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创伤骨科苏佳灿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骨科杨越华
副主任医师
4.6
骨科彭建平
副主任医师
3.9
骨科王建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骨科沈超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创伤骨科倪斌斌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骨科陆骅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骨科王栋梁
主任医师 教授
3.5
骨科朱俊峰
主任医师
3.5
张家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骨科沈云
副主任医师
3.4
骨科何继业
副主任医师
3.4
骨科沈雷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骨科陈晓
副主任医师 副研究员
暂无
骨科沈浩
副主任医师
3.4
骨科崔一民
副主任医师
3.4
运动医学王晖
副主任医师
3.6
骨科蔡贵泉
副主任医师
3.3
骨科曾志军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王鹏
副主任医师
3.5
骨科王伟
副主任医师
3.3
骨科李德
副主任医师
3.3
骨关节科何崇儒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5
骨科王成龙
副主任医师
3.3
骨科王光超
副主任医师
3.3
骨科陈羽
主治医师
3.3
骨科左斌
主治医师
3.3
骨科董海
主治医师
3.3
骨科胡衍
主治医师
3.3
陈雨舟
医师
3.4
骨科张元维
医师
3.2
骨科马玉海
主任医师
3.1
1.出院后伤口管理出院根据医嘱每3~5天换药一次,社区医院或本医院门诊就诊挂号缴费后进行消毒或换药,切忌私自打开伤口消毒换药。2.拆线时间及洗澡时间一般术后2周拆线。如果采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则不需要拆线,切口约14天愈合后可拆除纱布或敷料;拆线后3~5天可以洗澡。伤口未愈合时,水进入伤口容易引发炎症,请避免沾水;皮内缝合患者在14天拆除纱布或敷料,再过2~3天可正常洗澡。3.戴着支具的时候怎么穿衣服对于肩关节手术患者,首先解开手臂吊带,伸直手术侧手臂,先将手术侧手臂放入袖中,然后将正常手臂穿入。脱衣服时按穿衣时的相反顺序进行。对于膝关节手术患者,首先解开支具卡扣,穿好裤子后调整膝关节支具松紧,使其贴合下肢肢体,避免支具过度松动从而丧失固定效果。4.支具使用的时长对于关节镜手术患者,若做了修复性手术的一般支具使用6周。但由于每位患者的疾病缓急轻重不同,请按照主诊医生医嘱穿戴。5.晚上睡觉是否可以拆除支具晚上睡觉建议应按医生规定穿戴好支具。避免无意识活动造成再次损伤,因而即使不太方便,也建议穿戴.6.什么时候可以正常活动根据每位患者的疾病状态不同,每位患者开始运动时间亦有所不同,请按手术医生术后康复建议的时间开始运动与锻炼,参考出院小结最后一段出院建议中的复诊时间及康复建议,定期门诊复查,指导下一步康复。7.术后残存部分疼痛部分患者朋友出院后仍会感觉肩关节或者膝关节存在肿胀及疼痛,部分源于术后关节水肿,建议患者出院后使用医用冰袋冰敷,帮助患肢消除水肿并减轻疼痛。8.是否需要常规吃消炎镇痛药由于对医学及药物的缺乏了解,多数患者对消炎镇痛药物存在明显的误解和抵触,认为镇痛药物就是单纯镇痛,消炎镇痛药物除了镇痛,主要的作用是消除关节及周围组织炎症,因此建议患者术后常规使用一段时间消炎止痛药物,可以帮助关节迅速缓解炎症。9.是否所有患者都需要佩戴支具及支具佩戴时间长短对于不同的疾病患者,支具佩戴的建议也不同,请根据医生指导进行佩戴和康复锻炼。单纯肩峰撞击佩戴2~3周,肩袖撕裂戴6~8周,肩关节脱位戴4~6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及韧带损伤一般佩戴6周,每2周调整一次角度。10.肩关节外展支具佩戴睡觉肩关节镜术后患者佩戴外展支具固定,部分患者睡觉时会感觉支具极度不适无法平卧,患者平卧时可在其外展支具下方放置枕头避免支具悬空,若部分患者术后初期无法平卧,可使后背垫高沙滩椅位睡觉。11.突发肩部疼痛如何处理在疾病恢复期间,偶发关节疼痛一般没有问题的,多数由于肌肉肌腱紧张状态引起,可以局部冰敷消炎止痛,同时配合使用消炎止痛药物处理。对于出现关节严重的疼痛建议患者及时至手术医生门诊就诊给予专业的指导意见。
肩关节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肩关节疾病的治疗,如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肩周炎等。然而,手术的成功仅仅是治疗的一部分,术后科学、规范的康复锻炼对于恢复肩关节的功能至关重要。肩关节镜术后关节周围的组织会经历创伤和修复的过程。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可能会导致肩关节粘连、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问题,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合理的康复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帮助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一、冰敷与休息,肩关节制动时间,手腕及肘部活动1.术后24-48小时内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减轻软组织肿胀疼痛。2.保持肩关节支具或吊带固定(根据手术类型决定是否需要固定,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及盂唇损伤手术后肩关节支具固定6周,6周后开始肩关节功能活动锻炼,冻结肩松解术后第2天即可开始肩关节功能活动锻炼)。3.肩关节镜术后即可进行主动活动手指屈伸,腕关节活动,肘关节屈伸。用力握拳,然后缓慢松开,重复进行,每组20-30次,每天3-4组。这个动作可以促进手部和前臂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缓慢屈伸腕关节及肘关节,尽量达到最大幅度,每组20-30次,每天3-4组。二、钟摆运动站立姿势,身体微微前倾,健侧手扶在桌子或椅子上以支撑身体;患侧手臂自然下垂,放松肩部肌肉;3.利用身体的摆动带动患侧手臂做前后、左右或画圈的运动;每个方向做10-15次,每天进行3-5组。三、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站立,患侧手臂伸直,手指轻轻触碰墙壁;用手指“爬墙”的方式,逐步将手臂向上移动,直到感到轻微疼痛或不适;在最高点保持5-10秒,然后缓慢放下手臂;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5组。在爬墙运动的基础上可以增加爬墙画圈运动。四、肩关节外旋训练侧卧位或仰卧位,患侧肘关节屈曲90°,缓慢向外旋转患侧手臂,直到感觉有轻微的牵拉感,保持15-30秒,每组10-15次,每天3-5组。五、肩关节外旋外展训练坐位,肩关节前臂屈曲外旋,放置于桌面进行外展滑动训练,每组10-15次,每天3-5组。六、肩关节肌力训练:双手握住哑铃,两侧手臂进行上举和下降的运动,以及屈肘肌力训练;每组10-15次,每天3-5组。肩关节镜术后的康复锻炼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不同,康复锻炼的方案也应因人而异。因此,在开始康复锻炼前,必须咨询医生的意见,制定适合自己的康复计划。康复锻炼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锻炼的强度和难度。应避免过度用力和突然增加运动量,以免造成新的损伤。在康复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或肿胀加重的情况,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及时咨询医生。康复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坚持不懈地进行。只有通过持续锻炼,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建议术后3至6个月内避免提拉重物或进行剧烈的对抗性运动(如篮球、羽毛球等)。同时,定期复诊,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功能评估来确认恢复进度。如果出现肩关节僵硬、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等问题,需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整。通过科学、规范的康复锻炼,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损伤,膝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术是常用的治疗手段。然而,手术仅是成功的第一步,术后康复训练同样至关重要。关节镜半月板修补术后的主要目标包括减轻疼痛和肿胀,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能力,最终实现膝关节功能的完全恢复,以避免再次损伤。康复锻炼方法1)股四头肌训练:强化股四头肌的锻炼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并减少疼痛。术后第二天即可开展股四头肌训练。患者在平卧位,伸直下肢,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保持5-10秒后放松,每次重复10至15次,每日进行3至4组。此外,患者可进行平卧位直腿抬高训练,患肢离床面30°至40°,保持5-10秒,每天分次训练,每次直腿抬高训练10次,总计每天训练300至500次,股四头肌训练应持续至患肢恢复正常活动能力。2)膝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膝关节需固定伸直2周,术后2周可开始进行膝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2周时,支具调整至30°以开始屈膝活动锻炼,关节活动度每2周增加30°,6周时屈膝达到90°,术后8周可主动屈膝至120°。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3)渐进性负重训练:术后6周内应避免负重行走,6周后随着康复进程的推进,可逐渐增加负重(具体负重情况根据门诊复查结果而定)。患者可首先使用拐杖辅助行走,逐步过渡到单拐部分负重行走,最终恢复完全负重行走。4)平衡训练:术后8至12周,当患肢具备较好的基础力量和稳定性后,可开始进行单腿站立和平衡板训练,以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本体感觉。在进行单腿站立时,患者可首先扶墙站立,逐渐过渡到不扶墙站立,每次站立30秒至1分钟,每日进行3至4组。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活动:术后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关节再次损伤。2)坚持锻炼:康复锻炼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按照康复计划进行锻炼,不可中途而废。3)定期复查: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评估膝关节的恢复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康复治疗方案。康复过程因个体差异而异。在康复期间,务必定期进行门诊复查,并严格遵循手术医师及康复医师的指导进行训练。康复之路可能显得漫长,伴随一定的痛苦。然而,只要坚持科学的训练,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便能够早日恢复健康,重新享受正常运动的乐趣与美好的生活。
总访问量 28,612,680次
在线服务患者 34,611位
直播义诊 22次
科普文章 86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