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经颅磁、重复经颅磁刺激、医用和家用经颅磁刺激仪有哪些区别 ?
什么是经颅磁(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什么是重复经颅磁(Repetitive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rTMS),
医生集团-广东线上诊疗科科普号2024年01月30日61
0
0
-
关于多动症的小知识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俗称“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症
刘佳民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0月27日393
0
3
-
多动症和抽动症,哪个对儿童危害更大?
盛志强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30日38
0
0
-
许多时候大家都很困惑,我的孩子真是ADHD吗?
没有验血,没有尿检,没有生物指标...其他孩子也不是完全没有他的行为吗?怎么能说这是一种病呢?的确,ADHD是一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为症状学。医生根据外现行为判断,没有明确的生化指标。抑郁症、焦虑症、
陈青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25日453
0
0
-
没有父母的支持,孩子就无法彻底治疗多动症!
ADHD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精神疾病:约8-10%的儿童患有ADHD;ADHD是可以遗传的:ADHD儿童一般也有这类家庭成员,一般是父母,也可是姑姑、叔叔等;ADHD会导致大脑发育迟缓:大脑中擅长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计划、组织和做出正确决定的部分是不成熟的;30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培养父母是治疗多动症儿童干预的重要环节,这是最重要的环节。1.对6岁以下的ADHD儿童,不应以药物干预为主要手段,而应以行为干预为主。2.对6岁至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父母行为教育应结合课堂行为与相关药物,作为主要干预方式。3.一些常见的游戏疗法和谈话疗法在年幼的儿童中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干涉时需要大量关注父母的参与和指导。父母应增加与ADHD儿童的亲密互动时间,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父母可以通过专业的父母行为管理培训来提高干预效果。这种训练可以教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不同行为,提供有效的奖励信息反馈,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王东记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24日350
0
0
-
你对多动症的三大疾病了解多少?
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经常发呆,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一定要注意。专家指出,多动症不一定反映在活跃的疾病中,因为这只是多动症的表现之一。如果孩子长时间不集中精力,异想天开,也可能是多动症的症状。1、非理性:情绪不稳定,容易激起冲动,反复无常,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精神兴奋,容易受到挫折。2、学习障碍:具体表现为学业成绩低。多动症患者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学习障碍的原因与注意力不集中和活跃有关。学习障碍的发生时间取决于智商水平和多动症的严重程度。智商水平中下的严重多动症患者在学龄初期可能会出现学习障碍。智商水平高、活跃症状轻的,初中可能会出现学习障碍。3、神经发育障碍:大约一半的患者可以看到神经系统软体征,表现为快速轮换动作迟钝,动作不敏感,有些患者会有视觉运动障碍、空间坐标感知障碍等。
王东记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20日504
0
0
-
关于多动症检查,你知道多少?
“我家孩子上课老走神,学习不认真,也不爱做作业,一会鼓捣这个一会鼓捣那个,平时特别多动、好动。医生,这是不是多动症?需不需要检查?医院里都有什么检查项目?”这些是从事儿科医生工作三十余年来听到最多的话。儿童多动症的医学诊断项目一、体格检查1岁以上的儿童都可以进行多动症检查。体格检查主要是检查患儿有没有遗传病史,心理是否健康,能否独立完成翻手试验、点指试验、指鼻试验等行为测试。许多多动症患儿的手脚不灵活,很难完成精细动作,比如系鞋带扣纽扣困难,这就是感统失调的表现。二、注意力检查多动症儿童的特点就是对任何事都无法集中注意力,或集中的时间特别短暂,需运用注意力测试仪进行检测。孩子总是粗心大意,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导致学习成绩差,产生“反正我努力学也学不好”的心理,很可能引发厌学、逃学。三、智商检查多动症儿童的智商一般都是正常的,但往往学习水平和智力水平不成正比。通过智商测试仪来检测患儿的智力情况,可判断多动症障碍对患儿智能的影响程度并对用药有指导性意义。四、专业仪器检查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病因就是由于脑内分泌失衡,削弱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而使孩子动作增多。所以,儿童动态脑电图、核磁共振等专业仪器是鉴定多动症的关键。如果孩子长期过度好动,经常玩的满头大汗却不想停下来,晚上睡觉时也不安稳,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骨骼成长及脑部发育。五、微量元素检查实验证明,如果儿童摄入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铅,或者缺乏锌、铁等微量元素而使一些无法正常传递,都有可能造成多动症。微量元素分析仪可以分析儿童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找出具体病因。关于儿童多动症的医学诊断需要哪些项目,你明白了吗?
陈青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8月24日324
0
2
-
多动=多动症?两者之前区别很大,家长要注意准确区分!
经常会听到不少宝妈说:“我家娃怕不是有多动症,一天到晚不停捣乱、还大喊大叫的?”“不能安静地坐上一分钟,手总是不停抠来抠去?……”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有以上的同感,感到心累的同时可能会默默的怀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其实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我们误会孩子了,好动、多动不等于多动症,他们注意力没法一直集中只是因为年纪还小的缘故。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讲讲多动症到底是怎么回事?多动症和普通好动的孩子有哪些区别?多动症又有哪些表现?什么是多动症?多动症是儿童行为出现异常,其主要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多动、易冲动,学习效率低下,缺乏自控能力,并可能伴有认知障碍,男孩子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女孩子。如何判断孩子多动?首先,我们必须要区分多动症的孩子和普通好动的孩子的区别:1、多动症的孩子是在任何场合下,都会调皮起来的,比如在上课、考试的时候。而普通好动的孩子在上课这种比较严肃的环境中,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的。2、多动症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心不在焉,虎头蛇尾的,没有真正的兴趣爱好。而普通好动的孩子一定是会有兴趣爱好的,比如一个好动的孩子,你让他认字他可能不愿意,但他可以搭一个下午的积木。3、多动症的孩子一般是很难融入集体的,他们没有办法跟小朋友们好好相处。而普通好动的孩子在幼儿园、学校一定是有好朋友的。4、多动症的孩子在任何环境下的冲动行为都是无意识的,不受控制的。而普通好动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在某些场合跟小朋友闹不愉快了而发脾气,但是在大人的安抚下或离开那个场合很快就会平复情绪的。由于多动症是一种心理行为疾病,所以它的诊断过程需要患儿、患儿的照顾者和医生的共同参与才可以确诊。多动≠多动症家长要注意区分?讲了那么多,无非是想要跟大家强调:多动≠多动症。那如果宝宝确实不是多动症,只是好动怎么办呢?1、儿童活泼好动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宝宝精力太旺盛,就让他多做些消耗精力的户外活动,比如爬山、骑车、踢球等运动,这样也有利于孩子的睡眠。2、弄清宝宝真正的喜好如果宝宝在做某件事时注意力不集中,要先弄清楚他到底是注意力缺陷,还是只是对现在正在做的事不感兴趣,多找找宝宝的喜好。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有的喜欢堆积木,遇到感兴趣的事情,孩子可以专注很久!3.在陪娃的时候,爸妈的注意力会影响宝宝的注意力,所以在陪娃时,父母自己也要放下手机,专注陪娃别走神哦。在宝宝自己玩的时候,也不要一会儿喂水、一会儿问问题去打断他,这样反而会破坏宝宝的专注力。另外,陪娃一起做安静活动时,也可以放一些舒缓的、安静的音乐,帮宝宝放松下来哦。
王东记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8月20日803
0
3
-
A娃需要接受多长时间的治疗才能恢复到像普通孩子那样?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导致的做事冲动、毛躁,缺乏计划性,人际关系不良等,给患儿的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多困难。药物治疗是弥补ADHD儿童在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方面缺陷的有效方式之一。然而,不少父母对药物治疗仍然存在很多疑问,不了解什么时候应该进行药物治疗,也有很多已经开始采用药物治疗的父母确实观察到了药物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是一旦停药,各种症状就复燃,因此,“要治疗多久?”也成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A娃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开始药物治疗,又需要接受多长时间的治疗才能恢复到像普通孩子那样呢?1.ADHD是一种慢性病,药物治疗尤其重要ADHD是一种慢性神经发育障碍,儿童期发病,其全球发病率7.2%,中国发病率6.26%[1]。ADHD的核心症状包括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ADHD会对儿童或成人社会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如:导致学习和工作困难,缺少自尊,与家庭成员、同伴或同事关系紧张等[2]。大多数ADHD患儿的症状和功能损害将会持续至青少年和成年[3]。ADHD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首先要制定一个长期的治疗计划[2]。尽管有有效的行为治疗,但药物治疗在ADHD的治疗中仍起着主要作用。药物治疗被认为是ADHD最具成本效益的治疗方法[4]。研究显示,长期服用药物可以改善ADHD患者的学习和社会功能[4]。2.什么情况下应该采用药物治疗?如果孩子被确诊为ADHD,医生可能会建议药物治疗,但家长可能会对药物治疗有所顾虑,因此,有必要了解什么情况下应该采取药物治疗[5]:如果父母对药物治疗存在顾虑,可首先选用非药物干预措施(例如辅导父母、行为治疗),如果无效,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如果儿童的行为非常难于管理,已经给课堂纪律、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带来了明显的影响,甚至被学校警告、停学,药物治疗是最快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先用药物治疗控制症状,再辅以行为治疗或其他训练。如果患儿家庭不和睦、父母之间矛盾冲突多,不能参与儿童管理训练;父母在处理儿童的问题上缺乏方法和手段,不能执行行为治疗措施;父母的性格急躁,本身存在心理问题,不能耐心管教孩子等,可以首先考虑药物治疗。待孩子行为改善后,父母压力减轻,情绪好转,再启动行为治疗,使家庭进入良性循环。3.药物治疗需要维持多长时间?ADHD的症状可以长期存在,甚至持续终身,其各种负面影响也长期存在。因此ADHD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也应是长期的,常常需要治疗数年,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6]。尽管有不少ADHD儿童因为情况得到改善而停止服药,但可能在停药后需要重新吃药。既往ADHD的药物治疗采用间断治疗的方法也是不科学的[6]。ADHD除了影响学习外,还影响其他功能问题[6]。采用间断治疗可能只对学习有所改善,但其他问题仍然存在,而这些问题可能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6]。因此,目前多主张药物治疗应采用连续服药的方法,每天都需要服药,即使周末或假期也应该服药,延迟或放弃药物治疗都会影响治疗的总体效果[5]。小结ADHD呈慢性过程,对患者学业、职业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消极的影响。因此,对于ADHD的治疗,应遵循早期、规范、长期、连续、个体化和“全天候”的治疗模式,应将治疗后“达到缓解、提高生活质量”作为治疗的目的,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早期识别、规范诊断和治疗的儿科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20,58(03):188-193.2.郑毅,刘靖主编.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3.WolraichML,HaganJF,AllanC,etal;SubcommitteeonChildrenandAdolescentswith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eDisorder.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fortheDiagnosis,Evaluation,andTreatmentof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inChildrenandAdolescents.Pediatrics.2019;144(4):e20192528.Pediatrics.2020Mar;145(3):e20193997.4.KhanMuhammadUmair,AslaniParisa.AReviewofFactorsInfluencingtheThreePhasesofMedicationAdherenceinPeoplewith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J].Journalofchildandadolescentpsychopharmacology,2019,29(6):398–4185.苏林雁.多动症儿童的科学教养写给多动症儿童的父母.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e2446.徐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的新认识[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4):3.原创专心有助专心有助2023-08-1618:30发表于北京
陆小彦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8月16日834
0
5
-
被轻视的“多动症”可能影响孩子一生,应尽早干预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普及,多动症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个禁忌话题,许多家长也意识到了多动症对孩子的影响。但在具体带娃的过程中,“多动症”却成为了一个批评孩子的利器,有的孩子仅仅是调皮捣蛋,或者不爱写作业,家长有时候就会脱口而出“你是多动症吗”。小孩子活泼点顽皮点很正常,不应该被家长无端贴上“多动症”的标签,父母这样说更多是一种情绪上的表达,说明对孩子很不满意。但家长如果真的将顽皮和多动症混为一谈,错过了孩子治疗的最佳时期,那就不仅仅是责怪孩子那样简单了。虽然多动症儿童是少数,如果被误判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很大的,家长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要讳疾忌医。多动症的孩子都是什么样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多动症的孩子有如下临床表现:★注意缺陷:注意力难以集中,或者集中的时间非常短暂,与实际年龄不相称,甚至相差甚远。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因为外界的事情而分心,做事情也是丢三落四,缺乏规划性和目的性,注意力缺损。入学后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无法遵守课堂纪律,要么发呆走神,要么在从事与课堂无关的活动。再就是完成作业对多动症的孩子普遍困难,他们常常都是“拖延症”儿童,有时还会忘记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这并不是孩子记性不好,而是多动症自带的属性。★精力过于旺盛:多动症的孩子总是精力十足,仿佛每天都在喝功能饮料那样,总是有释放不完的经历。攀爬、乱跑、在课堂上捣乱都是他们的爱好,很难安静地坐会或者精心地干点什么,即使你把他强按在凳子上也会扭来扭去。★行为冲动:多动症的孩子常被批评“没眼色”,因为他们不懂“察言观色”,缺乏自制力,对别人的指责也常常置若罔闻。做事爱冲动,往往不计后果,为此常因此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和打斗行为。没什么耐心,会不自觉地打断别人的讲话,根本没有耐心排队,因此也常被归为“没礼貌”得孩子行列。此外,多动症的孩子还会出现诸如动作不协调、伴随有品行障碍等特征,但此前提到的三点基本上就已经具备了诊断意义。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患上多动症?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是多因素交织造成的。比如家族遗传,妊娠期间摄入烟酒、滥用药物等。虽然每个多动症儿童单一的病因难以确认,但以下这些人为因素被认为会增加多动症的概率,主要集中于家庭当中。父母关系不睦,对子女教养方式不当,罹患抑郁症,或者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住房拥挤,很小时和父母分离等都是引发儿童多动症的动因。一般来说,多动症的儿童智商并不低,但因为其症状特点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会因注意力涣散、缺乏规划性等造成学习障碍。进入青春期后出现品行障碍的概率也较普通的孩子高,有数据显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品行障碍的共病率高达30%~58%。这里说的品行障碍既有说谎、离家出走、逃学等不符合道德规范或社会准则的事情,也有违法犯法的情况,如暴力打人、偷盗、抢劫、纵火等。此外,多动症的儿童在社交上会严重受阻,不会得到周围人的欢迎。如果不及时治疗,这些危害甚至会延续到成年阶段,因此家长一定要重视。国内外调查发现,多动症的患病率在3%~7%,也就是说一百个人当中就有3到7个这样的孩子,可以说并不少见。在男女比例上为4~9:1,男生患病率远远高于女生。家长要如何正确引导多动症的娃?对多动症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两种方式,如果孩子在6岁之前发现了是多动症,通常建议行为治疗,而家长的正确引导也是不可忽视的助力,以下这些可以帮助孩子控制行为的技巧,家长可供参考。1、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关系好坏与否,对孩子的影响是关乎一生的。不仅是对多动症的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应该是每个家庭都追求的目标。夫妻和睦,家庭成员关系和谐,减少并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重要。2、为孩子制定日常作息计划:多动症的孩子经常随心所欲,对规则无感。家长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刻意一些也无妨,主要是训练孩子的规划性和自制力。起床、洗澡、上学、睡觉尽量在规定的时间段进行。3、减少可能对孩子形成的干扰项:多动症儿童本来注意力就难以集中,如果家长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是开着电视吃饭,就是一边带孩子一边玩手机,只会让孩子的症状加深。家长首先要自觉改正这些不好的习惯,减少可能对孩子造成的干扰项,让孩子能专心做事。4、为孩子设定小的、可达到的目标:与其抱怨孩子的种种不如意,不如让孩子有过成功的体验,家长可以为孩子设定一些小的、可达到的目标,来激励孩子去完成。要让你的孩子明白,并不是做成大事才是成功,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值得赞扬和鼓励的。缓慢一些不要紧,只要在做,有信心完成就可以了。5、奖励孩子的积极行动:与第四点相辅相成的是,家长不要盲目攀比,以其他孩子的标准甚至是大人的标准来苛求孩子,而是要在孩子有进步时给予恰当的奖励,有时候仅仅是一个拥抱或者鼓励的话语,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力量无穷的,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夸赞。6、给孩子提供有限选择:多动症的孩子由于缺乏规划性,做事情又难以集中精力,家长就要做好辅助工作,每次先给孩子提供有限的选择,比如拿出两三样玩具先让孩子玩,等他能确定了,并对其中一件事情做到有始有终再逐渐放手。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帮助孩子克服了选择困难症,又给予了孩子一定的自主权,相信他能逆风飞扬吧。7、指导孩子做好整理工作:对于经常丢三落四的娃来说,家长不能让他的房间或玩具一直混乱下去,那样只会让他的行为和思维继续混乱。虽然跟着孩子屁股后面收拾很麻烦,但家长千万别自暴自弃,一定要做好孩子房间的整理工作,并指导孩子也参与进来。专门分区,合理布局,从“制度”上杜绝孩子的遗忘性。最后,多动症的孩子其实并不少见,不过却很容易因看似顽皮而引起家长的忽视。对于多动症的发病机制虽然还不能明确说清楚,但家长的矫正行为一定会对孩子有所帮助,加油吧。
陈青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7月26日769
0
3
小儿多动症相关科普号

黄艳军医生的科普号
黄艳军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神经内科
1.8万粉丝11.5万阅读

李华伟医生的科普号
李华伟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
392粉丝15.1万阅读

王文亮博士
王文亮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中医科
205粉丝1.9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韩颖 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小儿神经内科
小儿多动症 106票
抽动症 82票
自闭症 12票
擅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抽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癫痫共患病,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高危儿童和慢病儿童疫苗接种,婴幼儿神经发育评估和干预指导,婴幼儿营养和喂养指导 -
推荐热度4.6孙黎北医六院 儿童精神科
小儿多动症 61票
抑郁症 15票
抽动症 14票
擅长:多动症、学习困难、抽动症、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谱系障碍、儿童少年行为障碍、儿童焦虑、抑郁、强迫障碍及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
推荐热度4.5黄艳军 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神经内科
抽动症 171票
小儿癫痫 45票
小儿多动症 42票
擅长:小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神经内科相关疾病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