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

(又称: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筋膜间室综合征)

就诊科室: 创伤骨科  骨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预后

介绍

四肢的肌肉被周围的肌间隔、骨间膜及骨骼所包绕和分割,形成筋膜室。

当肢体受压,筋膜室内组织压力升高,损害室内肌肉和神经的血液供应,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称为骨筋膜室综合征。

好发于男性,以疼痛、活动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理过程及机制,治疗不及时的后果怎样

孙胜 副主任医师 北京地坛医院 骨科

发病原因

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因很多,主要是由于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或血供突然受阻,引起缺血及水肿的恶性循环。可分为血管内因素和血管外因素。

基本病因

血管内因素

  • 多为主干动脉损伤或血栓形成,阻断了筋膜室外的血流。
  • 如肱骨髁上骨折损伤肱动脉,引起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股骨远端骨折损伤腘动脉,而诱发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血管外因素:患者肢体局部受压和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因。

  • 筋膜室内空间变小
    肢体包扎过紧:四肢损伤骨折后,使用石膏、夹板固定时,包扎太紧。

    肢体局部受压:各种重物压埋肢体。

  • 筋膜室内容物的体积骤增
    直接损伤:局部软组织受到严重的挤压或捻挫伤,肌肉及软组织发生严重水肿。

    缺血反应:任何原因的肌肉缺血可使毛细血管内膜损伤,渗透性增加,发生严重水肿,使室内肌肉体积增加。

    自发性筋膜室综合征:剧烈运动或长期行走后有可能发生,多发生在小腿。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骨筋膜室综合征,需加以注意:

  • 肱骨髁上骨折或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肱骨髁上骨折会损伤肱动脉,诱发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股骨远端骨折损伤腘动脉,诱发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 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肢体断裂损伤动静脉,影响肢体血供。
  • 四肢骨折术后夹板石膏固定的患者:夹板石膏如果固定过紧则容易引起本病的发生。
  • 肢体挤压伤患者:这类患者软组织损伤广泛、严重,导致局部肿胀严重。
  • 肢体长时间被重物挤压的人群:如建筑物倒塌压埋的患者。
  • 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行走的人群。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孩子打伤手臂出现肾衰?骨筋膜室综合征家长们了解多少!?

陈珽 副主任医师 上海新华医院 小儿骨科

症状表现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表现以局部症状为主。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变化,出现体温升高、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加快,尿中出现肌球蛋白等。

典型症状

  • 疼痛:创伤后患者的肢体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并且逐渐加剧,是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早期表现。
  • 屈曲: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下降。被动牵伸指或趾时,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
  • 红肿:患处表面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肿胀,有严重压痛,医生触诊患者皮肤时有紧绷感。
  • 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患者肢体远侧动脉搏动虽然存在,指、趾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但肌肉已发生缺血,所以肢体远侧动脉搏动存在并不是安全的指标,医生会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协助诊断。
  • 5“P”症状:以上症状和体征并非固定不变。若不及时处理,患者的缺血症状将继续加重,发展为缺血性肌挛缩和坏疽,症状和体征也将随之改变。缺血性肌挛缩的五个主要临床表现,可记成 5 个“P”字:由疼痛转为无痛;患肢苍白或发绀、大理石花纹等;感觉异常;肌肉麻痹;脉搏减弱甚至无脉。

并发症

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不及时,随着缺血程度加重、时间延长,会导致受累肌肉和神经的不可逆坏死,肢体功能严重受累甚至截肢。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筋膜室间隔综合征

蔡新满 主治医师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手外科

如何预防

  • 伤后早期患肢适当抬高、冷敷,勿按摩、热敷。
  • 骨折等外伤后,避免石膏等固定过紧。
  • 尽量避免挤压伤等外伤,避免重物或自身的长时间受压。
  • 运动前要注意拉伸,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受伤情况,症状,体征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病史: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出现易诱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部位骨折损伤;是否为软组织的大面积捻挫伤;是否为肢体长期压埋伤;是否有剧烈运动和长期行走史。
  • 临床症状和体征: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查体,了解是伤后患肢的疼痛情况、外观、感觉和肌力变化等,以及是否有缺血性肌挛缩的 5“P”症状。
  • 组织压测定:如在早期不能确诊,特别是难以确定是否需切开减压时,医生可为患者测量组织压力。
  • 氧饱和度测量:医生会采用近红外线测定组织氧饱和度,比测定组织压更为优越。
  • 影像学检查:通过 X 线检查明确有无骨折。必要时可行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方式

骨筋膜室综合征一经确诊,医生会立即为患者切开筋膜减压。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切开筋膜减压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一般治疗

对于轻度的或可疑的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应去除各种可能导致筋膜室内压力增高的诱因,如解除绷带或石膏等外部压迫,将肢体放置在心脏水平等。

药物治疗

给予甘露醇、七叶皂苷钠等进行消肿,采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手术治疗

骨筋膜室综合征一经确诊,应立即进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一般会将筋膜全部切开,如果肌肉也出现了坏死,医生会一并切除。如果患者的肌肉尚有活力,医生会保持切口开放,辅料包扎,进行二期缝合或植皮。

手术方式包括:

  • 前臂掌侧切开减压术
  • 小腿双切口筋膜切开减压术
  • 掌骨间隙切开减压术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骨筋膜室综合征后遗症怎么治疗

张道俭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注意事项

  • 要微抬高患肢,不可过度抬高,需要将周围的压迫物解除,如裤子等。
  • 如果感觉石膏、夹板固定过紧,需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即刻松解。不要对患肢进行按摩、热敷。
  • 注意患肢肢端动脉搏动和血运(比如皮肤颜色)情况。
  • 注意观察患肢的疼痛变化,是否存在牵扯痛,若出现剧痛、牵扯痛、无脉等情况,需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 可适当多吃蛋类、鱼虾类、瘦肉等一些高蛋白的饮食,尽量避免高热量、高胆固醇等饮食。
  • 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功能的康复,避免搬重物、长时间剧烈运动,有助于恢复肌肉的力量。

预后

  • 早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患者的影响极小。
  • 如果发展到缺血性肌挛缩和坏疽期,肌肉和神经坏死不可逆转,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甚至需要截肢。

相关科普号

陈珽医生的科普号

陈珽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小儿骨科

737粉丝5.2万阅读

徐庆田医生的科普号

徐庆田 副主任医师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中医科

6586粉丝164.5万阅读

沈抒医生的科普号

沈抒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康复医学科

62粉丝10.8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