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简称: 中国医大一院
公立三甲综合医院

推荐专家

胸腔镜微创手术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单孔胸腔镜手术:更微创的肺部手术选择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技术,医生通过胸壁上的小切口插入摄像头和手术器械,在电视屏幕引导下完成肺部手术。传统方式常采用三孔(主操作孔+辅助孔+观察孔)或两孔(操作孔+观察孔),而单孔胸腔镜只需一个切口,通常位于腋下或侧胸壁(长约3-5厘米),所有操作均通过这一个孔完成。单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三孔或两孔需在胸壁开多个切口,可能损伤更多肋间神经,术后疼痛更明显。单孔仅一个切口,神经损伤风险低,患者术后疼痛轻,可更早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缩短。美观性更好单孔手术的切口通常隐藏于腋下,疤痕更隐蔽,尤其适合年轻或对美观要求高的患者。术后并发症更少减少切口数量意味着降低感染、出血等风险,尤其对老年或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更安全。手术视野更直接单孔镜头与器械同轴操作,符合人体工程学,医生视野更接近开放手术的直观感受,对深部结节(如肺段切除)的定位更精准。单孔技术已成熟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活检肺癌根治术(早期肺癌的肺叶/肺段切除,技术熟练的医生可以完成更复杂的手术如支气管袖式切除术)气胸、肺大疱切除纵隔肿瘤切除?单孔手术难度大吗?对医生技术要求更高,需经过专业培训。但经验丰富的胸外科医生操作安全性与传统多孔相当。?所有患者都适合单孔吗?多数早期肺癌、肺结节患者适用,但若肿瘤过大或胸腔粘连严重,可能需中转多孔/开放手术。?费用会更贵吗?切口减少,耗材成本降低,总费用与多孔手术相近。单孔胸腔镜是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升级,以“更少创伤、更快康复”为目标,尤其适合肺结节和早期肺癌患者。选择手术方式时,建议与胸外科医生充分沟通,根据病情个体化决策。(注:本文由胸外科医生撰写,旨在科普,具体治疗方案需结合临床评估。)
神奇的达芬奇机器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微创手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得到早期诊断,而根治性手术是对于早期肺癌病例有效的核心治疗手段。近些年来,为了改善开胸手术创伤较大的缺点,微创手术的逐渐成为关注焦点。微创手术包括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VATS,下文中简称为传统胸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obot-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RATS,下文中简称为机器人手术)等方式,可以在较小的切口、避免肋骨扩张的条件下,进行符合肿瘤学标准的外科手术,是一次真正的外科技术革命。相比于开胸手术来讲,包括传统胸腔镜和机器人手术在内的微创外科手术可拥有更好的短期和长期治疗效果。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传统胸腔镜手术)最早于1992年进入我国,并较快得到了普及,它相比开胸手术有诸多优势,事实证明,传统胸腔镜手术可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减少疼痛,使得患者更快地恢复。然而,尽管有这些优势,传统胸腔镜手术仍有一些局限性,例如较差的学习曲线、腔镜器械缺乏灵活性,需要扶镜手的配合、手持长杆器械会放大人手的颤抖以及由于二维光学成像而导致的深度感知和空间协调性差等。手术机器人被定义为是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可被设定程序以帮助手术器械定位和操作的设备。它通常应用于腔镜微创手术而非开放手术。手术机器人最早于1985年应用于临床,发展至今已经有了30逾年的时间。因各外科实际需求不同,手术机器人可分为很多种类,目前应用最成熟的便是胸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自1998年发展至今,是目前最为成熟、应用最广的胸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机器人手术和传统胸腔镜手术的手术适应症几近相同,目前呈现出了一种机器人手术替代传统胸腔镜手术成为新一代胸外科微创手术技术的趋势。它与常规腔镜手术不同之处在于:1、主刀医生坐在远离手术台无菌区外的机器人控制台前,手术器械不是由手术者直接操作,而是由机器人的机械手臂,按手术者遥控的指令实施动作;2、与二维图像不同,机器人手术通过计算机处理提供给手术者清晰明亮放大的三维图像;3、手术器械比常规腔镜器械关节更加灵活,拥有7个活动自由度,可以做上、下、左、右、旋转、弯曲等连续动作。虽然到目前为止,机器人辅助手术还远远不能代替传统手术,甚至不能代替腔镜手术,但它的确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1、手术监视和操作的稳定性:以胸外科手术为例,在平时的胸腔镜手术中,往往需要一名专业的扶镜医生,在某种程度上要比第一助手更为重要,在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中,这将不再成为问题,主刀医师可以灵活地改变腔镜视野的远近和位置,且一旦锁定不会产生人为因素的抖动,为手术的安全和流畅打好了第一道基础。在机器人技术中,可以过滤操作者细微的颤动,保证了操作臂的稳定性。此外,因操作台的人体工程学原理的设计,主刀医师的双肘和前臂搁于操作台上,较传统腔镜的双臂悬空减少了术者的疲劳,更有助于手术的安全性。2、灵活的机械手臂:EndoWrist?智能机械腕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它模拟了人手腕的灵活动作,甚至比人手腕的活动度更大,不但规避了传统胸腔镜手术中器械因切口所限而带来的不便,甚至比开放的手术更加操纵自如。例如在胸腔镜下缝合和打结相对困难,而在机器人辅助下,拥有良好的视野和EndoWrist?智能机械腕的帮助,缝合、打结都不再困难,胸外科医生可以在胸腔镜下做“开放”的手术,可以更好的显露重要的组织器官,借助良好的视野,可以更安全地实施精细手术如游离血管、分离血管鞘膜。3、10倍以上放大及三维的腔镜视野:拥有10倍以上放大倍率和三维成像的监视系统,使得胸腔镜手术不再“平面化”,操作臂可以轻而易举的准确地到达目标位置,在处理血管时更加游刃有余。机器人辅助的胸腔镜手术比传统胸腔镜手术更为简单易学,学习曲线明显缩短,甚至对于没有腔镜经验的外科医生而言也不再成为壁垒。4、远程手术的可能性:由于主刀医师并不真正“临床”,手术台上只需要一名助手和一名器械护上,主机的操作转换为数字信息传送到机械臂系统,这就使远程手术变为可能,医生可以在异地通过网络来实施手术,使得为医疗水平条件有限的地区执行高难度手术变为现实。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给患者带来更加微创的手术效果,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是否能带来生存时间的获益,仍然需要大量临床数据进一步证实。总而言之,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的前景值得期待。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0Q8lGqzsRHAw1lfO0idIg
胸腔镜手术出院后注意事项尊敬的患友:感谢您在住院期间对于我们的工作给予的理解与支持,出院后,您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手术切口换药:可吸收缝线不需要拆线!一般情况下出院后3-4天揭掉切口敷料,观察切口情况,如无红肿及液体渗出(脂肪液化会有油滴渗出),可以淋浴(但不要用搓澡巾搓洗切口);如切口有红肿、疼痛加剧或异常分泌物,切口拍照发给我或及时返回胸外科门诊或病房就诊。2.出院带药遵医嘱服用,会根据病情酌情带祛痰、镇咳、止痛药。3.饮食:维持正常饮食,不要忌口,没有不吃“发物”的讲究,各种食物只要是清淡、新鲜、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都可以吃,逐步恢复到术前的状态。4.呼吸功能锻炼:切记不要一直卧床静养!逐步恢复到术前的活动或运动状态,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早期锻炼以恢复肺活量和肺功能为主,比如进行深吸气训练或吹气球,体力允许的情况可逐步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但需要注意锻炼的力度要把握好,以不感到疲劳为好,不能适得其反。术后一月内尽量不要手提重物,避免引起切口疼痛。5.严格戒烟、避开二手烟:术前吸烟人士,手术后需要继续保持严格戒烟,非吸烟人士也要注意尽量避开“二手烟”。6.观察自身的症状:术后有咳嗽、咳痰、低热、胸痛、少量痰血、出虚汗等都是常见症状,不用紧张,按时用药。如出现高热(38.5℃以上)、咳黄痰、呼吸困难、剧烈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急诊或者与我联系。7.术后的复查:一般情况下出院1月后返回胸外科门诊挂号就诊(每周三门诊,门诊一楼10诊室),评估身体有无不适、药物需否调整及查看切口愈合情况等。后续长期门诊随访计划需要当面咨询接诊医生并根据个人情况(术后病理结果)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