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夫在线
首页
找专家
找医院
查知识
问诊
挂号
登录
|
注册
消息
工作站
个人中心
联系客服
当前位置:
好大夫在线
>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
普通精神科
>
推荐专家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普通精神科
已收藏
+收藏
主页
介绍
科室医生
门诊信息
推荐专家
患者评价
问诊记录
科普号
推荐专家
疾病:
学生心理问题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袁茵
主任医师
教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普通精神科
擅长:精神专科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儿童、青少年学习问题、行为情绪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专业方向:
精神科
主观疗效:暂无统计
态度:暂无统计
在线问诊:
未开通
预约挂号:
未开通
疾病病友推荐度
3.1
暂无
查看详情
不限
精神
热门
抑郁症
焦虑症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失眠
心理障碍
C
痴呆
Q
强迫症
S
身心疾病
X
心身疾病
学生心理问题
Y
应激障碍
学生心理问题其他推荐医院
查看全部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学生心理问题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青春期为何心理疾病高发?
主要如下:青春期心理疾病高发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生理变化冲击:青春期身体快速发育,激素水平大幅波动,如性激素剧增可能影响情绪稳定性,导致情绪起伏大、易烦躁或焦虑,为心理疾病埋下隐患。第二,心理发展矛盾:这一阶段自我意识觉醒,渴望独立又缺乏经验,面对现实依赖家长,内心冲突不断,易产生挫败感与自我怀疑,诱发心理问题。第三,社会压力增加:学业竞争激烈,课业负担加重,同时还要应对复杂人际关系,多重压力下青少年心理不堪重负,增加心理疾病发病风险。
戴俊平医生的科普号
孩子厌学、休学怎么办(四)|如果孩子已经休学在家,我们如何与孩子相处?
这是我们厌学、休学主题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主要讨论孩子休学以后,家长如何与孩子相处。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只是提供一些视角和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家庭。家庭的复杂性、人性的复杂性,决定了没有哪种办法可以解答所有家庭的问题。如果孩子已经休学在家,很多家长非常困扰,不知道该如何跟这样的孩子相处、让这段休学的时光成为一个修复的过程,成为生命中一件不那么痛苦的事,让孩子能够积蓄到一些好的感受、能够去面对无法面对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有很多个案、家庭,来咨询的时候,不仅是孩子崩溃,家长也已经很崩溃,一家人都非常困惑、各种冲突都已经达到顶峰。比如听到一些家长说,有些孩子休学以后就开始在家黑白颠倒、狂睡、沉迷手机电脑,有的会把门锁起来、不让父母进入,家长白天起床,孩子白天在房间里睡觉;家长晚上睡觉了,夜深人静,ta才出来吃两口饭、上个厕所,再进去洗个澡,偶尔出来跟父母一交流,张嘴就吼,导致父母更加郁闷、烦躁、焦虑、愤怒和痛苦。那么我们怎么跟这样的孩子相处呢?有几个要点:1.?父母一定要涵容自己的焦虑、挫败、羞耻、愤怒这样的一些糟糕的感觉,越是孩子这样,ta就是要激怒你,一定不要上当,因为孩子激怒你以后、你发火了,羞辱ta或者骂ta,孩子就会说,你看就是因为你这样、所以我才不去上学,这是一个无效的讨论。所以这个时候不要上ta的当,一定要涵容自己这些感觉,非常不好受。反而在这种时候,越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如果实在觉得很困难、涵容不住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见朋友、跟爱人讨论、看书、爬山等等,把自己的能量释放掉,实在不行,见自己的咨询师,你的这些愤怒的情绪,一定要去理清楚,让你能够涵容住自己的愤怒、焦虑、有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去面对孩子。如果情绪不稳定,就不要去跟孩子讨论,这样的讨论一定是两败俱伤的,因为这种状态,只会让你跟孩子之间的矛盾更深,关系更糟糕,还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孩子在这样的状态里待更长的时间;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第一步,就是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也非常挑战。2.等自己能够平静下来、真的能够去思考的时候,再跟孩子见面交流这件事情,一定要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这一点也非常有挑战,往往这个时候孩子给到父母的情绪都非常激烈甚至很极端,非常挑战父母的底线,很容易让父母陷入一种灾难化的恐慌当中,父母也本能地非常着急地想把这些不想要的感觉还回去。我们可能需要试着去理解,孩子不上学,其实是有些羞耻、有些害怕的,ta担心被你批评。这个时候批评没有用,你不要去批评ta,我们要试着接受ta这些,ta很挫败,ta有很多的混乱、很难思考的感觉,ta也想不明白,如果ta想明白ta就出来了。ta其实是一个类精神病状态,所以这个时候你跟ta讲道理是没用的,ta已经退行到没有办法思考没有办法听懂语言的过程,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先不去讲道理。3.在这个时候,不要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在过度关注他,ta不学习是他的事,家里我们该干嘛干嘛,你休学不影响我们,我们要保持正常,在孩子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不要过度关注孩子的举动、让孩子有得病的获益。4.我们还是要提供孩子必要的生活支援,该保持的规矩和边界要保持,比如他不能到处乱放东西,家里的早餐就是这个时间供应,他不出来吃你就收掉,中午再有,晚上再有。保持该有的边界,不要过度地关心ta,不要过度的满足ta和照顾ta,让ta有得病的获益,如果有得病的获益,ta就更加不愿意走出来了。5.?鼓励和陪伴孩子和外界保持连接、探索的兴趣,比如带ta去做一些手工、参加一些游乐活动或体育活动,包括很多的家庭聚会、朋友聚会,比如有些家长组织孩子去打猎、去郊游,让ta不要完全沉迷于手机和电脑。我们有时去评估孩子重不重,跟孩子以前成绩好坏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个时候是看孩子是不是已经不跟外界有连接了、仅仅通过网络跟外界连接,或者通过网络、也是虚拟的。比如有的孩子特别想去演唱会,妈妈就陪着孩子去了,这使得孩子能够走出家门,也能够促进家长跟孩子更多的交流;也有的孩子对动漫感兴趣,可以去参加漫展;有的对遛狗感兴趣,家长就想办法让孩子一起出门。当然这都是在自己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孩子也需要有一定的现实感,出门并不是非要长途旅游、也可以一起在小区散个步、一起陪着买衣服鞋子等等。6.?鼓励孩子运动,体力活动是非常好的焦虑释放的途径,运动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抑郁、低落、挫败的情绪会下降,好的、欣快的感觉会上升,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所以鼓励孩子运动也很重要。各种运动,比如跑步,不要太单调,跑步虽然很好但很难坚持,可以各种活动,比如打球、赛跑,哪怕乱跑都可以,孩子喜欢什么就用什么,你陪着ta去,也可以鼓励小朋友或者亲戚朋友的孩子陪着去。运动是处理焦虑、缓解关系非常好的渠道。7.?鼓励孩子用休学的这段时间好好休息、适当学习。鼓励孩子适当学一些喜欢或者擅长的学科。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一些家务劳动,比如做饭的时候一起做一做,一起去买个菜,一起做些手工,跟孩子一起出去,去旅游,去博物馆,去商场,去超市等等。可以先不急着学习,如果他已经学习这么困难,在家还逼着他,孩子就比较容易走极端,这在休学的孩子中也不少见。8.如果家庭内部交流实在困难,觉得孩子太困难了,或者觉得自己稳定情绪很困难、很委屈、觉得不管我怎么努力可还是这样,可以带到咨询师这里,去了解ta表面的焦虑以及深层次的焦虑是什么,帮助家长掌握做父母的一些方法、技能,如何更好地回应孩子的需要,其实这些也都是要学习的;我们也不是天生就是个爸爸妈妈、就会做爸爸妈妈。最后,还想跟家长们说,休学并不等于再也不上学,也不等于一辈子就完了,孩子只是回来休息一段时间,不要把ta过度地贬低;很多孩子在休学以后再上学,由于得到了更好的修复,反而可以更好地面对以后的人生之路;而且休学的那段时间,还可以发展亲子关系、促进人格的发展,其实ta也在学习人生中其他重要的课程和议题,家长们不要那么绝望。另外,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还可以带孩子去儿少精神科门诊,让医生给孩子的神经发育功能做一个评估;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孩子学习困难,可能是由于专注力有困难,只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没办法专注和投入,因此学习很困难,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不让自己感觉这么糟糕,孩子可能会选择逃避学习;面对这部分孩子,如果可以找到原因进行治疗,困难就会减轻很多。
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科普号
这位厌学的孩子可惜了
一个厌学初中生就诊经历:12号我同事建议心理治疗,拒绝了;14号专家门诊再次建议预约心理治疗,没去;23号我再次建议,没预约,在我另一个同事那里开了抗抑郁药舍曲林。孩子到现在已经一个月没上学了,有自残现象,今天我建议去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治疗了。唉,这家长原来的建议始终不愿意采纳,今天采纳了,带孩子去精神专科医院去就诊了,代价大了。类似这样的案例,我们经常会遇到。在人生的路口,就像做选择题一样,阅卷人想让选的答案,可惜她都认真的规避了。我以前看纪录片,特别是动物世界,看到弱肉强食的情况特别不理解,我们能拍下来,为什么不帮它们?!后来我才理解了纪录片的内涵,只做忠实的记录,不干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帝视角的一角。我想对于这样一类病人我们只能从纪录片导演的视角去看,尊重他们所选择的任何一条路,从上帝的视角去审视他们,不论如何都在上帝的怀抱。——《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
包祖晓医生的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