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医院

别名: 山东省儿童医院
公立三甲综合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肺部结节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肺部结节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关于肺结节肺癌的十大常见问题一、肺结节就是肺癌吗?答:百分之95以上肺结节都是良性的,肺结节不等于肺癌。如何判断肺结节是否为恶性,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判断,建议就诊时候带好电子版的CT资料,传统的胶片因为层厚太厚,很难看到小的肺结节。二、新冠肺炎感染后肺结节明显增多,肺结节与新冠肺炎有关吗?与疫苗有关吗?答:新冠肺炎后,因为机会性筛查导致一大批肺结节通过CT检查得以早期发现,在新冠肺炎没有出现的时侯,很多人没有去做CT筛查,所以导致很多肺结节没有被及时发现。新冠肺炎会可能导致部分人产生肺结节,但是这种肺结节是良性的炎性结节,不会变成肺癌。另外,打疫苗是不会导致肺结节形成。三、CT发现肺结节,我很慌,去看什么科室医生最好?答:建议首选咨询经验丰富的胸外科医生,因为胸外科医生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累积了大量的术前影像与术后病理相互验证的经验,其临床经验对于肺结节良恶性判断及随访策略更有说服力。如果有肺结节的多学科门诊,建议首选多学科门诊咨询就诊,通常包含胸外科,影像科,呼吸科,肿瘤科等专家。四、CT提示肺结节,需要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吗?答:小于2公分的肺结节通常不建议穿刺活检,主要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判断,临床上高度怀疑恶性肺结节首选微创手术治疗,对于直径超过2公分但是影像学不典型的肺结节或者肺肿物,可以考虑肺穿刺活检。五、疑似肺癌的肺结节,首选手术还是消融治疗呢?中药能“磨”掉它吗?答:对于高度怀疑恶性肿瘤的肺结节,只要没有明确的手术禁忌症,首选微创手术治疗。消融治疗通常作为一种补充手段,主要用于因各种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或者多发肺结节无法全部手术切除的患者。总之,微创手术通常作为首选,消融或者放疗可以作为备选。如果肺结节考虑恶性,中药几乎不可能让结节消失。六、体检发现肺结节,医生让我观察随访,定期复查,会耽误我的病情吗?答:有一些肺结节影像学特征不明显,即使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很难鉴别其良恶性,这个时候观察随访就成为一种策略。在观察随访过程中,如果结节增大或者密度变实,则高度怀疑恶性,需要积极手术治疗。恶性的纯磨玻璃结节平均倍增时间大约800天,混合磨玻璃结节平均倍增时间大约400天,也就是说在肺结节显著增大前有足够时间去处理它,不会在短期等待过程中出现转移,更不会耽误疾病的治疗,前提是你得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七、做了肺切除手术,我还能正常生活吗?答:每个人有左右两侧肺,左肺2个叶8个段,右肺3个叶10个段,一共5叶18个肺段。切除1-2个肺叶人还是能正常生活,所以不必担心肺手术后不能正常呼吸的情况,但是短期内不能剧烈运动,需要经过3-6个月休养后肺功能才能慢慢恢复。八、肺癌会传染吗?会遗传吗?答:肺癌不会传染,因此不必担心传染给家庭其它成员;相对于其它恶性肿瘤,肺癌的遗传几率相对较小,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有肺癌,那么你患肺癌的几率比没有家族史的人高出大约20%。九、我不抽烟怎么也会得肺癌?答:肺癌的危险因素很多,吸烟只是肺癌高危因素的一种,大气污染、粉尘等环境因素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研究发现,亚洲不吸烟的女性早期肺腺癌发生比率高,具体原因不清。因此,不吸烟并不代表一定不会患肺癌,但是不吸烟能降低肺癌的发生几率。十、为了预防肺癌这个可怕的疾病,我能提前做些什么事情?答:要重视体检,尤其是超过35岁的有吸烟史的人,一定要做一个胸部CT筛查,目前各大单位的体检套餐通常是X线,但X线无法发现早期肺癌,因此,建议大家在体检时候把套餐改为胸部CT。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是防止肺癌的最有效途径。
10mm磨玻璃结节的现状反思近日,一个护士托人找到我,咨询一个8mm的纯磨玻璃结节的诊断治疗问题,我告知她诊断考虑原位癌-微浸润腺癌阶段,但仍建议她半年后复查,并解释了原因。她告诉我她已经咨询了周围几个大医院的5位专家,均建议立刻手术。我平时工作中也常常遇到类似问题,我认为国内对于磨玻璃为主结节尤其是小于10mm的结节存在着医生过度治疗,患者过度忧虑的问题。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为您深入剖析这个现象的成因、目前的医学共识以及作为患者应如何理性决策。一、为什么会存在过度治疗现象?这是一个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的复杂问题:医学认识的深化与传统观念的滞后:过去:传统的肿瘤学观念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旦发现“癌”或“癌前病变”,首选手术切除,以绝后患。这个观念在很多实体瘤上是正确的。现在:随着对磨玻璃结节(GGN)生物学行为的深入研究,医学界已经认识到,绝大多数纯磨玻璃结节(pGGN)是惰性生长的。它们可能是癌前病变(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或早期肺癌(如原位腺癌AIS)。这些病变进展极其缓慢,可能数年甚至十几年都无变化,对患者的生命不构成威胁。它们被称为“懒癌”,其生物学行为更像是一种慢性病。2,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副产品”:低剂量螺旋CT(LDCT)的普及和高分辨率CT的应用,使得过去无法发现的、直径仅几毫米的微小结节被大量检出。我们看到了一个以前“看不见”的世界。“检出即焦虑”:技术的进步让我们能看到这些“定时炸弹”(虽然大部分是哑弹),但如何处理它们,相应的医学理念和大众科普却没有同步跟上。3,医生的“防御性医疗”与现实压力:医疗风险:在当前的医患环境下,医生担心因“保守观察”导致结节进展而被患者追责。相比之下,手术切除在病理上明确诊断,虽然可能“过度”,但从医疗安全角度看是“最保险”的选择。所谓“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心理普遍存在。专业水平差异:在一些基层医院或非胸科专长的医院,医生对于GGN的自然病程认识不足,倾向于采取更积极(即手术)的策略。绩效因素:不可否认,手术是外科医生的主要工作内容,也与科室和医院的收入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影响决策。4,患者的“恐癌心理”与信息不对称:普通大众“谈结节色变”,一旦发现肺里有东西,会产生巨大的心理恐惧和焦虑,强烈要求医生“一刀切”以求心安。患者往往不了解pGGN的惰性特征,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容易接受甚至主动要求进行不必要的手术。二、当前主流的医学共识与指南建议是什么?国内外权威指南(如NCCN指南、中国肺结节诊治指南等)对不同类型的磨玻璃结节给出了明确的随访和处理建议。其核心思想是:动态观察,抓关键变化点,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以下是简化的共识要点:结节类型与大小推荐处理方式核心逻辑纯磨玻璃结节(pGGN)风险极低,绝大多数是惰性的。<5mm无需常规CT随访,或在年度体检中关注即可。几乎无恶性风险,过度扫描反而增加辐射。≥5mm(或新发)年度低剂量CT随访。观察其大小、密度有无变化。只要不增大、不出现实性成分,就可以一直观察。很多专家共识认为,稳定5年以上,恶性风险极低。>10mm(部分指南为>15mm)可考虑手术。但仍需结合患者年龄、意愿、结节形态等综合判断。即使手术,也首选亚肺叶切除(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而非肺叶切除。尺寸增大是风险信号,但仍需个体化评估。目的是在它转变为有威胁的浸润癌之前干预。部分实性/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风险高于pGGN,关键看实性成分。实性成分<5mm年度CT随访。风险可控,类似pGGN。实性成分≥5mm(或整体直径>8mm)需要更密切的随访(如3-6个月),并积极考虑手术干预。实性成分的出现或增多,是结节具有侵袭性的重要标志,是手术干预的关键指征。一句话总结:对于<10mm的纯磨玻璃结节,国际和国内的主流观点都是“随访观察”优先,而不是“立即手术”。三、过度治疗的危害不可逆的肺功能损失:任何手术都会切除一部分健康的肺组织,导致肺功能下降,影响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尤其对于需要再次手术或合并其他心肺疾病的患者。手术并发症风险:手术本身有麻醉意外、出血、感染、长期胸痛、漏气等风险。心理与经济负担:手术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花费。医疗资源浪费: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处理这些“懒癌”,挤占了真正需要紧急治疗的患者的资源。四、作为患者,如何理性决策?如果您或家人面临这种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步骤:寻求第二诊疗意见(SecondOpinion):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务必咨询大型三甲医院的胸外科或呼吸科,特别是肺癌/肺结节诊疗中心的专家。他们的理念通常与国际前沿接轨,能提供更审慎的建议。搞清楚结节的“画像”:主动向医生了解清楚,您的结节是纯磨玻璃还是混合磨玻璃?实性成分有多少?具体大小是多少?最近一次CT和之前相比有无变化?这些是决策的关键信息。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如果医生建议手术,可以礼貌地询问:“医生,根据指南,我这种情况似乎也可以观察。您建议手术的主要理由是什么?我的结节有哪些高危征象吗?”如果医生建议观察,可以问:“那我需要多久复查一次?复查时主要看哪些变化?”管理焦虑情绪:科学认识pGGN的惰性本质,告诉自己“它在我身体里,但它很懒,不一定会惹事”,可以大大缓解焦虑,避免因恐慌做出错误决定。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果经过评估确实需要手术,对于早期肺癌,微创的亚肺叶切除(楔形或肺段)是首选,它能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对生活质量影响最小。总结:中国医疗在飞速发展中,技术、理念、医生行为和患者认知之间存在的不平衡。对于<10mm的纯磨玻璃结节,过度治疗确实普遍。破局的关键在于医患双方的共同成长:医生需要更新知识,严格遵循指南,摒弃防御性医疗;患者需要加强科普,克服恐癌心理,理性参与决策。“与结节共存,动态监测”正逐渐成为处理早期惰性肺癌的新范式。
磨玻璃影结节开刀四要素##??磨玻璃影结节开刀四要素:变化、密度、大小、位置全解析!刷到这篇的你,可能正被“磨玻璃结节”搞得心慌慌!别急,小新医生帮你划重点——开不开刀,关键看这四点!看完秒懂,收藏备用~?一、结节的“变化”:动态观察是王道!1.首次发现:绝不立刻开刀!-不管是5mm还是2cm,纯磨玻璃结节都建议先随访!因为可能是炎症,抗炎后可能消失。医生安排复查别偷懒:-≤5mm:每年1次CT-5-8mm:每半年1次->8mm:3个月后复查。2.危险信号:这些变化快找医生!-结节增大(比如半年长2mm以上)-实性成分增多(像云雾里出现小棉花团)-出现毛刺、胸膜凹陷等恶性征象!>?冷知识:磨玻璃结节是“龟速生长”,3-5年才长1-2mm!原位癌已被踢出肺癌名单,别过度治疗!??二、结节的“密度+大小”:决定恶性概率!密度比大小更重要!看CT报告关键词:-纯磨玻璃(pGGO):像淡淡薄雾-恶性率约25-72.5%-<5mm:基本良性,年度随访;->10mm:考虑活检或手术。-混合型(mGGO):雾里带实心团(如荷包蛋?)-恶性率飙到90.8%!->8mm且随访未消失:高度怀疑恶性!建议PET-CT或手术。CT值秘密:报告上“CT值>?500Hu”?实性成分多,风险升级!CT值<?700Hu则很安全。?三、结节的“位置”:决定手术方式!位置深浅直接关联手术创伤大小:-肺边缘区(靠近胸膜):恭喜!可做微创楔形切除(只切小扇形组织,恢复快)。-肺深部或靠近肺门:需肺段/肺叶切除(创伤大、切正常组织多)>?黑科技:深位置结节可用“CT带钩钢丝定位”,术中精准切除,不误伤肺!?特殊情况咋办?#多发结节:抓大放小!“主要病灶”(实性多、>15mm)优先处理,小结节定期观察。高龄/基础病多:75岁+患者,纯磨玻璃影优先随访!手术风险可能比结节危害更大。最后一句真心话:磨玻璃结节不是急诊手术!淡定随访可能比“白挨一刀”更明智~定期CT观察+戒烟防霾+好心态=最佳治疗方案!?记得点赞??转发给身边焦虑的朋友吧~#肺结节科普#混合性磨玻璃影#胸腔镜手术#健康干货#CT值#早期肺癌筛查#结节变大>??本文参考胸外科指南及专家共识,个体方案请面诊医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