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良碧
主任医师 教授
骨科主任
骨科解冰
副主任医师
4.9
骨科谢雁春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9
骨科马骏雄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骨科于海龙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骨科祖启明
主任医师 教授
3.5
骨科王洪伟
副主任医师
3.5
骨科刘宪民
主任医师 教授
3.5
骨科刘松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骨科陈语
副主任医师 教授
3.4
刘欣伟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骨科刘贵堂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骨科周大鹏
副主任医师
3.3
骨科杨会峰
副主任医师
3.3
骨科韩天宇
副主任医师
3.3
骨科田竞
副主任医师
3.3
骨科韩文锋
副主任医师
3.3
骨科孟令志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骨科王宇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骨科刘铭
副主任医师
3.3
赵勇
主治医师
3.3
骨科华政哲
主治医师
3.3
骨科郭明明
主治医师
3.3
骨科马鑫
主治医师
3.3
骨科纪振钢
副主任医师
3.2
骨科薛海鹏
主治医师
3.1
骨科刘兵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1
骨科白巍
主任医师
3.1
骨科张昊聪
副主任医师
3.1
骨科王宁
医师
3.0
沈阳
医师
3.0
骨科孙豪君
医师
3.0
骨科王俭
主任医师
3.0
骨科赵孝凯
医师
2.9
骨科朴美慧
医师
2.9
骨科张昊
医师
2.9
骨科杨超
2.9
骨科范一鸣
2.9
骨科王海洲
2.9
骨科王铮
2.9
宋夏楠
2.9
骨科王冠
2.9
骨科马翔宇
2.9
身体的重量越大,膝关节所承受的力也就越大,磨损的速度也更快。建议体重指数(BMI)超过24的应减轻体重。 计算方法如下: 体重指数BMI = 体重(kg) ÷ 身高的平方(㎡) WHO建议健康的BMI为18.5~23.9,亚洲人为18.5~22.9。 BMI不适用于儿童,孕妇,运动员,和病人。 下图为BMI值与体重的关系, 如果不会算,可以网上找到BMI计算器。 改变生活习惯 避免反复下蹲运动,或长期下蹲,避免爬山或上下楼梯。同样也要避免如冲撞、深蹲的运动,这些运动会带给关节巨大的压力,登山、爬楼梯带给髌股关节很大的压力。 坚持适度合理运动 关节经常运动,能让关节软骨受到适当刺激,促进新陈代谢,这样关节滑液才能在关节内到处流动,起到润滑和提供营养的作用。 相反,如果长期不运动,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会日渐萎缩。久而久之,关节失去了保护,损伤的几率自然会增高。老年人不运动容易患骨质疏松症,身体也会缺少敏捷性和协调性,容易跌倒造成严重骨折。 你需要找到一种对于膝关节比较安全的运动并且坚持下去。比如游泳(避免过度用力蹬腿)、骑自行车、快步走等。 运动中感到不适,要立刻停下来,不要勉强。了解自己的极限,尽力而为,循序渐进,慢慢增加时间与量,运动前后充分热身。 锻炼股四头肌 股四头肌是人类大腿最重要的肌肉群。它不但负责我们走路 、上下楼、蹲起等动作时的主要力量,还负责我们膝关节的稳定性,尤其是髌骨和膝关节前后向的稳定性。 每天抬腿可以很好地锻炼股四头肌,保持膝关节弹性,促进新陈代谢,有效保护膝关节。 方法如下: 坐在椅子上,膝关节伸直同时勾住脚尖,用力使整条腿绷直并保持水平状态。 这时候会感觉大腿的肌肉在用力,摸起来硬硬的,每次坚持10秒钟,然后放松10秒钟,每日上午30次,下午30次。 避免久坐 长时间坐着不运动,会使肌肉松弛,缺乏力量,会使关节疼痛加重。你需要找到一种对于膝关节比较安全的运动并且坚持下去。 避免跌倒 关节疼痛或者关节不稳定的患者更容易跌倒,摔倒时关节可能遭受更加严重的损伤。为了避免跌倒,一定保持家里充足的照明,楼梯上一定安装扶手,不用非固定的地毯,卫生间装上扶手、蹲便改为坐便等等。 适当使用助行器具 拐杖可以分担你的关节压力,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减轻腿部的负担。 适当补钙 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如牛奶、稻类、绿叶青菜、花生、紫菜等都是含钙量很高的食物。适当时可加吃一些钙片。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运动和日晒也很重要。 穿一双合脚的鞋 不仅可以让你走路舒适,还可以减少运动时膝盖承受的撞击与压力。脚背部分能与鞋子紧密结合,宽窄、长度均合适,能正确保持足弓的弧度;鞋子的重量以轻为宜,鞋底不宜过软,而且要有点厚度;鞋后跟可以高2-3厘米左右,鞋底太平则走路时容易疲倦;鞋底上带有防滑纹。 注意保暖 膝关节由于缺少丰富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局部热量容易散失,温度常比其它部位低。膝关节如果遇到湿寒,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衰老。尤其是对于已经受损的膝盖来说,远离湿寒的环境对于保护膝盖来说尤为重要。 及时去医院就诊 如果有膝关节疼痛建议及时到专科医生处检查清楚疼痛原因,采取适当的保护治疗措施,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如果当你走路或在上下楼梯时,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刘欣伟经常感觉膝关节腿发软,有时还会伴有疼痛,这便是所谓“打软腿”,这种情况提示您:当心膝盖可能出了以下问题:1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是最常见一种损伤,在下肢负重、足部固定、膝关节微屈时,突然过度内旋或外旋伸膝(如羽毛球、篮球运动中,队员在攻防守时经常发生),就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损伤会有明显的走平路打软,有时还有关节痛、活动受限及活动时弹响等。2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微屈时稳定性相对较差,此时如果突然受到外力导致外翻或内翻,则有可能引起内外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损伤,造成膝关节不稳定,感觉伤腿不如过去那样敢用力。明显感觉伤腿没劲,走路打软的次数比较多,膝关节有错动的感觉,而且部分会肿。3髌骨软化发生在年轻人的髌骨与股骨之间的软骨病变,即“髌骨软化”,由于髌骨软骨面变得不平,有时伴有先天性的髌骨脱位,会造成软骨过早退化、缺损,从而使膝关节出现打软症状。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着年龄的增大,关节滑液的分泌也会减少,加上膝关节长时间负重,关节内软骨组织反复磨损,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衰退现象,膝关节软骨退变剥脱会产生游离体,当这些炎性因子刺激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时,肌肉会突发痉挛,导致关节发软,有的活动关节会有摩擦音。严重的膝部可出现内翻畸形及内侧疼痛。如果是经常性的发生一侧或两侧打软腿,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在排除了由于脑血管意外导致肢体偏瘫、肌力下降等打软腿外,多半是属上述骨关节方面的问题。保护膝关节的10个窍门一、给关节做好保暖。寒冷刺激不仅会带来身体的不适,还会加重某些疾病的症状,关节炎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常见的例子。很多膝关节炎患者遇冷,关节酸痛症状就会加剧,走路都不利索了。寒冷不会诱发关节炎,但是会加重膝关节炎症状,所以,如果你的膝关节一遇冷就不舒服,这是它向你发出了求救信号,建议及时就诊治疗。二、善于借助外力来分担膝关节压力,比如使用手推车代替手提重物,扶着东西站起或坐下,上下楼梯借助扶手分摊重力,长途行走可以借助拐杖、助行器等。三、推荐健步走、低阻力自行车、游泳等对膝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方式,尽量少选择爬山、爬楼梯这些对膝关节负重较大的运动。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果有疼痛不适感,减少或停止运动,查找原因,不可盲目坚持。四、了解自己的极限,适度运动。运动损伤通常是超过能力负荷所造成的伤害,外伤是年轻人被骨关节炎缠上的重要原因。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急性外伤,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五、股四头肌是人类大腿最重要的肌肉群,它不但负责我们走路 、上下楼、蹲起等动作时的主要力量,还负责我们膝关节的稳定性。多个研究发现,股四头肌力量训练可以很好地提高运动功能,减缓骨性关节炎的进展,且有轻度的止痛作用。戳文了解锻炼股四头肌的五个动作:膝关节最爱这些运动!坚持做,强健肌肉护膝盖六、穿一双舒适、有弹力、轻便运动鞋,减少运动时膝盖承受的撞击与压力。还要注意有防滑功能,以预防跌倒。七、久坐使膝关节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加速软骨磨损,腿部血液循环变差,大腿肌力量减弱。尽量每1小时站起来活动3-5分钟,如果实在没时间起来,定时伸直两腿,可以有效减缓膝关节压力。八、多吃一些抗炎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橄榄油、葱姜蒜辣椒、柑橘类水果、花青素类水果、豆制品,抗氧化食物如胡萝卜、绿叶蔬菜、奇异果、绿茶等,有助于关节软骨修复的食物如白木耳。九、生活中尽量避免蹲跪,如果需要蹲着做事情,可以准备一个小凳子坐着干活。喜欢打太极拳的老人,也不要勉强蹲得太低。十、肥胖是膝关节的大敌,超重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膝盖疼痛,因为额外的体重使得关节过度负荷,减重有助于长期缓解膝盖疼痛。
总访问量 8,658,890次
在线服务患者 20,702位
科普文章 275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