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腕舟骨骨折流程
舟骨骨折的发生率高,占腕骨骨折的60%~70%,多发生在舟骨腰部,占舟骨骨折的70%,舟骨结节及舟骨近端骨折各占10%-15%。因舟骨表面多为关节软骨所覆盖,血供较差,骨折后容易出血延迟愈合、不愈合或缺血性坏死。一、解剖1、舟骨是腕骨中唯一跨越远、近排腕骨的骨骼,在远、近排腕骨之间起到连接杆的作用,所以舟骨腰部在外伤时极易发生骨折。2、手舟骨的血供分布情况:血供主要来自于桡动脉,分为背侧组和掌侧组。(1)背侧组:主要来自桡动脉舟骨背侧支,多在桡腕背侧韧带附着处、背侧嵴远侧2/3入骨,逆向供应舟骨近侧的70~80%血供。(2)掌侧组:多数来自桡动脉舟骨掌侧支,在结节部的掌外侧进入,负责远侧20~30%的血供。3、舟骨的血供主要从腰部和结节部进入,血流方向是从远而近地分布,腰部骨折可使近端骨血流中断。舟骨周围大部分为软骨面,无骨膜覆盖,骨折后需要靠内生骨痂才能连接,骨折后损伤营养血管,近侧断端由于缺血易发生无菌性坏死。二,骨折分型主要根据骨折的位置、骨折线的方向及稳定性分型。最常用的分型方法是Russe分型、Herbert分型及AO分型。1、按骨折部位分类1)手舟骨结节骨折 2)手舟骨远1/3骨折 3)手舟骨腰部骨折 4)手舟骨近1/3骨折 2、Herbert分型A型:稳定型骨折 A1手舟骨结节骨折 A2腰部骨折无移位。B型:不稳定型骨折 B1手舟骨远端斜行骨折 B2手舟骨腰部骨折有移位 B3手舟骨近端骨折B4手舟骨骨折伴有腕骨脱位(经手舟骨月骨周围脱位)C型:延迟愈合 伤后(4-6个月没有愈合) D型:明确的骨不连(伤后6个月没有愈合)D1纤维连接型骨折 D2假关节形成型骨折3、AO分型AO分型将舟骨骨折分为A、B、C三个亚型。A型-结节撕脱型骨折:A1为结节皮质撕脱骨折A2为结节较大块骨折A3为结节多块骨折B型-腰部骨折:B1为横行骨折B2为斜行骨折B3为纵行骨折C型-多块骨折或粉碎性骨折:C1型为舟骨内侧关节面粉碎性骨折C2型为舟骨外侧关节面粉碎性骨折C3型为舟骨内外侧关节面粉碎性骨折三、诊断1、外伤史,多因坠落或跌倒手掌着地所致。2、伤后腕桡侧肿胀疼痛。鼻咽窝凹陷变浅或消失,局部压痛明显,拇指外展位纵向挤压拇指时疼痛加剧。腕关节活动受限,第1、2掌骨头纵向叩击痛阳性。3、X片检查❶拍摄标准腕关节正侧位片和舟骨位X线片(腕尺偏30°正位);❷舟骨轴位(腕关节背伸尺偏位)作用:充分展现舟骨轴长,避免腕骨重叠,便于观察骨折线及移位情况。此体位与腕关节尺偏位相关,是舟骨检查的关键体位之一。拍摄方法:腕关节背伸并尺偏。4、CTCT对于高度怀疑舟骨骨折而X线片不明显的可选择。5、MR检查MRI诊断舟骨骨折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2%,可了解近端骨折块血供情况以及是否伴有韧带损伤。四、治疗Herbert曾报道,采用非手术治疗的舟骨骨折愈合率为63%,非稳定的舟骨骨折非手术治疗后发生骨不连发生率高达46%~55%,非稳定的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愈合率则为85%。1、非手术治疗方式无移位,稳定性舟骨骨折 HerbertA型为稳定型骨折,非手术治疗行管型石膏固定为首选治疗方案。非手术治疗方案主要为长臂管型石膏托固定6周,之后改短臂管型石膏再固定6周。2、有移位不稳定性舟骨骨折经皮内固定对于移位的不稳定性舟骨骨折,如果在前后位或斜位x线片上骨折块错位超过1mm,手法复位+经皮空心螺钉或穿针固定并应用长臂拇指人字形石膏固定。3、HerbertB型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❶B1、B2、B4型适用于掌侧入路。❷B3型(近端骨折)适用于背侧入路。❸HerbertC型、D型骨折需行切开植骨内固定术,植骨材料可选择自体髂骨及桡骨远端。背侧带蒂植骨治疗对于复位良好的近端骨折有明显作用。目前认为植骨比改善血供更为重要,其主要作用是置人的骨块能提供骨折愈合所需的结构稳定。五、经皮内固定1、掌侧经皮舟骨骨折内固定术1)臂丛麻醉,仰卧位,前臂外展。2)腕关节背侧垫无菌绷带卷,手腕处于背伸状态。3)于体表触摸腕舟骨结节,并用克氏针标记进针方向:透视调整,用记号笔标记。4)腕舟骨结节做小切口,分离周围软组织,自远端向近端,分别向背侧、尺侧各倾斜45°打入导针。5)透视正侧位,调整导针位置,透视下见导针位置良好后用空心钻沿着导针钻孔,拧入螺钉,加压包扎伤口。2、背侧经皮手舟骨骨折内固定术1)臂丛麻醉 ,于体表鼻烟窝处触摸舟骨,并用克氏针标记进针方向,透视后调整。2)鼻烟窝处做小切口,自远端向近端,向尺骨茎突方向打人导针,3)透视正侧位,调整导针位置,透视下见导针位置良好后,用空心钻沿着导针钻孔,拧入螺钉,加压包扎伤口或者缝合一针。六、切开复位内固定1、腕舟骨掌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掌侧入路是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经典入路,多用于舟骨远端1/3和舟骨腰部骨折,暴露充分,不破坏背侧血供。 1)前臂旋后,以舟骨结节为中心做切口,切口近侧沿桡侧屈腕肌腱桡侧缘延伸2cm(其尺侧有正中神经掌皮支),向远端延长至掌横纹,然后稍转向桡侧,朝向舟大多角和大多角掌骨关节(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切口中部相当于桡骨茎突),在大多角骨表面沿肌纤维方向切开鱼际肌起点。注意切口呈“Z”子形,避免腕掌侧形成索条状疤痕。2)保护感觉神经,结扎桡动脉掌浅支。切开桡侧腕屈肌腱鞘,将肌腱牵向尺侧并切开腱鞘的深面。在大多角骨表面沿肌纤维方向切开鱼际肌起点,显露舟大多角关节。3)从远侧的舟骨结节部至近侧的桡骨茎突尖纵行切开关节囊。在切口的近端关节囊增厚(舟月韧带)好像桡腕关节的关节唇,将其切开,更好地暴露舟骨近极。进而显露舟骨整个掌侧面。4)找到舟大多角关节,插入剥离子,显露舟骨远极,在舟骨远极关节囊切口的远端横向切开关节囊。(舟骨腰部位于桡侧腕屈肌腱和近侧腕横纹的交叉处)。5)右利手术者坐在病人头侧(右腕舟骨骨折),腕轻度桡偏并将舟骨置于垂直位,从舟骨结节部尖端尺侧缘插入克针,沿舟骨长轴将克针指向偏背侧方向打入舟骨。要确保导针位于近极和远极的中心。自舟骨远端Herbert钉固定。6)植骨,修复舟月韧带,由近及远褥式缝合关节囊及舟大多角关节囊。2、腕舟骨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1)适用于舟骨近侧1/3骨折2)鼻烟窝S切口,长约4~5cm,保护桡神经浅支及桡A腕背支,分别牵开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切开关节囊,腕尺偏显露舟骨骨折部。3)从舟骨结节部尖端尺侧缘插入克针,腕轻度桡偏并将舟骨置于垂直位,沿舟骨长轴,将克针指向偏背侧方向打入舟骨。3、腕舟骨背侧逆行法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1)以Lister结节为中心做3~4cm直切口,游离拇长伸、桡侧腕长短伸牵向桡侧,纵行切开舟月关节浅面的腕关节囊,显露骨折,1.0克针临时固定。2)完全屈曲腕关节,充分显露舟骨近极,自近极尖端,沿舟骨中轴(向掌侧和桡侧方向,与外展拇指的方向一致)钻孔,置入Herbert钉,埋入关节软骨下。(注意:螺丝钉指向舟骨掌桡侧结节部)3)适用于舟骨近侧1/3骨折,屈腕切开关节囊,看到舟骨近极和舟月联合。螺丝钉入点尽可能靠近舟月韧带,稍偏于拇指列掌侧。4)不打石膏,6周复查。七,术后康复锻炼:1、固定期(0-6周)以制动为主,辅以手指被动活动预防僵硬。2、功能恢复期(6-12周):逐步进行腕关节屈伸、桡尺偏训练,结合物理治疗改善活动度。3、强化期(12周后):针对职业需求(如运动员)设计力量训练,避免过早负重。4、工作期(半年后):开始逐渐恢复原工作。八,腕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1,腕关节活动受限 少数患者长期石膏固定后腕关节活动受限,经积极康复锻炼后一般能恢复。2、瘢痕挛缩 腕舟骨骨折切开复位后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瘢痕挛缩。部分患者掌侧皮神经或桡神经背侧感觉支受到损伤,术后出现神经瘤等并发症。术者在具体操作时应小心谨慎,避免损伤。3.腕舟骨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 移位舟骨骨折骨不连率92%,缺血性坏死率30~40%,常见于近端1/3骨折。腕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可能出现延迟愈合,若出现延迟愈合,可以增加外固定的时间,定期复查。若出现骨折不愈合,可以植骨、带血管骨瓣移植修复术。4.腕舟骨坏死 ❶近侧骨折块切除术(骨折块小于舟骨1/4,硬化,粉碎,移位。同时桡骨茎突切除)。❷近侧列腕骨切除术。❸部分或全部腕关节融合术。5、舟骨不愈合塌陷分期(SLAC腕)SLAC腕是指舟月骨晚期塌陷,是腕部关节炎的最常见形式。❶舟骨骨折不愈合不可避免发生退行性关节炎,可能需数年时间。❷X片表现:桡舟间隙变窄,头月间隙变窄,囊性变,明显的背侧嵌入节段的不稳定。❸典型的退变变化有特定的顺序,这是由于舟骨、月骨、桡骨关节面的排列顺序问题引起的。最初累及桡舟关节,然后跨过桡月关节累及头月关节。❹舟骨骨折不愈合伴有关节炎术式选择:1)桡骨茎突切除;2)近侧骨折块切除;远侧骨折块和罕见的整个舟骨切除术;3)近侧列腕骨切除术;4)传统的植骨术;5)带血管的骨移植;6)部分或全部腕关节融合术。7)Preiser病(舟骨骨坏死)表现为腕部疼痛。X片、MRI和CT可以确定舟骨的血供及舟骨破坏的程度。可采用血管成形术来保护舟骨的结构(治疗方法同月骨缺血性坏死)。如果发生严重的舟骨塌陷或者桡腕关节炎,可以采取“舟骨切除并头月三角钩骨融合术(四角融合)”。或者近侧列腕骨切除手术。九、临床病例xx男36岁腕舟骨骨折掌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2025.7.1于太原联系方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显微手外科病区地点与电话:山大二院住院部3号楼7层.0351-3365107❶门诊预约挂号:“健康山西网”预约挂号门诊预约加号:“好大夫网”山大二院专家门诊:山大二院骨科门诊1017诊室门诊时间:周二上午(梁炳生主任医师)特需专家门诊:山大二院体检中心2楼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山大二院南院区专家门诊:南院骨科门诊门诊时间:周一上午❷山西老年康复医院门诊预约挂号:现场预约门诊预约加号:“好大夫网”山西老年康复医院专家门诊地点:一楼骨科门诊门诊时间:周五上午文章部分内容引用于“坎贝尔骨科手术学”“格林手外科学”“津下手外科学”“手外科全书”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梁炳生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7月02日412
0
0
-
骨科康复隐形威胁:骨折部位为什么会骨质疏松
刘坤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5月03日45
0
2
-
骨折速愈方
【主治】:一切骨折,局部瘀血肿起者最有效,骨折最重者不过3X7付药即愈。服用本药半小时至四小时,必听到骨折局部有响声。此方密医师几辈治愈上千人,均听响声,有的隔四五尺远都能听到。声响后疼减痛止,几日内便可痊愈。【秘方】:骨碎补25克祖师麻15克当归身25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血竭10克儿茶6克自然铜20克(醋淬7次研为细面)地鳖虫25个(研为细面)后两味药混合均匀另包冲服!【方法】:先将患者伤骨整理复位,用小夹板固定不可移动,先将后两味药研为细面备用,再将前7味药慢火共煎浓缩液后冲服细面。【用法】:一般视病情轻重,轻症一剂见效,肿痛疼痛大减,1~2月即愈,重症一剂见效.肿痛疼痛大减,3月即愈!【注意】:肠胃不好的病人,每剂药水煎2~3次混合均匀后,分2~3次服用,后两味研为细面的药可以一次冲服;肠胃好的病人,每剂药水煎2~3次混合均匀后,一次冲服细药面。
医生集团-江西中西医结合科科普号2025年04月20日114
0
2
-
外面诊所复位失败后肘关节粘连,看康复效果
18岁女性,诉2024年10月23日摔伤,拍片示:左尺桡骨骨折,断端错位。医院建议手术治疗,家属不愿意此方案,自行去外面郎中行手法复位并夹板固定,2025年2月4日来医院复查,拍片示:左尺桡骨骨折断端错位,骨痂形成。查体示:肘关节僵硬,屈伸受限,前臂旋前旋后功能受限。一般来讲,成人尺桡骨中段骨折断端错位,一般建议手术治疗,维持良好的对位对线,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骨折的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个患者骨折端没有良好的复位,加上制动3月余,造成了肘关节的僵硬,现在予肘关节关节松动+肌肉牵伸+力量训练,增大患者屈伸及旋前旋后角度,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经过4天的手法+训练后,屈肘主动活动度达到118°,被动活动度达到130°,伸肘达到-7°。避坑指南:1、选择有资质的🏥机构2、复位后必须定期复查X光片3、早期康复介入的重要性
郑庆国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09日59
0
0
-
黑木耳一味治骨折的偏方
昔父亲出外云游,遇一长者,传父一方:黑木耳一味,以水发开,沥干后入竹筒内,加红糖,以另一细竹筒捣,捣如泥,外敷患处,可治骨折、跌打损伤、痈肿疮毒,其效如神。父即函示于我,云此方或于临床有助。 1、初得此方,不以为然。忽一日,一患者抬入诊室。云与人斗殴,腰被木桌挤伤。当时剧痛晕死在地,后至医院检查X片示:腰椎压缩骨折1/3以上。要求住院治疗,且云此病须若干时间、若干金钱。家属苦于无钱,慕我父亲治跌打损伤效佳,遂来求诊。 当时我尚未治过类似骨科疾病,父又外出,但见患者痛苦难当,只得勉为其难。开理气活血提伤化瘀之剂几付。另以黑木耳加红糖捣如泥状,外敷于其痛处。越二日,为其换药,患者竟已基本不痛了。我信心大增,遂以上方续治。半月后,患者自觉活动自如,腰痛若失,竟不听嘱咐自行起床了。后变天、过劳后偶有疼痛,外贴黑膏药即症状消失。此患者,男,六十岁,是我所治疗中好的最快的一例。 2、岳父外出,不慎从楼梯上跌下。左髌骨骨破成3块。初至本地中医院包扎敷药,继以石膏固定患肢。时天烦热,岳父活动不便,伤处疼痛。加之石膏绑腿沉重,深以为苦。竟然当日就拆开固定之石膏,我观其对医院处理不满,遂提出为其治疗。仍以黑木耳与红糖捣后外敷局部。并嘱其静养。越二日,疼痛大减。二周余,遂活动自如。唯伤处漫肿,后以中药外用熏洗而愈。 后继以上方治疗了骨折3例。一例腰椎压缩骨折73岁,1周疼痛基本消失,1月愈。本月治疗一例47岁瓦工,施工时从楼上跌下,致腰椎压缩骨折,1周疼痛基本消失,20日起床,1月愈。一例桡骨骨折1例,75岁,两周愈。 另:本方曾治一例下肢溃烂性疮毒,因效不显而用他法。我想,本法可能对于肿疡效果较好,用于溃疡因有糖类发酵作用,故而效差。用于其他痈肿疮毒尚无经验。 补记:黑木耳用于骨折,我查阅过一些资料,均未见记载。另外其用法也非常有趣,黑木耳置一大竹筒内,以另一小竹杆捣。木耳为胶质,根本不能捣乱,但加用红糖后,非常容易就可以将其捣成泥状了。而且是相当有粘性的泥状物。 如果没有破皮加嫩生姜捣敷就会消肿很快。 红糖不用加水。木耳要用水先发开,用温水冷水都行。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5nL8dJ-9xSJtDhRPXXBd8g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治未病科科普号2025年01月19日146
0
0
-
骨折了最好就躺着休息?
骨折后虽然需要休息,但并不是完全躺着不动就是最安全的做法。实际上,长期卧床反而可能带来更多问题,比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血液循环变差,甚至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适当的功能锻炼,对骨骼的重建和功能恢复非常重要。
王博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1月15日36
0
0
-
PCL止点撕脱骨折的诊疗与术后功能锻炼
PCL止点撕脱骨折的诊疗与术后功能锻炼【前言】后交叉韧带(posteriorcruciateligament,PCL)是膝关节内最强韧的韧带,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之一,在维持膝关节前后向和旋转稳定中起不可替代的作用。外伤可致PCL损伤,约70%的PCL损伤为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其可导致患者膝关节后向和旋转不稳定,从而加速膝关节退变,易引发膝关节功能障碍等后遗症。【解剖】PCL起自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向后外下方走行,止于胫骨髁间棘后部。大体形态上,PCL两端粗大,中间细小,这种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股骨、胫骨附着处相对较宽,纤维分散,使附着区面积增加,附着更加牢固;其中间细小,更有利于适应股骨髁间窝狭小的空间,可避免与前交叉韧带或关节内其他结构发生撞击、摩擦。其纤维束在屈膝过程中依次紧张与松弛,纤维束间无明显界限。在无应力条件下进行屈伸活动时,PCL中的纤维束均松弛,仅在过伸与过屈时有部分纤维束明显紧张。在胫骨后向应力条件下进行屈伸活动时,不同屈膝角度下PCL均有不同的纤维束紧张,既可防止胫骨后向移位,又可防止膝关节过度内翻、外翻和过度旋转,是膝关节保持后向稳定性的主要稳定结构,其作用可达90%。由于胫骨平台后侧PCL止点处骨皮质较薄,部分撕脱骨折为粉碎性骨折或骨折块较小。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可破坏PCL的结构,使其失去正常张力,导致膝关节后向和旋转均不稳定,且由于PCL的牵拉作用,其止点骨折块可进入髁间窝,导致撞击;部分游离骨折块可能进入膝关节腔,形成游离体,磨损半月板和关节面,加速膝关节退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膝关节卡锁症状,影响膝关节活动,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部分早期保守治疗的患者后期也因骨性关节炎、关节不稳等仍需行手术治疗。【病因】多由创伤引起主要分为三类:(1)“仪表板损伤”:即在膝关节屈曲情况下,由前向后的力量作用于胫骨近端,导致胫骨近端明显后移,从而损伤PCL;(2)膝关节过伸损伤:多见于运动中胫骨膝关节直接撞击。(3)运动中摔倒扭伤:胫骨平台后侧多为松质骨,抗张力性能较差。PCL撕脱骨折的发生率较之PCL实质部断裂更为常见,其约占PCL损伤的70%,这与前交叉韧带恰好相反。【分级】根据PCL胫骨端撕脱骨折的骨块移位程度,Meyers和McKeever分型分为III型,I型:无移位骨折;II型:骨折块呈合页状,有软组织铰链于一侧相连。ⅡI型:完全移位性骨折。Ⅰ型骨折可采取保守治疗,Ⅱ型及Ⅲ型骨折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检查】随着CT和磁共振成像的普及应用,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漏诊越来越少。【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可分为两类: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为关节内骨折,骨折复位要求较高,大多数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传统治疗方法以石膏固定等非手术治疗为主。有学者认为若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移位不超过3mm、膝关节后抽屉试验无明显阳性,可采取石膏固定于膝关节功能位4~6周后,给予积极患肢功能锻炼;另有学者认为骨折移位<5mm、抽屉试验直向位移<10mm的患者也可进行非手术治疗,如骨折移位>5mm、抽屉试验直向位移>10mm,应给予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目前,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治疗方法已由传统非手术治疗转为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切开复位固定、关节镜下复位固定和关节镜下PCL重建三大类。【切开复位】切开复位固定术是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较为经典的手术方式。随着内固定材料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进步,现已演化出多种入路和固定方式。其中,腘窝“S”形手术入路最为经典,该入路可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利于骨折复位和固定;但该手术方式损伤较大,腘窝部神经血管易受损,且术后患者易出现脂肪液化、愈合不良、瘢痕粘连等并发症。1990年Burks等首次提出一种简化的后入路,该入路采取腘窝皮肤横纹倒“L”形切口,通过肌间隙暴露膝关节囊及骨折部位,损伤较小。该方法既能充分暴露骨折,也可保护好腘窝内神经血管,已逐渐成为PCL撕脱骨折的标准入路。另有学者采用后内侧改良小“S”入路,研究提示该入路损伤小,在保护好神经血管的同时也可充分暴露骨折,且可避免倒“L”形皮瓣尖部缺血性坏死。【关节镜下复位固定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手术方法上,缝线固定主要有单隧道、双隧道、“Y”形隧道等方法。双隧道骨桥技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操作技术相对简单,但需使用1枚外排锚钉进行缝线末端的加压以确保骨折块固定牢固。“Y”形隧道类似于双隧道技术,但入口端隧道相对较大,操作技术难度稍有增加。单隧道技术则较为复杂,需配合外排锚钉或悬吊钢板使用,费用偏高。对儿童PCL胫骨撕脱骨折则可采用高强度缝线进行缝合而无需螺钉等固定,也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也有学者对成年患者亦采取关节镜监视下高强度缝线缝合固定,配合术后规范的肢体康复及功能锻炼等,患者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无关节僵硬、关节不稳及关节肿胀发生,膝关节功能良好。【关节镜下PCL重建术】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易于漏诊,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为陈旧性骨折。对部分骨折移位明显者,PCL挛缩及骨折块骨质吸收导致骨折复位固定困难。因此,通常不建议复位固定,而是行PCL重建手术治疗。此外,合并前交叉韧带或膝关节脱位等多发韧带损伤者,亦建议行PCL重建术治疗。诸多研究提示,PCL重建可有效恢复患者的生活及运动能力,临床疗效良好。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往往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这意味着更多的组织分离、更长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相对缓慢的恢复过程。患者不仅要承受较大的手术创伤所带来的疼痛,还面临着伤口感染、关节粘连等诸多并发症的风险,且术后留下的疤痕也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负担。而关节镜手术只需在膝关节周围做几个微小的切口,通常每个切口的长度仅在0.5-1cm左右。关节镜手术以其微创、精准、高效、恢复快等诸多优势,成为了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治疗的理想选择。【功能康复】(1)踝泵功能锻炼坐姿或仰卧位,往复进行背屈-跖屈动作,全天尽可能的多的进行踝泵练习,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2)直腿抬高患者仰卧位,收缩股四头肌,保持膝关节伸直,同时将下肢抬高离开床面。保持在45度1~2秒,随后缓慢下落,每组10次,每天3组。(训练过程中保持整个腰部紧贴床面,不能出现酸痛感) (3)侧方直腿抬高侧卧位,保持身体成一条直线;患侧勾脚踝腿伸直,吸气放松,呼气缓慢将腿向上抬至最高并维持3秒,感受臀部外侧收缩发力;10次/组,3组/天。(训练过程中保持腰部肌群没有代偿,不能出现酸痛感。) 间断冰敷:可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肿胀;术后48-72小时是内切口最容易发生出血的阶段,每次冰敷时间为15~20分钟,每隔2~3小时可进行1次冰敷,如果发热、肿胀、疼痛等症状明显,可每隔1~2小时冰敷1次。抬高患肢; 支具及拐杖使用时间:建议术后支具先伸直位固定2周(小腿近端后方使用棉垫垫高)。2周后更换卡盘式支具固定至术后2个月:2-6周支具每天佩戴(一定绑紧),且包括睡觉时也需要佩戴支具,不负重锻炼时支具度数调到90°,锻炼完成时支具调回0°;6周后逐渐负重行走时支具可逐步调成30°-60°-90°,且睡眠时可除去支具。8周后支具0-120°,除行走时,其余时间可去除支具;扶拐需8-10周。负重要求:术后拔除引流即可下地(此时是佩戴伸直位的支具下地),要求脚尖轻度着地(但不负重),行走脚离开地面反而增加对韧带拉力,是有害的,必须扶拐!术后行走是为了方便生活,并减少深静脉血栓等风险,但绝不可过多行走,因会致关节积液增多,影响愈合!4周后可逐步负重(踩地力量10kg内),6-8周可逐渐增加负重(15-30kg),至10-12周可完全负重,并逐步练习弃拐。半年内禁止深蹲。屈曲锻炼:术后第7天起开始进行膝关节非负重持续被动活动训练,活动角度从10°~30°开始,每次增加5°~10°,1周后调整为31°~50°,2-3周调整为51~90°4-6周后调整为91°~119°,6周后调整>120°训练时间60~90min/次,1次/d。(部分图片为网络图片,侵删)
袁林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1月04日254
0
3
-
下肢骨折术后如何功能锻炼?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一、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促进骨骼愈合:术后恢复过程中,适当的活动和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为骨折部位提供充足的营养,有助于骨骼的愈合。若缺乏适当锻炼,可能会导致骨折部位血液供应不足,影响骨骼生长和愈合,甚至出现骨不连的情况。-预防血栓形成:下肢骨折术后,如果长期卧床缺乏锻炼,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而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这一情况。-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骨折术后如果不进行适当的锻炼,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适当的锻炼可以保持肌肉的弹性和关节的活动度,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恢复行走能力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骨折术后通过功能锻炼,可以逐渐恢复患者的行走能力,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患者在锻炼过程中克服困难和疼痛,能够增强自信心和积极心态,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二、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早期锻炼(术后1-2周左右)-肌肉收缩练习:由于骨折部位需要固定,不能进行大幅度的活动,但可以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例如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术后第2天就可以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早期功能锻炼既可以防止膝关节软组织粘连,又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还可以进行踝关节和足趾的屈伸功能锻炼。-关节小范围活动: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关节屈伸活动,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灵活性,但要注意活动强度取决于骨折内固定的强度,内固定牢靠就可以适当用力;内固定相对牢靠,就应该减少一些受力。-中期锻炼(术后2-8周左右)-关节活动度训练:当肢体可以运动之后,就应该早期做下肢的肌肉以及关节的康复锻炼。2周以后可以在家人的搀扶下站在床边进行站立;4周以后逐渐扶双拐下床进行患肢的不负重的功能锻炼,此时可逐渐加大关节主动活动度,如膝关节的主动屈伸功能锻炼,若自行功能锻炼效果欠佳,还可以在cpm功能锻炼机的辅助下进行被动屈伸膝关节功能锻炼。-肌肉力量训练:除加强肌肉收缩与放松运动外,可进行直腿抬高练习等,以增强肌肉力量。-晚期锻炼(术后8周以后)-负重训练:8周以后逐渐的扶双拐下的负重功能锻炼,根据骨折的愈合情况,一般6-8周就可以拄双拐半负重行走;如果骨折愈合良好,术后12-24周左右,就可以完全负重,恢复正常工作生活,12周以后逐渐弃拐行走。-平衡协调及功能训练:在行走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上下楼梯训练,以增强下肢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还可进行特殊部位如膝关节、踝关节等的针对性训练,例如膝关节骨折术后可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踝关节骨折术后可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等。三、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辅助治疗方法-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物理效应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散和组织修复。-电刺激疗法:通过电刺激的方式促进肌肉收缩和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按摩和推拿:通过按摩和推拿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不过在骨折固定初期进行按摩和关节被动活动时,要轻柔操作,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创伤。四、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时机和强度-一般来说,在术后2-4周,当骨折部位已基本稳定时,可以开始进行轻度的关节活动。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始功能锻炼,过度的锻炼可能导致二次损伤,而不足的锻炼则可能影响康复效果。-在功能锻炼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保护骨折部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在开始锻炼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以预防肌肉拉伤。同时,应注重肌肉的平衡发展,以减轻关节负担。-关注身体反应:在锻炼过程中,如出现明显疼痛、肿胀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并就医检查。因为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过程中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疼痛等问题,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特殊人群的锻炼-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骨骼和肌肉系统相对较弱,在术后功能锻炼中需要特别关注安全问题。锻炼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的关节活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同时,要密切关注老年患者的身体反应,及时调整锻炼计划,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年轻患者:具有较好的身体基础,骨骼和肌肉系统相对较强,在术后功能锻炼中应更加注重效果的恢复。在锻炼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以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董尧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2月30日76
0
2
-
一盘珠汤
【组成】当归9g,芍药6g,木香6g,生地黄9g,红花6g,赤芍6g,续断12g,桃仁6g,川芎6g,泽兰9g,苏木6g,乳香6g,没药6g,甘草6g,大黄6g。每天1剂,水煎服。【效用】本方为祖传验方,是治疗骨折脱位早期及急性软组织损伤等的通用方。功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炎镇痛。本方配伍法度严谨,散收相兼,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变通灵活,加减化裁适应证广泛,应用于临床150余年,治疗过数以十万计的骨伤科病人,疗效卓著。
医生集团-江西科普号2024年11月05日418
0
2
-
接骨散经验方
成份:石斛500克、巴戟天500克、五加皮500克、怀牛膝500克、杜仲炭250克土鳖虫500克、没药500克、续断500克、自然铜500克、大黄500克、白芨500克、桑寄生50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播血祛瘀、续骨止痛。主治:骨折。用珐:酒调外敷。禁忌:有皮肤破伤者慎用。
医生集团-江西中西医结合科科普号2024年10月30日234
0
3
骨折相关科普号

王同富医生的科普号
王同富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天津医院
关节外科
6781粉丝20万阅读

王波医生的科普号
王波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脊柱外科
5223粉丝2.9万阅读

刘莹医生的科普号
刘莹 主治医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1粉丝1.6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刘兆杰 主任医师天津医院 骨科
骨折 121票
骨盆骨折 69票
足部骨折 5票
擅长:骨盆、髋臼骨折及髋部骨折,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炎,产后耻骨联合分离,关节韧带损伤综合治疗,四肢骨干如股骨、胫腓骨、肱骨、尺桡骨骨折的微创治疗,以及复杂关节内骨折如膝关节、足踝部、肩肘腕骨折的手术治疗。对于陈旧骨折不愈合骨不连同样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推荐热度4.8黄国华 副主任医师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骨科
甲沟炎 206票
骨折 115票
拇外翻 39票
擅长:四肢骨折的保守或微创手术治疗和康复,手外科、足踝外科疾患。拇外翻综合征截骨矫形,肘关节骨化性肌炎、肘关节僵硬松解,周围神经卡压,肘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掌腱膜挛缩,臀肌挛缩,腱鞘炎,腱鞘囊肿,血管球瘤,慢性甲沟炎等。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尤其擅长锁骨、髌骨、桡骨远端、跟骨等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跟腱断裂微创修补吻合术等。对拇外翻综合征和嵌甲甲沟炎有独到见解和诊治。 -
推荐热度4.8唐剑飞 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骨科-创伤外科
骨折 75票
足部骨折 27票
手外伤 10票
擅长:复杂关节周围骨折、关节僵硬、手外伤、骨不连、创伤二期修复、软组织修复、骨髓炎等的外科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