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疾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二线难治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MDS-RS)治疗后获得血液学进步1例梅XX,男性,85岁。就诊时间:2024-11-18。主诉:贫血3年余,加重4月。现病史:患者2021年体检发现贫血,未明确原因。2023年8月在珠海中医院住院,骨髓涂片:增生活跃,红系未见明显代偿/环形铁粒幼红细胞16%,血小板减少;骨髓活检病理:增生活跃,红系未见明显代偿,MF-1;流式免疫分型未见异常;染色体:20q-;基因:SF3B1+,PPM1D+。诊断MDS-RS(IPSS-R低危,20q-,SF3B1+、PPM1D+)。23年8月-24年1月予生血宁、中药治疗,疾病稳定,Hb70g/L左右,PLT80×109/L左右;24年2月-24年7月因逐渐依赖输血,改为罗特西普50mg,q21d皮下注射治疗,Hb70g/L左右,PLT60×109/L左右。2024年8月中大五院骨髓干抽,流式免疫分型:异常原始髓系细胞1.5%,以罗特西普75mgq21d治疗,依赖红细胞输注;24年9月-24年11月行3程小剂量阿扎胞苷治疗,期间以罗特西普75mgq21天皮下注射,间断输红细胞,Hb70g/L左右,PLT下降到30×109/L。来诊时网织红细胞3.06%,绝对值55.4×109/L,血清铁蛋白965.68ng/ml,血清促红素3302mIU/ml,血象:WBC5.8×109/L,Hb67g/L,PLT37×109/L。症见:面色苍白,乏力,下肢浮肿,皮肤瘙痒,舌淡苔白腻,脉弦细数。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西医诊断:MDS-RS(低危组,R-IPSS3.5分,20q-,SF3B1+、PPM1D+)。中医诊断:髓毒劳(精气血阴虚型)。第一阶段治疗(2024.11.18—2025.3.9共3.7月)1.中药汤剂,以补血方加减(略),日1剂,共4周(24.11.18—24.12.15)。?再障生血胶囊5粒,日三次,口服,共7周(24.11.18—24.12.15;25.2.10—25.3.2)2.西药以联合刺激造血为主。罗普斯亭250ug-500ug,皮下注射,qw,共8次;罗特西普100mg,皮下注射,q3w,共3次。第一阶段治疗后血常规:WBC(3.9-13.7)×109/L,ANC(1.5-8.1)×109/L,Hb(57-72)g/L,PLT(30-113)×109/L。第一阶段治疗及血常规变化趋势如下图第二阶段治疗(2025.3.10—2025.6.29共3.7月)1.罗普斯亭250ug-500ug,皮下注射,qw,共10次;2.罗特西普100mg,皮下注射,q3w,共5次。第二阶段治疗后血常规:WBC(7.2-13.4)×109/L,ANC(3.6-7.6)×109/L,Hb(61-80)g/L,PLT(33-113)×109/L。按语:该患者初诊为IPSS-R低危组MDS-RS,先后历经中医药、罗特西普单药、阿扎胞苷+罗特西普,最终治疗无效,贫血血小板减少加重来诊,属于2线治疗后难治性低危MDS-RS。患者经中医药、罗特西普治疗后,骨髓干抽,骨髓FMC见异常原始髓系细胞1.5%,贫血加剧,考虑为MDS造血衰竭;后以阿扎胞苷+罗特西普治疗后,贫血加重,依赖输血,血小板低下,考虑为骨髓抑制,而非疾病进展为MDS-伴原始细胞增多或急性髓系白血病。基于以上认识,结合罗普司亭治疗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和MDS、罗特西普治疗MDS-RS研究进展,以及患者中医髓毒劳疾病精气血阴虚的本质,我们第一阶段采用中药复方补血方+再造生血胶囊+罗普司亭+罗特西普治疗,发现罗普司亭联合罗特西普或罗普司亭单药治疗期间,WBC、ANC、PLT有升高趋势,但Hb仅稳定或有下降趋势,不能获得红系血液学进步,可能与罗普司亭联合罗特西普使用时间短暂,或罗普司亭单药刺激红系造血作用有限有关。第二阶段我们联合应用罗普司亭和罗特西普2月后,患者终于获得了红系血液学进步,脱离红细输血困扰,随访至25年6月15日,Hb78g/,PLT68×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