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被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医生可能首先推荐你使用睡眠呼吸机,因为这是公认的首选治疗。但有些朋友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适应呼吸机,这时候,你可能会想:“除了呼吸机,还有其他办法吗?”其实,手术也可能是你的选择之一。不过,手术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会被推荐。根据权威的医学指南,我们整理了以下信息,帮你了解什么时候可以考虑手术,以及有哪些手术类型可选。呼吸机实在用不下去如果你尝试过呼吸机,但感觉无法忍受(比如幽闭恐惧),或者完全不接受这种治疗方式,手术可能是一个替代方案。存在手术能改善的解剖结构异常比如扁桃体肥大、下颌后缩等问题。除此之外,如果合并肥胖,BMI≥35,可以考虑减重手术。上气道手术:切除多余软组织,扩大咽部空间。做这项手术需要到耳鼻喉科就诊。双颌术:通过调整下颌、上颌位置,拓宽气道。做这项手术需要到口腔颌面外科就诊。减重手术: 通过减少胃容量或改变消化路径帮助减重。做这项手术通常需要到减重外科就诊。1.手术也不是一劳永逸手术效果因人而异,而且通常来说,手术也并不能根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其原因在于,导致该病的原因有很多,且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来说,做手术只能解决局部解剖功能的异常,而其他的致病因素还存在,比如上气道扩张肌功能不良、呼吸中枢调控不稳等,所以很可能达不到“根治”的目的。做手术之前需要对手术效果有一个合理的期待。2.先和医生充分沟通,评估获益和风险手术是有创操作,具有潜在的风险,且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人本身就比普通人出现手术并发症的风险高。3.手术和呼吸机治疗并不矛盾即使存在手术可解决的解剖结构异常,考虑到风险、花费等因素,呼吸机治疗也是首选。对于术后仍然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也可以继续使用呼吸机治疗。手术可能是你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方法之一,治疗前一定要和医生详细讨论利弊。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些人适合手术,有些人可能更适合呼吸机。治疗的目标是让你睡得更好、更安全,所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案最重要!(注:本文内容主要基于Referralofadultswithobstructivesleepapneaforsurgicalconsultation:anAmericanAcademyofSleepMedicine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 ,具体治疗方案请以手术医生评估为准)
确诊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大夫建议应用睡眠呼吸机治疗。很多人顺利地开始了呼吸机治疗,睡眠很快得到了改善,白天精力充沛,整体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提升,感觉与呼吸机相见恨晚;但有些人却感觉困难重重,觉得戴上鼻罩、头带以后睡不着觉,甚至有的人感觉呼吸不畅,无法坚持使用呼吸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其实有不同的临床亚型,根据临床经验,“嗜睡型”的患者更容易接受和坚持呼吸机治疗,而“失眠型”的患者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失眠的人会觉得:我本来就睡不好,再戴上鼻罩、绑上头带,感觉更睡不着了。研究发现,D型(忧伤型)人格、有幽闭恐惧的人进行睡眠呼吸机治疗的成功率会低一些。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治疗的成功率,比如:有不切实际的治疗期待的人不容易治疗成功;应对挑战的方式,积极应对的人比消极应对的人成功率高。有些人面对着呼吸机,觉得无法想象自己今后每晚都要戴着它入睡。其实,面对一个自己不了解的陌生事物,产生一些抵触甚至恐惧情绪也是正常现象。如果您也有这样的困扰,不妨试试以下的步骤。(其实很多人一开始就能正常使用睡眠呼吸机,大多数人都不用这么麻烦,如果您一开始就能正常使用,可以关掉本篇推送了)第一步:明确为什么要治疗。明确了为什么要治疗,有助于增强您治疗的决心,有了治疗的决心更容易坚持治疗。医生常常会跟患者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脑梗塞等等。在有些人看来,这只是一些平淡的叙述,无法激发他们治疗的动力。这时候您其实可以将这些“平淡的叙述”在您的脑海中转化为图片或视频。比如,这个场景可以是:由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疾病,这个患者不能看着他可爱的孙子长大了;本来计划好退休之后跟老伴一起周游世界,结果刚刚退休就脑梗了,肢体活动不便,出门得靠轮椅,吃饭得靠老伴喂饭,很难实现周游世界的梦想了。第一步,我们并不需要打开呼吸机,只需要明白自己为什么需要治疗。你可以把你自己治疗的目的,你自己脑海中的这些场景写在本子上或者写在手机里,下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拿出来看看。第二步:练习使用鼻罩人的习惯或者心态其实是可以慢慢改变的。根据“脱敏疗法”的原理进行逐步练习,您就能逐步适应或接受睡眠呼吸机。这一步,我们只需要把鼻罩扣在鼻子上,并用头带固定。不需要连接呼吸机管路。您可以在晚饭后2个小时戴上鼻罩,之后就进行您平时的日常休闲活动,比如看电视、玩手机、看书等。当你困了,就戴着鼻罩睡觉。还是不用连接呼吸机管路。今天只是让您习惯脸上有鼻罩和头带。第三步:连上呼吸机晚饭后2个小时戴上面罩,连上呼吸机,并且开机。放松地呼吸。由于机器持续地向您的气道输送气流,这时你呼吸的感觉可能与平时稍有不同,没关系,你只需要放松地呼吸就好了,你会逐渐适应这种感觉。你可以戴着呼吸机看电视、玩手机、看书。有的人很快就能适应;但也许有的人需要在这一步停留几天,等你适应这种感觉之后再尝试下一步。第四步:戴着呼吸机睡觉戴上鼻罩、连接呼吸机并开机。关灯睡觉。晚上起夜去厕所时,不需要摘面罩,只需要从面罩端把呼吸机管路拔下来,从厕所回来再把管子接上就可以了。第二天醒来之后记录一下自己的睡眠情况,觉得昨晚睡得怎么样?比以前睡得更差、差不多或是比以前睡得好?有没有什么不舒服,比如口干、鼻塞、鼻罩压得皮肤不适?第五步:解决问题在上个步骤中产生的问题,一部分可能能自己解决,比如如果口干,可以尝试把呼吸机加温加湿的档位调高;口干可能跟呼吸机鼻罩漏气有关,可以尝试调整头带的松紧度。如果通过自己几天时间的尝试解决不了问题,可以携带自己的呼吸机去医院的鼾症门诊就诊,找您的医生帮忙解决:挂号方式以上的每个步骤每个人需要的时间不同,也许有的人只需要一天,有的人需要在某步骤停留数天。不用担心,只要坚持练习,您能够逐渐适应耐受睡眠呼吸机治疗。主要参考资料:1.GhadiriM,etc.Clinicalsideeffectsof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inpatientswithobstructivesleepapnoea:ClinicalsideeffectsofCPAP.Respirology,2020,25(6).2.ParkSY.TotallyCPAP:ASleepPhysician’sGuideForRestoringYourSleepAndReclaimingYourLife[M].JodevPress,2017.
很多人觉得失眠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努力地寻找偏方、保健品、理疗仪,但这些并没有让大多数人成功摆脱失眠。选择大于努力,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努力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找对、找准最关键的20%的正确知识,就能轻松获得80%的成效。治疗失眠这件事没有这么复杂。了解睡眠科学原理,不被周围的偏见和误解所误导,走正确的路,才能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促进睡眠的力量研究睡眠医学的科学家告诉我们,促进睡眠有两种力量,分别是生物节律和睡眠驱动力。生物节律我们身体里有内置的“生物钟”,理想状态下,这个系统让我们在白天保持清醒,夜晚困倦并进入睡眠。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我们的生物节律,其中最主要的是光线;其他调节生物节律的因素包括饮食、运动、温度、社交活动等。睡眠驱动力你早上醒来之后的每一秒中,大脑中的一种叫作腺苷的化学物质都在逐渐增加。你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腺苷就会积累得越多。大脑中腺苷增加的后果就是人们越来越困倦、越来越渴望睡眠——这就是所谓的睡眠驱动力。导致失眠的原因知道了什么力量促进了睡眠,就知道是哪些原因导致了失眠。如果你的行为破坏了上述促进睡眠的两股力量,就会导致失眠。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人们在假期快结束时容易失眠?很多人把这归因于“假期综合征”,认为是对假期结束的沮丧以及面对工作的压力导致了失眠。但回想一下,是不是你在假期作息时间有改变、起床时间比平时晚了呢?这会破坏我们的生物节律。你在节假日期间是不是因为时间比较充裕,白天有时会打个盹或者睡个长长的午觉?这会破坏晚上的睡眠驱动力。有人说:你这样说未免太以偏概全了吧?导致失眠显然还有其他的原因。当然,导致失眠的原因很多,比如有些人的遗传因素导致了比别人更容易失眠,例如很多失眠者的父亲或者母亲失眠(在睡眠医学中这被称作易感因素);有些人的失眠是一些生活或工作中的一些变故导致的(在睡眠医学中这被叫做诱发因素)。但是上述的这些导致失眠的原因你能控制得了吗?我们能控制得了的只有自己的行为。过多地纠结于其他我们控制不了的因素对我们没有任何帮助,想要事半功倍,就需要抓住关键。现代医学证实,只要改变有关睡眠的不恰当行为,促进生物节律的稳定、增加睡眠驱动力就能有效地治疗失眠。具体怎么做把上述睡眠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就能预防和治疗失眠,也就是说,要尽量保持生物节律,如果失眠的话需要增加睡眠驱动力。要想保持生物节律,需要咱们即使到了周末和节假日也保持和平时差不多的作息规律,尽量不要睡懒觉和过多地补觉。想要增加睡眠驱动力,就需要增加保持清醒的时间,让大脑中的腺苷充分地积累,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困意让我们更容易入睡。假设你早上7点起床,中间不补觉的话,到晚上23点时你已经积累了16个小时的困意;而如果你在中午13点左右睡了午觉的话,到23点你就只积累了10小时的困意,入睡的驱动力自然就比不睡午觉要弱得多。很多轻度失眠的人,仅靠坚持白天不补觉,失眠就能得到改善。有些人需要想办法进一步加强睡眠驱动力,除了白天不补觉之外,需要晚上床或者早起床或者双管齐下。比如如果你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23点,你保持了17个小时清醒状态,进一步加强了睡眠驱动力。以上的内容其实也是国内外睡眠医学专家推荐的失眠首选治疗-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的部分内容。如果自己进行了上述行为调整仍然失眠,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主要参考资料[英]马修·沃克.我们为什么要睡觉?[M].1.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