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医学影像科李保新
主任医师
3.6
医学影像科周科峰
主任医师
3.6
医学影像科麦筱莉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医学影像科周正扬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医学影像科李冠
副主任医师
3.5
医学影像科何健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医学影像科杨献峰
副主任医师
3.4
医学影像科牡丹
副主任医师
3.4
医学影像科王冬梅
主任医师
3.3
张鑫
副主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胡毓亮
主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辛小燕
副主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秦国初
主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顾康康
副主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孙晓敏
副主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张莉
副主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窦鑫
副主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唐敏
副主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瞿丽萍
副主任医师
3.3
余鸿鸣
主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魏晓磊
主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马义
主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武文博
主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严陈晨
主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李丹燕
主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李辉
主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王正阁
主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季长风
主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孙雨薇
技师
3.2
PET/MR成像技术是在PET/CT成像技术之后,是分子影像领域最先进的技术;PET/MR的辐射剂量低、图像质量高、灵敏度高、更精准。但是,PET/CT和PET/MR不存在哪个比哪个更好,只有哪个比哪个更适合。1【PET/CT的应用范围是很广泛的,如恶性肿瘤分期和疗效评价,肿瘤原发灶探查,高危人群肿瘤筛查,指导肿瘤活检,指导放疗前生物靶区勾画,癫痫灶的定位、认知障碍的分型、心肌活力评估和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等都可以选择PET/CT。】2【与PET/CT相比,PET/MR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更好的显示病灶的形态、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对于脑、头颈部、乳腺、心肌、肝脏、直肠、前列腺、骨等部位病变的诊断优势更大。】由于PET/MR的MR部分没有电离辐射,更适合儿童肿瘤患者,以及对辐射有要求的患者。Q:PET/MR检查的适用人群有哪些?1、长期疾病患者:如罹患乙肝、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平日大多以药物控制的这类人,尤其需要PET/MR检查,可以排除一些病情加重及并发症,做到早期发现,避免更大的损失。2、有肿瘤病史,肿瘤家族史人群:经科学研究,癌症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尤其是食道癌、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等常见恶性肿瘤,建议这类人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必要时可进行PET/MR防癌筛查。3、不良生活习性者,疑似肿瘤患者:当出现这几种情况时需注意:长期作息无常、暴饮暴食、中老年女性下体不规律的流血、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平日经常咳嗽、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明显等。通过PET/MR检查诊断,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4、心血管病人:PET/MR能鉴别心肌是否存活,为是否需要手术的患者提供客观依据。PET/MR是心肌梗塞再血管化血运重建等治疗前的必要检查。5、颅神经病人:PET/MR能对癫痫灶准确定位,也是诊断抑郁症、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等的独特检查方法。注意事项1、检查当日不要穿着带有金属拉链、纽扣、金属装饰品的衣物;2、身体内装有不兼容磁共振的心脏起搏器、除颤器、人工心脏瓣膜、动脉瘤术后金属夹、胰岛素泵、植入体内的任何电子装置、神经刺激器、助听器、人工耳蜗、眼内金属异物等严禁扫描,并避免进入扫描机房内。3、检查当日请携带本人近期的所有病历资料。
1 “零”X射线辐射伤害,尤其适用于对辐射敏感的特殊人群(儿童、孕妇等)。2 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对于“脑、头颈部、乳腺、纵隔、肝脏、胰腺、肾脏、前列腺、胃肠道、心脏、骨骼及软组织”等部位的病变诊断优势更大。3 在肿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等领域具有突出优势,能够实现临床超早期及微小病灶的检出。4 可避免PET/CT检查后,需行MRI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变时的二次MRI检查。5 可实现功能成像及多种特异性探针的应用,发挥精准成像的优势。
PET-MRI是一种将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与MRI(磁共振成像)技术融合的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其核心优势是:(1)更低辐射:相比PET-CT,MR无电离辐射,尤其适合儿童、孕妇及需多次检查的患者。(2)早期诊断:对全身各系统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阿尔茨海默症)和心血管疾病灵敏度更高,可发现毫米级病灶。(3)精准分期:在肿瘤TNM分期、疗效评估中优于传统影像,如清晰鉴别肿瘤复发与治疗后瘢痕。(4)高端健康体检:可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筛查,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将PET-MRI作为一种有效的高端体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