的诊断需慎重,需排除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和一些异常性眼病。所以近视的孩子如果你再给他做上弱视训练,你会看到一个可怕的结果。视力虽然有一点点提高,但是提高很快的是什么?近视的度数临床上我们看到从弱视治疗到近视的孩子多不多啊,多,为什么?就是这样的情况,本身远视度数高,是因为角膜曲率比较平,结果弱视训练过程中引起了眼轴增长,当角膜曲率不能代偿时就发生近视,而且度数越来越高,所以弱视训练不要盲目一直的做。弱视的诊断也要当心!屈光不正里面有一个特殊类型的:散光,这个是很多家长纠结,我到底该不该戴,因为现在儿保做得早,很多孩子筛查出来散光,孩子有早产、户外运动不足,上睑下垂、过敏性结膜炎、倒睫都可以造成散光大家要知道比较公认的一个标准:125以下的散光,果没有影响到视功能和视力,是可以不用矫正。而超过125的散光是我们需要矫正的。3岁以后基本角膜发育比较完整了,有大散光的也要考虑,5岁前基本要戴上。另外对于不规则散光:比如逆规散光、斜轴散光,由于他们对成像质量影响很大,即使低于1.00也要矫正4.形觉剥夺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是由于眼的屈光间质完全或局部不透明,导致视网膜上影像模糊而引起的。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或生后早期获得性白内障。角膜混浊、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眼内炎、玻璃体积血以及上睑下垂也会造成形觉剥夺性弱视。两个科学家,他们两个人是在国际上第一个拿到诺贝尔奖的视觉科学家,他们俩做了什么工作?就做了这种剥夺。猫小猫生下来之后,小猫的一只眼睛给它缝合,是不是给它造成剥夺了,对吗?当他们缝合了一只小猫之后,这只小猫三个月之后打开给他做VEP,潜伏期会延长,振幅会下降,然后把小猫处死,去看它的外侧膝状体和大脑视皮层的视觉信息。本来我们的外侧膝状体应该是双眼视细胞,因为视交叉,传到我们的大脑171819三个区,我做了单眼剥夺之后,他奇怪的会发现外侧肌状体出现的视觉信息都是?单眼的了,没有双眼视细胞,都是单眼视细胞,所以他得到了一个结论,他说这种剥夺是造成他弱视最主要的什么原因?其后的科学家比他的贡献更大,他又做了一个更让惊叹的实验,同样是出生的小猫,右眼缝合是不是形成视觉剥夺了?三个月之后他把小猫右眼打开,左眼缝合,再过三个月,他奇怪的发现,如果弱视眼打开,对侧眼缝合,弱视眼怎么样?好了而另一组弱视眼打开,对侧眼不缝合,两只眼都睁着,三个月之后弱视眼怎么样?没有好。这是我们遮盖的理论基础恒河猴实验来证明人的视觉发育是分成关键期和敏感期。0~3岁他认为是关键期,关键期有一些一点点视觉异常,比如先天性白内障,先白术后一定要及时戴镜;我们现在儿童的斜视手术,也主张术后即刻不包那么反过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我没有要不要用电视,手机,或者过多的阅读去刺激眼球的发育,如果这么做会带来什么?早发性近视弱视治疗期间,弱视眼的VEP的改变会比视力先提高,视力一点都没提高,但实际上它有一些悄悄的变化,就是传导的变化。所以弱视的早筛查,是出生就开始,比如早产儿做眼底筛查,红光眼底检查,稍微大一点半岁能做起来,做伟伦视力筛查仪,做厌恶实验,再大一点2-3岁能配合的做眼轴,色觉,4岁前做散瞳,能配合眼轴的做眼轴,能配合视功能的做视功能。还有九个诊断眼位.看斜视弱视找高博士2024年01月06日
233
0
1
-
汤锡强主治医师 诊所 眼科 昨天,有一个家长在群里说孩子几年前是个屈光参差性弱视(一只眼远视度高导致的),最近学校体检,原来那只弱视眼的视力又不合格了。这里先排除掉那些原本是弱视、弱视好了以后变成近视眼或者其他眼病的情况(近视后,裸眼视力会下降的)。只站在弱视角度分析,抛出以下几个知识点,希望对家长们有用:1、摘镜问题。弱视治愈后,不等于孩子眼睛跟正常孩子一样了、也不用戴眼镜了。因为弱视治愈后,大多数弱视孩子的屈光不正度数仍然很高(指中高度的远视、散光、近视度),仍需要戴镜和定期换镜。有两类情况需要特别注意:①有些孩子散瞳后的远视度不低(例如300~500度远视),但检查视力时,裸眼视力是可以达到1.0的。②大散光的孩子(例如200~400度散光),有时裸眼视力也可以接近1.0。先说远视的情况。经常看以明科普的家长应该了解,人眼是可以代偿远视度的,尤其是小孩子调节力非常强,瞬间可以代偿的远视度甚至可以上千度,三五百度更是不在话下。这种调节代偿是不可持续的。就好比抓起一个40斤的水桶并不难,但抓住后不动、挺住十五分钟是非常难的。短时间孩子可以通过调节代偿裸眼看到1.0,如果全天多次监测他这只眼的裸眼视力,会发现后面的视力开始剧烈波动和下降。随着年龄增加,调节代偿能力逐渐下降后,这种远视代偿能力和持续时间会越来越短,逐渐表现出明显的调节疲劳症状。长期大幅度使用调节代偿还有一个隐患,就是虹膜肥厚。虹膜肥厚会在瞳孔区和前房角挤压防水循环通道,有时会形成闭角型青光眼(虹膜高褶型青光眼),尤其是那些晶体厚度大、扁平角膜和浅前房的眼睛。视力检查时,家长发现孩子裸眼都能看到1.0,误以为这种情况戴眼镜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就自作主张的给孩子摘镜了。再说大散光的情况。大散光的眼睛,在调节功能健全时,可以将最小弥散环定位到视网膜平面,这时的裸眼视力也可以很高。但弥散环毕竟不是焦点,成像还是“虚”的,是个连续变动的区间,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调节波动;随着年龄增加,逐渐表现为大散光特有的视疲劳症状。由“弱视愈而又发”,牵出的知识点干货还有很多。篇幅所限,续集见。关注我,让你孩子的斜弱视家庭训练不迷路。2023年12月17日
93
0
0
-
汤锡强主治医师 诊所 眼科 这是个9岁4个月大的女孩,孩子爸爸12月5号带着疑问到以明咨询。因为情况特殊,我在抽时间亲自跟家长聊了一下。她真的很特殊。小瞳验光,右眼没有明显度数,左眼是个100度远视、100度近视散光。视力是右眼1.0、左眼0.9。(普通家长可能不了解两眼这样的度数有什么含义;对眼科医生来说,这种度数意味着“常见、没事、有问题也是小问题”)环喷托酯滴眼液散瞳后,单算远视度数(等效远视度),右眼200多度、左眼接近600度。两眼矫正视力都是1.0。这种散瞳方式俗称“中散”,如果换成阿托品慢散,两眼的远视度都还会更高一些。这证明孩子左眼是高度远视,两眼有明显的屈光参差。这种情况在眼科医生看来,左眼毫无疑问曾经有过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经过治疗、现在左眼弱视眼视力已经达标了。还没到最关键时刻!家长说:孩子两年前体检时眼睛没有问题,一年前的体检结果里左眼视力是0.9,没当回事。之后是家长说出的“王炸”——从未治疗过!他最近就诊过的医生也都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只说孩子调节力强。家长的诉求比较直接——怎么才能把左眼高度远视治好……就是说:这个孩子右眼是正常眼,左眼是个高度远视,妥妥的单高远屈光参差,但左眼没有发生弱视!更为罕见的是——2023年11月5日的双眼视功能检查结果提示:除了很小角度的内斜,这个孩子的双眼视功能发育得非常好!那个很小角度的内斜,对这个孩子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我近二十年的执业生涯中,这是绝无仅有的一个!随后我问了师兄弟和几个常联系的眼科同道,都啧啧称奇。所以,把这个孩子放在“罕见”这个归类,并不虚夸。紧接着,我脑海中反应出来的是这些:强大的调节代偿能力、强大而巧合的远近距离主眼交替、强大的双眼融合能力……请原谅我的词穷和孤陋寡闻。家长的诉求很简单叹为观止之余,但我也给了家长几条建议:1、别劳民伤财的“治疗远视”。2、孩子两眼有幸被加持的东西,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减弱,疲劳会逐渐显现。3、隐形眼镜、框架等像镜,以及成年后的屈光手术是目前和未来面临的三个视光干预选择。2023年12月06日
191
0
0
-
汤锡强主治医师 诊所 眼科 这是个五岁半的男孩,2023年10月14日阿托品慢散后,两眼都是高度远视——右眼650度、左眼750度。他右眼矫正视力接近正常,但左眼矫正视力只有0.15,是个重度弱视。为什么两眼都是高度远视,两眼仅仅相差100度,视力发育水平却差别这么大?从他的小瞳验光结果里,就能找到根源了。2023年10月1日小瞳验光,右眼仅仅表现为25度近视。看清楚,是近视,不是远视。左眼是525度远视。这里面,25度和525度叫作“显性远视度”。这种单眼弱视的病因里,最最核心的因素是“调节”——右眼的调节发育的很好、可以把650度的高度远视完全“消化”掉;左眼的调节发育的不好,仅仅能把750度里的225度消化掉。尽管右眼远视度也高,但因为儿童强大的调节能力、“显性远视度”低,右眼视力得到了正常的发育;而左眼的“显性远视度”太高,眼底成像长期处于模糊状态,视力发育就停滞了。当然,发育停滞的还不止左眼视力,双眼视功能发育也被阻碍了。几个知识点分享给大家:1、远视引起的弱视,深层病因是调节不足。2、如果不做慢散,我们没办法知道右眼原来也是高度远视。3、右眼“消化”高度远视的能力,并不能持久,随着年龄增长,问题也会暴露出来。4、如果遇到一个不求甚解的医生,再加上家长以为只是左眼有问题、在家散瞳时只给左眼点散瞳药;阴差阳错,接诊医生给这个孩子右眼配了平光片,后期右眼的视力波动、调节疲劳、双眼视觉难以建立等等问题就无法避免。5、调节唤醒是这类弱视早期最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而很多人以为反转拍只是近视眼训练用的。2023年11月18日
47
0
0
-
汤锡强主治医师 诊所 眼科 我说的这种情况,指的不是那些疑难杂症类型。像新生儿期视路出血导致的“先天性弱视”、微小内斜导致的单眼注视综合征、黄斑劈裂等。经常会遇到一些大龄患者,散瞳后一只眼是正视眼(没有度数)或轻度近视、另一只眼是一两百度远视,远视的这只眼的矫正视力很低(例如0.1~0.2)。家长往往被引导向这两个方向:方向一:直接确定为弱视,不做解释。建议抓紧戴镜、遮盖、做弱视训练。方向二:地毯式排查。查眼底、查调节功能、查电生理项目、查神经科项目、查遗传病,甚至怀疑是癔症、伪盲。其实,这种情况大概率就是屈光参差性弱视。幼年时,远视的这只眼的度数较高(例如400~600度远视),但小时候没有筛查出眼睛问题。随着时间推移,这只眼的眼球发育速度较快,变成了现在这样的100~200度远视。原本可以很容易确定为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时间窗,阴差阳错、失之交臂,直到变成一个“疑难杂症”。今天分享这个知识点,并不是为那些“一刀切确定为弱视”的做法开脱。弱视这个病,整体上是严重依赖病因查找的。一个孩子经过一番检查,在没有找到任何一个可以归类到四大弱视分类的病因的情况下,就做了弱视结论,多少是缺乏专业性的;不恰当的结论,轻则让家属患者劳民伤财,重则会因为忽视真正病因而耽误正确干预时机。2023年10月30日
179
0
1
-
高煦副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重庆 眼科 在治疗弱视治疗这条路上深度耕耘了8年之久,眼见弱视的孩子逐渐长大成人有恢复很好的也有中途辍学的甚至有治疗好了,放弃后视力回退的面对弱视,我很想说几句一个弱视孩子的治愈,是一个家庭的托举!一个孩子的弱视治疗过程,就是孩子人生的缩影!每每家长问我,高医生,这里治疗效果好吗,我说效果取悦于你,不是我每每家长问我,高医生,我这个时候治疗来得及吗?对于学龄期的孩子,我会说很晚了,的确很晚学龄前的孩子,我会说,他的黄金窗口期只有幼儿园这几年有些家长会跟我说,希望您能推荐一个最好的医生我很倔,我会说,找到我是您的幸运!我从事弱视儿童治疗的这几年也是我们国家处于水深火热的这几年,口罩、贸易战、叠加我外出学习进修,有些孩子因为路途原因,就再也没有复诊了我想用几个例子来说明问题:第一个孩子,我们叫他诺诺吧,幼儿园发现弱视,爸爸妈妈每次来就诊,都是一起来,爸爸小时候也是弱视,这当然是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爸爸妈妈从知道孩子弱视,就要求加我微信,然后爸爸妈妈,把我拉进了一个诺诺的患儿群,从此以后,诺诺的遮盖、压抑膜压抑,视觉训练,孩子一天不落的坚持训练。我也一直在强调,我们不能把弱视治疗好了,把另外一个好眼治疗成了近视,所以我们的治疗不能着急,一着急眼轴涨上去,超过实际年龄,会引发弱视。妈妈爸爸深刻领悟了我的思想,一直保持3个月复查,有一点,我是后来才明白,诺诺有一个非常智慧的妈妈,妈妈很乐观,发现弱视以后一直鼓励孩子戴镜,鼓励孩子贴压抑膜,告诉他怎么避免偷看,跟他讲戴眼镜也可以很自信。因为身在农村,周围的人难免是不理解,妈妈的勇敢和智慧,帮助他化解了很多尴尬。后来妈妈想怎样才能利用好这个弱视眼呢,2021年口罩期间,滕王阁就开放了背诵《滕王阁序》免门票的活动,爸爸妈妈孩子一起背诵滕王阁序,真的获得了免费的门票,一次次的鼓励,让孩子走过了这八个年头,孩子的眼轴慢慢长到了它应该有的长度,双眼也很协调,好的那只眼,就像一个大哥哥,一直在那里等着弟弟的到来…..孩子在治愈弱视的同时、收获了全家人的爱、孩子的内驱力也被逐渐培养了。第二个孩子,我们叫他小智吧,小智的病情和诺诺一模一样,妈妈也是非常非常认真有爱心的妈妈,弱视治疗的这么多年,过程的艰辛,一模一样。然后在这么多年我看到妈妈的状态和心态有了一些变化,直到她到了我的诊室,要求我跟她餐巾纸,我才意识到妈妈崩溃了。妈妈很感激孩子的眼睛终于双眼平衡,看东西不费力了。但是妈妈说孩子因为当年我劝孩子休学,犹豫了,所以因为看不见,跟不上,这么多年孩子的学习也荒废了。小智发现弱视时已经上了小学,残酷的学习竞争,让小智看不到升学的希望。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也被破坏了。听到这里我其实也很难过,而且这么多年,始终是妈妈一个人面对孩子的病情。妈妈还在创业,口罩叠加创业阶段,可以想象多艰辛,加上兼顾不了孩子,所以无比的内疚和难过。同样是两个很负责任的弱视妈妈,同样是两个治愈的宝宝,所以我想借用医学泰斗施一公老人家的话:那些起跑严重落后、后程全力拼搏的人,很有可能会有大出息!培养一个人的信心很不容易,但是越是触底的时候,越要相信自己,接受世界的不确定性,毫无条件的相信自己! 写给小智的一段话:360行,行行出状元!人的一生,只有今天是最年轻的一天!理解父母的唠叨!或许我们作为母亲,不够优秀,不够完美,但是她一直在努力,风里雨里带你坚持陪伴你成长!或许我们给到孩子的托举,总是欠缺完美,但它一定是母亲能给到的绝对分量曾经的母亲也是一个小女孩,只不过因为是母亲,她需要撑起整个世界母亲也需要孩子的抱抱你也会逐渐成长为大人,拥有保护母亲的能力,需要一天天练习和思考的。 可喜的是,在弱视治疗的第八个年头,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有一些特殊的镜片,可以弥补过去双眼屈光参差带来的物象大小的差异 加上我们对视觉与大脑关系的认知,人类开始努力开发弱视治疗软件,以色列最近开发的一款弱视治疗软件听说非常优秀,未来我们国产的弱视治疗软件,希望也能像我们华为发布会一样现场充满了“瑶瑶领先”的呼声!2023年09月25日
80
0
0
小儿弱视相关科普号

王燊医生的科普号
王燊 主治医师
诊所
眼科
314粉丝3.9万阅读

李琳医生的科普号
李琳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眼科
643粉丝9.2万阅读

石一宁医生的科普号
石一宁 主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眼科
1736粉丝97.2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