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术后能做其他手术吗?心脏支架术后遇到反复痔疮出血怎么办?心脏支架术后痔疮的手术怎么选择?麻醉怎么选择?心脏支架术后痔疮手术前抗血小板药物要不要停?近些年来,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狭窄、心肌梗死患者逐渐增多,且趋于年轻化。为了缓解心脏缺血,作为治疗重要手段之一的心脏血管支架手术也随之而多。而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后6~12个月,则需要服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他汀等,是预防支架内血栓的重要一环,这个时候如果做外科手术会明显增加出血风险。因此,正常的外科手术前会停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免手术中大出血。但停用这些药物可能诱发支架内血栓,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无论是“支架内血栓”还是“出血不止”都有风险,为了不在两难中做选择,一般来说,医生会建议患者在支架术后短期内尽量不做其他手术。此外,冠脉支架术后接受其他手术,还要评估已有的冠心病是否稳定,因为手术期间的高凝状态也可能诱发心血管事件的急性发作。但,支架术后短期内又必须要做其他手术怎么办? 术者综合多方文献:如果患者支架术后不满一年,建议尽量不做其他手术。如果其病情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时,则需要多科会诊、充分评估手术前后过程的风险,综合包括内科医生、心脏科医生、麻醉科医生、临床外科医师等共同对手术出血和再狭窄风险进行评估,调整患者的抗血小板用药方案和手术时期,尽量降低风险,优化治疗方案。 近日,我院肛肠科接诊一位反复内痔出血患者,由于心脏支架手术不满半年,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平时规律应用。门诊给予饮食指导、肛门浴洗、润肠通便、痔疮栓、膏剂等应用2个月,肛门便血仍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便时鲜血不断下滴。由于担心长期出血导致贫血、乏力,患者强烈要求手术治疗,尽快解决便血问题。 我们要不要手术?抗血小板药物能不能停?麻醉怎么选择?手术方式如何选择?手术前中后心脑血管风险、意外怎么规避?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患者靳老先生入院后,完善包括凝血、心脏功能再评估等相关检查。术前由肛肠外科王伟涛主任主持,请心脏内科库钰淼副主任医师、麻醉科孟晓钟主任医师、危重病科专家及肛肠科全体医师参与会诊后认为:1.会诊中老年患者,心脏支架术后4月,术前心脏评估手术耐受;2.术前保守治疗效果差,痔疮出血反复发作逐渐加重;3.反复出血不排除与双抗药物持续口服有关。 治疗方案选择:1.术前、中、后不停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及降压药;2.麻醉选择静脉全麻加局麻方式,规避肛肠常用椎管腰麻的穿刺出血风险;3.手术方式选择微创或无创术式、规避术后创面出血风险。4、术后饮食调理,保持大便顺畅,避免久蹲久坐,减轻术后水肿、下坠等不适。 经完善准备,2024年1月22日,郾城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团队在心脏内科监护守候下,给予静脉全麻加局麻下“直肠内痔硬化剂注射、痔上动脉结扎手术”,手术顺利,历时15分钟。术后到发稿为止历经4天观察,目前大便顺利,无术后肛门疼痛,未见肛门出血。
环状混合痔 为肛肠科难治病之一,最终需手术治疗。手术目的 是一期彻底治愈痔疾,同时又能缩短治愈时间,最大限度地保护肛门功能。环状混合痔核大,质地较混硬,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甚至行走、咳嗽、喷嚏或站立时也会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须用手推回,或平卧、热敷后方能回纳。
肛门瘘管又称“肛瘘”、“肛漏”、“瘘管”,其与痔疮、肛裂、脱肛一样,都是肛肠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中西学认为,肛瘘的发病原因多为肛周脓肿(肛痈)溃破后久不收口,湿热余毒未尽,热腐成脓、穿肠而成肛瘘。西医学认为,其大多与肛腺感染有关,治疗以手术为主,那么对于迁延不愈的肛瘘会癌变么?肛瘘的日常症状表现有哪些?一、流脓脓液的多少与瘘管大小、长短及数量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在急性发作期瘘管脓多、异味也比较严重,久治不愈之后的瘘管脓液会有所减少。二、肿块肛缘硬索状物这是颇为常见的现象。炎症的刺激会到导致外口被封闭,在引流下畅的时候,肿块会有所增大。三、疼痛疼痛多数是由于感染或者是脓液的引流不畅,同时也意味着炎症的扩散或者是有新的病灶产生。疼痛的程度与疾病的发展程度是呈正比的,疼痛的越强烈,病情就越严重。 四、潮湿发痒脓液淋漓不尽,会导致肛门部位长期的处于潮湿的状态,长期的受到这些分泌物的刺激,就会加重病情。五、排便问题有些患者会从肛瘘中排出粪便及气体,如果肛瘘复杂性疾病持久不愈,可引起肛门直肠周围形成大的纤维化瘢痕或环状的条索,对排便产生障碍,影响肛门的舒张和闭合,这样就导致了患者排便困难,有便意不尽的感觉。六、全身症状若疾病得不到及早的治疗将会诱发全身的症状,这也是肛痿的症状中比较常见的。在急性炎症期和复杂性反复发作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或伴有消瘦、贫血、体虚等长期慢性消耗症状。因此,肛瘘疾病的治疗需要尽早,但是当疾病没有及时救治时会导致病情加重,最终可能会致使癌变,那危害可就极大增加了,对于我们的伤害也将更加大,肛瘘就有可能发生癌变。哪些肛瘘患者会最终癌变呢? 肛瘘是由于肛门周围脓肿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其不经过治疗是很难自愈的。而其后果即是长期从瘘外口流出脓汁、分泌物,甚至粪便。 从大量的临床资料来看,多数肛瘘不会癌变,但少数患者可导致恶性病变,其导致癌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的炎症存在,使得脓性物,以及粪便从瘘管排出,从而刺激细胞异常增生,导致恶性病变。②细菌感染:细菌长期存在于瘘管内,特别是绿脓杆菌或结核菌感染,缠绵不愈,可导致癌变。③药物刺激:长期大量地使用各种局部外用药,经常刺激局部,导致癌变。总之,肛瘘应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病久癌变。
总访问量 242,309次
在线服务患者 83位
科普文章 25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