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中心医院

公立三甲综合医院

推荐专家

宫颈癌前病变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宫颈CIN 再看病理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生殖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潜伏在细胞若干年,一旦机体免疫力降低,潜伏的病毒可恢复活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前病变,由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所致。从高危型HPV感染到自然进展为子宫颈癌需要数十年的时间。01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分为两级:1、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包括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CIN1);CIN1:异型细胞占据宫颈上皮层下1/3,多为HPV感染的一过性表现,可自然消退。图源?网络2、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包括子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和3级(CIN2,CIN3);CIN2:异型细胞超过上皮层下1/3,但不足2/3。CIN3:异型细胞占据上皮层2/3以上或全层(原位癌)。图源?网络02累及腺体,严重么?当组织病理学出的报告中有累及腺体这个词的时候,只能说明鳞状上皮病变的旁边有一个腺体,鳞状上皮的病变,掉落在或者是波及到我们这个腺体上了,它依然是鳞状上皮的病变,最多我们说,病变累积的范围比较广,不能说病变的程度增加。该患者初次病理报告为局灶鳞状上皮内病变,伴累腺,组织形态学类似CIN1或CIN2的病变,这对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分级,是该分为LSIL还是HSIL产生分歧,于是需要进一步检查——免疫组化,来明确诊断。03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P16P16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在高危HPV相关病变中,病毒整合到宿主细胞导致病毒致癌蛋白E6和E7释放,降解P53、失活Rb,释放转录因子E2F,促使细胞周期进展。作为负反馈对照,P16的表达将增加,此时,可通过免疫组化检查其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表达情况。P16被选为宫颈病变组织病理学诊断的首选生物标志物,建议以下4种情况使用:①区分高级别CIN与萎缩和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②形态学诊断为介于低级别和高级别CIN之间的CIN2级;③专家根据形态判读具有争议的病变;④高危阴道镜转诊患者。所以,加做免疫组化P16可用于宫颈CIN低级别和高级别之间的病理诊断及鉴别。对于CIN2且p16阳性患者,参照高级别CIN管理。而对于CIN2且p16阴性者,原则上无需治疗,随访观察,必要时可行诊断性锥切术。Ki-67Ki-67是一种细胞增殖核抗原,是反应细胞增殖状态的理想标志物。由于肿瘤的发生是细胞生长失去控制、无限增殖的结果,因而,Ki-67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对肿瘤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CIN级别越高,细胞增殖越活跃,Ki-67的阳性率就会越高。因此,Ki-67可作为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标记物,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正常生理条件下,p16和Ki-67相互排斥,若同一细胞内二者同时表达,表明细胞周期失调控,细胞异常增殖,因此同一细胞内二者同时表达可作为细胞周期调控失常的一个指标,提示子宫颈上皮高级别病变,是一种不依赖于形态学的客观标志物。所以宫颈活检建议免疫组化主要是用于鉴别癌前病变的高级别CIN、低级别CIN以及良性反应性改变,减少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