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带状疱疹案4
2022年2月2日,我于“好大夫”网站收到了患者的求助。患者于2022年1月18日右后背至腋窝出现疱疹疼痛,3天后于当地医院确诊为带状疱疹,当地医生给予内服、外用药物——醋酸泼尼松片、泛昔洛韦胶囊、醋氯芬缓释片内服,炉甘石薄荷脑洗剂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注射,症状未见改善,又去当地医院针灸科配合针灸治疗,症状缓解仍不明显。患者担心带疱后遗神经痛,故请求我给予治疗方案。经详细问诊,信息如下:T,女,52岁。身高:1.58m,体重:58kg。BMI:23kg/m2带状疱疹病史半月。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欠佳。口略干,不欲饮,善太息,入眠难,眠难则烦躁,带疱前已有睡眠障碍,夜尿3-4次,中度疲劳,焦虑。舌淡,苔薄白,齿印,瘀点。拟方如下:熟附子15g,茯苓30g,白术20g,白芍20g,生姜15g,桔梗30g,香附10g,郁金10g,合欢皮20g,延胡索30g,瓜蒌15g,红花6g,甘草5g,徐长卿15g。3付2022年2月5日患者反馈:今日服药第三天,前胸部背部抽搐感已经停止,皮肤表面疼痛好转明显,范围也变小了。患者要求解决睡眠问题。我嘱其先巩固治疗带疱,续服原方5付。患者身在无锡,失眠问题,我推荐当地中医友人继续为其治疗。按:患者带疱来势凶猛,虽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但疗效欠佳。故我的治疗重点在于止痛,六经辨证,其口略干,不欲饮,夜尿,为少阴水寒,予真武汤;合用欧阳卫权教授带疱验方“瓜蒌红花散”加桔梗,延胡索、徐长卿为止痛要药,一并用之;患者存在明显焦虑情绪,故合用香附、郁金、合欢皮药对,疏肝活血理气。三付药后,患者疼痛明显好转。因网络诊疗,加之患者回答我的问题有自相矛盾之处,故对于睡眠障碍,面诊为好,故推荐当地中医,叫其择时面诊。对于带疱治疗,又推荐其在当地医院进行火针、龙眼穴放血治疗。后患者反馈,带疱已愈。
刘奇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21日223
0
0
-
耳带状疱疹 一种严重的面瘫
李健东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16日102
0
0
-
带状疱疹皮肤多久能好?
带状疱疹在发病初期可出现小红丘疹或者水疱。根据病情轻重不同有的是散发,有的是连成大片。虽然有的患者皮肤疱疹表现很严重,但实际上疱疹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服用抗病毒药后一到两周即会结痂脱落。疱疹比较严重的患者会留下暗褐色的色素沉着。这种色素沉着会需要较长时间逐渐消失。有的对疱疹处理不当反而造成皮肤严重的化脓感染,不仅使皮肤恢复时间延长,而且还会留下永久性的疤痕。不当的处理包括:1.表而涂抹大量粘性的外用药、2.外敷甚至热敷中草药、3.未在无菌操作下弄破水疱等。
邓瑞雪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03日240
0
1
-
眼带状疱疹的最严重症状:三叉神经发作性剧痛
长在眼睛和头顶部的带状疱疹,属于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在发病时如果皮肤疱疹很重,在皮肤好了之后,有可能会出现一种剧烈的三叉神经发作性的剧痛。每次持续几秒到几分钟不等,患者描述为电击样。发作时无一例外再坚强的人都会大喊大叫,痛不欲生。这在所有带状疱疹的神经痛中是最重的一种。我们团队采用靶向神经修复治疗可很快控制住这种疼痛。
邓瑞雪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01日163
0
0
-
跟着三位中医前辈学治“带状疱疹”
今天学习刘友章、熊辅信和卢传坚先生治疗“带状疱疹”的经验。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发病率与严重性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病程持续2~4周,一般愈后不复发。春秋季是本病的好发季节。本病一般属中医学“缠腰火丹”、“蛇串疮”、“火带疮”、“蜘蛛疮”等范畴。01刘友章先生诊治经验刘教授认为,本病为内外合邪发病。外因是感受湿热毒邪,内因为脾虚。病机则是脾虚生内湿,复感湿热毒邪,内外之邪相合,日久化火,湿热火毒内蕴肝胆。其特点是以脾虚为本,湿热火毒为标,表现为本虚标实,虚中夹实。一、治疗大法带状疱疹属自限性疾病,病程通常2~4周,但部分年老体弱的患者,病程迁延日久难愈,往往遗留有后遗神经痛。治疗目的是加速其恢复,控制急性及慢性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对久治难愈及遗留有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刘教授采用从湿热火毒着手,分期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病变的不同时期,辨证论治的侧重点不同。带状疱疹未结痂期以湿热火毒为主,重在清热除湿,泻火解毒;结痂后以血热血瘀为主,重在清热凉血活血;脱痂后以脾虚内湿为主,重在健脾、醒脾、除湿。但始终将清热除湿、凉血活血、泻火解毒之法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之中。此治则源于刘教授对难治性带状疱疹独特的病因病机认识,体现了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的辨证论治思想。二、用药规律刘教授根据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特点,辨证组方:白花蛇舌草30g,板蓝根20g,贯众、山梔子、丹皮各15g,白蔻仁6g,甘草5g。随病变的不同时期进行加减。未结痂期主要表现为病变处灼热疼痛,皮损处覆黄色薄脓苔,疱液色黄,混浊不清,性情烦躁。病以湿热火毒为主,血热血瘀为辅。在基础方中加茵陈、土茯苓、川萆薢、龙胆草,加强清肝胆之火,除内外湿热之功;加荆芥,合基础方中白蔻仁以疏表化湿,使湿邪由表而出。结痂期主要表现为疱疹干缩、结痂,皮色由潮红转为黯红,疼痛酌热感减轻,但刺痛明显。病以血热血瘀为主,湿热火毒为辅。基础方中加毛冬青、赤芍、紫草增强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之功;加威灵仙,取其性猛,善走而不守,通十二经络,止痛之功;加龙骨30g以收敛,促使结痂。脱痂后主要表现为脱痂处皮色由黯红变淡红,瘙痒,疲倦,口淡无味,邪微正虚。在基础方中加太子参以健脾益气养阴;加砂仁、厚朴行气醒脾;最后以香砂六君子丸善其后。02熊辅信先生诊治经验一、湿热火毒蕴积肌肤是发病主要因素熊教授认为辨识病因,了解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是治疗的关键。带状疱疹的发生与患者素体密切相关,病者多为幼年体弱时感受湿毒,内蕴肌肤;或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湿化热,湿热内蕴;或情志不畅,肝胆火郁,后复感毒邪,内外相击,湿热火毒搏结肌肤而发。湿毒阻遏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灼热疼痛。毒热蕴于血分则发斑,湿热凝聚不得疏泄则起水疱。二、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是阻止病情发展的重要步骤带状疱疹多发于春秋季节,以成年患者居多,在急性发作期,皮损以带状分布的红斑丘疹为主,继而出现绿豆至黄豆大小簇集成群的水疱,累累如串珠,聚集一处或数处,严重者可见出血点或血疱、坏死,多发于身体的一侧,沿神经分布,常伴有剧烈疼痛。熊教授指出,本病发病急,损伤重,后期常常遗留严重的神经痛,要控制病情的发展,必须排除相似病变,及早诊断,及时治疗,这样才能尽早缓解神经根炎,阻止病毒对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的毒性破坏作用,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因此,熟悉掌握带状疱疹的发病过程及病变特点非常重要。三、清热除湿、活血镇痛是急性期治疗的主要原则熊教授认为,本病急性期治疗的关键,一是控制皮损部位感染,二是减轻患病部位神经疼痛。治疗时应紧扣病机,抓住三个方面拟方用药,即清热解毒、抗病毒;行气活血止痛;辨证施治。临床以龙胆泻肝汤加减为主,以龙胆草、柴胡、黄芩疏肝清热,泻肝胆湿热之郁火;车前子、泽泻、木通清热利尿通便,使湿热邪气由大小便而出;天花粉、虎杖清热解毒;生地清热凉血解毒;当归养血活血;延胡索、郁金活血理气止痛;鸡矢藤解毒活血止痛;杭芍、甘草缓急止痛。同时根据疱疹发生部位不同,分别加用引经药:发于头面部可加白芷、川芎;胸胁部加用川楝子;上肢加用姜黄、羌活;下肢加入黄柏、牛膝等。四、外治疗法是消炎镇痛的关键环节皮肤病病位在表,病灶外露,口服药物较难直达病所而发挥作用,若采用药物外治为主的给药途径,其不仅能透达腠理、疏通筋脉、调和气血、活血止痛等发挥局部的治疗作用,还能通过肌腠毛窍,深入脏腑,起到内外合治的双重作用。因此,药物外敷是治疗带状疱疹的重要关键环节。熊教授以外敷疱疹灵酊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疱疹初发时即用药物敷皮损患处,敷贴24小时后换药,每日1次,直至水疱变干结痂。目前治疗带状疱疹外敷剂型较多,熊教授认为酊剂较油剂、粉剂为佳,因带状疱疹之皮疹主要表现为水疱,且可出现糜烂渗液,使用粉剂、油膏等虽具有消炎、干燥、收敛的作用,但易形成药痂,致脓液排岀不畅,从而形成痂下积脓。酊剂不仅具有消炎及收敛作用,又易使药物渗入皮肤,发挥疗效且不会导致积脓现象。五、养血活血止痛是治疗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基本法则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湿热余邪未尽,蕴滞肌肤,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养而致。对此,熊教授以养血活血止痛为治疗法则,施治多以养血活血、散瘀通络止痛之品。用柴胡四物汤加桃仁、红花、丹参、郁金、白芷、延胡索、鸡矢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对顽固性疼痛甚则彻夜难眠者,酌加全蝎、蜈蚣等以毒攻毒,破血消瘀。03卢传坚先生诊治经验一、治病求因,从瘀血论治带状疱疹初期,其病因为湿、热、毒三种病邪侵犯人体,蕴于局部皮肤所致。虽经适当治疗,热毒已去,但湿性黏滞、缠绵,留滞经络,则阻碍气血运行,不通则痛。其次,带状疱疹急性起病,热毒较甚,热邪易耗气伤津,致气阴两虚;或治疗过程中过用苦寒燥湿之品,劫伤阴液,致气阴两伤,筋脉失养,不荣则痛。气行血,气虚则行血无力,易致气血运行不畅而生瘀血。故最终均形成瘀阻脉络,不通则痛之证。卢教授从瘀血入手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分由实致瘀和由虚致瘀两大证型,重视活血化瘀之法。常用基本方:全蝎5g,当归、赤芍、白芍各10g,延胡索、郁金、板蓝根、仙灵脾各15g,珍珠母、磁石各30g(先煎),田七末3g(冲服)。如由实致瘀,则加香附、黄芩、佩兰各15g;如由虚致瘀,则加黄芪、党参、沙参、石斛各15g。二、辨病辨证结合1.强调疏肝解郁根据其发病部位多在身体的一侧,为肝胆经循行之处,故脏腑辨证一般归属肝胆经病变。在治疗中,卢教授在处方中重用白芍、郁金,并加用香附、柴胡,以加强疏肝解部,从而恢复肝主疏泄之生理功能,至气血运行通畅,瘀血自去,并加用延胡索,以行血中之气滞。2.重视活血化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般表现为持续性烧灼痛、阵发性刺激痛、针刺样痛三种类型,根据其疼痛的性质,可知均为瘀血所致疼痛。因血热、血虚均可致瘀,故卢教授在临证中如辨证属血热致瘀,则加用赤芍、田七凉血活血化瘀;若为血虚致瘀,则加用当归、鸡血藤等养血活血化瘀;如病程长、血瘀明显者,可酌情使用莪术、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力较强的药物。3.善于益气养阴带状疱疹后期,热毒之邪易伤气阴,加之早期一般均使用苦寒燥湿之品,苦寒伤阴。故在后期应重视益气养阴,使正气足而邪气自去。卢教授常加用黄芪、党参各20g,沙参、石斛各15g,以益气养阴。4.神经修复剂的使用卢教授认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应注重神经修复剂的使用。因带状疱疹急性期其典型的病理表现为神经节和相应感觉神经炎症浸润,出血性坏死,局部软脑(脊)膜炎,节段性部分脊髓炎以及相关运动、感觉根退行性变,周围神经炎性改变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故神经受损是疼痛的重要原因。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期,即使没有皮疹,仍需使用神经修复剂,以恢复神经功能。三、注重外治,内外合治皮肤病病位在皮肤,外用药物能直达病所,且不经肝肾代谢,副反应小,安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虽因神经炎症引起,但通过外用药物,作用于神经末梢,可阻断疼痛感觉传导,从而减轻疼痛。卢教授选用院制剂金粟兰酊(主要药物:金粟兰、75%乙醇等)外用,以活血散瘀,祛风理气,从而达到局部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皮肤病中医经验集成》,徐三文、梁延平、唐岛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10.4。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赵东奇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25日250
0
0
-
如果癌症的疼痛是5,那带状疱疹的疼痛就是8,患者痛不欲生
老家一个亲戚的孩子,21岁了,可以用不学无术来形容,天天宅在家里,白天黑夜地打游戏,饿了就啃点零食,属于绝对的啃老族。前几天,他的父母说孩子一直说背后疼,疼得嗷嗷叫,睡不着觉,去医院做了CT也没发现问题,过了两天之后,说疼得地方长疹子了,我看了一下发过来的照片,典型的带状疱疹。怪不得会疼得这么厉害呢,要知道,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有时候甚至比癌痛还要厉害,有些人被它折磨得痛不欲生。带状疱疹俗称很多,比如“缠腰火丹”“串腰龙”“缠腰龙”“蛇骨疮”等等。实际上,它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体内再激活所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人群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普遍易感的,病毒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由呼吸道黏膜进入到人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第一次感染往往发生在儿童时期,这时候表现为出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并未清退,而是在人体神经节内长期潜伏,一旦免疫力极度下降(比如高龄、外伤、过度劳累、其他疾病等),病毒就会开始在体内被再次“激活”,引发带状疱疹。无论是孩童,还是成人,都可能得带状疱疹,而且带状疱疹并不是终身免疫的,得过一次,还会得第二次。50岁以上人群是带状疱疹高发人群,尤其是恶性肿瘤、糖尿病、慢阻肺、心血管病等疾病人群,这类人群一旦得带状疱疹,病情会更严重,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也更高。带状疱疹的疼痛有多厉害?有人形容,带状疱疹的疼像灼烧、电击、刀刺,包括急性期的疼痛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而后遗神经痛可能持续数月、数年甚至终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后遗神经痛有些需要使用强阿片类麻醉镇痛药物止痛。有数据显示,我国约有400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曾经或经常有轻生想法,超过40%伴有中重度睡眠障碍及对日常生活产生中至重度干扰。为何早期经常不能诊断出带状疱疹呢?因为带状疱疹是有潜伏期的,在疱疹真正“冒”出来之前,患者通常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比如低烧、乏力、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疼痛或有灼烧感等。这些症状在疱疹未出来之前,往往会误诊为其他疾病。通常,这些前驱症状会持续1~5天。在前驱症状之后,疼痛或灼烧感的部位会出现密集的小水疱,通常沿神经走行的特定区域单侧、带状分布,最常见的是在胸部,也可见于腰背部、头面部、四肢等部位。有人说,得过带状疱疹的人容易得癌,是真的吗?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传言,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主要是不少癌症病人在确诊之前发生过带状疱疹。实际上这是发病原因的重叠,免疫力正常的人,极少发生带状疱疹,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力低下时,潜伏在体内的带状疱疹病毒就会趁机繁殖并发病。比如长期熬夜的人,烟酒无度的人,过度劳累的人,高龄老人,这类人群本身就是免疫力低下的癌症高发人群,也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因为是病毒感染,带状疱疹的治疗多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并没有特效药。接种疫苗是最有效可行的预防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手段。有研究显示,约99.5%的50岁及以上成年人体内潜伏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我国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专家呼吁,有条件的50岁及以上人群都应尽早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胡洋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24日245
0
3
-
带状疱疹 中医诊疗思路
带状疱疹是因肝脾湿热、循经蕴肤,兼感邪毒所致,以成蔟水疱沿身体单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形,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疱疹类皮肤病。一、诊断(一)诊断依据: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多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痛。(二)证候诊断:1、肝经郁热: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2、脾虚湿蕴:颜色较淡,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舌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3、气滞血瘀: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暗,舌苔白,脉弦细。二、治疗方法(一)中药辨证施治:1、肝经郁热证:泻肝火,清湿热,方如龙胆泻肝汤加减。2、脾虚湿蕴证:健脾清热利湿,方如除湿胃苓汤加减。3、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方如逍遥散合金铃子散加减。(二)针刺辩证论治:1、肝经郁热证:清泻肝火,通络止痛,取期门、曲泉、足窍阴、中渚、支沟等穴,局部围针,均用泻法,2、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通络止痛,取内庭、公孙、外关、侠溪、曲池等穴,局部围针,均用泻法,3、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通络止痛,取曲池、血海、三阴交、地机、膈俞等穴,局部围针,均用泻法,(三)其他疗法:1、中成药:肝经湿热证可选用龙胆泻肝丸、季德胜蛇药片等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气滞血瘀证可选用逍遥丸、金铃子片、新廣片等理气活血止痛类中成药。2、外治法:三黄洗剂外搽,每日3次。糜烂者,青黛膏外敷。3、灸法:取阿是穴(疱疹局部),在疱疹密集处选两点和头尾两点,各施麦粒灸,感到灼痛时即吹去未燃尽艾柱,灸1-3壮,也可艾条沿皮损区作回旋灸;4、耳针:取肺、皮质下、内分泌、交感、肾上腺、阿是穴(耳郭上,与病灶相应部位压痛明显处)等,每次选3-4穴,用毫针刺,施泻法或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压,5、穴位注射:取阿是穴(疱疹的两端)、曲池等穴,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加维生素B12注射液穴位注射;6、皮肤针:取华佗夹脊穴,距皮损边缘1cm的环状区等,先叩刺相应节段的华佗夹脊穴,再叩刺皮损边缘环周线,每条刺激线连叩3遍,注意不可叩刺病灶,以防感染;7、火针:取肺俞、胆俞、脾俞、阿是穴(皮损区周围),病变在腰上加支沟,病变在腰下加阳陵泉等穴,将针具在酒精灯上烧灼,至针尖红而发亮,迅速刺入穴位,直刺3mm,快刺快出,注意保持针孔清洁,请勿用手抓挠;8、拔罐:取阿是穴(皮损部),充分暴露病灶区,一般取坐位,用闪火法,先在皮损两端吸拔,接着沿皮损带状分布依次吸拔,灌数及大小按病灶范围而定,以排满为度,必须拔紧,留罐15分钟,拔罐后出现的水疱,如有破溃外涂龙胆紫药水,局部感染重者可撒消炎药粉,一般每日一次,不计疗程,直至痊愈;9、灯火灸:取内关、委中(用于胸胁腰背部皮损)、列缺、合谷(用于头面部皮损)、阳陵泉(用于四肢部皮损)、环跳(用于臀部皮损)、足三里、三阴交(用于腹部皮损)等穴,穴位根据皮损部位选取,每次取1穴,以灯芯草1根,约75mm,一端蘸植物油,点燃后迅速将燃着端接触穴位皮肤,一点剂施,施灸出可出现绿豆大小的水疱,不必处理,会自行消退。(四)注意事项:1、嘱患者忌辛辣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避免搔抓,以防感染;2、发于颜面部,严重者应加用抗病毒药物、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并注意防止患侧眼睛感染。三、疗效评定:1、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2、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3、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李科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17日316
1
3
-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于人体免疫力低下引起的,所以带状疱疹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格外注意。要多吃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有白蛋白质的食物和新鲜的瓜果蔬菜,增强免疫力。有三类食物会导致带状疱疹症状加重,在患病期间不能吃。1、不吃辛辣温热的食物。辣椒、胡椒羊肉和牛肉等辛辣温热之品,吃了之后易内生热毒,加重带状疱疹的症状,带状疱疹的患者在日常饮食上应注意远离这些食物。2、不吃油腻的食物。油炸食品、肥肉等食物油脂含量都很高。食用这些食物之后往往会导致身体脂肪含量失衡,影响带状疱疹愈合时间,会使得愈合时间延长,在患病期间不能食用。3、不吃酸冷食品。石榴、芋头等酸涩的食物,食用后会使身体血脉流通不顺畅。导致身体代谢能力降低,不能及时代谢掉体内残留的废物,加重患者的疼痛感,致使患者病情加重。4.提升免疫力。带状疱疹如果要进行预防,首先就要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因为带状疱疹的发生主要是患者的免疫机能下降而导致的,产生这种疾病主要是前期患者就已经感染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只不过患者的免疫机能比较正常,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体内就不会形成激发反应。但是,一旦患者的免疫机能下降,就可能导致带状疱疹的发生。预防带状疱疹首先需要增强营养,尤其一些老年人带状疱疹发作以后病程特别难缠,疼痛,尤其是夜间疼痛特别明显。从饮食上要多吃鱼、蛋、瘦肉等蛋白质比较高的食物,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带状疱疹发生。提升免疫力需要增强体质,多做户外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爬山等运动,提高自身抵抗力。同时要避免熬夜,规律作息。很多神经调理都是在夜间进行,所以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有效预防带状疱疹。5.注射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的主要作用就是预防中老年人发生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一种很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一般来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往往是在早年就潜伏到人体的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就可以重新活化,引起神经和皮肤的病变,导致皮肤上出现群集性水疱、神经损伤和疼痛。年龄大的人往往会有明显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带状疱疹疫苗能够有效减少中老年人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和比例。根据现有的研究表明,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之后,中老年人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可以降低90%以上。所以接种疫苗对预防带状疱疹疫苗很有作用。6.预防感染。由于带状疱疹有传染性,因此要做好日常的防护,保持室内的通风透气。对于没有出过水痘或者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要避免和患有带状疱疹的患者密切地接触,避免传染,尤其是儿童、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应该注意防护。一般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以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患者免疫力降低,病情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此时要避免着凉感冒,出现呼吸道感染、发热、肺炎等情况。
贾钰华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14日389
0
40
-
带状疱疹是什么病?
1.带状疱疹俗称“蛇盘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传染性。带状疱疹患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只是会有轻微不适,很容易被忽略。从而延误治疗,致使病情加重。2.带状疱疹在临床上分为四期,前驱期、爆发期、恢复期和后遗神经痛期。(1)前驱期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浑身无力、低烧、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少数患者会有皮肤灼热、疼痛等异常感觉,这些症状大概会持续1-5天。(2)爆发期。当皮肤上出现成簇的丘疱疹和水疱,并伴有明显的神经疼痛时,就进入了爆发期。(3)恢复期。水泡结痂、干燥、脱落,完全消退,皮损恢复约需要2-4周的时间,这一时期是患者恢复期。(4)后遗神经痛期。多数患者经历恢复期后就会痊愈,但也有一些患者延误治疗,神经受损比较严重。即使皮损修复后,还会存在持续的神经疼痛,也就进入后遗神经痛期。3.带状疱疹引发的神经疼痛可达十级痛感,是目前医学界最常用疼痛等级分级法中最高的一级。毫不夸张地说,有些疼痛剧烈的患者,甚至都会拿头撞墙。据统计,有60%的患者在出现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症状后,曾出现自杀的想法。
贾钰华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14日376
0
32
-
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简明治疗路径(简明版)~适合病友阅读
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一个月之内治疗最佳。三个月之后,治疗非常贵,非常麻烦,且效果也不太好。???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治疗方案???1急性期抗病毒治疗:泛/伐昔洛韦,为对因治疗,标准10天,可酌情延长。???2抗神经痛治疗:新一代普瑞巴林/上一代加巴喷丁。???3疼痛厉害:加用曲马多/氨酚羟考酮。???4外用:急性期可用复方黄柏液,皮损稳定后~5%利多卡因贴(德百宁)/凝胶。???5各种神经阻滞+AAS?(消炎镇痛液)。6相对应神经靶点的射频治疗。?7以上无效,应考虑行电刺激植入术(包括脊髓电刺激植入+外周神经电刺激植入)。头面部、会阴部及手足部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治疗难度较高,且随时间延长,治疗难度不断加大,治愈成功率越来越低,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应尽早考虑第6、7项高级别治疗。
邯郸市中心医院科普号2022年05月10日120
0
2
带状疱疹相关科普号

刘波涛医生的科普号
刘波涛 主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全国疼痛诊疗中心
3981粉丝51.4万阅读

王祥瑞医生的科普号
王祥瑞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疼痛科
8421粉丝1294.6万阅读

马蕾医生的科普号
马蕾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皮肤科
2.2万粉丝3.6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李科 主治医师河南省中医院 疼痛科
带状疱疹 80票
三叉神经痛 10票
疼痛 7票
擅长:1: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神经痛,生殖器疱疹,口腔粘膜疱疹;2:颈、腰椎及膝关节等骨骼软组织疼痛;3、中医内科及亚健康调理。 -
推荐热度4.9王祥瑞 主任医师上海市东方医院 疼痛科
疼痛 108票
带状疱疹 66票
筋膜炎 57票
擅长:腰背痛,颈肩痛,会阴痛,胸痛,带状疱疹痛及后移痛,糖尿病性疼痛,术后疼痛治疗 -
推荐热度4.9冯丹 副主任医师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疼痛科
带状疱疹 75票
颈椎病 58票
腰椎间盘突出 44票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他脊柱相关性疼痛;晚期癌性痛;神经病理学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