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硬化

就诊科室: 肝病科  消化内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营养与饮食
  • 8注意事项
  • 9预后

介绍

酒精性肝硬化是指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硬化。从最初的酒精性脂肪肝,逐渐加重导致酒精性肝硬化。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酒精性肝硬化

黄磊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 长期大量饮酒:长期饮酒是酒精性肝硬化最直接的病因。
  • 酒精极其代谢产物毒性作用:肝脏作为酒精的主要处理器官,将酒精分解为乙醛等产物,导致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硬化。
  •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变异或者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加酗酒者发生肝硬化的风险。

高危人群

长期大量饮酒的人容易患酒精性肝硬化,需加以注意。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

  • 恶心、食欲减退
  • 腹痛、腹胀、腹泻
  • 肝掌:即手掌两边(大小鱼际)发红,但掌心颜色正常。
  • 蜘蛛痣:是小血管末端扩张形成的。痣体有一个中心点,周围有呈辐射形的小血管分支,形态似蜘蛛。

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 浑身乏力
  • 腹水
  • 黄疸:皮肤、巩膜黄染。
  • 下肢浮肿
  • 意识障碍

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 肝癌
  • 肝衰竭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酒精性肝硬化

孙海洋 医师 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感染肝病科

如何预防

本病主要是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 禁酒
  • 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为原则,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宜摄入过多脂肪。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酒精肝硬化会带来哪些危害?

刘震雄 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消化内科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及肝组织活检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影像学检查

通过 X 线检查、B 超检查及 CT 检查,查看目前肝脏组织坏死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制定。

肝组织活检

通过肝脏穿刺活检,并对活检组织进行分析,可明确诊断。

腹腔镜检查

能直接观察肝、脾等腹腔脏器及组织,并可在直视下取活检,对诊断有困难者有价值。

可确定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阳性率较钡餐、X 线检查更高,尚可了解静脉曲张的程度,并对其出血的风险性进行评估。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通过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等),以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用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一例酒精性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的治疗(TIPS)

王汉杰 主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周围血管科

治疗方式

一般治疗

  • 戒酒:完全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基础,可用巴氯芬等药物辅助戒酒。
  • 营养支持:针对厌食、恶心呕吐等导致营养不良的情况,需要通过营养支持补充机体代谢需要的能量。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对本病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尚无确切的药物可以完全治愈此病。常规治疗药物有糖皮质激素、美他多辛等。

手术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肝移植,是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的唯一治疗手段。除此之外,如患者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也应选择好适应证和时机进行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一例酒精性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的治疗(TIPS)

王汉杰 主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周围血管科

营养与饮食

  • 日常饮食应选择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 日常饮食不宜摄入过多脂肪,避免油腻食物。
  • 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硬的食物。

注意事项

  • 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 控制饮酒量,尽量戒酒。
  • 饮酒后要及时补充高蛋白及维生素,尤其应补充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A、C、K 及叶酸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一例酒精性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的治疗(TIPS)

王汉杰 主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周围血管科

预后

  • 对于早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通过戒酒和适当治疗,可好转或延缓病情。
  • 晚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只能通过肝移植治疗。

相关科普号

王汉杰医生的科普号

王汉杰 主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周围血管科

26粉丝2.4万阅读

常玉英医生的科普号

常玉英 主任医师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1191粉丝1198.3万阅读

刘震雄医生的科普号

刘震雄 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消化内科

552粉丝120.5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营养与饮食
  • 8 注意事项
  • 9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