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妇产科学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精选 一文梳理,肺动脉高压的靶向治疗药物|临床“药”点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类以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增高,伴或不伴有小肺动脉病变为特征的恶性肺血管疾病,通常会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在靶向药物应用前,PAH患者的预后极差,存活时间较短。靶向药物的应用大大改善了这一状况。今天,我们就来汇总一下治疗PAH的靶向药物。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林国钦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几种药物被批准用于PAH的治疗: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Tracleer)、安立生坦(Ambrisentan)和马昔腾坦(Macitentan);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西地那非(Sildenafil)和他达拉非(Tadalafil);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刺激剂利奥西呱(Riociguat);前列环素类似物贝前列素(Beraprost)、依前列醇(Epoprostenol)、伊洛前列素(Iloprost)和曲前列尼尔(Treprostinil);前列环素受体激动剂司来帕格(Selexipag)。目前波生坦、安立生坦、马昔腾坦、西地那非、他达拉非、吸入伊洛前列素、皮下和静脉注射曲前列尼尔及利奥西呱、司来帕格等已在中国上市。一起来看看吧!1.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可通过阻断内皮素受体,抑制血管收缩、细胞增殖等病理过程,起到降低肺动脉压、抑制肺血管重塑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有潜在的致畸作用,服用此类药物时应严格避孕。(1)波生坦波生坦是一种双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可同时拮抗内皮素A和B受体。2002年,波生坦正式在欧洲批准上市。研究证实,波生坦可改善PAH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推迟临床恶化的时间。欧美指南均推荐波生坦作为心功能III级PAH患者的首选治疗。目前波生坦已在我国上市,适应证为特发性PAH以及硬皮病相关PAH,成人的推荐剂量为62.5-125 mg,每日两次。然而,波生坦使用或可导致肝脏酶学指标升高(发生率为6%-10%),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肝功能监测。如转氨酶增高正常值高限3倍,可以继续用药观察;3-5倍之间,可将剂量减半或暂停用药,每2周监测一次肝功能,待转氨酶恢复正常后再次使用;5-8倍之间,暂停用药,每2周监测一次肝功能,待转氨酶恢复正常后可考虑再次用药;>8倍时,需立即停药,终生不再考虑重新用药。(2)安立生坦安立生坦是一种高选择性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可通过ET-1阻断ETA活化,减少参与PAH发病的血管收缩和潜在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肺动脉血流量。FDA批准其应用于治疗有WHOⅡ级或Ⅲ级症状的PAH患者,以改善运动能力和延缓临床恶化。2011年,安立生坦已在国内获批上市。在成人患者中,安立生坦的起始剂量为5 mg,每日1次(空腹或进餐后口服);如果耐受则可考虑调整为10 mg每日1次。此外,最好固定在每天的某个时间服用,服药时不要碾压或咀嚼药片。与其他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相比,安立生坦的肝损伤风险较低,无需常规监测肝功能。常见不良反应为外周水肿,多数患者为轻-中度,仅1.6%的患者长期服用会发生重度的外周水肿。(3)西他生坦西他生坦是一种口服的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拮抗剂。由于这种药可能引起肝损伤(严重时可致患者死亡),2010年12月10日,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宣布西他生坦紧急撤出市场,并停止对该药开展的所有临床试验。(4)马昔腾坦马昔腾坦是一种新型的双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可用于PAH的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2013年10月,马昔腾坦经FDA批准上市,是首个获批用于PAH的口服制剂。批准剂量为10 mg/次,每日一次,口服给药。2017年10月,马昔腾坦在我国上市。SERAPHIN Ⅲ期研究结果发现,马昔腾坦可显著降低PAH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研究证实,马昔腾坦用药超过2年可有效减缓疾病进展,包括减缓运动能力下降、PAH症状恶化或需要的其他PAH药物治疗。另外,马昔腾坦的耐受性较好,常见副作用为贫血,用药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血常规,无需常规监测肝功能。2.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及他达拉非)可通过抑制5型磷酸二酯酶,增加胞内环磷酸鸟苷水平,实现肺动脉扩张。(1)西地那非西地那非首个批准用于PAH治疗的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且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2005年SUPER研究显示,西地那非可改善PAH患者的活动耐量,及WHO功能分级。西地那非的药代动力学稳定性较差,半衰期短,目前推荐的成人剂量为20-80mg,每日3次。西地那非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源于其血管舒张作用(如头痛、潮热和鼻衄)和对其他非5型磷酸二酯酶的抑制作用(肌肉疼痛和视觉障碍)等。上述不良反应往往为轻-中度,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绝大部分患者可逐渐耐受。(2)他达拉非他达拉非是目前获批的唯一一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长效制剂,推荐剂量为40 mg,一日一次。多项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他达拉非可显著改善PAH患者的运动耐量、症状、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到达临床恶化的时间。他达拉非的不良反应较轻,多与血管舒张相关,如头痛、面色潮红、鼻出血等。(3)伐地那非(Vardenafil)伐地那非也是一种高选择性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其可用于勃起功能障碍及PAH的治疗。研究证实,伐地那非可有效改善PAH患者的运动耐量、心功能分级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目前伐地那非推荐的治疗剂量为5 mg,每日一次,持续2-4周后加量为5 mg,每日两次。伐地那非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与西地那非类似,多为轻-中度,常为一过性,如头痛、眩晕、颜面潮红、头痛等。3.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利奥西呱是首个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刺激剂,能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促进环磷酸鸟苷合成,从而抑制PAH的进展。2013年,FDA已批准其用于治疗PAH和不宜手术的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现已在我国上市。研究显示,其在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PAH和手术纠正后的先天性心脏病相关PAH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良好。在成人中的起始推荐剂量为1 mg,每日3次,之后根据患者耐受性以每2周0.5 mg的剂量逐渐向上滴定,直至最大剂量2.5 mg,每日3次。利奥西呱的常见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最为常见(49%),约9%的患者出现低血压,6%的患者出现咯血。大多数患者不良反应为轻-中度,约11%的患者因无法耐受而停药。另外,利奥西呱禁止与特异性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或伐地那非)或非特异性PDE抑制剂(如双嘧达莫或茶碱)、硝酸甘油等联合应用,既往反复咯血者慎用。4. 前列环素类药物前列环素及其类似物是一类强烈的血管扩张剂,是最早用于PAH的靶向治疗药物。目前,已有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前列环素类药物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WHO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且该类药物可显著提高重度PAH患者的生存率。(1)依前列醇依前列醇是首个人工合成的前列环素类似物,半衰期短(3-5min),需要应用持续输注装置通过深静脉持续泵入。推荐的起始剂量为2~4 ng/(kgmin),随后根据患者的反应逐渐加量,目标剂量一般为20~40 ng/(kgmin),最高剂量可达100 ng/(kgmin)以上。静脉依前列醇在各类PAH患者中的疗效均较好,是目前WHO心功能Ⅳ级PAH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依前列醇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输送系统异常、局部感染、导管阻塞和败血症;剂量过高时还可发生头痛、低血压、恶心和腹泻等相关症状。另外,由于依前列醇的半衰期极短,突然停药可能出现病情加重、恶化甚至死亡。因此,应避免突然停药,以免造成反跳现象。(2)伊洛前列素伊洛前列素是一种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前列环素类似物,半衰期较短(20-25min),起效快,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肺血管。该药物可静脉注射,也可雾化吸入。由于吸入伊洛前列素起效快速(2~5 min),不仅可作为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用药,也可用于PAH危象的抢救。静脉泵入伊洛前列素可用于治疗严重右心衰竭的PAH或CTEPH患者。国内经验表明,该药可快速降低PAH患者的肺血管阻力,升高心排血量。研究显示,长期应用伊洛前列素能够将PAH患者的2年生存率改善至87%,而且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良好。《中国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建议,伊洛前列素成人的吸入剂量为10~20 g/次,每6h一次。静脉应用伊洛前列素需从中心静脉泵入剂量为0.5-4 ng/(kgmin)。伊洛前列素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面部潮热、下颌疼痛、低血压和咳嗽(气道高反应状态)。(3)曲前列尼尔(曲前列环素)曲前列尼尔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前列环素类似物,在室温下相对稳定,且半衰期较长,可改善既往无背景治疗PAH患者的运动耐量。曲前列尼尔有多种剂型,可通过皮下或静脉持续注射,也可通过吸入或口服给药。皮下注射推荐的起始剂量为1~2 ng/(kgmin),之后根据患者反应逐渐加量,目标剂量为一般20~80 ng/(kgmin)。皮下注射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输注部位疼痛、消化系统症状、面部潮热和头痛等。在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可考虑减缓加量速度,并适当进行对症治疗。静脉注射时,或可有发生中心静脉感染的风险。(4)贝前列素贝前列素是首个口服的前列环素药物,理化性质稳定,半衰期60min,空腹吸收迅速,30min后达峰浓度。成人口服剂量为40-120g,每日4次。目前该药仅在韩国和日本获批用于PAH临床治疗。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已证实,口服贝前列素可在用药后3~6月内将PAH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提高22~31m。另有研究显示,口服贝前列素能有效改善CTEPH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并能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显示出其在治疗PAH中的积极作用。但目前贝前列素治疗PAH的长期疗效尚不明确,需得到进一步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此外,贝前列素作为一种价格相对低廉的药物,可作为PAH联合治疗策略中的一部分。(5)司来帕格司来帕格是一种口服、选择性前列环素IP受体激动剂,可改善损伤的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并可能抑制人肺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肺血管壁的增厚。研究显示,司来帕格可显著改善PAH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肺血管阻力和心指数,药物耐受性较好。司来帕格的半衰期为0.7-2.3h,目前成人的推荐剂量为200 g,每日两次,每周增加200g到最大剂量1600 g/次,每日两次。该药物以胃肠道代谢为主,少量可经肾脏代谢。目前,不建议有严重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使用此药。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和消化系统症状。表1 PAH靶向药物的类型、推荐用法和不良反应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 46(12): 933-964.[2] 荆志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2010年中国肺高血压诊治指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3(2): 62-81.[3] PAH的内科治疗. 医脉通. Oct 27,2014.[4] 戴海龙, 鲁一兵, 光雪峰, 等. 波生坦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2): 206??208.[5] Macitentan Improves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PAH,Medscape,Nov 5, 2012.[6] Rubin LJ, Badesch DB, Fleming TR, et al. Long-term treatment with sildenafil citrate in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the SUPER??2 study. Chest, 2011; 140(5): 1274??1283. DOI: 10.1378/chest.10??0969.[7] Lian TY, Jiang X, Jing ZC. Riociguat: a soluble guanylate cyclase stimula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Drug Des Devel Ther. 2017; 11: 1195??1207. DOI: 10.2147/ DDDT.S117277.[8] Riociguat fails to improve outcomes in 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associat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 RISE-IIP. Healio. Sep 12,2019.[9] Gali N, Humbert M, Vachiry JL, et al. Effects of beraprost sodium, an oral prostacyclin analogue,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Am Coll Cardiol. 2002;39(9): 1496??1502.[10] Sitbon O, Channick R, Chin KM, et al. Selexipag for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N Engl J Med. 2015; 373(26): 2522??2533. DOI: 10.1056/NEJMoa1503184.
林国钦 副主任医师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4139人已读 - 精选 全民健身指南附件
2017年8月附件1最大摄氧量测试与评价1、测试目的采用递增负荷运动测试(GXT),利用气体代谢分析方法直接测试最大摄氧量,是测定有氧运动能力经典方法。2、测试仪器与设备Cortex Metamax 3B便携式气体代谢分析仪,功率车(Ergoline 100系列)、Cardiocollect动态心电图仪,秒表等。3、测试方法(1)硬件连接检查功率车,动态心电图仪、气体代谢分析仪电源均已打开(提前预热机器)。选择“设备配置文件”,连接并检查功率车、动态心电仪、Cortex Metamax3B气体分析仪连接是否正常。受试者佩戴面罩、动态心电电极等。(2)气体代谢分析仪校准选择Cortex气体代谢分析软件,在左侧栏中“校准配置”,进行气压校准、气体校准(包括周围气体校准和标准气体校准)和容量校准。(3)设置运动负荷方案点击左侧栏“数据库管理”,点击“负荷方案”,点击左上角快捷按钮中的“新建负荷方案”按钮,“选择负荷方案类型:功率车负荷方案”,点击确定。根据被试者的运动水平,设定相适宜的递增运动负荷方案(力竭完成时间8~13分钟为宜)。男性被试者起始运动负荷强度为25瓦,每级负荷运动持续2分钟,2分钟后无间歇转至下一级负荷,每级增加负荷25瓦,蹬车过程中保持转速60转/分,直至终止负荷。女性被试者起始运动负荷强度为20瓦,每级增加负荷20瓦,其它同男性。(4)测试过程点击“测试评估”,进入“心肺功能”测试界面,选择左上角“新建测试科目”输入受试者的信息。选择设定好的“负荷方案”。进行“预测试”,观察气体代谢数据情况,进行“正式测试”。采用气体代谢分析系统收集被试者递增运动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记录运动过程中心率、每2分钟记录一次主观体力感觉量表(RPE)。(5)最大摄氧量判定满足下列任意三个条件时,可判定为力竭。被试者运动力竭时的摄氧量即为最大摄氧量。①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超过17;②呼吸商超过1.10;③心率超过年龄预测最大心率(220-年龄);④继续增加运动强度,摄氧量不再明显增加,增值低于2 毫升/千克/分。选择“最大摄氧量”,进入下列界面。注意“选择平均时间”设为“30秒”。右侧栏为出现“最大摄氧量”时间点上相对应的参数值。4、评价方法下表为不同性别和年龄段人群最大摄氧量参考范围及相应评分。最大摄氧量值越高,单项评价分值越高。表1-1.男性最大摄氧量评分表(单位:毫升/千克/分) 年龄(岁) 得分 5分(优秀) 4分(良好) 3分(合格) 2分(较差) 1分(差) 20~29 >45 43~45 40~42 37~39 <37 30~39 >43 41~43 38~40 35~37 <35 40~49 >41 39~41 36~38 33~35 <33 50~59 >38 36~38 33~35 30~32 <30 表1-2.女性最大摄氧量评分表(单位:毫升/千克/分) 年龄(岁) 得 分 5分(优秀) 4分(良好) 3分(合格) 2分(较差) 1分(差) 20~29 >40 38~40 35~37 32~34 <32 30~39 >38 36~38 33~35 30~32 <30 40~49 >35 33~35 30~32 27~29 <27 50~59 >32 30~32 27~29 24~26 <24 5、注意事项:①佩戴呼吸面罩, 仔细检查受试者呼吸面罩佩戴是否符合规范,防止面罩与脸部接触位置漏气。注意采样管位置(一般调至水平面),防止唾液将采样管口堵住。②注意加强运动中血压、动态心电图的监控。③及时清洁容量传感器(涡轮),面罩(注意消毒)等。附件2握力测试与评价1、测试目的握力反映人体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是评价肌肉力量的常用指标。2、测试仪器握力计。3、测试方法测试前,受试者用有力手握住握力计内外握柄,另一只手转动握距调整轮,调到适宜的用力握距,准备测试。测试人员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屏上出现闪烁信号,最后定格在“.0”数值上,表明握力计进入工作状态。测试时,受试者身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臂斜下垂,掌心向内,用最大力紧握内外握柄。测试2次,记录最大值,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4、评价方法表2-1.男性握力评分表(单位:千克) 年龄(岁) 得 分 5分(优秀) 4分(良好) 3分(合格) 2分(较差) 1分(差) 20~24 >56 49~55 44~48 37~43 30~36 25~29 >58 51~57 45~50 38~44 33~37 30~34 >58 51~57 45~50 38~44 32~37 35~39 >57 51~57 45~50 37~44 31~36 40~44 >57 50~57 44~49 37~43 30~36 45~49 >55 49~55 43~48 36~42 29~35 50~54 >53 46~53 41~46 33~40 27~32 55~59 >51 44~51 39~43 32~38 26~31 表2-2.女性握力评分表(单位:千克) 年龄(岁) 得 分 5分(优秀) 4分(良好) 3分(合格) 2分(较差) 1分(差) 20~24 >35 30~34 26~29 21~25 19~20 25~29 >36 31~35 26~30 22~25 19~21 30~34 >36 31~35 27~30 23~26 19~22 35~39 >36 32~36 28~31 22~27 20~21 40~44 >37 32~37 27~31 22~26 19~21 45~49 >36 30~36 27~29 21~26 18~20 50~54 >34 29~34 25~28 20~24 17~19 55~59 >33 28~33 24~27 19~23 16~18 5、注意事项①测试时,禁止摆臂、下蹲或将握力计接触身体。②如果受试者不能确定有力手,左、右手可各测试2次,记录最大数值。③每次测试前,须按“按键”清空回零。附件3背力测试与评价1、测试目的背力反映人体腰背部肌肉力量。该测试适用于20~39岁人群。2、测试仪器背力计。3、测试方法受试者直立在背力计的底盘上,两脚尖分开约15厘米,两臂和两手伸直下垂于同侧大腿的前面。测试人员使背力计握柄与受试者两手指尖接触,背力计握柄至底盘传感器挂钩的距离即为背力计拉链的长度。测试时,受试者两臂伸直,掌心向内,紧握握柄,两腿伸直,上体绷直抬头,尽全力做背伸动作。测试2次,记录最大值,以千克为单位,不计小数。4、评价方法表3-1.20~39岁人群背力评分表(单位:千克) 年龄(岁) 得 分 5分(优秀) 4分(良好) 3分(合格) 2分(较差) 1分(差) 20~24 男 ≥162 145~161 113~144 99~112 80~89 女 ≥94 83~93 59~82 48~58 38~47 25~29 男 ≥167 150~166 117~149 103~116 84~102 女 ≥96 85~95 62~84 50~61 39~49 30~34 男 ≥169 151~168 118~150 103~117 82~102 女 ≥98 87~97 63~86 51~62 40~50 35~39 男 ≥167 150~166 117~149 101~116 76~100 女 ≥101 88~100 64~87 53~63 40~52 5、注意事项①测试前,受试者应做好准备活动。②测试时,受试者不能屈肘、屈膝。③每次测试前,须按“按键”清空回零。附件4俯卧撑测试与评价1、测试目的仰卧起坐反映上肢、肩背部肌肉力量及持续工作能力,适用于20~39岁男性人群的力量测试。2、测试设备体操垫,秒表。3、测试方法测试前,受试者双臂伸直,分开与肩同宽,手指向前,双手撑地,躯干伸直,两腿向后伸直。当听到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后,受试者屈臂使身体平直下降至肩与肘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身体平直撑起,恢复到开始姿势。此时,为完成一次俯卧撑动作。受试者须连续不断的重复此动作。当受试者不能完成动作或不能持续保持正确动作时,测试人员记录完成次数。以“次”为单位。4、评价方法表4-1.20~39岁男性俯卧撑评分表(单位:次) 年龄(岁) 得 分 5分(优秀) 4分(良好) 3分(合格) 2分(较差) 1分(差) 20~24 >40 28~40 20~27 13~19 7~12 25~29 >35 25~35 18~24 11~17 5~10 30~34 >30 23~30 16~22 11~15 4~10 35~39 >27 20~27 12~19 7~11 3~6 5、注意事项测试时,受试者身体如果未保持平直或身体未下降至肩与肘处在同一水平面的情况时,该次俯卧撑动作不计数。附件5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与评价1、测试目的仰卧起坐主要反映人体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及持续工作能力,适用于20~39岁女性人群力量测试。2、测试设备体操垫,秒表。3、测试方法测试前,受试者两手手指交叉抱于脑后,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仰卧于铺放平坦的软垫上。另一同伴压住受试者两侧踝关节处,固定下肢。当受试者听“开始”口令后,双手抱头、收腹使躯干完成坐起动作,双肘关节触及或超过双膝后,还原至开始姿势,为完成一次仰卧起坐动作。受试者须连续不断的重复此动作,持续运动1分钟。测试人员在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受试者在1分钟内完成仰卧起坐的次数。以“次”为单位。4、评价方法表5-1.20~39岁女性1分钟仰卧起坐评分表(单位:次) 年龄(岁) 得 分 5分(优秀) 4分(良好) 3分(合格) 2分(较差) 1分(差) 20~24 >36 26~36 16~25 6~15 1~5 25~29 >30 21~30 12~20 4~11 1~3 30~34 >28 20~28 11~19 4~10 1~3 35~39 >23 15~23 7~14 3~6 1~2 5、注意事项①测试时,如果受试者借用肘部撑起或臀部上挺后下压的力量完成起坐,或双肘未触及或未超过双膝,该次仰卧起坐不计数。②测试中,测试人员要随时向受试者报告已完成次数。③受试者双脚必须放在垫子上,并由同伴固定。附件6纵跳测试与评价1、测试目的纵跳反映人体下肢肌肉爆发力,适用于20~34岁人群测试。2、测试仪器纵跳测试计。3、测试方法测试人员打开电源开关,按“按键”后,显示屏上出现闪烁信号,蜂鸣器发出声响,表明纵跳计进入工作状态。受试者踏上纵跳板,双足自然分开,呈直立姿势,准备测试。当看到显示屏上显示出“0.0”时,开始测试。受试者屈膝半蹲,双臂尽力后摆,然后向前上方快速摆臂,双腿同时发力,尽力垂直向上跳起。当受试者落回纵跳板后,显示屏显示出测试数值。测试2次,记录最大值。以厘米为单位。4、评价方法表6-1.20~34岁人群纵跳评分表(单位:厘米) 年龄(岁) 得 分 5分(优秀) 4分(良好) 3分(合格) 2分(较差) 1分(差) 20~24 男 >46 39~46 33~38 26~32 20~25 女 >30 26~30 21~25 16~20 13~15 25~29 男 >44 37~44 32~36 24~31 20~23 女 >29 24~29 20~23 15~19 12~14 30~34 男 >41 35~41 30~34 22~29 18~21 女 >27 23~27 19~22 15~18 11~14 5、注意事项①起跳时,受试者双腿不能移动或有垫步动作。②起跳后至落地前,受试者不能出现屈髋、屈膝等动作。③如果受试者没有落回到纵跳板上,测试失败,需重新测试。④每次测试前,须待仪器自动清空回零或按“按键”清空回零。附件7坐位体前屈测试与评价1、测试目的测量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2、测试仪器坐位体前屈测试器。3、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4、评价方法表7-1.男性坐位体前屈评分表(单位:厘米) 年龄(岁) 得 分 5分(优秀) 4分(良好) 3分(合格) 2分(较差) 1分(差) 20~24 >20 14~20 9~13 2~8 -4~1 25~29 >20 14~19 8~13 1~7 -6~0 30~34 >19 12~19 7~12 1~6 -7~0 35~39 >18 11~18 5~10 -2~5 -9~-1 40~44 >17 10~17 4~9 -4~3 -9~-3 45~49 >16 10~15 4~9 -4~3 -10~-5 50~54 >15 8~15 3~7 -5~2 -11~-6 55~59 >14 8~13 2~7 -6~1 -12~-7 表7-2.女性坐位体前屈评分表(单位:厘米) 年龄(岁) 得 分 5分(优秀) 4分(良好) 3分(合格) 2分(较差) 1分(差) 20~24 >20 14~20 9~13 3~8 -2~2 25~29 >20 14~20 8~13 2~7 -3~1 30~34 >19 13~19 8~12 2~7 -4~1 35~39 >18 11~18 5~10 2~4 -8~-1 40~44 >18 12~18 6~11 1~5 -6~0 45~49 >18 12~18 6~11 0~5 -6~0 50~54 >18 12~18 6~11 0~5 -6~0 55~59 >18 12~18 6~11 0~5 -6~0 5、注意事项①身体前屈,两臂向前推游标时两腿不能弯曲。②受试者应匀速向前推动游标,不得突然发力。附件8闭眼单脚站测试与评价1、测试目的闭眼单脚站立主要反映人体平衡能力。2、测试仪器电子闭眼单脚站立测试仪。3、测试方法受试者双脚依次踏上测试板,其中习惯支撑脚站在中间踏板上,另一只脚站在周边踏板上,显示屏上显示“0”,同时蜂鸣器发出声响,受试者闭眼,抬起周边踏板上的脚时,蜂鸣器停止发声,测试仪开始计时。当受试者的支撑脚移动或抬起脚着地时,蜂鸣器发出声响,表明测试结束,显示屏上显示测试值。测试2次,记录最好成绩。以秒(S)为单位,不计小数。 4、评价方法表8-1.男性闭眼单脚站评分表(单位:秒) 年龄(岁) 得 分 5分(优秀) 4分(良好) 3分(合格) 2分(较差) 1分(差) 20~24 >98 42~98 18~14 6~17 3~5 25~29 >85 36~85 15~35 5~14 3~5 30~34 >74 30~74 13~29 5~12 3~4 35~39 >69 28~69 12~17 4~11 3 40~44 >54 22~54 10~21 4~9 3 45~49 >48 20~48 9~19 4~8 3 50~54 >39 17~39 8~16 5~7 3~4 55~59 >33 14~33 7~13 3~6 2 表8-2.女性闭眼单脚站评分表(单位:秒) 年龄(岁) 得 分 5分(优秀) 4分(良好) 3分(合格) 2分(较差) 1分(差) 20~24 >90 34~90 16~36 6~15 3~5 25~29 >84 33~84 15~32 6~14 3~5 30~34 >72 29~72 13~28 5~12 3~4 35~39 >62 24~62 10~23 4~9 3 40~44 >45 19~45 8~18 4~7 3 45~49 >39 16~39 7~15 3~6 2 50~54 >33 14~33 6~13 3~5 2 55~59 >26 11~26 6~10 3~5 2 5、注意事项① 测试前,双脚要依次踏上测试台,站稳后,方可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受试者不能睁眼。测试人员要注意保护受试者。④每次测试前,须待仪器自动清空回零或按“按键”清空回零。附件9选择反应时测试与评价1、测试目的反应时是反映人体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要生理指标。反应时越短,说明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越快。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应速度呈下降的趋势。因此,反映时也是衡量衰老程度的一个指标。2、测试仪器电子反应时测试仪。3、测试方法开始测试时,受试者五指并拢伸直,用中指远节按住“启动”键。当任意一个“信号”键发出信号时(声、光同时发出),用同一只手以最快速度按向该“信号”键;然后,再次按住“启动键”,等待下一个信号的发出,每次测试须完成五个信号的应答。当所有“信号”键都同时发出声、光信号时,表示测试结束,显示屏上显示测试值。测试2次,记录最小值,以秒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2位。4、评价方法表9-1.男性选择反应时评分表(单位:秒) 年龄(岁) 得 分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20~24 <0.39 0.43~0.39 0.49~0.44 0.60~0.50 0.69~0.61 25~29 <0.39 0.44~0.39 0.51~0.45 0.62~0.52 0.73~0.63 30~34 <0.41 0.46~0.41 0.52~0.47 0.65~0.53 0.76~0.66 35~39 <0.41 0.47~0.41 0.54~0.48 0.66~0.55 0.78~0.67 40~44 <0.43 0.48~0.43 0.59~0.49 0.70~0.60 0.81~0.71 45~49 <0.43 0.50~0.43 0.60~0.51 0.72~0.61 0.86~0.73 50~54 <0.44 0.52~0.44 0.61~0.53 0.76~0.62 0.90~0.77 55~59 <0.45 0.54~0.45 0.64~0.55 0.79~0.65 0.93~0.80 表9-2.女性选择反应时评分表(单位:秒) 年龄(岁) 得 分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20~24 <0.40 0.45~0.40 0.52~0.46 0.65~0.53 0.79~0.66 25~29 <0.42 0.47~0.42 0.55~0.48 0.69~0.56 0.82~0.69 30~34 <0.43 0.49~0.43 0.57~0.50 0.70~0.58 0.86~0.71 35~39 <0.44 0.50~0.44 0.58~0.51 0.73~0.59 0.86~0.74 40~44 <0.44 0.51~0.44 0.61~0.52 0.75~0.62 0.90~0.76 45~49 <0.45 0.53~0.45 0.64~0.54 0.80~0.65 0.94~0.81 50~54 <0.46 0.55~0.46 0.66~0.56 0.84~0.67 0.96~0.85 55~59 <0.48 0.57~0.48 0.68~0.58 0.87~0.69 0.97~0.88 5、注意事项①测试时,受试者不要用力拍击“信号”键。②受试者按住“启动”键一直要等到“信号”键发出信号后,才能松手,否则,测试无法正常进行。③按“启动”键开始下一次测试。附件10身体质量指数测试与评价1、测试目的身体质量指数(也称BMI,下统称BMI)是反映身体肥胖程度的指标,可以用于评价人体的肥胖程度。2、测试仪器电子身高计、电子体重计。3、测试方法(1)身高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脚,背向立柱站立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位。上肢自然下垂,两腿伸直。两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成“三点一线”站立姿势。记录以米(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2)体重测试方法仪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受试者穿短衣裤、赤脚,自然站立在体重计踏板的中央,保持身体平稳。等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稳定后,记录显示的数值。记录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4、计算方法可根据身高与体重计算BMI[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2)]5、评价方法表10-1.身体质量指数评分表 身体质量指数 得分 评价 <18.5 3分 偏瘦 18.5~23.9 5分 正常 24~27.9 3分 超重 28~34.9 2分 轻度肥胖 35~39.9 1分 中度肥胖 ≥40 0分 重度肥胖 6、注意事项①身高计应选择平坦地面,靠墙放置。严格执行“三点靠立柱”、“两点成水平”的测量要求。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妨碍测量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②测量体重时,体重计应放置在平坦地面上。受试者应尽量减少着装。上、下体重计时,动作要轻缓。附件11表11 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 自我感觉 等级 根本不费力 6 7 极其轻松 8 很 轻 松 9 10 11 轻 松 12 13 稍 累 14 15 累 16 17 很 累 18 极 累 19 力 竭 20
王志萍 主任医师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妇产科1062人已读 - 精选 试管婴儿准备期间男方该做哪些?
最近有个患者来咨询我:“彭医生,我平常检查的时候精子质量还行,为什么取卵日那天取出来的精子差很多”我:“你是不是觉得要做试管婴儿了,就开始放飞自我了?”患者:“嘿嘿。。是有那么点。” 说起做“试管婴儿”,很多人都认为女方好好准备就行了,男方只要到时候去“撸”一把,取出精液来就行了。如果您真把这个过程想的这么简单,那你就可能在取卵日取不出精子或取出的精子较你之前差很多。其实,在这两三个月等待女方治疗的时间里男同胞们并不是无事可做,也需要好好准备。 1.治疗前2~3个月 不要熬夜,尽量在夜间11点前入睡 不要发热(可早期使用退热药物);避免高温环境(泡热水澡、桑拿等) 减少并控制烟酒 保持性生活1-2次/周(如妻子促排卵打针期间不能配合性生活,可每周手淫排精1次,避免精子老化) 适度锻炼,避免疲劳(以第2天起床不感到疲劳为宜) 如有取精困难,提前向医生咨询、冷冻精子 2.治疗前一周 最后一次排精由女方医生通过妻子转告 取精前1天休息好 消洁下体,准备成人图片及视频 3.治疗当日 吃好早餐,按时来院 如有取精困难,插队来男科门诊
彭进强 主治医师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生殖中心1463人已读
关注度 福建省 第17名
总访问量 15,240,213次
在线服务患者 50,527位
近2年诊后好评 0个
直播义诊 0次
科普文章 152篇
年度好大夫 0位
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患者:女 39岁 05.15痤疮湿疹 下巴一直长豆,脸上最近过敏会痒,手掌经常有小水泡
- 患者:男 22岁 05.15便秘 你好 大夫 这两天大便有点不正常 问一下什么问题
- 患者:女 28岁 05.15胃痉挛 昨天早上11点胃痉挛,大概几十分 救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