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公立三甲综合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泌尿系结石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泌尿系结石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尿中有絮状物,身体在“报警”??大家有没有在小便的时候留意过尿液的样子?正常的尿液一般是清澈透明或者淡黄色的。可要是有一天,你发现尿液里出现了絮状物,就好像水里飘着一些小毛毛、小碎片,那可千万别不当回事,这很可能是身体在给你“报警”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尿中有絮状物这件事儿。一.病因大揭秘尿里出现絮状物,就像是平静的湖面突然飘来了一些不明物体,背后肯定有原因。泌尿系统感染这就好比是泌尿系统这个“小王国”里来了捣乱的“敌人”,细菌、真菌这些坏家伙在尿路里大量繁殖,就会产生一些炎性分泌物。这些分泌物混在尿液里,就形成了絮状物。比如大肠杆菌,它特别喜欢在尿道里“安营扎寨”,引发尿道炎、膀胱炎等疾病。据权威医学研究显示,泌尿系统感染是导致尿中有絮状物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门诊中占到了相当高的比例。结石作祟泌尿系统里长了结石,就像是河道里有了石头,会阻碍尿液的正常流动。结石在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刮伤尿路黏膜,导致黏膜出血、脱落,这些脱落的组织和血液混合在尿液中,也会出现絮状物。就像一块大石头在河里滚动,会带起一些泥沙一样。有研究表明,尿路结石患者中,大约有一定比例的人会出现尿中有絮状物的情况。肾脏疾病肾脏就像是身体的“过滤器”,负责把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过滤出来形成尿液。如果肾脏出了问题,比如肾小球肾炎,这个“过滤器”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一些蛋白质、红细胞等物质就会漏到尿液中,形成絮状物。这就好比过滤器坏了,一些不该漏过去的东西都漏出来了。其他原因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尿中有絮状物。比如喝水太少,尿液浓缩,一些物质就容易析出形成絮状物;长期憋尿,尿液在膀胱里停留时间过长,也会增加细菌滋生的机会,导致絮状物出现。二.症状表现尿中有絮状物,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可能还会“拉帮结派”,带来其他一些症状。排尿异常很多人会感觉排尿的时候不舒服,比如尿频,就像水龙头关不紧一样,老是想去厕所;尿急,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根本憋不住;尿痛,排尿的时候尿道会有火辣辣的疼痛感,就像被火燎了一样。尿液变化除了有絮状物,尿液的颜色也可能会发生改变,变得浑浊、发红,就像原本清澈的水被弄脏了或者染上了颜色。有的时候,还能闻到尿液有一股刺鼻的气味,就像臭鸡蛋的味道。全身症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出现一些全身症状,比如发热、寒战,感觉身体忽冷忽热,就像在坐过山车一样;腰酸背痛,就像背着重重的壳一样难受;浑身没力气,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三.真实案例:小李的烦恼小李是一名公司职员,平时工作比较忙,经常加班熬夜,喝水也不多。最近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小便的时候,尿液里有一些絮状物,一开始他没在意,以为是上火了。可是没过几天,他开始感觉尿频、尿急,排尿的时候还特别疼,腰也酸得厉害。他赶紧来到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发现他是泌尿系统感染合并了结石。原来,小李平时喝水少,尿液浓缩,加上经常憋尿,就给细菌和结石创造了“生长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李的症状逐渐消失了。四.诊断方法当发现尿中有絮状物时,就需要去医院进行诊断,找出背后的“真凶”。尿常规检查这就像是给尿液做一个“全面体检”,通过检查尿液中的各种成分,比如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等,看看有没有异常。如果白细胞增多,就可能提示有感染;如果有红细胞,就可能有出血的情况。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就像是一个“透视眼”,可以清楚地看到泌尿系统的结构,看看有没有结石、肿瘤等病变。它可以发现肾脏、膀胱、输尿管等部位的异常情况,为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其他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还会让做一些其他检查,比如肾功能检查、尿培养等。肾功能检查可以了解肾脏的功能状态;尿培养可以确定尿液中到底是哪种细菌在捣乱,以便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五.治疗方案找到了病因,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把“敌人”赶跑。药物治疗如果是泌尿系统感染,一般会使用抗生素来消灭细菌。就像派士兵去打仗一样,把细菌统统消灭掉。不同的细菌可能需要不同的抗生素,所以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如果是肾脏疾病,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来控制病情,保护肾脏功能。手术治疗如果是结石引起的,而且结石比较大,无法自行排出,就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就像是把河道里的大石头搬走,让尿液能够顺畅地流动。现在的手术技术越来越先进,很多手术都可以通过微创的方式进行,对身体的伤害比较小。生活调整在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生活调整。多喝水,就像给身体的“小河流”注入更多的水,让尿液能够及时把废物冲走;避免憋尿,不要让尿液在膀胱里停留太长时间;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尿道口清洁,就像给“小王国”的大门做好防护一样。六.预防措施预防尿中有絮状物,就像是给身体的“小王国”修筑一道坚固的城墙,让“敌人”无法入侵。多喝水每天至少要喝1500-2000毫升的水,相当于3-4瓶矿泉水。多喝水可以让尿液保持稀释状态,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降低结石和感染的风险。就像经常给河道换水,让河水保持清澈一样。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澡、勤换内裤,尤其是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的原因,更要注意会阴部的清洁。性生活前后也要注意清洗,避免细菌感染。合理饮食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这些健康的食物就像是给身体提供了充足的“弹药”,让身体更有抵抗力。定期体检定期去医院进行体检,就像给身体做一个“全面检查”,可以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尿中有絮状物虽然听起来有点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病因、症状,及时诊断和治疗,做好预防措施,就可以把这个“小麻烦”轻松解决。希望大家都能关注自己的尿液健康,让身体的“小河流”永远清澈通畅!?
泌尿系结石术后的双J管,我该怎么做?在肾输尿管结石术后,泌尿外科医生常规会在患者体内留置一种输尿管支架管,又称为“双J管”,然而很多患者却对其半知半解,这双J管究竟有什么用处?置入后有哪些反应是正常的?置入双J管后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做一科普。一.双J管主要起什么作用呢?在泌尿结石手术后,为解除输尿管术后炎性水肿和结石碎片排出造成的暂时性梗阻,防止术后伤口漏尿和输尿管狭窄,常规会放置“双J管”,以此替输尿管作暂时性的支撑和引流,保证尿流可以不受干扰地从肾脏流通到膀胱。一般而言,“双J管”的置入,也象征着手术已经打通输尿管阻塞,患侧的肾积水开始缓解。二.双J管置入术后出现什么现象是正常的?留置双J管后,因双J管属异物,人体对异物都有排斥反应,因而留置双J管后,80%患者都有不同的反应,一般都能自行缓解。主要表现有:1.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不尽感,其原因为双J管刺激膀胱三角区,引起患者排尿不适。2.血尿:结石部位输尿管粘膜充血出血,双J管刺激输尿管粘膜出血,一般不会发生大出血,且大多与活动有关。3.同侧腰部胀痛:以排尿时为重,排尿后能自行好转;原因为排尿时膀胱内尿液经双J管返流到肾内,故感觉腰部胀痛;排尿后肾内尿液再次排到膀胱,故胀痛能自行好转。4.耻骨位置发酸:大部分病人刚放置时小便会觉得耻骨上的位置酸酸的,且可能会延伸到背后肾脏的位置。三、双J管置入术后的注意事项a.多饮水、勤排尿,禁憋尿,每天饮水2500-3000ml,一定不要憋尿,更不要用力排尿,以免由于膀胱负压增加、咳嗽等导致尿液反流;b.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频繁弯腰的活动,减轻双J管的刺激;c.有明显腰腹部疼痛不适时,可以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如明显疼痛、卧床休息后疼痛不能减轻,可考虑提前拔掉双J管;d.如果发生严重的血尿、腰痛、尿道口漏尿、发热超过38.5℃时,就要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或到医院就诊。e.留置时间谨遵医嘱,按时返院取出双J管。普通输尿管及肾结石手术留置4周左右,如有输尿管狭窄则需留置3-6月不等。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按时返回医院将双J管从体内取出。否则时间一长,双J管失去弹性,容易出现断裂,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时间过长,尿液长期附着双J管上,形成结石,造成了严重肾积水和肾功能损伤,后果非常严重,一定要重视。四、双J管取出后注意事项1、观察排尿情况:双J管取出后,要密切留意排尿的颜色、尿量及排尿时有无疼痛、血尿等异常情况。若出现血尿,轻度血尿一般可通过多饮水,多排尿,血尿可逐渐减轻。但如果出血量明显增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应及时就医。2、保持充足饮水:多喝水对于双J管取出后的恢复至关重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路的作用,有助于清除尿路中残留的小血块、细菌等,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3.预防术后尿路感染:谨遵医嘱按时服药,伴有尿路刺激症状的可以口服头孢或者喹诺酮内抗生素3天,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应按照医生的指示按时服用,以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严重着需要及时就医。4、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弯腰搬重物等,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减少身体的应激反应,有利于减轻尿路的负担。5、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每日用温水清洗,特别是尿道口周围,可减少细菌滋生。女性在排尿后应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肛门处的细菌污染尿道口。6.定期复查:在拔出双J管后,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如泌尿系的彩超、尿常规等,以明确结石有无复发、积水是否加重、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