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孩子骨龄偏小是好事?关于骨龄与身高的5个常见误区
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龄”逐渐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不少家长存在这样的认知:“骨龄偏小说明发育慢,以后会长得更高”“骨龄决定身高,其他因素不重要”……这些观点真的正确吗?今天我们就来破除关于骨龄与身高的5个常见误区,帮助家长科学看待孩子的生长发育。误区一:骨龄偏小一定是好事,代表“晚长”“后劲足”错误观点: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骨龄比实际年龄小,意味着骨骺闭合晚,未来长高空间大,甚至将“骨龄偏小”等同于“晚长”。科学真相:•适度偏小可能是优势:在正常范围内(骨龄与实际年龄差±1岁),骨龄偏小确实可能让生长周期延长。例如,同样10岁的孩子,骨龄9岁的孩子可能比骨龄11岁的孩子多1年左右的生长期。•过度偏小需警惕疾病:若骨龄落后实际年龄2岁以上,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营养不良、特纳综合征等疾病的信号。这类孩子往往伴随生长速度缓慢(如年身高增长<5cm),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成年身高显著低于遗传靶身高。案例:6岁的小雨骨龄仅4岁,但每年身高增长不足4cm,最终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需通过医学干预促进生长。误区二:骨龄直接决定身高,遗传和后天因素不重要错误观点:部分家长认为“骨龄大=长不高”“骨龄小=一定高”,将骨龄视为唯一判断标准。科学真相:•骨龄是生长发育的“温度计”,而非“控制器”:骨龄反映骨骼成熟度,但身高是遗传、营养、睡眠、运动、疾病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约70%的身高由父母遗传决定(遗传靶身高公式:男孩=(父高+母高+13)/2±5cm,女孩=(父高+母高-13)/2±5cm)。◦后天因素:30%的身高差异来自后天,如充足睡眠(生长激素夜间分泌达高峰)、均衡营养(蛋白质、钙、维生素D)、纵向运动(跳绳、篮球、游泳)等。提醒:即使骨龄正常,若长期营养不良或缺乏运动,仍可能无法达到遗传潜力身高。误区三:“晚长”不用管,孩子总会追上同龄人错误观点:家长常说“爸爸小时候晚长,孩子肯定也晚长”,认为孩子目前矮小只是“发育慢”,无需干预。科学真相:•“晚长”并非普遍现象:仅少数健康孩子存在“体质性青春期延迟”(即父母一方有晚长史,孩子骨龄落后但生长速度正常,青春期启动延迟),且需通过专业评估排除疾病。•盲目等待可能错过干预黄金期:◦男孩超过14岁、女孩超过12岁仍未进入青春期(如男孩无睾丸增大,女孩无乳房发育),需警惕病理性因素。◦骨龄落后但生长速度持续低于正常(如青春期前<5cm/年),可能导致骨骺提前闭合,最终身高不理想。建议:每年定期监测骨龄和生长速度,若连续2年生长速率不达标,及时就医。误区四:只看骨龄数值,不关注生长趋势错误观点:家长只盯着骨龄报告中的“年龄数值”,却忽略骨龄增长速度与身高增长是否匹配。科学真相:•骨龄增长速度比单一数值更重要:正常情况下,骨龄每年增长应与实际年龄增长基本一致(±0.5岁)。◦异常情况举例:◦某女孩实际年龄8岁,骨龄7岁(看似正常),但1年后复查骨龄已达9.5岁,提示骨龄进展过快,可能与性早熟相关。◦某男孩实际年龄10岁,骨龄8岁,但每年身高仅增长3cm,提示生长潜力可能因疾病被消耗,需排查原因。•动态监测是关键:建议3岁以上儿童每年检测一次骨龄,青春期前每年生长速度<5cm或青春期<6cm时,需增加监测频率。误区五:骨龄异常无法干预,只能“听天由命”错误观点:部分家长认为骨龄是先天注定的,即使发现异常也无法改变。科学真相:•不同情况有不同干预方式:◦骨龄超前(如性早熟):可通过药物抑制性激素分泌,延缓骨骺闭合,为生长争取时间。◦骨龄落后(非疾病因素):调整生活方式(如保证9-10小时睡眠、每日30分钟跳绳等运动)、补充营养(如牛奶、鸡蛋、深绿色蔬菜),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生长激素。◦疾病导致的骨龄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补充甲状腺素,生长激素缺乏需注射生长激素等。•干预时机越早,效果越好:研究表明,骨骺接近闭合(骨龄男>15岁、女>13岁)时,干预效果显著下降,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家长如何科学应对骨龄问题?1.定期监测,建立生长档案:记录孩子每年的身高、体重、骨龄数据,观察生长趋势。2.避免盲目攀比:每个孩子的生长节奏不同,不必因短期身高差异过度焦虑,但需警惕持续异常。3.及时就医,专业评估:若发现孩子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第3百分位(可通过“儿童生长曲线”查询)、生长速度放缓、第二性征过早出现(如女孩8岁前乳房发育、男孩9岁前睾丸增大),及时就诊儿科内分泌科。骨龄是评估生长发育的重要工具,但并非唯一标准。破除误区、科学管理,才能让孩子在生长的关键期“少走弯路”,最大限度挖掘身高潜力。记住:孩子的成长需要耐心观察,更需要专业护航!
张高东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5月15日390
0
0
-
儿童长高容易被忽视的“隐形坑”!
杨志杰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19日48
0
2
-
一起来认识矮小症
武苏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2月18日136
0
4
-
2024目前最新儿童身高体重
2024年最新身高体重对照表,你家孩子达标吗生长发育状况是衡量宝宝是否健康成长的标准,所以很多妈妈都非常关心宝宝的身高、体重,甚至有些妈妈只要看着宝宝稍微有点轻,就十分担心。其实每一个宝宝都具有特异性,所以宝妈需要根据宝宝出生时的生长发育为宝宝制定一个专属的生长曲线。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的身高、体重的发育情况吧
吴琼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09日20468
0
3
-
什么样的运动,能帮助孩子长高?如何运动能长高?
1、弹跳运动:如跳绳、摸高、篮球等。可刺激骨骼,加速骨细胞增值,促进骨骼生长,还可通过反作用力和肌肉收缩帮助生长发育。2、悬垂伸展运动:如单杠悬挂等。有助于拉伸脊椎和肌肉,促进身高增长。3、有氧运动及全身运动:如游泳、羽毛球等。能够促进全身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可间接促使血液循环加速和睡眠质量提高,以加速生长激素分泌。运动虽然能帮助长高,但身高还受到遗传、营养、睡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运动时,要根据年龄和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同时,要保证营养和良好的睡眠,促进长高。
吴娜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02日447
0
1
-
为什么说,运动能长高?为什么说,运动能让孩子更高?
1.运动可以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例如,跳绳等运动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会促使脑垂体增加生长激素的分泌量。2.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生长,改善骨骼密度和强度:例如,跑步跳跃等,使下肢骨骼受到垂直方向压力刺激长骨两端骨骺生长板,促进骨骼纵向生长3.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循环,为骨骼和肌肉提供营养和氧气。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输送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4.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在运动中,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会对骨骼产生一定的拉力,这种拉力有助于刺激骨骼生长。
盛京医院小儿内分泌科科普号2024年10月02日459
0
1
-
家族性矮小如何治疗 ?
1、什么是家族性矮小?家族性矮小通常指患儿及其父母或父母之一的身高均小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身高标准差-2SD,其病因复杂,约80%患儿由遗传因素引起,大部分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为什么会出现家族性矮小较为严重的家族性矮小往往与单基因变异相关,迄今已发现10余种基因变异可致家族性矮小,大部分基因均与生长板发育密切相关,既往报道约2.5%的家族性矮小由ACAN基因变异所致。3、家族性矮小怎么治疗?重组人生长激素(rrhGH)目前常被用于改善ACAN基因变异所致家族性矮小的矮身材,但单独生长激素治疗的疗效仍需进一步明确。结论:临床工作中对家族中有多发矮小患者病史者,建议尽早开展遗传基因诊断,必要时早期药物干预治疗。参考文献:赵莉莉,朱一琳,袁珂,等.重组人生长激素改善ACAN基因变异致家族性矮小的疗效观察及文献复习[J].临床儿科杂志,2021,39(1):6.
盛京医院科普号2024年07月09日442
0
2
-
如何饮食帮助长高——来看看优质饮食介绍吧!
在门诊,因矮小、个子长得不好过来就诊的家长最常问的问题就是——“如何运动、如何吃、如何睡……可以帮助孩子长高?”今天,我就来聊聊如何饮食管理可以帮助孩子长高。首先,简单聊一下饮食对于儿童长高的重要性。饮食是营养的来源,营养是长高的基础,所以,饮食至关重要!需要强调的是,在物质条件充分改善的今天,对于有意识来到门诊看身高的家庭,营养匮乏的情况基本是不存在的,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在丰富的饮食的基础上去均衡营养,如何在均衡营养的的基础上选择优质的营养以及避免营养过剩!!!先看一张膳食营养宝塔图,直接明了告诉我们如何丰富饮食:合理均衡的饮食要丰富,包括蛋白质——蛋白质是生长和修复组织的基础,儿童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发育,选择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孩子们活动的主要能源,应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脂肪——健康的脂肪对于细胞膜的形成和维持至关重要,应选择优质脂肪;同时饮食中要包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尤其是钙、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C、锌等。1.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瘦肉(如鸡肉、牛肉)鱼类鸡蛋奶制品(如牛奶、酸奶)豆类和坚果2.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片)蔬菜(特别是根茎类蔬菜)水果3.优质脂肪来源包括: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植物油(如橄榄油、亚麻籽油)坚果和种子鳄梨4.丰富钙的食物有:奶制品(如牛奶、酸奶、奶酪)绿叶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豆腐和强化豆奶5.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晒太阳(每天15-30分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强化牛奶和橙汁)补充剂(根据医生建议)6.其他关键维生素、矿物质等维生素A:有助于骨骼发育和免疫功能,来源于胡萝卜、南瓜、甘薯等。维生素C: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帮助骨骼健康,丰富来源有柑橘类水果、草莓和西兰花。锌:对生长和免疫系统功能很重要,存在于红肉、家禽、豆类和坚果中。纤维素:水果蔬菜全谷物均含有纤维素。(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苏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21日1807
0
245
-
如何睡眠帮助长高——来学习睡眠管理吧!
在门诊,因矮小或个子长得不好过来就诊的家长最常问的问题就是——“如何运动、如何吃、如何睡……可以帮助孩子长高?”今天,我就来聊聊如何睡眠可以帮助孩子长高。首先,简单聊一下良好的睡眠对于儿童长高的重要性。1.良好的睡眠可以保证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激素,顾名思义,让孩子长高的激素!生长激素(GH)主要在深度睡眠(特别是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的第3和第4阶段)中分泌。生长激素通过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骨骼矿化,直接促进骨骼的增长。同时,它还刺激蛋白质合成,支持肌肉和其他组织的生长。2.良好的睡眠可以保证骨骼的修复和再生我们身体长高主要就是长骨的长长,在睡眠过程中,骨骼和软骨组织会进行修复和再生。睡眠期间,身体的细胞再生和修复过程加速,帮助修复日常活动中的微损伤,并促进新的组织生成。3.良好的睡眠可以维持正常的代谢调节睡眠不足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水平波动,导致代谢失衡,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确保营养物质的有效利用。明白了睡眠对长高的重要性后如何通过睡眠帮助儿童长高呢,接下来开讲。1.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新生儿(0-3个月)推荐睡眠时间:每天14-17小时;婴儿(4-11个月)推荐睡眠时间:每天12-15小时;幼儿(1-2岁)推荐睡眠时间:每天11-14小时;学龄前儿童(3-5岁)推荐睡眠时间:每天10-13小时;学龄儿童(6-13岁)推荐睡眠时间:每天9-11小时;青少年(14-17岁)推荐睡眠时间:每天8-10小时。但必须强调的是,睡眠时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规律作息:每天在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保持生物钟的稳定。适度活动:白天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帮助晚上更容易入睡。2.提高睡眠质量高质量的睡眠可以确保足够的深度睡眠,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睡眠环境:保持卧室的安静、黑暗和凉爽。避免在卧室中使用电子设备。睡前放松:避免睡前进行兴奋性的活动,让孩子太兴奋,如激烈的运动、玩电子游戏或看电视。可以进行放松活动,如阅读、听轻音乐或进行温水泡脚。3.饮食和睡眠的良好结合避免高糖和高咖啡因食物:睡前避免摄入含糖和含咖啡因的饮料和食物,这些成分会干扰睡眠。睡前小点心:关于睡前小点心,虽然有研究说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或全麦饼干,帮助促进睡眠,但作为内分泌科医生,还是建议睡前不要进食,因为生长激素是个轻微的升血糖激素,在空腹状态下会分泌更多。4.管理压力和情绪情绪支持:有一些大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大影响睡眠,家长应关注儿童的情绪健康,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学业和生活中的压力。毕竟,健康才是第一位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武苏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20日1233
0
154
-
如何运动帮助长高——来选择适合你的长高运动吧!
在门诊,因矮小、身高不理想等问题过来就诊的家长最常问的问题就是——“如何运动、如何吃、如何睡……可以帮助孩子长高?”今天,我就来聊聊如何运动可以帮助孩子长高,具体包括哪些运动方式以及每项运动具体怎么做等。1.跳绳——内分泌科医生最常推荐的运动方式,方便经济可操作性强,一根跳绳一小块地方就可开始!Ø可操作指数:✮✮✮✮✮Ø具体运动方式:孩子每天可以进行跳绳练习,每次跳绳时间可以在10-15分钟左右,逐渐增加至30分钟。Ø时长:每天20-30分钟。Ø强度:中等强度。Ø注意事项:注意循序渐进,关节保护!确保孩子穿着合适的鞋子,使用适合其身高的跳绳,并在平坦、宽敞的地方进行跳绳,避免绊倒或摔伤。2.跳跃运动——类似于跳绳Ø可操作指数:✮✮✮✮✮Ø具体运动方式:可以进行摸高跳、原地跳、高抬腿跳、单脚跳等。Ø时长:每天10-15分钟。Ø强度:中等强度。Ø注意事项:确保孩子穿着合适的鞋子,在平坦的地面进行跳跃运动,避免地面过硬对关节造成伤害。3.跑步——方便经济可操作性强,最重要的是迈开腿、跑起来!Ø可操作指数:✮✮✮✮✮Ø具体运动方式:慢跑、变速跑。Ø时长:每天20-30分钟。Ø强度:中等强度。Ø注意事项:选择平坦、宽敞的跑步场地,穿合适的跑鞋,注意补水。4.篮球——有趣味性,可培养特长,但有场地要求!Ø可操作指数:✮✮✮✮Ø具体运动方式:可以进行投篮、运球、跑动等篮球训练。Ø时长:每次30-60分钟。Ø强度:中等至高强度。Ø注意事项:运动前注意热身和拉伸,避免因运动量过大导致肌肉和关节受伤。5.游泳——夏季首选运动方式,清凉解暑,同样有场地要求!Ø可操作指数:✮✮✮✮Ø具体运动方式:自由泳、蛙泳、仰泳等都适合孩子进行练习。Ø时长:每次30-45分钟,每周2-3次。Ø强度:中等强度。Ø注意事项:确保孩子在安全的游泳环境中进行游泳练习,并有大人或教练陪同,以防发生意外。同时强调游泳游起来,不要把游泳变成玩水和泡澡。6.网球或羽毛球——有趣味性,可培养特长,但有场地要求!Ø可操作指数:✮✮✮✮Ø具体运动方式:打网球或羽毛球。Ø时长:每次30-60分钟。Ø强度:中等至高强度。Ø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球拍和场地,注意热身和拉伸。7.引体向上——方便经济,有力量要求!Ø可操作指数:✮✮Ø具体运动方式:可以在家中或健身房进行。Ø时长:每次10-15分钟,每周3-4次。Ø强度:中等至高强度。Ø注意事项:确保孩子的手臂和肩膀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撑自己的体重,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肌肉受伤。8.瑜伽——如果父母会瑜伽,那就是可以进行亲子互动的运动方式,且方便可操作性强,一块瑜伽垫就可开始!Ø可操作指数:✮✮Ø具体运动方式:适合孩子的瑜伽姿势包括猫牛式、下犬式、站立前屈式、桥式等。Ø时长:每次20-30分钟,每周3-4次。Ø强度:低强度。Ø注意事项:在进行瑜伽时,需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可以请专业教练指导,以避免姿势错误导致受伤。9.伸展运动——虽然放在最后,但其实是在每项运动前都建议做的运动,充足的准备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享受运动的快乐!Ø可操作指数:✮✮✮✮✮Ø具体运动方式:简单的伸展运动如前屈、侧伸展、弯腰触地等。Ø时长:每天5-10分钟。Ø强度:低强度。Ø注意事项:保持动作缓慢、均匀,避免突然拉扯肌肉。其中,跳绳、跑步、瑜伽都是我个人经常带孩子一起做的运动。我们可以通过以上多种运动方式的结合,促进孩子的骨骼健康成长,帮助孩子获得更为满意的身高!(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武苏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18日1339
0
149
矮小症相关科普号

林鸣医生的科普号
林鸣 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儿科
820粉丝5.5万阅读

王明月医生的科普号
王明月 主任医师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小儿科
526粉丝28.3万阅读

叶赞凯医生的科普号
叶赞凯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小儿心外科
5247粉丝32.3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朱子阳 主任医师南京市儿童医院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矮小症 254票
性早熟 62票
发育迟缓 36票
擅长:矮小症、性早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小儿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
推荐热度4.4武苏 副主任医师南京市儿童医院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矮小症 51票
发育迟缓 10票
性早熟 6票
擅长:从事小儿内分泌科临床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矮小症、性早熟、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专业擅长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的诊治及相关罕见病基因报告解读咨询,如基因变异相关的矮小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遗传性代谢性疾病。 -
推荐热度4.3吴娜 主任医师盛京医院 小儿内分泌科
小儿甲状腺疾病 77票
性早熟 42票
矮小症 28票
擅长:性早熟、矮小、儿童肥胖、青春期早发育、儿童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及各类儿童生长发育常见问题、多囊卵巢、肾上腺疾病、性腺、垂体、垂体瘤术后激素调整、离子紊乱(低钾低钙高钙低钠等)、高脂血症、高尿酸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妊娠期糖尿病的子代、妊娠期甲亢的子代、妊娠期甲减的子代健康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