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鼻喷激素的喷鼻方法
鼻喷激素的操作步骤:(1)清洗双手;(2)如果鼻腔内有大量黏脓涕,通过交叉擤鼻清除 ;(3)每次喷鼻前,应先将药液摇匀,确保喷出有效喷雾;(4)头部微微向前倾斜,保持瓶体重心与地面垂直,如果未保持垂直,可能导致喷雾不完全或者不喷雾;(5)将喷嘴插入鼻孔中0.5~1.0cm处;(6)将喷雾剂朝向外侧或一侧喷,大概45°,远离鼻中部(鼻中隔);(7)轻轻吸气的同时喷出药物,注意不要用力吸,防止用力过度吸入口腔;(8)用口呼吸,不要立即擤鼻涕;(9)如果每个鼻孔需要2喷,间隔2~3 秒后再喷下一喷;(10)用清洁的布或纸巾擦净喷嘴,盖上防尘帽。
陈妙月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3月03日 135 0 0 -
益敏佳益生菌
益敏佳益生菌,它里面含有抗过敏的菌株在里边。对小儿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皮肤过敏以及食物过敏和肠道过敏等都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它有双向调节。总疗程是三个月,它是食品级的益生菌,不是药小儿用非常安全,特别适合于三岁以下的小儿对三岁以上及成人也有很好的作用。平台上是由厂家直供的。加强型的对气道也有很好的作用。
刘杰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31日 1167 0 0 -
螨虫过敏怎么办?
常见尘螨过敏性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尘螨可引起多种过敏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还有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等。此外,尘螨能够侵袭并寄生于人体内从胃肠道到肺的各个组织器官,引发肺螨症、肠螨症、尿螨症、阴道螨症、外耳道螨症等。临床治疗尘螨过敏的方法主要是三种:药物治疗、脱敏治疗和“隔离”过敏原。常用于治疗过敏的药物有: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抗白三烯药物。脱敏治疗:是通过给病人连续注射或通过其他途径给予诱导其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并逐渐递增剂量,从而增强患者对此类变应原的耐受性,达到减轻或消除症状的目的。“隔离”过敏原:就是尽量避免与过敏原接触,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做不到完全与过敏原“隔离”的,但是可以尽量减少生活环境中尘螨的存在。家庭尘螨的控制目标是:减少活尘螨的总量;降低尘螨过敏原的水平;减少人对尘螨及其过敏原的暴露。怎样防控家庭尘螨?尘螨孳生的主要条件是合适的温度、适宜的湿度、食物和氧气。日常生活中防控尘螨也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1.暴晒或冷冻最适合尘螨发育的环境温度是20℃~25℃,当环境温度上升至50℃以上时,或低于10℃时,尘螨就难以长期存活。太阳好的时候,将需要除螨的物品放在日光下暴晒,或放入一个黑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暴晒,可使物品相对湿度下降而温度上升,促使尘螨因高温和脱水而死亡,这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既简单又安全。小物件,比如孩子的玩具放在冰箱里冷冻,可灭杀尘螨。北方在寒冷季节,将床垫和枕头在室外放置 24小时,也是一个推荐的杀螨方法。在温度低于–23℃时,尘螨体内的水分就会形成冰晶而导致其死亡,在–20℃放置30分钟,尘螨死亡率为100%。2.通风换气尘螨理性的生存、发育相对湿度为70%~75%。尘螨必须从环境周围获取足够的水分才能得以存活和繁衍,因此,将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是控制尘螨最常用的方法。试验表明,在相对湿度40%~50%、温度25~34℃的环境中,成年螨会在5~11天内脱水死亡。控制环境湿度,居室应经常通风换气,在安装空调并铺设地毯的房间,应特别注意居室的通风、换气。3.真空存储尘螨自身没有完整的呼吸系统,也没有与外界相通的气门,它们依赖外界的氧气生活,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在没有氧气的空间,尘螨是无法存活的。对于需要较长时间储存的衣物,可以用抽真空的收纳袋存储,没有了空气,螨虫就不能生存。4.定期清扫卫生尘螨以粉末性物质为食,如人和动物皮屑、面粉、棉籽饼和真菌等。不给螨虫提供食物,这一点不可能彻底做到。人体每时每刻都在代谢,人体碎屑可是螨虫的美食,不可能彻底杜绝。但通过勤洗勤换衣物、床单被罩、沙发垫等居家用品,能有效减少螨虫的食物。普通洗衣粉在25度和至少浸泡5分钟 的条件下,可去除绝大多数尘螨,我们平时的洗涤就可以轻易地做到这些。每周用55度及以上的热水洗涤可杀死尘螨和去掉绝大多数尘螨过敏原,一般的滚筒洗衣机都可以做到。食糖、干果、蜜饯等甜食品的储存时间不要太长,在食用甜食制品之前,要认真辨别储藏容器中是否有小白点样生物爬动,对于盛装糖品的容器要定期进行彻底清洗和烘干。有婴幼儿、儿童的家庭,尽量不要把饼干容器放在床边,谨防尘螨爬到床上“叮咬”孩子娇嫩的皮肤。尘螨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控制室内螨孳生的措施必须全面实施、经常实施,否则当足够的食物和适宜的微环境存在时,剩余活螨可以很快繁衍为一个庞大的群体。
刘海燕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23日 781 0 2 -
认识儿童急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
1.儿童鼻炎有哪几种?儿童时期常见的鼻炎包括急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俗称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类型,病毒感染多见,可合并细菌感染;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鼻黏膜的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2.二者的临床表现有什么区别?(1)相同点:有相似的鼻部症状,包括流涕、鼻塞及喷嚏等,且44%-87%的鼻炎患儿可能是混合型鼻炎。(2)不同点:急性鼻炎起病较急,一般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咽喉痛、恶心、腹泻、全身不适,多因受凉或病毒感染所引起,早期主要表现为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发热等症状,鼻涕初为白色,后期变为黄色,比较粘稠,持续时间7~10天,部分患儿可持续到3周甚至更长。过敏性鼻炎主要有清水样涕、鼻痒、鼻塞、喷嚏等症状,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由于受到自然环境中的花粉、尘螨等过敏原甚至是冷空气的刺激所诱发,症状表现为常年出现或季节性发作,过敏体质为发病原因。部分患儿可有“变应性敬礼”动作,即为减轻鼻痒或改善鼻腔通气而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变应性黑眼圈,由于下眼睑肿胀而出现的下睑暗影;变应性皱褶,由于经常向上揉搓鼻尖,鼻部皮肤出现横行皱纹。部分患儿伴有哮喘、湿疹或特应性皮炎。3.哪些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二者?①皮肤点刺试验:对变应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80%以上,缺点是受服用药物影响;②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不受患者服药影响,皮肤有病变时也可应用,缺点是可能会出现实验室误差。4.鼻炎常用的药物有哪些?(1)抗组胺药:包括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和鼻用抗组胺药,口服抗组胺药对流涕、喷嚏、鼻痒和眼部症状有效,对鼻塞的作用较差;鼻用抗组胺药对眼部症状无效。疗程:按推荐剂量每天口服1次,睡前服用,疗程不少于2周。对花粉过敏的患儿,推荐在致敏花粉播散前2~4周开始进行预防性治疗。(2)减充血剂:儿童常用的鼻用减充血剂为羟甲唑啉和赛洛唑啉,可快速缓解急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症状,对鼻痒、打喷嚏、流涕等症状无效,连续应用不应超过7天。浓度过高、疗程过长或用药过频时易诱发药物性鼻炎,或因反跳性鼻黏膜充血导致鼻塞,故临床上应慎用。6岁以上儿童给药浓度同成人,3~5岁儿童给药浓度应减半,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3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3)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内舒拿:可明显缓解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鼻痒、喷嚏等鼻部症状,对症状的缓优于其他药物。是目前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鼻用激素可用于轻度过敏性鼻炎和中-重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按推荐剂量每天喷鼻1~2次,疗程不少于2周;对于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是首选药物,疗程4周以上。正确的鼻腔喷药方法(如避免朝向鼻中隔喷药)可以减少鼻出血及鼻中隔穿孔的发生。研究表明,鼻用激素长期(1年)治疗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4)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是过敏性鼻炎一线治疗用药,可有效缓解喷嚏和流涕症状,用于伴或不伴哮喘的治疗。(5)鼻腔盐水冲洗:是儿童过敏性鼻炎的辅助治疗方式。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鼻腔冲洗可以改善过敏性鼻炎患儿症状,缩短药物治疗时间,减少药物用量。高渗盐水因具有较高的渗透压,对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鼻塞症状的效果较好。与生理盐水相比,长时间使用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使鼻出血、鼻烧灼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故建议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6周。由于儿童咽鼓管的位置比成人低平,应注意鼻腔冲洗方法,避免引起或加重中耳炎。总结:如果打喷嚏、流涕超过2周,经普通感冒对症治疗后,鼻部症状仍无好转,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过敏性鼻炎可能,建议及时去儿科呼吸专科或耳鼻喉科就诊。
王珏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2月02日 619 0 3 -
四岁,四季都有过敏性鼻炎 ,一直在吃西替利嗪,每次都吃两个礼拜以上 ,但一停就复发,应该怎么控制?
张磊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22日 160 0 1 -
脱敏治疗的误区
脱敏治疗是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措施,但对于脱敏治疗,很多患者存在一些认识上误区:误区一:脱敏治疗需要3年以上才有效果。我们医院使用“安脱达”脱敏,一般分为“治疗阶段”和“维持阶段”,治疗阶段是15-17周,维持阶段是三年以上,一般在治疗阶段的第10周就开始有效,可减少对症使用的药物了。如果在治疗阶段没有效果,也没有必要进入维持阶段了。误区二:脱敏治疗的费用太高。我们医院使用“安脱达”脱敏治疗,每年都费用在5000元以下,3年的总费用在1.5万左右,看似很贵,但如果脱敏后症状减轻70%左右,基本可以停用或者偶尔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可以节省的很大的对症治疗药物的费用,对症治疗药物并不便宜,每年都费用平均不会低于2000元。总之,脱敏治疗物超所值。误区三:脱敏药物含有激素。这种说法毫无依据,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最多只能持续24小时,但脱敏治疗后可以长期停用所有抗过敏药物,所以说含有激素的说法经不起推敲。
王俊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11日 119 0 2 -
过敏性鼻炎常见过敏原有哪些?
不同年龄段常见过敏原:婴儿:最常见的过敏原为尘螨,动物的皮屑、毛发、唾液、尿液,禽类羽毛等;幼儿:食物也可引起过敏性鼻炎,以鸡蛋、牛奶最常见,坚果、鱼、虾、蟹也可能是病因;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花粉与真菌孢子作为过敏原逐渐增多。
高明华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02日 99 0 0 -
怎样分辨孩子是感冒,鼻窦炎还是过敏性鼻炎?
每到换季,很多娃的鼻子便开始“作妖”。稠鼻涕一擦一大堆,白天晚上都不通气,伴随着头痛、咳嗽,整得娃吃不好睡不着。这种情况,家长一般都会判断为感冒。但实际上医生可能会告诉你,孩子这是鼻窦炎!就是一个和感冒很像,但比感冒难搞的疾病。01这2个是鼻窦炎的典型症状如果以眼睛为横线,鼻子为竖线,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画一个“十”字,那在这个“十”字的上下左右,都分别隐藏着一个“小房子”,而这4个小房子,统称为鼻窦!每个“小房子”都有自己的窦口,和鼻腔相通。所以当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入侵鼻腔时,便会顺势进到鼻窦里面引发感染,导致炎症。当鼻窦炎发生以后,孩子会出现鼻塞、流黏稠的黄色或绿色鼻涕、咳嗽、发热等症状。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眼睛、鼻子、脸颊或者前额周围会感到疼痛、压痛、肿胀,在弯腰时加剧。所以,要想通过症状来判断孩子是不是鼻窦炎,先看孩子有没有颜面部压痛,再看鼻涕的颜色是否是黄绿色。这两个是鼻窦炎的典型症状!以及鼻窦炎还会分为病毒性鼻窦炎和细菌性鼻窦炎,二者的区别如下图所示:不过,常见的儿童鼻窦炎还是以病毒性为主,细菌性鼻窦炎仅有2%~10%,家长们不必太过焦虑。最后,根据发病时间的长短,鼻窦炎还能分为慢性和急性。慢性鼻窦炎是指在接受治疗以后,相关症状仍然存在,且持续时间超过12周(大约3个月),即可诊断为慢性鼻窦炎。而慢性鼻窦炎除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症状外,还会有鼻出血、嗅觉障碍、听力下降、行为异常等情况。所以,为了避免发展成慢性鼻窦炎,在孩子患病初始,家长就要能及时分辨,尽快带孩子问诊治疗。02和感冒、过敏性鼻炎这样区分对于家长们来说,要想分辨鼻窦炎、感冒、过敏性鼻炎,只能从疾病的症状入手。大多数情况下,普通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刚开始为透明色,后面可能变为黏稠的黄或绿色)、咽喉疼痛、咳嗽、打喷嚏、头痛和发热等症状。与鼻窦炎相比,普通感冒的头痛比较轻微,会随着体温降低以及病程的推进慢慢缓解;而鼻窦炎的疼痛位置覆盖眼睛、鼻子、脸颊或前额周围,持续时间长,痛感类似于抽筋一样的拧着疼,疼到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玩耍、学习,精神状态变差。这是二者之间比较明显的区别。至于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主要靠鼻涕的颜色和面部是否压痛来判断。过敏性鼻炎发病后,也会鼻塞、流涕,但这时的鼻涕颜色多为清水样鼻涕,并伴有鼻痒的症状,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热,也不会出现面部疼痛。了解以上内容,便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区分鼻窦炎、普通感冒以及过敏性鼻炎,在孩子有相关症状的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治疗。03都是鼻炎,但用药方案不相同等到了医院,医生会结合孩子的症状、体征,再配合相关检查结果,比如鼻内镜等,来综合判断。不同的结论,用药方案不同!鼻腔冲洗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孩子的鼻腔,能够有效缓解鼻黏膜急性期水肿,提高鼻腔分泌物的清除速度,让孩子感到舒服一点!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接受程度,选择冲洗、滴注、雾化等合适的方式,每日3~4次。急性鼻窦炎需要持续2周,慢性鼻窦炎应不少于4周。抗菌药物常见的细菌病原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等。根据国内外指南、文献报道以及临床实践经验,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7:1制剂效果比较好,但具体用药还是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每次剂量(按阿莫西林计算)为30~45mg/kg,每日2次,疗程至少10~14天;慢性鼻窦炎如果有细菌感染指征,使用时间在4周以上。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作用,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急性鼻窦炎,以及慢性鼻窦炎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正确使用时,副作用很少。过敏药物如果孩子的鼻窦炎是由过敏引起,使用过敏药物可能有助于减轻过敏症状。比如抗组胺药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黏液促排剂对于鼻腔分泌物较多或者分泌物比较黏稠的患儿,应该给予黏液促排剂治疗,推荐使用4周以上。鼻用减充血剂对于鼻塞严重的鼻窦炎患儿,可以适当间断、短时间(7天以内)使用低浓度的鼻黏膜减充血剂,有利于缓解鼻塞。推荐使用低浓度麻黄碱(0.5%)或盐酸羟甲唑啉,禁止使用盐酸萘甲唑啉(滴鼻净),以及2岁以下儿童禁用!OTC止痛药比如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缓解孩子头痛等不适。最后,鼻窦炎很难预防,但各项数据表明,频繁地上呼吸道感染可增加鼻窦炎的发病频率。所以,对于有鼻窦炎患病史的孩子,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防护,戴口罩、勤洗手,接种疫苗,规律作息,饮食均衡,适当锻炼,全面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丁天地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0月29日 912 0 7 -
儿童合理应用H1抗组胺药的最新指南要点
口服H1抗组胺药是儿童过敏性疾病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类别之一,2022年12月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等组织编写的《儿童合理应用口服H1抗组胺药的临床实践指南(2022年版)》在中国循证医药杂志发表,用于规范和指导口服H1抗组胺药在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指南对抗组胺药临床应用常见问题进行了解答,涵盖口服H1抗组胺药(AHs)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治疗地位、年龄范围、剂量、疗程等内容。一、口服抗组胺药在儿童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地位指南推荐口服二代抗组胺药作为儿童过敏性鼻炎(AR)及荨麻疹的一线治疗药物。由于口服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心脏毒性等不良事件的风险更高,且可能存在食欲或体重增加的风险,不常规推荐用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指南制订组还对口服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在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提示,对比安慰剂,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治疗4周,均可显著降低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总评分,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同时安全性良好,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基本无差异。二、口服二代抗组胺药在各年龄段的推荐指南不建议新生儿使用口服抗组胺药,6个月龄以下婴儿慎用。推荐6个月龄及以上的婴儿选用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或地氯雷他定,2岁及以上儿童还可以选用酮替芬、赛庚啶、氯雷他定或依巴斯汀,咪唑斯汀仅应用于12岁及以上的儿童。儿童常用口服二代抗组胺药的药物信息三、儿童应用口服抗组胺药的适宜疗程儿童口服AHs的疗程,应根据不同疾病和患儿症状控制程度而定,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应口服AHs不少于1周。各类疾病疗程推荐如下:四、肝、肾功能不全的儿童应用口服二代抗组胺药注意肾功能不全患儿在应用西替利嗪(≥6岁)或左西替利嗪时,推荐按最小推荐剂量或减半剂量酌情调整。肝肾功能不全患儿在应用氯雷他定(≥6岁)或地氯雷他定(≥12岁)时,在标准剂量下,可考虑调整为隔日给药。五、儿童应用口服二代抗组胺时需要注意的相互作用六、儿童应用口服二代抗组胺药时需关注的不良反应儿童应用口服二代抗组胺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发生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较低,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如嗜睡、头痛、失眠、疲劳)和消化系统(如口干)症状。儿童使用AHs发生心脏毒性事件罕见,指南不推荐常规进行心电图监测,合并心脏基础疾病的患儿可实施心电图监测。七、剂型对儿童口服二代抗组胺药依从性的影响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疗程较长,推荐根据不同年龄段,选择适宜的口服药物剂型,可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与治疗效果。一般来说,儿童优先选择口服溶液剂、混悬剂或滴剂,因液体制剂有剂量准确、使用方便等优点;次选颗粒剂、分散片和片剂。不推荐儿童选择胶囊剂型。
李军友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0月01日 84 0 0 -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规范化治疗
儿童过敏性鼻炎(AR)也称儿童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发生的、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儿童AR已经成为儿童主要的呼吸道炎性疾病,发病率高。我国儿童AR患病率为15.79%,且逐年增高。儿童AR患者的过敏症状对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儿童AR患者症状易与普通感冒混淆,从而造成很多患儿发病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规范治疗儿童AR对减轻该病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非常重要。儿童AR治疗需要防治结合,防治原则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室外过敏原不能完全避免,室内过敏原则可以避免。对于经常暴露于高浓度室内过敏原的AR患儿,在环境评估之后,建议采用多方面措施避免接触过敏原。对花粉过敏的AR患儿,最好避开致敏花粉播散的高峰期,以减少症状发作。儿童AR以药物治疗为主。轻度间歇性儿童AR采取抗组胺药物治疗,中-重度间歇性和持续性儿童AR采取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或(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用药。一、抗组织胺药物组胺是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一种具有促炎作用的神经递质。抗组胺药与组胺有共同的乙胺基团,可与H1受体结合,使活性受体向非活性受体转换,进而拮抗组胺发挥生物学效应。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为目前儿童AR的一线治疗药物。这类药物起效快速,持续作用时间较长,能显著改善鼻痒、喷嚏和流涕等鼻部症状,对合并眼部症状也有效,改善鼻塞的效果有限。一般每天只需用药1次,疗程不少于2周。5岁以下年幼儿童推荐使用糖浆。目前临床上儿童AR常用的口服二代抗组胺药物为氯雷他定及西替利嗪。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能有效控制轻度和一部分中-重度间歇性儿童AR。对于严重的、持续性发病的患儿,可与鼻用激素联用。抗组胺药物不但可以治疗过敏性疾病,还能减少呼吸道病毒感染和喘鸣次数,在哮喘的二级预防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伴有湿疹、眼部过敏症状的患儿更适用口服抗组胺药治疗。鼻用抗组胺药物起效快,临床上季节性、常年性、间歇性发作的患儿可使用该类药物。常用药物有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和盐酸左卡巴斯汀鼻喷剂。二、鼻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过敏和抗水肿作用,其抗炎作用为非特异性,对各种炎性疾病均有效,可持续控制炎性反应状态。鼻用糖皮质激素也是儿童AR的一线治疗药物,对儿童AR患者的大多数鼻部症状包括喷嚏、流涕、鼻痒和鼻塞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主要用于中重度儿童AR。中重度间歇性儿童AR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的每个疗程原则上不少于2周;中重度持续性儿童AR联合应用抗组胺药每个疗程4周以上。掌握正确的鼻腔喷药方法可以减少鼻出血的发生,应指导患儿避免朝向鼻中隔喷药。常用药物是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本品适用于治疗成人、青少年和3至11岁儿童季节性或常年性鼻炎,对于曾有中至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症状的患者,主张在花粉季节开始前2-4周用本品作预防性治疗。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选择性地与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1受体结合,通过竞争性阻断半胱氨酰白三烯的生物活性而发挥作用,更为适用于学龄前期鼻塞较重的患儿。对于中重度AR患儿,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作为联合用药,特别是与鼻用糖皮质激素一起使用。一部分并发哮喘的患儿可受益于此药。常用药物有孟鲁司特、扎鲁司特、普鲁司特。四、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为儿童AR的二线治疗药物,临床酌情使用。其中色甘酸钠和曲尼司特临床较常用,对缓解儿童AR的喷嚏、流涕和鼻痒症状有一定效果。五、减充血剂对于有严重鼻塞症状的AR患儿,可短期局部使用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滴鼻液、1%的麻黄素(儿童浓度为0.5%)】,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临床不推荐口服减充血剂(伪麻黄碱等)常规治疗AR。六、鼻腔冲洗剂鼻腔生理性海水冲洗是一种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法,通常用于鼻腔和鼻窦炎性疾病的辅助治疗,更适用于婴幼儿,一般在其他鼻用药物之前使用。使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或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内刺激物、过敏原和炎性分泌物等,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七、免疫治疗药该疗法是针对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对因治疗,即给予患者逐步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治疗性疫苗),诱导机体免疫耐受,使患者在再次接触相应过敏原时症状明显减轻,甚至不产生临床症状。免疫治疗应选择具有明确AR病史、变应原阳性的患者,即变应原诱导的AR患者。皮下注射降低了免疫治疗在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儿童中的依从性和接受率。免疫治疗具有改变自然病程、控制症状、减少用药、减少哮喘等并发症、预防过敏原种类增加的优点。不足之处在于:费用高、可能发生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处置频率高、疼痛、起效慢。对于大龄儿童AR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特别是鼻塞症状加重、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推荐对双侧下鼻甲黏膜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缓解鼻塞症状。研究证实,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常年性儿童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鼾症伴过敏性鼻炎患儿术后应激反应,改善通气功能,且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安全有效。
丁天地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30日 278 0 2
相关科普号
李亮医生的科普号
李亮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儿童医院
耳鼻喉科
4532粉丝84.9万阅读
曾进医生的科普号
曾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耳鼻喉科
1798粉丝58.1万阅读
苏永进医生的科普号
苏永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耳鼻喉科
1万粉丝78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孙绪丁 主任医师北京京都儿童医院 儿科
小儿鼻炎 53票
过敏性鼻炎 10票
小儿哮喘 9票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及儿科疑难杂症,如小儿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小儿发烧,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急、慢性咳嗽,扁桃体肿大,小儿腺样体肥大,小儿鼾症(打呼噜),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小儿抽动症(抽动障碍),以及小儿消化不良,小儿腹泻,小儿厌食症,小儿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对小儿鼻炎、扁桃体肥大以及腺样体肥大(鼾症)、鼻窦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能够治愈绝大多数患儿,避免手术风险,副作用少,效果好。 -
推荐热度4.8潘家华 主任医师安徽省立医院 儿科
小儿鼻炎 37票
小儿哮喘 19票
小儿肺炎 15票
擅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感染、结核病)、危重症、神经疾病及新生儿疾病的诊疗 -
推荐热度4.8顾美珍 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儿童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小儿腺样体肥大 113票
小儿鼻炎 29票
过敏性鼻炎 5票
擅长:小儿唇腭裂、耳廓畸形、颌面部畸形,扁桃体腺样体肥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听力障碍,言语障碍,困难气道及小儿头颈部肿物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