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钦开
主任医师 教授
肾内科主任
肾病内科魏昕
主任医师
3.4
肾病内科鄢艳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肾病内科皇甫术
主任医师 教授
3.4
肾病内科周静
主任医师 教授
3.4
肾病内科吕金雷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肾病内科王缨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肾病内科李秋月
主任医师
3.3
肾病内科江磊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肾病内科占小江
副主任医师
3.3
杨柳
主任医师 讲师
3.3
肾病内科王瑜
副主任医师
3.2
肾病内科罗来敏
副主任医师
3.2
肾病内科肖俊
副主任医师
3.2
肾病内科刘思逸
副主任医师
3.2
肾病内科杨玉娟
副主任医师
3.2
肾病内科蒋青
副主任医师
3.2
肾病内科张莉
副主任医师
3.2
肾病内科赵青
副主任医师
3.2
肾病内科曾艳
主治医师
3.2
梅文娟
主治医师
3.2
肾病内科肖倩
医师
3.2
肾病内科吴剑亮
医师
3.2
肾病内科邱盼林
医师
3.2
骨质疏松是怎么回事? 慢性肾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糖皮质激素,然而糖皮质激素虽然能起到抗炎的作用,也会造成骨质疏松等常见并发症。首先,大家得对骨质疏松有个大概了解,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质量受损及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性的全身性骨病。现实生活中它跟感冒、胃肠炎一样常见,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都是慢性病,因为前期症状不明显。因此我们也说骨质疏松是静悄悄的疾病。 一起来看下下面这张图,左边是健康骨骼的图片,右边是骨质疏松的图片,大家看出有什么不一样了吗? 左边健康的骨骼,骨质排列紧密而整齐,而骨质疏松的骨骼呢?不但内部结构紊乱而且十分稀疏。这样一对比,抗打击能力孰强孰弱是不是一目了然呢?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疼痛:患者可有腰背痛或周身骨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困难。 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变矮、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胸廊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改变腹部解刨结构,导致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和过早饱胀感等。 脆性骨折:患者在低能量或非暴力情况下(如轻微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即可发生骨折,即脆性骨折。骨折常见部位胸椎、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怎么判断是否发生骨质疏松? 尽管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是疼痛骨折等等,但是大部分患者在没有骨折之前通常没有症状。因此,如果没有因骨折而感到疼痛,很多人会误以为自己没有骨质疏松。其实,骨质疏松必须靠检查才能确定。 那么,肾友怎么查自己有没有骨质疏松呢?最常见的是双能X线检测腰椎及髋关节的骨密度。骨密度越低,骨折发生率越高。 糖皮质激素治疗第1年内,骨量丢失最明显,骨折发生率高。不管激素治疗剂量是多少,只要激素疗程超过3个月,都建议检查是不是有骨质疏松。在使用激素的过程中,建议6-12个月检查一次骨密度。等骨密度明显改善了,可延长至2~3年查一次。 如何防治改善呢? 钙,是保持骨密度正常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日常饮食中,如果肾友非常挑食、这不吃那不吃导致营养物质缺乏,会使骨质疏松更加严重。奶制品、绿叶蔬菜、豆制品。这些食物含钙丰富,肾友可以适当的食用。(虾皮、骨头汤补钙效果差) 适度锻炼。过度的锻炼或者完全不锻炼对骨骼健康都是有害的。建议肾友在身体能承受的范围内,每周进行4~7天,每次30分钟~1小时的运动锻炼,如快走、慢跑等。 饮食均衡增加膳食钙的摄入、适当运动锻炼、戒烟、少饮酒,以及预防跌倒、撞击是生活方面的建议,下面我们讲骨质疏松药物方面的预防和治疗。 骨质疏松的药物小常识 许多肾友可能发现了,在吃激素时,医生通常会给肾友配合使用钙片和维生素D,如碳酸钙D3这类药物。许多研究证实,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过程中,钙片联合维生素D的治疗可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一般建议肾友最好在睡前、直接吞服钙片。因为人体在晚间12点以后至凌晨,血钙最低,钙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但如果肾友吃钙片是用于降磷,最好餐中嚼服,这样食物中的磷才能最大程度的与钙剂结合,生成磷酸钙,增加肠道中磷的排出) 对于较严重骨质疏松、医生评估骨折风险大、或者已经发生骨折等情况的肾友,可能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他药物治疗,如阿伦磷酸、利塞磷酸钠等。 参考文献: 1、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glucocorticoid induced osteoporosis.uptodate 2、Clinical features and evaluation of glucocorticoid induced osteoporosis.uptodate 3、Osteopor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uptodate 4、Calcium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in osteoporosis.uptodate
一、皮肤黏膜表现特征性皮损蝶形红斑:鼻梁和双颧颊部对称分布的蝶形红斑是SLE的标志性表现。光敏感:约50%患者出现紫外线暴露后皮疹加重。其他皮疹:盘状红斑、环形水肿性红斑(参考内容2中病例)、甲周红斑、网状青斑等。黏膜溃疡:口腔或鼻黏膜溃疡常见,可为首发症状。罕见皮肤表现狼疮性脂膜炎、疣状斑块(如参考内容2中病例)、狼疮性乳腺炎等。二、骨骼肌肉与全身症状关节与肌肉对称性多关节疼痛、肿胀(常见于手部小关节),通常不伴骨质破坏。肌痛、肌无力,部分患者出现晨僵。全身症状发热:多为低热,少数呈高热(需警惕狼疮危象)。疲乏、体重下降:约90%患者早期出现,易被忽视。三、重要脏器受累表现肾脏损害(狼疮肾炎,LN)50%-70%患者出现临床肾脏受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严重者进展至肾衰竭。病理分型(WHO标准)中,IV型(弥漫增殖性)和VI型(硬化性)预后较差。神经精神狼疮(NPSLE)轻者表现为头痛、认知障碍;重者可出现癫痫、脑血管意外、昏迷等。需排除感染、代谢异常等继发因素。心血管系统心包炎(最常见)、心肌炎、Libman-Sacks心内膜炎,长期患者需警惕动脉粥样硬化49。呼吸系统胸膜炎、间质性肺病、肺动脉高压,急性狼疮性肺炎可表现为呼吸衰竭。四、血液与免疫系统异常血液系统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需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鉴别)。血栓性微血管病、噬血细胞综合征等罕见表现。免疫学标志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阳性;补体C3/C4降低提示活动期。六、特殊人群表现老年SLE起病隐匿,蝶形红斑、光过敏等典型皮肤症状少见,易合并间质性肺炎、浆膜炎及误诊。儿童SLE病情更重,多系统损害明显,狼疮危象(高热、急性肾衰竭等)发生率高。总结SLE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低热),随疾病进展逐渐出现多系统损害。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及病理结果,治疗强调早期干预与多学科协作。对于疑似病例,应全面评估并动态监测病情活动性。
1. 定义与分类肾囊肿是肾脏内形成的充满液体的囊性包块,与外界不相通,多为良性病变。根据病因可分为:单纯性肾囊肿:最常见,占成年人肾囊性病变的绝大多数,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50岁以上人群约25%-50%)。通常无症状,囊液清亮,囊壁薄且无恶性倾向。多囊肾:遗传性疾病,双肾多发囊肿,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获得性囊性肾病:由慢性肾脏病或长期透析引发。2. 症状与并发症大多数单纯性肾囊肿无症状,但以下情况可能需警惕:压迫症状:囊肿增大(直径>5cm)可能引起腰部钝痛、腹部不适或尿路梗阻。感染或出血:囊内出血、感染时疼痛加剧,可能伴随发热或血尿。恶性风险:若囊肿短期内迅速增大、囊壁增厚或钙化,需排除癌变(概率约5%)。3. 预防与生活管理饮食调整: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防囊肿破裂),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态。定期复查:尤其对于多囊肾家族史或已确诊者,需监测肾功能及囊肿变化。6. 误区澄清肾囊肿≠肿瘤:单纯性囊肿为良性结构异常,癌变率极低,无需过度恐慌。并非所有囊肿需手术:无症状且体积较小者以观察为主,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损伤。总结肾囊肿多为良性病变,需根据症状、大小及影像学特征制定个体化方案。超声是诊疗核心工具,微创技术(如穿刺硬化术和腹腔镜)显著降低了治疗风险。患者应重视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避免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