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六一献礼 | 孩子长高光运动就好了?医生教您科学长高
家长都希望孩子的身高能长到1米8的完美身材,话说身高7分天注定3分靠打拼,先天基因难以改变,但是能否突破遗传身高,那3分后天打拼就很关键了。在骨骺端闭合之前,每年都在长高,身高管理不应错过任何阶段。说起来运动、营养、睡眠、生长激素水平对身高影响最大,下面我们逐一解析。?01?长高运动?观看《长高运动操》视频,请小朋友们跟随长高运动操跳起来吧~~运动可以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其中以垂直运动最有利于身高,比如跳绳,篮球、羽毛球等弹跳运动,游泳也是很好的伸展运动。以上视频是我们针对儿童录制的运动体操视频,欢迎孩子们每天在家跳上半个小时。PS:循序渐进需注意的是,运动必须循序渐进,根据孩子身体状况进行加减。如果孩子正处于关节急性炎症阶段,避免过渡运动;如果孩子正处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弹跳的幅度不宜过大;避免从高处跳下这样的危险动作,容易造成脊柱骨折。02?营养均衡?随着生活条件改善,现在的孩子都不缺营养,更多会出现营养过剩或严重偏食的问题。家长们,干货来啦!推荐一新鲜瓜果:推荐几款宝贝们比较喜爱的水果:圣女果、草莓、樱桃、百香果、火龙果、猕猴桃等以及红萝卜、青瓜、绿叶菜(菠菜、西兰花、油菜、芥菜)等新鲜果蔬。推荐二充足钙质:众所周知,牛奶及奶制品、蛋类、虾皮都是补钙佳品,搭配补充维生素D或者AD效果更佳。特别提醒,虾皮含盐量高,不宜多吃;骨头汤也不包括在内,不仅含钙量低,还含大量脂肪。推荐三优质蛋白:是指与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最为接近,能够更好的被人体代谢、吸收和利用,代表性的食物包括奶类、蛋类、肉类、鱼类和大豆类的食物。海鲜(如鱼、虾)是补充优质蛋白质的较好选择,许多海产品也富含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但需要食用海鲜容易出现过敏现象,过敏体质的宝贝要小心。推荐四适量油脂:脂肪酸是大脑发育所需物质,需适量摄入,比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注意避免油腻食物、含糖饮料、碳酸饮料或含糖的奶类饮品(如酸奶)。再好的食物都无法提供孩子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其实我们更鼓励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合理,进食的品种越多越杂越好,不要吃得太精致,但是每天1-2瓶250ml的纯牛奶+鸡蛋是标配。PS:关于肥胖控制体重不仅是成人的终生事业,也是宝贝们要从小抓起的任务。目前糖尿病、痛风等疾病的年轻化,都跟肥胖有关系。肥胖会导致骨龄提前,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更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们喜爱的含糖饮料、碳酸饮料,以及缺乏运动,都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家长要适当管控。03??早睡早起?孩子在睡梦中长高,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生长激素是由腺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有昼夜分泌规律,可以促进骨骼、内脏的发育,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脂肪的分解。每天,人体的生长激素分泌时间有2个关键的时间段:晚上10点到凌晨1点,早上6点前后。如果在这两个时间段进入深睡眠状态,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可以达到白天的5-7倍。但是如果熬夜,没有在这个时间段睡着,那它的分泌量会大大降低。因此,建议孩子们尽量10点前睡觉,最晚也不宜超过11点,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此外,每天保持饱满的精神,愉悦的心情,更有利于生长发育。PS:生长激素注射用人生长激素适用于矮小症孩子,且安全性较高,但有严格用药指征,用于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或骨龄落后实际年龄2岁以上。应经儿科医生评估并指导使用,如果身高在正常水平,不可盲目为了长高而使用。因为,使用生长激素也有其伴随的不良反应。04?疾病影响下如何管理孩子身高?糖皮质激素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特发性关节、血管炎、幼年皮肌炎等儿童风湿病,或肾脏疾病、血液疾病等,这些患儿因病情需要使用长疗程糖皮质激素。原则上,能不使用糖皮质激素尽量不用,需要使用应尽可能短程或尽可能低剂量使用。家长需要起到监管作用,为孩子遮风挡雨。上述提到的控制体重、常规补钙及维生素D、适当运动、优质蛋白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外,最重要的还是尽快控制病情,尽早减少糖皮质激素剂量,甚至停用。如有指征使用生长激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密切监测原发病病情是否活动。
儿童风湿在线2022年06月01日160
1
1
-
生长激素用药注意事项
一、药品保存:药品避光保存于2-8℃度冷藏条件下,不要紧贴冰箱内壁或存放在冰箱门上,严禁冻结避免污染。每次用药后需将剩余药品及时放回冰箱冷藏。贮藏不当发生混浊或被冻结请不要使用。二、注射方式:本品可由监护人在接受医护人员专业指导后为患儿注射。三、注射时间:粉剂、水剂于每晚睡前半小时到一小时注射,长效在每周同一天注射。避免少打或漏打,以免影响疗效,不得随意停药或擅自更改使用剂量,要遵从医嘱。四、使用期限:长效未开封冷藏保存期限24个月,开封后冷藏可保存8周。水剂未开封冷藏保存期限18个月,开封后冷藏保存并于30天内使用完毕。粉剂未开封冷藏保存期限24个月,开封后72小时内使用完毕。五、睡眠时间:生长激素分泌有两个高峰:晚上9点到凌晨1点之间,早上6点前后的一两小时。所以晚上9-10点睡觉是最佳时间,以不超过10:30为宜。六、均衡合理的膳食:每天牛奶250-500ml,鸡蛋1-2个,平时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丰富的豆类,鱼虾,瘦肉,保证蛋白质1.5-2g/(kg.d);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是保证孩子长高所必须,多补充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瓜果类。充分照射太阳,多在户外运动;控制体重。七、不吃或少吃:尽量让孩子远离含各种添加剂、催熟剂、洗涤剂、农药、化肥、激素、含抗生素的食品,如泡菜,薯片,果冻,油条,可乐,反季节或者催熟的蔬菜瓜果等食品,还有那些添加了着色剂,膨化剂,甜味剂,香精的零食;不吃滋补类的人参、蜂皇浆、燕窝等。八、运动:每天坚持运动20-40分钟,以有氧和纵向运动为主,跳绳,跳高,跳远,跑步、单杠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体操、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和游泳等,10-15分钟内达到脸红,出汗,心跳加快,不超强度运动;避免长时间激烈跑跳,平时坐姿要保持端正。九、复查:首次复查为注射后3个月,坚持每3个月复查身高、体重及其它检查项目(遵医嘱),每年至少复查骨龄1次;或根据医嘱进行复查项目。有些检查当日需空腹。十、暂时停药:如有发烧高于38.5℃以上可暂停用药,待体温稳定后再用。烧伤、手术时、急性骨折建议暂停生长激素治疗。预防接种、普通感冒或热感咽喉疼痛,不影响生长激素治疗,应坚持注射(关注预防接种引起的过敏症状)。十一、治疗时间:生长激素治疗的疗程视个体身高增长情况,遵医嘱确定。
刘超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18日474
0
7
-
生长激素分泌和孩子几点睡有关系吗
传说中“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在晚上9点-凌晨1点”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首先我们看一下睡眠特点,睡眠是由睡眠周期组成,每个睡眠周期包括快速动眼睡眠期(REM)和非快速动眼睡眠期(NREM)。NREM分为3个不连续的分期,即N1期至N3期,其中N1期为最浅睡眠,N3期为最深睡眠。NREM睡眠往往在夜间的前1/3段,而REM睡眠发生在睡眠后期。从图来看生长激素的分泌规律,生长激素的分泌有间断式、脉冲性的特点。在正常清醒状态时,血中生长激素的水平很低;在夜间深睡眠的N3期其分泌开始增多达到峰值,如下图。所以生长激素分泌和晚上几点钟睡没有什么关系,而是跟睡眠的质量,也就是能否顺利的进入深睡眠期(N3期)有关。况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睡眠不足的不良结局中,并没有包括对身高的影响,所以晚睡影响孩子的身高的说法并没有依据。
付朝杰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3月13日215
0
0
-
如何知道生长激素治疗有效?
岳宜寰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3月03日310
0
2
-
生长激素是可以随意使用的吗?
岳宜寰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3月03日256
0
1
-
生长激素的类型?
岳宜寰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3月03日182
0
1
-
生长激素治疗中的几个简单问题
一、应用生长激素会不会使小孩的抵抗力有所下降呢? 不会影响免疫力,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二、怎样才知道生长激素注射治疗是否有效果? 临床对生长激素有效性的判定是,治疗后一年生长速率比治疗前增加3厘米以上。生长激素可以进行试用三个月,如果三个月能长1.5厘米以上,那么就是临床有效的。如果长不到1.5厘米,需要同主治医生一同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 有的家长经常会问到:为什么使用生长激素一两个月,孩子怎么没长?需要提示各位家长的是:请不要进入这样一个误区,即“应用生长激素治疗,孩子就会快速长高”,其实这样的想法不现实,也不符合自然科学规律。首先,从儿童生长发育角度讲,身高的增长是相对缓慢的过程,不可能用药后就达到“立杆见影”的效果。其次,关于临床生长激素治疗矮身材儿童有效性判定标准是:一年生长速率较治疗前增加3厘米以上即为有效。 一般生长激素治疗3个月为一个观察疗程,3个月可以看到相对明显的治疗效果。一般治疗三个月孩子生长2厘米左右都是正常的。 临床证实,生长激素用于矮身材儿童的治疗,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生长速率,从而改善其终身高。 三、生长激素治疗有疗程吗? 生长激素严格意义上讲,没有所谓的疗程,但如果要取得明显的疗效专家建议至少使用一年以上。一般情况下3个月为一个观察期,便于医生根据生长情况调整剂量以取得最佳的疗效。具体要听取主治医生的建议,遵医嘱进行治疗。 四、生长激素治疗后,需要做哪些复查? 生长激素治疗后,身高每三个月测量统计一次,骨龄可以每半年复查一次。一般需要复查甲状腺功能和血糖。用药后3个月监测IGF-1。具体要听取主治医生的建议。 五、生长激素用于矮小治疗,什么年龄注射好? 越早治疗越好,青春期前治疗是最好的治疗时机。如果已经明确诊断,孩子4周岁以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治疗了,有些特殊情况可以更早开始治疗。 六、什么情况下需要停止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生长激素缺乏停药的标准: 1、骨骺闭合。 2、对生长激素治疗有明显的副反应(如高血糖、肝功异常)。 3、达到家长期待的身高目标。
刘平定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12月12日477
0
0
-
浅谈生长激素那些事儿
在平时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两类家长:一是孩子的身高在医学上属于正常范围,而家长来看医生希望使用生长激素助长;另一类是孩子确是矮身材,听到需要生长激素治疗时“闻激素色变”、焦虑害怕,所以张医生觉得有必要给朋友们做个简单的科普。 人体生长激素是由脑内腺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细胞分泌的,是腺垂体中含量最多的激素。约在宝宝出生半岁以后,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开始呈现促生长作用。成人以后,生长激素分泌虽然少,但是一直维持到老年。生长激素会刺激全身性生长,但其对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并不同,生长激素可增加身体总蛋白质含量,降低总脂肪含量。 50年代内分泌专家Raben 从人垂体中分离和提纯生长激素,在研究中发现该激素能有效增加侏儒症儿童的身高。1985年体外成功合成重组人生长激素,美国FDA批准用于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之后,生长激素被FDA批准用于其他的疾病,包括: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移植前生长不足、艾滋病毒感染相关性衰竭综合征、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小胖威利综合征、小于胎龄儿(宝宝出生体重或身长明显低于正常,至4岁仍身材矮小)、特纳综合征(一种染色体病)、特发性矮身材、短肠综合征、SHOX基因缺失和努南综合征。其他对于一些例如真性性早熟的孩子在开始治疗前已经身材矮小或是在使用亮丙瑞林或曲普瑞林治疗中身高增长明显减速的孩子,可能需要生长激素治疗。但是生长激素毕竟是药物,并非“营养品”。虽然制药技术越来越成熟,安全性也随之提高,治疗中总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3%,建议在用药前专科医生进行准确评估、规范用药,定期复查。 同时,生活习惯也影响着孩子生长发育,是家长们不容忽视的。包括均衡饮食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尤其是夜间),心情愉悦。只有多管齐下,才能让孩子最大获益。 (参考文献略,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东光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6月08日1770
3
13
-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如何解读及作用?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儿童内分泌专科医生常常在评估矮小症的患儿时需要进行生长激素(GH)激发试验(原理前面的文章已经详细讲述)。那么结果该怎么解读呢?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结果解读: 当GH峰值 10μg /L提示生长激素不缺乏。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作用: GH激发试验在GHD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临床上GHD诊断不能单凭GH激发试验峰值,因为GH试验结果受很多因素影响。 GHD(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依据: 应满足以下七条标准: ①身高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数 [减1.88个标准差(-1.88sd)],或 减2个标准差(-2SD)以下; ②年生长速率
陈登念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4月13日3224
0
0
-
绍兴有爸妈每天给孩子打这种针!真能长高?
越牛新闻记者:施妍静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对于处在发育期的孩子来说,也是长个子的黄金期。这不,最近绍兴不少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都在争分夺秒抢时间。 其中,不乏有些家长选择给孩子打“长高针”。家长们所说的“长高针”到底是什么?真的能让孩子长高吗?越牛新闻记者进行了走访了解。每天打一针,两年长高18厘米 张先生的儿子小阳(化名)7岁时,身高只有110cm,是班级里最矮的那一批。看着周围同龄的孩子身高都在蹭蹭蹭地涨,自己孩子却毫无动静,张先生十分焦虑。 “刚开始也想过很多办法,比如让孩子多喝点排骨汤,吃点钙片,但孩子身高始终没什么起色。”张先生说。 就在张先生苦恼的时候,有朋友告诉张先生,如果孩子实在长不高的话,就给孩子打生长激素吧,这种“长高针”,可以帮助孩子长高。 带着犹豫,张先生带小阳到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身高体重管理中心检查,经诊断小阳被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开始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为期2年的生长激素治疗。 “刚开始治疗的时候年龄和体重都比较小,每个月花费在2500元左右。随着年龄和体重增长,现在每个月花费在3500元左右。”张先生说,小阳每天晚上都需要皮下注射生长激素,不过治疗两年身高增长了18厘米,第一年长高了将近10厘米,这个结果他还是很满意的。 无独有偶,另一位李先生的女儿小妍(化名)今年12岁,8岁的时候,小妍只有124cm。因为长得比同龄的孩子都要矮小,李先生便带女儿去医院做了检查,小妍被确诊为特发性矮小症。经过两年的生长激素治疗,小妍的身高增长了17厘米。生长激素是什么?适合所有孩子打吗? 那么,张先生、李先生为孩子打的这种生长激素,真的对孩子长高有帮助吗?越牛新闻记者咨询了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身高体重管理中心主任徐金亮。 “生长激素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徐主任告诉记者,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但是,徐主任也强调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打这种“长高针”的。徐主任表示,只有通过专科医生全面检查,孩子属于矮小或者预测成年身高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又无明显禁忌症的才可接受生长激素治疗,在专科医生的监测使用下用药才是安全的。 “生长激素的适应症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症、小于胎龄儿、特纳氏综合征等。”徐主任说,正常不矮的儿童,骨骺已完全闭以及青春期发育延迟预测成年身高在正常范围的儿童都不需要生长激素助长。 此外,徐主任也跟记者介绍道,生长激素分为水针剂和粉针剂,粉针剂的生长激素价格一般是水针剂的一半,小阳和小妍是进行了水针剂的治疗。除了注射生长激素,还有什么长高的“秘诀”? 春季,前来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身高体重管理中心门诊咨询的宝爸宝妈也高于往期,平均每个门诊日就诊人数超过100人次。 采访中,越牛新闻记者也向徐主任咨询了,除了注射生长激素,还有什么可以帮助孩子长高的“秘诀”?对此,徐主任给出了5点建议——1.合理的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孩子生长激素分泌,建议每天让孩子户外运动2小时,运动的方式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选。0-3岁的宝宝,适宜简单的运动,如亲子按摩、爬爬乐、站立、滑梯等方式。3-6岁的宝宝,可以做一些亲子操,如跳跳、行走、爬楼梯等。6岁以上的孩子,可选择跳绳、羽毛球、篮球、皮筋等弹跳类的运动。运动时间可选在上午10点,或者下午16点,运动时间每次30分钟。2.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孩子长高,因为生长激素的分泌是脉冲式分泌,一般分泌的高峰出现在小朋友入睡以后,特别是深睡眠阶段,有多个分泌高峰。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建议:小学生每晚10小时,初中生每晚9小时,高中生每晚8小时。3.均衡的饮食 零食、碳酸饮料、熏制食品、腌制食品等,这些都会妨碍孩子长高,尽量少吃。挑食也是阻碍孩子长高的杀手,家长要试着用奖励的方式防止孩子偏食。孩子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含纤维素的粗粮,可促进食物消化吸收。4.减轻压力 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大,进而影响到睡眠、进食,成为孩子长高路上的精神杀手。家长在周末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外出游玩,如踏青。放松心情,健康成长。5.定期监测身高 除上述帮助长高方法外,定期监测孩子身高非常重要,如果孩子身高落后同龄人十厘米左右(医学上身高处于-2sd以下),需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小儿内分泌专科就诊,排除是否因生长激素缺乏等内分泌疾病引起,让医生评估后进行相应治疗。http://m.shaoxing.com.cn/p/2860285.html
徐金亮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4月09日2887
0
0
相关科普号

潘慧医生的科普号
潘慧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
1万粉丝418.5万阅读

茅江峰医生的科普号
茅江峰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
5146粉丝95.3万阅读

于立君医生的科普号
于立君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儿内科
189粉丝91.2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刘舒 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儿童遗传代谢与内分泌科
矮小症 491票
发育迟缓 90票
性早熟 73票
擅长:(1) 儿童内分泌相关的疑问或咨询(身材矮小、性早熟、性发育延迟、性别发育障碍、小阴茎、小睾丸、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肾上腺疾病等); (2) 儿童遗传代谢病相关的疑问或咨询(苯丙酮尿症、枫糖尿病、甲基丙二酸血症、脑白质发育不良等); (3) 染色体病相关的疑问或咨询(唐氏综合征、猫叫综合征、DiGeorge综合征等染色体病、染色体遗传多态、染色体检测技术、异常核型判读及妊娠结局); (4) 印记基因缺陷病相关的疑问或咨询(Prader-Willi 综合征、Angelman 综合征、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Russell-Silver综合征等); (5) 神经肌肉遗传病相关的疑问或咨询(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脊肌萎缩症); (6) 皮肤遗传病相关的疑问或咨询(先天性鱼鳞病、白化病、外胚层发育不良等); (7) 先天性骨骼发育不良相关的疑问或咨询(软骨发育不良、脆骨症等); (8) 产前诊断相关问题及咨询(如羊水穿刺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遗传病基因诊断报告解读及预后); (9) 儿童智力发育迟缓相关的疑问或咨询。 -
推荐热度4.8朱子阳 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内分泌科
矮小症 207票
性早熟 102票
发育迟缓 37票
擅长:矮小症、性早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小儿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
推荐热度4.6潘嘉严 主任医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童内分泌科
矮小症 147票
性早熟 103票
内分泌疾病 8票
擅长:儿童内分泌与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矮小症、性早熟、特纳综合症、肥胖症、甲状腺疾病、性发育不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