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华
主任医师 教授
3.6
产科王慧艳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产科孙彩凤
主任医师 讲师
3.3
产科杨丽萍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杨丽洁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王文丽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吴宁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佘广彤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彭悦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黄钧
副主任医师
3.3
尚洁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王辉辉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季伟鹏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陆昊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沈梅红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王银瓶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殷黎忠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冯传首
主治医师
3.2
产科沈佳雷
医师
3.2
产科周雁
3.2
糖尿病是一个大众疾病,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逐年上升。同时,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公众健康教育的普及以及网络信息的开放,许多家庭对糖尿病有一定的认识。但我国对孕妇孕期发生的糖尿病、也就是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不过是近20年的历史,在大中城市医院开展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也就近10年的时间。笔者在门诊发现,老百姓甚至一些医务人员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有许多误区,常有人把对糖尿病的认识套用在妊娠期糖尿病上。其实孕妇的糖尿病和普通人的糖尿病在诊断、治疗上区别很大,以下逐一道来: 误区一:空腹血糖高才是糖尿病。这是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误解,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套在妊娠期糖尿病上了。普通成年人,空腹血糖超过7mmol/L,有典型“三多一少”症状,就可诊断糖尿病。但孕妇因为生理的原因,空腹血糖和普通人比,是偏低的,一般不超过4.4 mmol/L,如果空腹血糖超过5.1mmol/L,就有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所以,孕妇的糖尿病,不仅仅以空腹血糖高来判定的,需要行75g糖耐量试验来诊断。大部分糖尿病孕妇空腹血糖不超过6 mmol/L,超过甚至有“三多一少”症状的有话,提示病情较重了。 误区二:餐后血糖8 mmol/L是正常的。这是对血糖监测的误解,把糖尿病的餐后血糖控制标准套在妊娠期糖尿病上了。孕妇的高血糖,对胎儿的影响为早产、胎儿畸形、死胎、巨大儿、出生后的低血糖等,对孕妇的影响,为羊水过多、感染、高血压等,血糖越高,并发症越多。此外,科学研究发现,如果胎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成人后发生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这就是成人疾病宫内起源学说。所以,为了给胎儿一个良好的环境,减少母儿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有严格的血糖控制标准,如果是饮食控制,要求餐后2小时血糖在4~7mmol/L之间,血糖过低、过高都不行。糖尿病孕妇应该重视餐后血糖的监测,一般刚开始每天监测三餐后的血糖,稳定后可以改成1周监测1~2次。 误区三:我父母没有糖尿病,我怎么会有呢?我不爱吃甜食,怎么也得糖尿病?许多糖尿病孕妇都不相信医生的诊断结果,提出了上述疑问。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即便没有遗传因素,如果孕妇饮食结构不合理,虽然米饭吃得不多,但水果、饼干、奶油蛋糕、油炸食物、牛羊肉等吃得多,导致糖和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或者因活动量太少导致能量过剩,都有可能引起糖代谢紊乱而致病。所以,不管是否怀孕,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笔者在这儿为孕妇推荐一下,孕期宜用橄榄油、菜油、茶籽油等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做菜,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B6、钙、钾、铁、铜的食物如瘦肉、家禽、鱼、虾、奶制品、新鲜蔬菜等,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片、芋头、荞麦面等粗杂粮。 误区四:得了糖尿病,少吃点就行了。不仅是孕妇,许多医务人员也会这么想。这是对孕期医学营养疗法不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首先是饮食控制,而不是药物治疗。但因为孕妇的能量摄入,既要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又要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而且孕妇的生理特点使得糖尿病孕妇容易发生低血糖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以怎么吃、吃多少,就很有讲究,和普通糖尿病人不同。糖尿病孕妇应尽可能接受营养师的营养咨询意见,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现在的计算机营养软件较成熟,能按孕妇的口味设计个性化的营养食谱,做到合理的粗细搭配和荤素搭配,配好三大餐和三小餐。所以,只要孕妇按食谱合理用餐,80%GDM患者通过饮食营养控制即可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误区五:既然是怀孕得的病,生完小孩就好了,不需要随访。这是妊娠期糖尿病管理的认识不足。糖尿病妇女在产后应该继续监测血糖,直到正常,必要时在产后6-12周再行糖耐量试验,以排除孕前就存在的糖尿病,也就是所谓的“隐形糖尿病”。此外,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妇女可能发展成2型糖尿病,所以每3年检查1次是必要的。 可以这么说,妊娠期糖尿病是一个影响两代人健康的疾病,对于糖尿病孕妇,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保持尤为重要,公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妊娠期糖尿病知识的教育,才能有效防治该病,提高人口质量。
1.可以吃榴莲、姜这些燥热的食物吗? 榴莲会使体内血糖升高,一旦妈妈的血糖提高,宝宝就会容易过重,所以孕妇如果要吃榴莲,以每餐不超过一个橘子大小为限,也就是约半片榴莲即可,以免吃太多,造成胎儿过大。姜虽属燥热性食物,但是也是改善孕妇呕吐症状的天然食材,所以煮菜时放一些姜,约一个拇指大小的份量,可减缓孕吐,但是千万不要摄取过量! 总结:能吃,但不能太多。 2.喝冷饮或吃冰品会引起宫缩吗? 当吃下冰冷的饮品,会觉得肚子怪怪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因为冷饮或冰品造成宫缩,而是食品温度低,吃进肚子造成胃肠不适。有研究显示,当孕妇的手触碰冰块时,子宫的血管会收缩,相对胎儿的血液循环就会不好,影响其成长。因此,孕妇应该少吃冰淇淋、棒冰这些食品,至于冷饮,只要放在室温,温度超过摄氏10℃以上即可。 总结:能吃,但不能太冰。当吃下冰冷的饮品,会觉得肚子怪怪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因为冷饮或冰品造成宫缩,而是食品温度低,吃进肚子造成胃肠不适。有研究显示,当孕妇的手触碰冰块时,子宫的血管会收缩,相对胎儿的血液循环就会不好,影响其成长。因此,孕妇应该少吃冰淇淋、棒冰这些食品,至于冷饮,只要放在室温,温度超过摄氏10℃以上即可。 总结:能吃,但不能太冰。 3.吃薏苡仁会堕胎?吃薏苡仁会堕胎? 薏苡仁是人们熟悉又常食用的食品和中药,其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胃、利水渗湿、清热排脓之功。 然而薏苡仁之根,古书上曾拿来做为堕胎之用。此外,实验研究也发现薏苡仁油,会增加兔子与豚鼠的子宫兴奋收缩。 总结:不能吃。 4.可以吃辣吗? 少量的辣椒对于孕妇和宝宝没有影响。辣椒含有麻木神经的物质,会对宝宝的神经造成影响,所以孕妈咪们在食用辣椒时,一定要注意不可以吃到让口腔发麻,适量的食用即可。在吃辣椒时,只要掌握口腔是否感到麻木的原则,孕妇们就能安心吃辣了。 总结:能吃,但不要太辣。
一. 唐氏综合征患儿可出现严重的畸形和功能障碍,表现为:严重智力低下、特殊面容(面容呆滞、眼距宽、耳位低、鼻根低平、伸舌等)、精神体格发育迟滞,并可伴有其他严重的多发畸形和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白血病等。 这些患儿如无严重畸形,可存活到成年,但丧失劳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迄今没有根治方法,危害极大,成为家庭和社会的巨大负担。 二.筛查的目的不是诊断某一种疾病,而是筛选出患某一疾病可能性较大的人。 三. 单纯早中孕期血清学筛查时唐氏儿检出率为85%,早中孕期联合筛查方案(结合超声NT及早中孕期血清学指标)的检出率为90-95%。 四. 甲型胎儿蛋白(AFP)一般范围为0.7-2.5MOM,高于2.5MOM则为高风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越高,游离雌三醇(uE3)越低(一般≤0.25MOM)和抑制素A(InhibinA)越高,胎儿患唐氏症的机会越高。 五. 唐氏筛查高风险并不意味着胎儿一定是唐氏儿,只是说明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增高,胎儿正常的可能性还是高于不正常的可能性的。因此需要进一步检查来确诊。高风险孕妇下一步可进行如下检查: 对羊水或绒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是诊断唐氏儿或其他染色体异常的金标准。 优点 1、明确诊断 2、可发现其他染色体异常 缺点 1、有创,有一定的流产风险(穿刺相关流产率为1/200-500) 2、费用较高 3、依赖相关的穿刺机构及实验室 近年来出现的无创胎儿DNA检测技术主要针对唐氏儿高危人群,检出率高达99%。唐氏筛查高风险的孕妇,也可行NIPT进一步分流,如NIPT提示高风险,则唐氏儿的风险极高,需要羊水穿刺确诊。 优点 1、对唐氏儿的检出率高,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极低 2、无创 3、可同时提供其他某些染色体的风险(主要是13三体、18三体及性染色体,根据不同实验室而有所不同) 缺点 1、费用高 2、仍为筛查手段,检测高风险者需行羊水穿刺确诊 3、对其他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不高
总访问量 544,665次
在线服务患者 1,032位
直播义诊 1次
科普文章 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