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会对肺部造成毁损,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在一些情况下,肺结核毁损过于严重,导致需要进行肺切除手术。然而,许多人仍然会担心切除肺部是否会增加再次感染肺结核的风险。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结核分枝杆菌会进入人体,通过呼吸道感染肺部组织,并引起结核病。因此,肺结核的发生与呼吸系统的形态和功能有关,与肺的容积大小无关。因此,即使一个人接受了肺切除手术,他仍然有可能再次感染肺结核,因为结核分枝杆菌仍然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另外,虽然肺部切除可以减轻肺部结核的症状并消除病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肺结核。如果一个人的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或者他接触到结核分枝杆菌,他仍然有可能再次感染肺结核。因此,即使进行了肺切除手术,仍然需要遵循预防肺结核的措施,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接受有效的治疗等。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肺结核的发生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条件有关,与肺的容积大小无关。因此,肺切除手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肺结核的问题。重要的是,预防肺结核的措施是关键。例如避免与患有结核病的人密切接触,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等。结论是,尽管肺切除手术可以减轻肺部结核病的症状,但是仍然需要预防措施以避免再次感染。因此,我们不能对肺切除手术进行过度的期望和依赖,正确的预防方法才是避免肺结核的可靠方法。
通过三例手术,初步分析一下肺叶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手术方式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分享 支气管胸膜瘘是支气管与胸膜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结核性脓胸、大叶性肺炎、肺脓肿及术后感染等。其形成是由于慢性脓胸的脓液腐蚀临近肺组织后穿破支气管,或因肺内病灶直接侵袭胸腔或破溃至胸膜腔形成瘘管,也有因胸腔穿刺或手术切除脓腔感染造成。脓液可从支气管咳出,严重时大量脓液被吸进支气管,可使患者窒息而死。 第一例:男性,58岁,地州医院行左肺下叶切除术,我院以“左肺下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2月”为主诉入院。病理提示:机化性肺炎。给予行“左余全肺切除术+左总支气管切缘背阔肌肌瓣移植”,术后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气管镜吸痰。术后胸腔冲洗,左总残端再次瘘,自行闭合。 第二例:女性,43岁,乌市某院行“右肺下叶背段切除术”,我院以“右肺下叶背段术后支气管胸膜瘘3月”为主诉入院。病理提示:微浸润腺癌。行“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闭合术+支气管残端切除”,术后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气管镜吸痰。术后胸腔冲洗,一期愈合。 第三例:男性,65岁,地州某医院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我院以“右肺下叶切除术后20天”为主诉入院。病理提示:继发性肺结核。我院行“右肺中间支气管闭合术+保留远端支气管残端”,术后抗结核、营养支持,胸腔冲洗,一期愈合。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 1、胸廓改形术(一期开窗术和二期闭合术) 手术切除病侧部分肋骨和增厚的纤维板(脏层胸膜),使胸壁塌陷,脓腔闭合,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胸膜肺切除术 即将病肺与纤维板一并切除。用于结核性脓胸伴有肺内空洞.广泛干酪性病变或合并支气管胸膜瘘。 本院选择的三例手术案例,涵盖了肿瘤、炎症和结核三类病症,闭合瘘口手术的成功,可以证明支气管胸膜瘘术后,除了胸廓开窗术,及时二期再次手术闭合支气管瘘口的可行性,相对于胸廓开窗术对病人损伤更小,减轻了病痛,减少了开窗换药的痛苦和胸廓闭合手术的二次打击。缺点:1、住院周期长,在21-45天之间 2、住院费用较单纯叶切手术增高 3、存在术后再次出现支气管胸膜瘘风险。
总访问量 128,744次
在线服务患者 72位
科普文章 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