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再次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修复二尖瓣
68岁女患者,2007年在阜外医院接受过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手术,1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心慌,回阜外医院检查,发现主动脉瓣机械瓣活动正常,但出现二尖瓣腱索断裂致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需要再次行心脏手术,修复或置换二尖瓣,但是得正中开胸手术,手术风险较大!患者不甘心,最后辗转找到了我!采用我在国内创立的低温诱导室颤再次二尖瓣手术技术体系,我成功为她完成了全胸腔镜微创二尖瓣修复成型手术!手术顺利,效果完美 ,主操作孔直接3cm!术后1周,患者康复出院回家!(本次胸腔镜手术主操作孔在右侧乳房外下缘,正中瘢痕为第一次开胸置换主动脉瓣切口)
姜胜利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1月05日930
7
6
-
主动脉瓣重度反流但是没有症状的患者需要手术吗?
主动脉瓣重度反流但是没有症状的患者需要手术吗? 主动脉瓣反流(aortic regurgitation,AR)是指心脏舒张时瓣叶关闭不良导致的血液从主动脉反流至左心室。患者的症状会根据发病的急缓、反流的严重程度、心室和主动脉顺应性不同而变化。 急性主动脉瓣反流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而慢性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往往能够耐受数年而无明显症状。严重的急性主动脉瓣反流的表现往往是灾难性的,常伴突发的循环衰竭。由于心肌需氧量骤增而冠状动脉灌注量减少,患者往往出现缺血性胸痛。慢性代偿性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出现症状,但其左室会慢慢增大。只有当左室明显肥大失代偿后,才会逐渐出现心功能衰竭的症状如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在情绪波动或劳累时可能会发生心悸、每次心搏都能感到不适(尤其是在心尖部)、心绞痛、夜间心绞痛、不典型胸痛综合征,如由于心脏搏动时撞击胸壁产生的胸痛。 那么超声诊断主动脉瓣重度反流但是患者没有症状的患者需要手术吗? 目前对主动脉瓣反流患者的治疗指南基于患者的症状、左心室功能和左室大小。有症状或EF值≤50%的患者应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没有症状的患者,即使是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如果其左室功能代偿正常,也不建议手术治疗。对于左室功能正常的无症状患者,如果其左室舒张末直径达到65mm,或是左室收缩末直径达到50mm,如果手术风险低的话行手术治疗也是合理的。 如果手术时机选择恰当,患者的左心室大小和功能最终也恢复正常。手术后心室收缩功能恢复最佳的指标是左室舒张末直径减少,因为其减少和EF升高相关。主动脉瓣置换术后10~14天,左室舒张末直径减小至原来的80%。患者术后其他改变包括心肌肥大消退、体积容积比恢复正常、舒张期冠状动脉灌注量增加、收缩期室壁峰值压力降低。这表明及时的手术治疗对于维护患者的心功能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有些患者即使行手术治疗,其左室扩张和左室功能不全可能还会继续。术前较大的左室收缩末直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半径-室壁厚度比值增大提示术后持续性左室扩大。这些指标以外,术前较大的左室舒张末直径、长期左室功能障碍、EF和左室缩短分数降低也预示术后持续的左室功能不全。这表明手术太晚,心功能受损严重的患者术后效果差。
李汉美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11月03日805
0
5
-
主动脉瓣脱垂修复效果咋样?
谢涌泉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10月01日471
0
0
-
刘教授,主动脉瓣返流什么程度需要手术
世界心脏日直播义诊2021年09月27日371
0
2
-
不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手术
传统的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病变的最有效手段是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最传统经典的手术方法是开胸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这种方法拯救了大量的主动脉瓣重度病变的患者,但由于手术需要体外循环技术,该技术使用对人体产生了全身炎症发应会有潜在的风险,产生肾功能不全状及脑部并发症,特别是对老年患者,另外锯开胸骨产生创伤对人体也是伤害。为了克服传统开胸手术的这些缺陷,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应运而生,即TAVR手术,最近10年来,该技术得到了极大普及,手术数量及手术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具体做法是通过穿刺将一根导管,从大腿边上的股动脉一直输送到心脏,然后再更换导引钢丝,在DSA导引下把人工瓣膜送达预定的位置,如果顺利的话,整个操作大概在3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全,在释放人工瓣膜时需要调高心率,不需要心脏停搏。由于该手术的创伤极小,特别是对老年患者年龄70岁以上或者某些病人心脏过大,心功能很差的瓣膜病患者,TAVR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但对于操作者技术要求高,另外费用高也是一项缺点,目前尚未纳入医保项目。随着老龄化不断严重,老年性主动脉瓣的病人会越来越多,届时相信后者问题会逐步解决。
王齐敏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6月15日1282
4
5
-
主动脉瓣反流
高波涛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5月09日858
0
3
-
国家心脏病中心的专家樊红光告诉您-哪些患者适合做不开胸主动脉瓣手术(TAVI)
樊红光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3月20日942
0
14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换瓣膜后心脏能变小吗?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指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窦、主动脉瓣叶、瓣交界及主动脉窦管交界中的任何一个因素破坏,导致在心脏舒张期主动脉瓣叶关闭不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换瓣膜后心脏会缩小,但缩小程度由很多因素决定,包括患者的自身条件、术前的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时机、瓣膜材质、术后恢复情况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因心脏排到主动脉的血液倒流回左心室,左心室在舒张期接受从主动脉和左心房血量,增加了左心室的负荷,左心室需更用力收缩将血液排到升主动脉,使左心室做功增加。开始时左心室能通过增加心肌的收缩力代偿,之后逐渐出现左心室的心肌肥厚、左心室的扩张、左心室的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下降,严重者导致心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瓣膜置换术后,瓣膜功能恢复,血流动力障碍得到改善,心脏负荷减轻,心功能亦逐渐改善,良性循环使得心脏大小也能逐渐趋于正常。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脏大小恢复为正常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要求患者严格自我管理:注意休息、适当活动、清淡饮食、坚持抗凝治疗。临床上对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访表明,瓣膜置换术后一个月心脏大小无明显变化,原因与肺动脉高压、心肌修复时间不足等有关,而术后半年左右,大多数患者的心脏较术前缩小明显。但也有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心肌组织病理损害明显,虽在瓣膜置换术后血流动力学恢复,心肌修复需要更长的时间,术后需运用更长时间的强心、利尿、ACEI的药物才能恢复至正常人心脏大小。
贡鸣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3月16日2888
0
0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不开刀植入心脏瓣膜
在您活动时是否有过前胸闷痛不适的感觉?那您可能是出现了心绞痛的症状。出现了心绞痛,要第一时间前往心内科门诊就诊。除了心电图,医生一般会开具一项叫作心脏超声的检查,您知道为什么吗?那是因为心绞痛的病因除了最常见的冠心病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主动脉瓣狭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晕厥和左心衰竭。 什么是主动脉瓣狭窄呢?它是指主动脉瓣开放受限,就像一扇门不能够完全打开,致使左心室收缩时血液从左心室流向主动脉的阻力增加。从左心室排出到主动脉血流量减少,引起一系列的心脑肾和全身乏力等供血不足症状。 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主动脉瓣逐渐出现钙化引起瓣膜狭窄,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主动脉瓣狭窄成为了常见的心脏瓣膜病,风湿性或感染性纤维钙化、二叶主动脉畸形也是导致主动脉瓣狭窄的原因。超过65岁的人,2%有主动脉瓣狭窄;超过85岁的人,发生率可高达4%。正常主动脉瓣口面积3.0--4.0cm2,一般当当瓣口面积减小为1.5cm2时出现症状,瓣口面积小于1.0cm2时为重度狭窄会引发严重危害。 轻度瓣口狭窄的患者,可有10年以上的无症状期;一旦进展为重度狭窄,病情会进展加速,并出现严重的症状,如晕厥或心绞痛,当出现症状时,患者平均寿命只有2年;如果主动脉瓣狭窄伴左心衰患者的寿命预计不超过2年;最严重的是20%患者可发生心源性猝死。 由于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解剖学上的病变,一旦形成没有特效药物能够解决问题。传统唯一有效的治疗是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需要正中切开胸骨,体外循环支持下心脏停跳,进行瓣膜置换。然而有高达30--40%病人,因为年纪很大,或合并多器官系统疾病,手术风险大幅升高,丧失了外科手术的机会。 2002年法国医师Criber经过探索成功完成人类首例经导管介入主动脉瓣植入术,为这类无法手术的病人带来新的希望,也开展了一个新纪元,主动脉瓣膜狭窄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经导管介入主动脉瓣植入的适应症随着大型临床试验的成功逐渐扩大,这些过去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病人,有了新的不开刀治疗选择。这种手术方式仅需要在大腿根部穿刺一个小口,就可以顺着股动脉将人工瓣膜支架送入到心脏中释放替换原来有病变的瓣膜,新的瓣膜就成为一扇可以完全打开的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也成为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从临床实践观察,这项技术成功率非常高。因为越是简单的操作,越会带来更高的成功率和最少的并发症。哈医大四院心内科张明宇主任团队从美国克利夫兰心脏中心学习引进了该项技术,自2018年开展介入主动脉瓣植入手术,这些手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主动脉瓣膜狭窄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介入主动脉瓣膜植入整个手术设计和过程并不复杂,外表看比传统手术只是少了一道刀口,手术采用穿刺股动脉完成,但是实际避免了切断胸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切开心脏,而且基本上不用输血,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无需传统外科术后的恢复休养时间,避免在ICU长时间使用呼吸机治疗,围术期时间短、痛苦小,安全性高,适应症广,尤其适用于那些高龄、伴有严重肺部疾病、肝肾疾病的高危外科风险的换瓣病人。哈医大四院心内科致力于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打造成标志性技术,让更多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在哈医大四院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张明宇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1月30日1521
0
2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TAVI)手术风险大么?术后能活多久
首先,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预后较差,有症状的患者如果不接受换瓣治疗,两年死亡率高达50%,而没有症状的患者每年猝死率也达到2%,可以说疾病本身的风险远远大于手术的风险。其次,TAVR手术作为一种先进的介入手术,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不需要心脏停跳和体外循环,手术的创伤和风险显著降低,更加适合老年患者。目前宣武医院已成功开展了TAVR手术,拥有成熟的TAVR团队。 手术后能活多久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因人而异的,要结合患者全身各脏器而不仅仅是心脏的健康状态而定。仅从主动脉瓣的角度而言,随着手术的完成,主动脉瓣的狭窄以及相应症状会得到解决,只要人工瓣膜没有因使用寿命原因发生功能衰败,就会持续保证着心脏向全身脏器的供血。
王宇彬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1月03日3629
0
0
相关科普号

来永强医生的科普号
来永强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脏外科中心
1774粉丝67.9万阅读

刘爱军医生的科普号
刘爱军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小儿心脏中心外科
1817粉丝17.9万阅读

杨秀滨医生的科普号
杨秀滨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脏外科中心
1万粉丝70.4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潘湘斌 主任医师阜外医院 结构性心脏病中心
房间隔缺损 370票
心脏瓣膜性疾病 339票
先天性心脏病 56票
擅长:国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经常受邀到法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泰国等国家手术,多次完成重大医疗外交任务。擅长复杂疑难心血管病:1、心脏瓣膜性疾病:“不开刀修复或置换瓣膜”;2、先天性心脏病:“不开刀、无放射线、不全麻治疗心脏病”;3、复杂冠心病;4、多次心脏病手术;5、擅长外科微创手术及经皮介入治疗,将内外科技术取长补短,为不同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6、擅长疾病: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三尖瓣、心房颤动、冠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或微创介入治疗。 -
推荐热度4.9陈新忠 主任医师武汉协和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心脏瓣膜性疾病 267票
冠心病 65票
心脏搭桥 30票
擅长:微创二尖瓣整形、微创二尖瓣置换术、微创三尖瓣整形、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的修复,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小切口双瓣置换术,微创小切口瓣膜置换加冠脉搭桥术,微创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微创小切口瓣膜置换及房颤射频消融术,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全动脉化冠脉搭桥术、室壁瘤及缺血性二尖瓣治疗、瓣膜置换及整形术、重症瓣膜病外科治疗、以及先心病手术治疗。近三年中冠脉搭桥术成功率100%,瓣膜病手术成功率99.4%。在患者中享有很高声誉。 -
推荐热度4.7姜力骏 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心脏瓣膜性疾病 215票
房间隔缺损 49票
主动脉瘤 45票
擅长:擅长微创心脏手术。心脏瓣膜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微创治疗,高龄重症体弱病人微创经股动脉和经心尖主动脉瓣膜植入手术(TAVI);心衰,晚期重症心脏病的综合治疗,心脏移植,心肺移植手术;各种大血管疾病,马凡氏综合症、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修复手术,高龄病人微创杂交主动脉修复和支架植入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肿瘤、房颤的微创外科治疗; 一、瓣膜疾病微创外科治疗 1.微创二尖瓣成形修复及二尖瓣置换手术 2.微创经股动脉和经心尖主动脉瓣植入手术(TAVI手术) 3.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手术 3.微创三尖瓣成形及置换手术 4.肺动脉瓣修复及肺动脉瓣替换手术 5.微创联合瓣膜病的瓣膜置换及修复手术 6.合并心房纤颤时,同期行瓣膜手术+射频消融手术 二、冠心病外科治疗 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又称搭桥)手术 2.室壁瘤切除及左心室成形手术 3.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变,同期行搭桥+瓣膜手术 三、微创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矫治 包括: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房、室间隔缺损修复,法鲁氏四联症根治手术,心内膜垫缺损修复等等。 四、马凡综合症、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1.Bentall手术,David手术,升主动脉替换,主动脉弓置换 2.高龄体弱病人微创杂交主动脉手术,主动脉支架植入手术 五、晚期心衰,心肺功能不全的综合治疗,包括心脏移植,心肺移植 六、肥厚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 1.左室流出道疏通手术 2.左室流出道疏通+二尖瓣病变治疗 七、微创心脏肿瘤摘除手术 八、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清除术 九、微创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左心耳微创结扎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