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有多种分型标准,按照国际肿瘤学划分可以分为:A型、AB型、B1型、B2型、B3型、C型。1、A型A型胸腺瘤以梭型卵圆形肿瘤较为常见,肿瘤上皮细胞均匀分布,非肿瘤性淋巴细胞较少。2、AB型AB型胸腺瘤与A型胸腺瘤有相似之处,但是局部病灶不含少量淋巴细胞,主要由圆形上皮细胞组成。3、B1型B1型胸腺瘤与功能正常胸腺样组织较为类似,胸腺瘤细胞含量较高,胸腺瘤细胞中包含由类胸腺髓质组织。4、B2型该种类型胸腺瘤提升淋巴细胞含量较高,细胞核主要为空泡型且有核仁。淋巴样组织与第1类型有相似之处,但是病灶内无髓样分化。5、B3型该种类型胸腺瘤又被称为非典型胸腺瘤,上皮细胞一般以多角形更为常见,含有少量异常增生。6、C型C型胸腺瘤指的是胸腺癌,主要有发生异常增生上皮细胞组织,肿瘤组织内无正常胸腺组织,且缺少未成熟淋巴细胞。
一、什么是T管引流?胆囊切除术中,若存在胆总管结石、炎症或损伤,医生可能会在胆总管内留置一根“T”形引流管(简称T管),用于:引流胆汁,减轻胆道压力;预防术后胆漏;术后造影检查,评估胆道通畅性。二、T管的日常护理要点1.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折叠或受压:活动时用别针或固定带将引流袋固定在衣服上,防止牵拉导致滑脱。观察引流液:正常胆汁为金黄色或墨绿色,每日引流量约300-500ml。若胆汁突然减少、颜色变浅(如淡黄色)或出现血性液体,需及时就医。2.预防感染定期消毒:每天用碘伏棉球清洁T管出口周围皮肤(由内向外螺旋消毒),保持干燥。更换引流袋:每周更换1-2次,操作前洗手,避免触碰接口内部。3.活动与生活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提重物,防止T管移位或脱落。沐浴保护:洗澡时用防水敷贴覆盖T管出口,避免浸湿。三、如何正确夹闭T管?夹闭时间:术后7-10天左右(根据医生建议),若引流胆汁清亮、量逐渐减少,可开始试行夹闭。夹闭方法:1.首次夹闭1-2小时,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发热或黄疸;2.若无不适,逐步延长夹闭时间至全天;3.夹闭期间仍需每日短暂开放引流管(如10分钟),防止胆道压力过高。四、何时可以拔出T管?需满足以下条件:1.术后时间:通常需留置2月以上,至少大于8周,年龄大,营养不良,以及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拔管时间适当延长;2.胆汁引流量:减少至每日200ml以下,且颜色正常;3.影像学检查:经T管造影确认胆道通畅,无残余结石或狭窄;4.无感染迹象:无发热、黄疸、腹痛等症状。拔管过程:医生会消毒后缓慢拔出T管,局部加压包扎。拔管后需卧床休息24小时,观察有无胆汁漏或腹膜炎表现。五、紧急情况处理T管完全脱出:立即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按压,尽快就医!引流管堵塞:勿自行冲洗,联系医生处理。发热/剧烈腹痛:可能提示胆道感染或梗阻,需急诊就诊。六、术后饮食建议拔管前:低脂饮食(如蒸煮蔬菜、瘦肉粥),避免油腻食物刺激胆汁分泌。拔管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控制脂肪摄入1-2个月。
引言气胸(Pneumothorax),俗称“肺漏气”,是一种可能突然发生且危及生命的急症。作为医生,我常遇到因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就诊的患者,最终确诊为气胸。本文将从病因、治疗及预防角度,帮助大家科学认识这一疾病。一、什么是气胸?当气体异常积聚在胸膜腔(肺与胸壁之间的潜在腔隙)时,肺组织被压缩,导致肺无法正常膨胀,即发生气胸。患者常表现为突发单侧胸痛、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二、气胸的常见原因根据病因,气胸可分为以下几类:1.原发性自发性气胸高危人群:瘦高体型的青少年或年轻男性。主要诱因:肺尖部的肺大疱(类似“小气球”)破裂,可能与先天性肺组织发育异常有关。常见诱因:剧烈运动、用力咳嗽、气压骤变(如潜水、乘飞机)或无明显诱因。2.继发性气胸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肺气肿、肺癌等肺部疾病患者,因肺结构破坏易发气胸。高危人群:长期吸烟者、老年患者。3.外伤性气胸胸部刺伤、肋骨骨折等直接损伤肺组织。4.医源性气胸胸腔穿刺、肺活检等医疗操作可能导致气胸。三、气胸的治疗:从保守到手术治疗方案取决于气胸类型、严重程度及患者基础健康状况。1.保守治疗观察等待:少量气胸(肺压缩<20%)且无症状者,可能通过卧床休息、吸氧自然吸收。胸腔穿刺抽气:适用于中等量气胸,用针管抽出气体缓解症状。2.胸腔闭式引流术黄金标准:在胸腔置入引流管持续排出气体,促进肺复张,适用于复发性或大量气胸。3.手术治疗微创胸腔镜(VATS):切除肺大疱、缝合漏气部位,并实施胸膜固定术(通过药物或摩擦使胸膜粘连),显著降低复发风险。开胸手术:适用于复杂病例或胸腔镜无法完成时。4.紧急处理张力性气胸(进行性呼吸困难、气管偏移):需立即用粗针头穿刺减压,挽救生命。四、如何预防气胸复发?气胸的复发率较高(原发性约30%,继发性高达50%),需重视长期预防:1.戒烟:吸烟是COPD和肺大疱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2.避免气压剧烈变化:如潜水、高空飞行等,必要时应咨询医生。3.控制基础肺病:COPD、哮喘患者需规范治疗,定期随访。4.适度运动:避免举重、屏气用力等可能增加胸腔压力的活动。5.警惕复发信号: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时立即就医,勿拖延。结语气胸虽可能突然来袭,但通过科学治疗和积极预防,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尤其对于高危人群,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若您或身边人出现疑似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建议。
总访问量 67,538次
在线服务患者 268位
科普文章 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