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类天疱疮

(又称:老年天疱疮)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康复锻炼
  • 9预后

介绍

大疱性类天疱疮又称老年天疱疮,为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慢性大疱性皮肤病,一般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发病年龄在 60 岁以上。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基本知识

陈腊梅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发病原因

本病一般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攻击皮肤的基底膜,导致表皮与真皮分离,形成水疱。但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目前尚不清楚。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哪些药物会诱发大疱性类天疱疮?

张佩莲 主任医师 云南省中医医院 皮肤科

症状表现

大疱性类天疱疮表现为皮肤突然出现较大的水疱,具有以下特点:

  • 常发生在老年人群,年轻人群罕见。
  • 水疱的位置通常位于手臂、腿部、足部或胸腹部。少数患者也可出现在口腔或生殖器黏膜部位。
  • 水疱出现在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红斑上,一般成批出现,可能会有瘙痒。
  • 大小不等,小如樱桃,大如核桃甚至超过 5 厘米大小。
  • 典型特征为水疱张力性很强,水疱壁厚,不容易破裂,内有清亮的疱液,少数疱液为血性。
  • 水疱一旦破裂,形成溃疡或开放性疮口。
  • 不典型表现为外观可类似于湿疹样或荨麻疹样皮损。
  • 也有一些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或只是轻微红肿和炎症反应,并未出现水疱。
  • 发展很慢,如不治疗,症状可持续几周到几年,也可能自行消退或加重。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大疱性类天疱疮误诊为带状疱疹

王祥瑞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疼痛科

如何预防

本病具体发病机制未明,尚无有效预防措施,以下方法可提高身体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疾病的发生:

  • 保证足够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要有太大压力。
  • 适当的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张佩莲 主任医师 云南省中医医院 皮肤科

检查

本病主要通过免疫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和评估。

  • 免疫学检查: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相关抗体,有助于诊断疾病和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 病理检查:取部分皮损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大疱性类天疱疮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张佩莲 主任医师 云南省中医医院 皮肤科

治疗方式

本病治疗目的在于消除或缓解症状,防止新发水疱。通常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药或药膏)治疗,还可以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继发感染时,可能需要应用抗生素治疗。

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
    口服药:常用药物为泼尼松,如果水疱非常严重,初始治疗就可能需要较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尽快控制病情,阻止新水疱出现。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几周时间。随后可以逐渐减少剂量,长期维持低剂量用药或停药。

    外用药:如果皮损范围较小,可以通过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治疗,主要有丙酸氯倍米松或卤米松。皮肤用药可以减少口服用药发生危险副作用的风险,涂抹时要注意避开头面部皮肤。外用药膏的副作用是皮肤变薄、局部感染风险增加。

  • 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减少激素用量。病情较轻或激素治疗有禁忌证者亦可单独用免疫抑制剂。亦有用甲氨蝶呤(MTX)、环孢素或霉酚酸酯治疗有效的报道。

  • 四环素与烟酰胺疗法:这两种药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抑制炎症反应,不良反应较小。

  • 抗生素:发生感染时,可能需要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 其他:磺胺嘧啶、复方新诺明等可用于局限型或较轻的患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寻常型天疱疮与大疱性类天疱疮如何避免过度治 疗,并且实现精准治疗。

张佩莲 主任医师 云南省中医医院 皮肤科

注意事项

  • 水疱应尽可能保持完整,减少感染风险。如果有的水疱特别大,或位于比较特殊的部位(例如脚底),可以用无菌针头小心刺破,放出其中液体。但是水疱表层的皮肤(疱壁)要保留。水疱刺破后,很快就会愈合。
  • 如果有水疱破裂,应该用干燥、无菌的敷料包扎,保护其在愈合过程中免受感染。
  • 避免患处皮肤遭受长时间的日晒。
  • 应穿着宽松、洁净的棉质衣物,床单、毛巾、浴巾、衣物等要勤洗勤换。
  • 避免抓挠,避免洗热水澡。
  • 如果口腔里出现水疱,应避免吃坚硬松脆的食物,例如膨化食品等。
  • 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和油炸食物。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大疱性类天疱疮护理宝典

张佩莲 主任医师 云南省中医医院 皮肤科

预后

本病预后一般较好,部分患者可不经过药物治疗,自行缓解;绝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关科普号

王祥瑞医生的科普号

王祥瑞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疼痛科

1.3万粉丝1457.9万阅读

王剑医生的科普号

王剑 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皮肤科

593粉丝32.3万阅读

张海萍医生的科普号

张海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皮肤性病科

1022粉丝26.1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康复锻炼
  • 9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