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眼睑肿瘤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眼睑Merkel细胞癌的诊治&医生需要终身学习,方能让患者获益 患者老年女性,眼睑发现肿物,生长迅速伴破溃出血来诊。局部虽然红肿,但并没有疼痛,感染的表现,眼部体征不仅和常见的麦粒肿、霰粒肿表现不一致,即使考虑肿瘤,眼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基底细胞癌、睑板腺癌以及鳞状细胞癌也都有典型表现,可以排除。由于肿物范围过大,没有病理只凭临床经验断定恶性,有点不够谨慎,故做活检确性质后根据安全切缘制定手术方案。由于事先对疾病性质有判断,因此1、活检的部位和操作尽量不扰动肿瘤,只行止血,不缝合;2、在病理申请报告上注明临床诊断Merkel癌可能,尽早完成相关免疫组化等检查,少走弯路;3、联系病理科,希望早出结果,以便推进整个治疗过程,完成根治性手术。之所以能第一时间凭一眼给出正确判断,是因为:自1994年工作以来,这是遇到的第四例。而对于多数医生而言,整个职业生涯不会遇到。在1997年,作为住院医生收治到第一例眼睑Merkel癌。当时就觉得奇怪,临床表现和什么都不一样。知道病理结果后,查阅书籍,在专业书上看到的图谱照片和临床所见几乎一模一样,终身难忘。英文书籍上提到了需要高度关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并且可预防性淋巴结清扫防止转移。虽然提醒患者,在没有确切证据时,患者多数下不了决心。两年后复查时,这位患者已经因为同侧淋巴结转移完成了颈部淋巴结清扫,印象极其深刻。持续地学习和知识更新可以让医生的专业知识精进,给患者更多与时俱进的合理建议。说到底医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专业。而第二和第三例均是在外院做了第一次手术病理证实疾病以后,在我这里进行扩大切除。如果术前没有拍照,其实只能根据术后切口位置来判定病变位置。但由于第一次术前并未充分估计到恶性肿瘤,也使得二次扩大手术必须覆盖之前所有可能触及的范围,并且更加小心关注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本例患者因病变巨大,考虑到安全切缘以及患者年龄、术后眼睑功能、舒适度等因素,最终选择切除,眼睑对缝的方法。第一步最大限度降低肿瘤的复发率;今后如果具备足够条件,肿瘤随访不复发,再考虑眼睑切开重建。借助百度百科中关于该病的简单描述,患者有个大致了解;而真正医学对于这个病的认知来自于医学文献检索以及专业书籍。即使现在,绝大部分眼科书籍中甚至没有这个病的描述,可见其发病率之低。而医生关于此病的先知先觉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知识,对于手术的设计和术后的随访指导有重要的意义。
游离皮片移植结合外眦铆钉固定术治疗眼睑肿物切除术后导致的疤痕性下眼睑外翻&手术的核心其实不在于“植皮患者老年男性,就诊时下眼睑明显外翻。不仅影响外观;泪小点的分离和继发阻塞引起流泪;下眼睑内面暴露在空气中,干燥、充血,带来眼部刺激和异物感、刺痛等不适症状且会与日俱增。翻阅病史,之前眼眶骨折也是我手术的本次就诊的下睑外翻发生在外院眼睑肿物切除术后,具体术式、过程不详。门诊告知需要两次手术,老人的子女孝顺,在诊疗过程中配合而坚决。一期手术1、根据病情设计切口,切除并松解疤痕,2、根据组织缺损的范围,取皮片修复前层缺损。3、眼睑松弛的矫正和外眦铆钉固定这一步骤最为关键,纠正了长期外翻带来的继发改变。全麻状态下“度”和“松紧”的把握决定了最终的效果。外行的人和患者往往惊讶于植皮颜色的贴合、疤痕不明显,然而专业人士的关键却在于这一点!而本例铆钉技术的应用对于很多涉及内、外眦角的手术多了一种确切有效的手段。4、二期睑裂缝合手术分离只需要5分钟,局麻下门诊完成。最终的结果令人满意,患者的和家属也倍感欣慰和开心。提供这样的病例术前、术后的情况。可以给更多患者以信心,手术不仅改善外观,明显改善舒适度,提高了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