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夫在线
首页
找专家
找医院
查知识
问诊
挂号
登录
|
注册
消息
工作站
个人中心
联系客服
当前位置:
好大夫在线
>
洛阳市中心医院周山院区
>
内科
>
推荐专家
洛阳市中心医院周山院区
内科
已收藏
+收藏
主页
介绍
科室医生
门诊信息
推荐专家
患者评价
问诊记录
科普号
推荐专家
疾病:
消化道出血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刘会彬
副主任医师
洛阳市中心医院周山院区 内科
擅长:消化、心血管、内分泌疾病
专业方向:
普通内科
主观疗效:暂无统计
态度:暂无统计
在线问诊:
未开通
预约挂号:
未开通
疾病病友推荐度
2.4
暂无
查看详情
不限
内科
热门
脑出血
消化道出血
甲亢
慢阻肺
消化道出血其他推荐医院
查看全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上海市东方医院
东部战区总医院
消化道出血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便血别只当是痔疮!这两种情况要当心。
很多人一发现便血,第一反应就是痔疮犯了。但有两种情况可得警惕:一是便血颜色变深,从鲜红变成暗红,甚至颜色污浊、散发腥臭味,这可能不是痔疮,而是直肠肿瘤甚至直肠癌的信号;二是排便习惯突然改变,以前每天一两次很规律,现在不仅便血,还总觉得拉不干净,一天跑好几趟厕所,这种便不尽感也得重视。发现异常别拖延,及时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才能早治疗!
安少雄医生的科普号
发现便血怎么办?
便血作为消化系统疾病的"红色警报",我国每年约有300万患者因此就诊。这种从马桶中发现的异常颜色变化,可能是痔疮等良性疾病引起,也可能是结直肠癌的早期信号。统计显示,30%的结直肠癌患者首发症状即为便血,其中超过60%的患者因误判病情延误治疗。掌握科学的应对策略,是守护生命健康的关键。一、紧急鉴别黄金法则出血颜色暗藏玄机:鲜红色血液多提示肛周病变,如痔疮出血常附着于粪便表面,呈点滴状;暗红色或果酱样血便则可能来自肠道,若混杂黏液或脓液需警惕炎症性肠病。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血液与粪便混合者患癌风险提升4.7倍。伴随症状预警系统: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与便秘交替)、体重骤降(半年内下降超5%)、贫血症状(面色苍白、乏力)构成危险三角。临床统计显示,同时存在三种症状者恶性肿瘤检出率达28%。时间规律解析:晨起排便后出血多与痔疮相关,而夜间痛醒伴出血可能提示缺血性肠病。病程超过2周的便血患者,器质性疾病发生率从初期的15%升至62%。二、精准筛查技术路径粪便潜血试验(FOBT):作为入门级筛查,化学法FOBT灵敏度达60%,但易受饮食干扰。建议检查前3天避免红肉、动物血制品,免疫法FOBT特异性提升至95%,可检测0.6ml/天的微量出血。结肠镜检查金标准:高清染色内镜结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对≥5mm息肉检出率高达98%。美国胃肠病学会建议,45岁人群应完成首次结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如息肉切除术后)需每3年复查。影像学多维评估:CT结肠成像可三维重建肠道结构,对直径6mm以上病变敏感度达90%。MRI多参数成像能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对直肠癌分期准确率超92%。三、分级应对策略一级应急处理:发现鲜血便且无全身症状者,可临时采取左侧卧位减少出血,口服云南白药胶囊止血。但出现头晕、心慌等失血症状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二级诊断流程:40岁以下偶发便血者,建议先做肛门指诊排除肛裂、痔疮。40岁以上或反复出血者,必须进行结肠镜检查。日本实施全民结肠镜筛查后,结直肠癌死亡率下降40%。三级治疗方案:痔疮出血可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有效率85%;早期结直肠癌可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5年生存率达95%。中晚期患者需采取手术联合化疗的综合方案。四、预防体系构建饮食结构调整: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30g(相当于400g蔬菜+100g水果),减少红肉摄入至每周≤500g。研究证实,补充钙剂1200mg/天可使结直肠腺瘤复发风险降低35%。肠道微生态管理: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可改善肠道屏障功能,降低炎症性肠病风险。建议每日饮用含活性益生菌的酸奶,配合益生元食物(如洋葱、大蒜)。高危人群监测: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患者需每年进行粪便DNA检测,林奇综合征家族成员应从25岁开始每1-2年行结肠镜检查。美国癌症协会数据显示,规范筛查使结直肠癌死亡率降低53%。便血应对需要建立"识别-检查-治疗-预防"的完整闭环。建议将首次结肠镜检查纳入40岁健康体检项目,建立个人肠道健康档案。记住,及时规范的诊治可将结直肠癌生存率提高至90%,而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面对便血不必恐慌,但绝不能掉以轻心,科学应对才是守护生命的关键。
北京肿瘤医院科普号
便血警钟:别让小滴血酿成大隐患!
大便出血或大便带血是很多人会遇到的情况,经常是便后擦在手纸上有血,只要是有血,那肯定提示肛门直肠或结肠存在某些问题。如果发现自己便血了,先不要紧张,因为便血分很多种,接下来我们将从便血的时长、量、颜色、质地及常见疾病为大家一一解惑,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应对便血。1.便血的时长短暂性便血:偶尔一次的便血、且血量不多、颜色鲜红可能与饮食(如吃了红色的食物)、大便干结或轻微刺激有关,一般不必过于担心,可以先观察1-2天。持续性或间断性便血:如果便血持续了好几天或反复发生,说明可能存在慢性疾病,应及时就医查找原因。2.便血的量少量出血:有时仅在手纸上留下少许血迹,甚至肛门疼痛,可能是由痔疮或轻微的肛裂引起,可以使用些常规的痔疮药膏和药栓,但如果便血反复出现,也需要及时就医。大量出血:如果滴血或喷射状出血,或马桶和大便中明显混有大量鲜红色血液,则可能暗示更严重的问题,如溃疡、息肉或肿瘤,应及时就医。长期大量出血可能会导致贫血,严重贫血可能危及生命。3.便血的颜色鲜红色血液:通常说明出血位置较低,如果血和大便分开,多见于痔疮、肛裂或直肠疾病,如果血便混合要当心肠道肿瘤可能。暗红色或黑色血液:这可能意味着出血位置较高,比如结肠、甚至胃肠道上部的出血。血液经过消化后颜色会变深,呈柏油样黑便或暗红血便需要及时就诊。4.便血的质地与气味便血带黏液或泡沫:如果血中带有黏液或黏冻泡沫状,大便又稀烂,如果时有腹痛,可能提示肠道疾病,如肠道溃疡、息肉可能。血带腥臭味:便血带腥臭味,或者难闻刺激气味,可能预示着肠道炎症、溃疡、甚至肿瘤可能。5.便血常见的疾病便血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常见的包括:痔疮:最常见的原因,通常伴随疼痛、痔核脱出或肛门不适。肛裂:大便干燥或过硬导致肛门裂口,引发短暂剧烈疼痛,慢性肛裂可能疼痛不明显,但容易出血。结直肠息肉:早期可能没有其他症状,但部分息肉会出血,且有癌变风险。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常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便血常带黏冻、泡沫或脓液。结直肠癌:尤其是中老年人或有家族史者,便血可能是早期信号,一般为血便混合,便血暗红,低位直肠癌也可见血便分开,便血鲜红,或常伴有体重下降、贫血等表现。6.如何检查,去哪里检查?初步检查:出现便血时,首先可以观察出血情况,如出血量、颜色、是否伴随疼痛等。就医建议:建议到正规医院的中医肛肠科就诊,因为痔疮、肛裂等是便血的最常见病因。医生通常会进行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必要时还会安排粪常规隐血甚至结肠镜检查,以确定出血原因。总结便血虽然常见,但不容忽视。通过关注便血的时长、量、颜色和质地,可以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如果便血持续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更好地维护肠道健康,保障身体安全。吴闯?中医肛肠科?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六上午地址:静安区延长中路301号中医门诊108诊室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