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简称: 华西医院
公立三甲综合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神经内分泌肿瘤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神经内分泌肿瘤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肠镜发现结直肠G1与G2神经内分泌肿瘤,到底应该选择内镜切除还是外科根治手术切除?一篇文献告诉你答案现在大家体检的意识越来越高,许多朋友早早地就进行了肠镜检查,肠镜检查如果发现肠道有肿物,内镜医生都会顺便取一小块组织送到病理科做活检,判断肿瘤的性质,好决定后续的治疗。不少患者活检报告显示:神经内分泌肿瘤。咋一看这个陌生的名词,大家通常都很懵,这是什么肿瘤?这个时候,第一步最重要的是看肿瘤分级,如果肿瘤分级为G1或者G2,Ki67小于20%,那我们就可以暂时先松口气,肿瘤恶性度低,治疗效果后,预后好。但下一步选择什么治疗方式呢,不少病友,甚至大部分非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的医生也犯难,因为这个病太少见了,如果肿瘤没有远处转移,是直接选择创伤小的内镜切除,还是选择创伤更大的外科根治手术切除?最主要的还是要先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有没有周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才能判断是否能够内镜切除。下面通过我2023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告诉答案!该研究获取了美国SEER病例数据库的3690名患结直肠G1与G2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例资料,筛选肿瘤淋巴结转移与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随后我们选取了国家癌症中心诊治的172例结直肠G1与G2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数据进行外部验证。研究思路先说结论,这类肿瘤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风险到底有多大?3290例患者中有491例患者出现了淋巴结转移,概率为13.3%,139例患者出现了远处转移,概率为3.8%。这说明两点:1.这类患者恶性度的确低,转移风险低;2.这类患者仍有一定恶性度,这与传统很多医生与患者将这类肿瘤当成良性息肉处理,简单内镜切除就草草了事的处理相悖,我们仍应该进行充分的超声内镜、胸腹盆CT、盆腔核磁检查,评估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可能,避免漏诊误诊,遗憾终生!假如觉得做超声内镜检查、核磁检查、或者胸腹盆CT检查很麻烦,或者没有条件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办法大概判断一下肿瘤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风险高不高呢?答案是有的,这就是预测模型!我们先建立了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我们发现肿瘤的大小(小于1cm,1-2cm,或者大于2cm),病理分级(G1或者G2),肿瘤部位(直肠或者结肠),浸润深度(T1,T2,或者T3与T4)是肿瘤出现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我们建立了预测模型:肿瘤大小小于1cm,1-2cm,大于2cm分别赋分为0分,72分,90分,肿瘤部位位于直肠赋分为0分,结肠赋分为73分,肿瘤浸润深度T1为0分,T2为47分,T3与T4为100分。每例患者依据情况算总分,获得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概率,满分为263分,临界值设定为119分,低于119分,淋巴结转移风险低,超过119分,淋巴结转移风险高。内部验证提示该模型的准确性与一致性非常满意。该模型灵敏度为92.7%(大白话讲就是如果100个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通过这个模型操作,有92.7个患者可以被识别出来),特异度为94.0%(大白话讲就是100个被这个模型判断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94个患者做完手术是真的有淋巴结转移)。随后,利用国家癌症中心172例结直肠G1与G2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数据进行外部验证,依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虽然结直肠G1与G2神经内分泌肿瘤危险度低,恶性度低,但是依然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肝脏,肺部等远处器官的转移,不少临床医生因为没有见过这种情况,一直把这类肿瘤当作良性肿瘤诊治,这是不对的。下面我们建立了远处转移的预测模型: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我们发现肿瘤的大小(小于1cm,1-2cm,2-5cm,或者大于5cm),浸润深度(T1,T2,T3与T4),淋巴结转移状态(没有淋巴结转移,或者有淋巴结转移)是肿瘤出现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我们建立了预测模型:肿瘤大小小于1cm,1-2cm,2-5cm,大于5cm分别赋分为0分,45分,57分,91分,肿瘤浸润深度T1为0分,T2为52分,T3为75分,T4为100分,肿瘤有淋巴结转移为0分,无淋巴结转移为19分。每例患者依据情况算总分,获得远处转移的风险概率,满分为210分,临界值设定为75分,低于75分,远处转移风险低,超过75分,远处转移风险高。内部验证提示该模型的准确性与一致性非常满意。该模型灵敏度为96.4%(大白话讲就是如果100个有远处转移的患者通过这个模型操作,有96.4个患者可以被识别出来),特异度为83.9%(大白话讲就是100个被这个模型判断有远处转移的患者,有83.9个患者通过系统检查是真的有远处转移)。随后,利用国家癌症中心172例结直肠G1与G2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数据进行外部验证,依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说了这么多,具体到我们每个患者身上,到底该选择内镜切除或者还是根治手术切除呢。下面我们总结一下研究的结论,第一,我建议每个患者都要完善胸腹盆CT,超声内镜,以及盆腔核磁检查,完善了这3个检查,才能最准确低评估自己的肿瘤有没有扩散转移,能不能直接内镜切除。第二,如果不愿意做这些检查,或者没有条件完善这3个检查,可以参考我们的模型结论,下面我通过两个图简单展示模型的结论,根据这两个图一步一步往下走,可以判断肿瘤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风险。1:直肠肿瘤,只有如果小于2cm,浸润深度T1(没有超过黏膜下层侵犯固有肌层)可以考虑内镜切除,其于情况应选择根治手术切除。2:结肠肿瘤(结肠部位的肿瘤恶性度比直肠更高),只有小于1cm,且浸润深度T1(没有超过黏膜下层侵犯固有肌层)可以考虑内镜切除,其于情况应选择根治手术切除。以上就是分享的我们结直肠G1与G2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转移与远处转移的风险判断,以及选择内镜切除或者根治手术切除的临床决策判断,有什么问题,欢迎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