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

全国第1
全国第1

推荐专家

疾病: 心肌病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心肌病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室早与心肌病:谁为因,谁为果?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和心肌病都是常见的心脏疾病,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是:究竟是室早导致了心肌病,还是心肌病引发了室早?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个谜团。【一、认识室早和心肌病】【室早】:是指起源于心室的异常电活动,导致心脏提前收缩。患者可能感到心悸、胸闷,但也可能毫无症状。【心肌病】:是一组以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可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二、心肌病的基因异常与病理改变】部分心肌病患者存在基因异常,这些异常可能影响心肌细胞的收缩、能量代谢等,最终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心肌病的病理改变包括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间质纤维化等,这些改变会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和机械功能。【1.心肌病的基因异常】心肌病的基因异常可以是遗传的,也可以是新发的。目前已发现数百个与心肌病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心肌细胞的收缩、结构、能量代谢等过程。基因突变会导致这些蛋白质功能异常,从而引发心肌病。【常见的心肌病类型及其相关基因:】【肥厚型心肌病(HCM)】: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与编码肌小节蛋白的基因突变有关,如MYH7、MYBPC3等。【扩张型心肌病(DCM)】:以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下降为特征,与多种基因突变有关,如TTN、LMNA等。【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以右心室心肌被脂肪和纤维组织取代为特征,与编码桥粒蛋白的基因突变有关,如PKP2、DSP等。【2.心肌病的病理改变】【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体积增大,但排列紊乱,影响心脏收缩功能。【间质纤维化】:心肌细胞间胶原纤维沉积,导致心肌僵硬,影响心脏舒张功能。【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细胞程序性死亡,导致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影响心脏功能。【三、室早与心肌病的因果关系】室早和心肌病的关系并非单向,而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室早引起心肌病】:频繁发生的室早,尤其是24小时超过1万次的频发室早,不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脏长期处于异常收缩状态,增加心脏负担,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最终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即室早性心肌病。??【室早引起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和心肌功能下降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最终引发心力衰竭。【心肌病引起室早】:心肌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容易引发心电活动紊乱,从而导致室早的发生。??【心肌病心脏扩大】:心肌病本身会导致心脏扩大,增加室早发生的风险。??【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心肌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室早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四、心肌病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的具体治疗】【1.药物治疗】【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缓解水肿症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善心脏重构,延缓心力衰竭进展。【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抑制醛固酮的作用,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功能。【洋地黄类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力衰竭症状。【2.非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通过植入起搏器,改善心脏收缩的同步性,提高心脏泵血功能。【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心脏移植】:对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移植是最后的治疗手段。【五、室早的具体治疗】【1.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减少室早的发生。【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控制室早,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2.非药物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术】: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传递到室早的起源部位,消融异常电活动,达到根治室早的目的。【六、室早性心肌病与原发性心肌病的鉴别】【病史】:室早性心肌病患者通常有长期、频发室早的病史,而原发性心肌病患者可能有家族史或其他相关疾病史。【心电图】:室早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以室早为主,而原发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可能表现为多种心律失常。【心脏超声】:室早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脏超声主要表现为左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下降,而原发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脏超声表现则因类型不同而异。【心脏磁共振】:心脏磁共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心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鉴别室早性心肌病和原发性心肌病。【七、如何打破恶性循环?】明确室早和心肌病的因果关系,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对于室早性心肌病患者】,积极控制室早是治疗的关键。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术等手段,减少室早的发生,改善心脏功能。【对于心肌病引起的室早患者】,则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同时根据室早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干预。【八、早发现、早治疗】无论是室早还是心肌病,早发现、早治疗都至关重要。如果您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九、总结】室早和心肌病的关系错综复杂,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明确病因,针对治疗,才能有效打破循环,改善患者预后。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为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未来有望实现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用药对比:琥珀酸美托洛尔 vs 酒石酸美托洛尔临床中常用的「倍他乐克」,主要成分为美托洛尔,包括两种剂型: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及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经常出现混淆。1)溶解度不同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溶解度>700mg/mL,进入血液中迅速释放。而为了得到缓慢持久释放的目的,应用琥珀酸盐代替酒石酸盐使得琥珀酸美托洛尔溶解度约为200mg/mL,有效缓解溶解速度,并通过多单位微囊系统稳定持续释放。2)剂型不同琥珀酸美托洛尔为缓释剂型,由微囊化的颗粒组成;每个颗粒?聚合物薄膜包裹,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药片接触液体后快速崩解,颗粒分散于胃肠道表面,药物的释放不受周围液体pH值的影响,血药浓度平稳以几乎恒定的速度释放约20小时。3)体内过程不同酒石酸美托洛尔在服药后1~2小时达到最大β?受体阻滞作用。血浆半衰期为3~5小时。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服药后平稳释放,血药浓度无明显峰?现象。相同的给药剂量,缓释片的峰浓度仅为平片的1/4,控制心率更平稳,安全性更?。4)服用方法不同酒石酸美托洛尔:口服,2~4次/日;受?物影响较?,应空腹服药。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口服,1次/日;最好在早晨服?,可掰开服?,但不能咀嚼或压碎,同时摄入食物不影响其?物利用度。5)平片与缓释片的剂量转换美托洛尔常用的剂型和规格:平片(酒石酸美托洛尔)规格有:25mg/片、50mg/片、100mg/片;缓释片(琥珀酸美托洛尔)规格有:23.75mg/片、47.5mg/片、95mg/片。两种剂型的剂量换算为:平片?50mg=缓释片?47.5mg,若平片改用缓释?,应遵循日总剂量1:1的转换原则。6)临床应用比较①心律失常根据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比平片及缓释片两组患者的QT离散度(QTd)以及心率变异性(HRV)水平,HRV包括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SDNN(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以及SDA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结果显示缓释片组患者的?QTd显著低于平片组;缓释片患者的SDANN、SDNN以及RMSSD显著高于平片组[1]。由此证实缓释片对于心率的稳定性优于平片,对于心律失常的控制更为安全有效。②心力衰竭在一项比较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中显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有效率、LVEF、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