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疾病: 腹泻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腹泻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成人诺如病毒感染的治疗与防控诺如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的一种病毒,通常会引发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该病毒主要可通过食物、唾液等方式传播,传播途径多样。诺如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不到一百个病毒就可能导致感染,所有人群均易感。当患者粪便污染食物和水后,就可能引起疾病传播。诺如病毒主要感染儿童,但是成人也可感染。诺如病毒感染一般可以在2~3天内恢复,但也可能需要1~2周。1、诺如病毒是如何传播的?诺如病毒主要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比如,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摸了带有病毒的门把手、电梯按钮,吸入了患者呕吐后病毒形成的气溶胶等等。以下传播途径可能导致诺如病毒感染的发生:⑴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贝类海产品和沙拉配料最容易被污染。如果患者在未洗手的情况下加工食物,也可导致食物被污染。⑵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地面或物体后,将手指放入嘴里。病毒在体外环境可存活数日。⑶与患者密切接触,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吸入了患者呕吐后病毒形成的气溶胶等。诺如病毒感染最容易发生在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游轮等封闭、拥挤的场所。从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患者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从症状出现到康复后3天内,患者的传染性最强。有些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体征,但仍然具有传染性,可以将病毒传给他人。2、哪些因素会增加感染风险?以下因素可能增加诺如病毒感染的风险:⑴摄入未烧熟煮透的贝类海产品。⑵在托儿所、幼儿园、医院、养老院、游轮等封闭、拥挤环境的儿童或成人。⑶婴幼儿、老人和慢性疾病患者感染后,更容易发生严重脱水。3、症状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是在1~3天,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轻症患者常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偶有发热、畏寒、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感染后可不出现症状。呕吐特点为喷射性、突然起病、频繁且剧烈,通常伴随腹泻、腹痛等症状。婴幼儿、老年人等免疫功能下人群感染后症状可能较重,需特别关注。①喷射性呕吐: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呕吐通常呈喷射性,即呕吐物突然而有力地喷出,可能会喷射出较远的距离。②突然起病:诺如病毒感染的呕吐通常突然发生,没有明显的前兆。患者可能突然感到恶心,然后讯速出现呕吐。③频繁呕吐:感染诺如病毒的患者会经历多次呕吐,可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再次发作,呕吐次数可能在数小时内多达数次。轻型患者一般一天会呕吐数次,但通常不超过十次;重症患者则可能会呕吐十次以上。④呕吐剧烈:诺如病毒引发的呕吐症状一般比较剧烈,多数患者进食就会呕吐,甚至容易在睡眠中感到恶心,不得不起床呕吐。诺如病毒感染呕吐一般持续2~7天。腹泻特点为水样便或稀水便,通常不伴有黏液、脓血,每日可排便数次或数十次。可能伴有呕吐、腹痛、发热、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儿童以呕吐多见,成人以腹泻多见。腹泻一般持续2~3天,但也可能持续1~2周。发热特点:大约接近一半的患者表现为发热,可以表现为低热,也可以表现为中等程度的发热,也有一少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高热,通常会达到38℃以上,还有可能会同时伴随寒战、怕冷、四肢酸痛等症状,高热期一般会持续1~2天。严重者可出现畏光、颈强直、反应迟钝等表现。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头疼、肌肉酸疼以及嗓子疼等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少数情况下,频繁呕吐或腹泻会导致严重脱水,常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这些患者病情较重,需要前往医院治疗。4、何时应就医?通常,诺如病毒感染病情较轻,数天内即可好转。多数患者无需前往医院就诊。如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⑴过去24小时内腹泻超过6次,或呕吐超过3次。⑵出现严重脱水的症状(如持续昏迷、少尿或无尿、意识不清),幼儿还可能出现哭时无眼泪、烦躁或嗜睡。⑶血性腹泻。⑷数天后症状无缓解。5、如何治疗诺如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没有特异的抗病毒药物,多数患者无需治疗,可在数天内自行康复。临床上暂时没有特效药,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可以在家庭进行。腹泻和呕吐引起的脱水是最常见的并发症。⑴摄入足量液体,以预防脱水。每次腹泻后均应摄入水分。避免摄入碳酸饮料或果汁,否则会加重腹泻。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⑵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控制发热和疼痛。如果体温高于38.5℃超过2小时,应口服退烧药。⑶充分休息。⑷尽量保持正常饮食。正常饮食不仅有助于获取足够营养,还能促进疾病康复。要避免高脂、高糖的食物。症状消失后2天内应避免摄入辣食、酒精和咖啡。⑸如果出现脱水体征(如口干、尿色深),可在药店购买口服补水溶液。严重脱水时需要住院输液治疗。⑹对于腹泻,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蒙脱石散等缓解症状。⑺对于呕吐,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盐酸甲氧氯普胺片、盐酸昂丹司琼片等进行止吐。⑻出现反酸、胃部灼痛的患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兰索拉唑片等进行缓解。⑼除非医生建议,不要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6、患者日常注意事项诺如病毒非常容易传播,患者应注意以下事项,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⑴经常洗手。⑵停止上班或上学,直到康复2天以后。⑶避免旅行。⑷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不能准备和加工食物。7、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减少疾病传播:⑴经常洗手,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以及每次准备和加工食物前。⑵水果蔬菜食用之前要洗净,牡蛎、生蚝等贝类不能生食,要烧熟煮透。⑶如怀疑饮用水被污染,需煮沸1分钟,之后冷却和冷藏。净水器无法除去诺如病毒。⑷地面或物体被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后,立即用含有漂白剂的清洁剂清理和消毒。⑸衣物和床单被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后,应立即脱掉,并使用热水和肥皂清洗。⑹呕吐物和排泄物用马桶冲掉,并确保周围区域清洁。
抗肿瘤药物相关性腹泻1.药物相关性腹泻癌症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接触使用很多种抗肿瘤药物。比如化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等。“是药三分毒”,这些药物可能导致各种各样的消化道症状。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的腹泻还会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造成治疗依从性下降,从而降低预期疗效。2.引起腹泻的常见药物乳腺癌患者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中,常引起腹泻的有以下种类。(不良反应概率数据,绝大部分引用自原研药物的说明书)蒽环类药物:多柔比星(很常见>10%)、表柔比星(常见,但说明书未提示概率)、多柔比星脂质体(常见>5%)。紫杉类药物:紫杉醇(总38%,严重腹泻2-4%)、多西他赛(非常常见,严重G3/4腹泻4%)、紫杉醇脂质体(轻中度39%)、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总15%,严重腹泻<1%)。其他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常见,1-10%)、氟尿嘧啶(少见)、艾立布林(总13.7%,严重腹泻0.7%)、长春瑞滨(总49.7%,严重G3/4腹泻5.7%)、吉西他滨(常见,1-10%)、卡培他滨(非常常见,严重G3/4腹泻13%)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十分常见,>10%)、帕妥珠单抗(十分常见,总67.9%,严重G3/4腹泻8.9%)、恩美曲妥珠单抗(非常常见>10%)、吡咯替尼+卡培他滨(总96.9%,严重G3/4腹泻28.4%)、拉帕替尼+卡培他滨(总56.4%,严重G3/4腹泻7.2%)。3.治疗建议→1级或2级腹泻且无其他并发症状或体征的患者可采用口服补液和洛哌丁胺进行保守治疗。→轻度至中度腹泻并发中度至重度痉挛、恶心和呕吐、发热、败血症、中性粒细胞减少、出血或脱水、严重腹泻患者应住院并进一步评估,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可输注维持型基础糖、电解质如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等,进行积极治疗。4.其他建议建议腹泻的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少食或禁食含乳糖(如牛奶、酸奶、奶酪)的食物。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脂肪摄入。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吡咯替尼引起的不同级别腹泻处理原则1-2级腹泻,使用洛哌丁胺、蒙脱石散对症治疗至腹泻可耐受。≥3级腹泻,使用洛哌丁胺、蒙脱石散对症治疗,观察3天待腹泻恢复至1级以下,后续继续使用洛哌丁胺进行腹泻预防,预防时间持续21天。因腹泻导致暂停吡咯替尼的患者,再次恢复吡咯替尼治疗时,同时使用洛哌丁胺进行腹泻预防,预防时间持续21天。持续3级以上腹泻或2级腹泻伴并发症,暂停卡培他滨,观察3天,腹泻持续不缓解,暂停吡咯替尼,腹泻恢复至≤1级且并发症完全消失,吡咯替尼剂量恢复:第一次恢复:400mg,第二次恢复:320mg,第三次恢复:240mg(吡咯替尼允许下调最低剂量为240mg)5.中药治疗中医学认为运化失常、脾虚浊留是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发病基础,浊阴渐聚、郁热内生是诱发变证的关键,肝脾不调、气机壅遏是病程进展中重要的病症表现,脾肾阳虚、命门火衰为病程进展的核心环节,宜以燮理中焦、温清并行、宣畅气机、摄火归源为基本治则治法。临床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辨证论治。1.辛甘温补,益气升提,补中益气汤主之。补中益气汤可治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脘腹隐痛、神疲纳差之脾胃气虚型腹泻患者,遵《内经》“陷者升之”“虚则补之”之旨,常用其为主方并随证加减化裁。2.清热祛湿,坚阴厚肠,葛根芩连汤主之。葛根芩连汤可治疗症状为泻下急迫、大便黏腻、小便短赤、里急后重等的湿热蕴脾型腹泻患者,常选其为主方并随证加减化裁。3.疏肝理脾,调畅气机,痛泻要方主之。痛泻要方可用于治疗精神紧张、情绪不畅、胁肋胀痛、腹痛等肝脾不调型患者,临床常用其为主方并化裁加减。4.固本培元,涩肠固脱,四神丸主之。四神丸可治腹中冷痛、腰膝酸冷、完谷不化等脾肾阳虚的症状,正如《医贯·先天要论》所言“肾既主大小便而司开阖,故大小便不禁者责之肾”临床常选用四神丸为基础方并随证加减。化疗药物是具有苦寒之性的毒邪。化疗相关腹泻发生的基本病机为肿瘤患者患病日久,大多为正气虚衰,加之化疗阴毒之邪侵袭人体,而此时内外邪气相互感召,湿浊内盛,壅遏气机,耗伤阳气,且浊毒之邪易兼挟他邪诱发变证,致使患者病危。临证治疗以“理中”为重中之重,兼顾畅遂厥阴肝木、温煦命门相火,以保中气轮转、通流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