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疾病: 干燥综合征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干燥综合征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干燥综合征患者居家生活指导(二) ——口干干燥综合征(Sj?gren’ssyndrome)患者常因唾液腺受损导致严重口干,易引发龋齿、口腔感染等问题。以下科学护理方法助您缓解症状,保护口腔健康:一、日常口腔护理:保湿与清洁并重1.多饮水,少量多次随身携带水杯,每隔15-30分钟啜饮少量温水(避免冰水刺激)。可含服冰块或无糖冰块,缓慢融化以持续湿润口腔。2.人工唾液替代品使用含木糖醇或羧甲基纤维素的无糖人工唾液喷雾/凝胶,按需喷用。夜间睡前涂抹口腔保湿凝胶,预防夜间口干。3.温和清洁,预防感染选择含氟牙膏(如舒适达抗敏系列)和软毛牙刷,每日刷牙2次。避免含酒精的漱口水(刺激黏膜),改用氯己定或碳酸氢钠溶液(小苏打水)漱口。二、刺激唾液分泌:天然与辅助结合1.无糖咀嚼刺激法咀嚼无糖口香糖(含木糖醇)或含服无糖硬糖(酸味可刺激唾液分泌)。尝试含柠檬片(少量,避免过度刺激)或饮用柠檬水(稀释后)。2.处方药物辅助毛果芸香碱(Salagen?)或西维美林(Evoxac?):需医生开具,通过刺激唾液腺分泌缓解口干。注意副作用(出汗、尿频等),服药期间多饮水。三、饮食调整:减少刺激,增加湿润1.宜选食物高水分食物:如黄瓜、西瓜、冬瓜汤、粥类。软质易吞咽:蒸鱼、豆腐、酸奶(无糖)、果泥。含Omega-3食物:三文鱼、亚麻籽,减轻口腔炎症。2.禁忌食物干燥/粘性食物:饼干、坚果、年糕(易粘附口腔)。辛辣/过咸/过酸:辣椒、腌制品、烧烤、火锅(加重黏膜刺激)。酒精/咖啡因:酒精饮料、浓茶、咖啡(加剧脱水)。四、环境与生活习惯优化1.室内加湿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40%-60%,尤其在空调/暖气房间。避免直接吹风(如风扇、车窗通风口)。2.戒烟戒酒吸烟会进一步破坏唾液腺功能,酒精加重口腔干燥。五、专业干预信号:何时需要就医??口腔感染:口腔溃疡持续不愈、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白膜)。?龋齿频发:即使严格护理仍出现多颗蛀牙。?吞咽困难:因口干导致进食或服药困难。温馨提示:?定期口腔检查(每3-6个月一次),早期发现龋齿或黏膜病变。?与风湿科、口腔科医生共同制定长期管理计划,必要时使用定制化护齿剂(如高浓度氟化物凝胶)。科学护理,让口腔重获湿润!
口干眼干不简单!一文读懂干燥综合征一、什么是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Sj?gren’sSyndrome,S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的外分泌腺(如唾液腺、泪腺),导致口干、眼干等症状。除了影响腺体,还可能累及皮肤、关节、肺、肾脏等多个器官。?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单独发病,不合并其他风湿病。?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伴随其他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关键特点:?女性高发:多见于40-60岁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9。?隐匿起病:早期症状轻微,易被忽视。?80%以上患者有口干、眼干、疲劳、关节痛等表现。二、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干燥综合征(一)局部症状:容易被忽视的“干”1.口干:?频繁喝水,吃干粮需水送服。?牙齿易蛀、片状脱落。?唾液腺肿大(腮腺反复肿痛)。2.眼干:?眼睛干涩、有砂砾感。?严重者可致角膜溃疡,甚至失明。小贴士:长期口干眼干别轻视!可能是免疫系统在“捣乱”。(二)全身症状:信号更复杂约1/3患者会出现以下问题:?皮肤:干燥、紫癜(腿上有红点)、红斑结节。?关节:慢性疼痛,但关节变形少见。?肺部:干咳、气短,可能发展为肺纤维化。?肾脏:夜尿多、低钾血症(乏力、抽筋)。?神经系统:手脚麻木、感觉异常,罕见中枢神经病变。?血液系统: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淋巴瘤风险升高。危险信号:腮腺持续肿大需警惕淋巴瘤风险。反复低钾麻痹可能是肾小管酸中毒!三、如何确诊?关键检查解析(1)血液检查:?抗SSA/SSB抗体:标志性抗体,阳性高度提示疾病。?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升高也是常见指标。(2)眼科检查:?角膜染色:荧光染色显示角膜损伤程度。?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5分钟滤纸湿润≤5毫米为异常。(3)唾液功能评估:?唾液流率:自然状态下唾液分泌量减少。?唇腺活检:取米粒大小的唇腺组织,显微镜下观察淋巴细胞浸润情况,是诊断“金标准”。四、治疗目标:缓解症状,保护器官(一)局部治疗:改善口干眼干1.口干管理:?轻度:嚼无糖口香糖、含酸性糖片刺激唾液分泌。?中重度:使用人工唾液或促进分泌的药物(如毛果芸香碱)。?护牙:定期口腔检查,使用含氟牙膏。2.眼干护理:?人工泪液(无防腐剂型)每日多次使用。?严重者需用免疫抑制剂滴眼液(如环孢素)。注意:避免长时间看屏幕、吹空调,加重干燥!(二)全身治疗:控制免疫异常若出现内脏损害(如肺、肾、神经),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快速控制炎症。?免疫抑制剂:羟氯喹、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等,减少激素用量。?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用于难治性病例。特别提醒:药物需个体化选择,切勿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监测药物副作用。五、日常管理:与疾病和平共处1.饮食:?多吃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如粥、汤)。?避免辛辣、过咸食物刺激口腔。2.生活习惯:?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40%。?戒烟!吸烟会加重口干和肺损伤。3.心理调节:?疲劳是常见症状,适当运动(如瑜伽、散步)可改善状态。?加入患者互助小组,获取情感支持。六、预后:早诊早治是关键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需警惕:肺纤维化、严重肾损害、淋巴瘤是主要风险。定期随访,每3~6个月评估疾病活动度(如ESSDAI评分)。七、患者常见疑问解答Q:干燥综合征会传染吗?A:不会!这是自身免疫病,与遗传、环境因素相关。Q:能根治吗?A:目前无法根治,但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Q:中药有效吗?A:白芍总苷、雷公藤等可能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结语:干燥综合征虽无法治愈,但通过科学管理,患者完全可以回归正常生活。记住:早发现、早干预,定期随访是关键!注:本文参考《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疗规范》(中华内科杂志,2020)编写,具体治疗方案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