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

简称: 罗湖区妇幼保健院
公立三级妇幼保健院

推荐专家

疼痛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儿童胸痛家长常见问题与解答A:儿童胸痛超过90%不是心脏病,多数由良性原因引起。但需立即就医的警示信号:胸痛发生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疼痛非常剧烈、难以忍受(如撕裂样、压榨感)。伴随呼吸困难、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发紫。伴随心跳过快、过慢、不规则或感觉“心脏要跳出来”(心悸)。伴随头晕、眼前发黑、昏倒或接近昏倒。伴随持续发烧。伴随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尤其与运动相关时)。孩子看起来精神极差、烦躁不安或意识模糊。有已知的心脏病、镰状细胞病、马凡综合征、川崎病史等基础疾病的孩子出现胸痛。1??心脏问题:心肌病(如肥厚型心肌病):心脏肌肉异常增厚或变弱。胸痛常在运动时出现,可能伴有心悸、运动时头晕或昏倒、容易疲劳气喘。心肌炎:心脏肌肉发炎。可能伴随发烧后持续的心跳过快、呼吸困难、脸色苍白、精神萎靡。心包炎:心脏外层的包膜发炎。疼痛多为尖锐刺痛,深呼吸、平躺时加重,坐起来或身体前倾可能减轻,常能听到特殊的心包摩擦音。严重的心脏结构问题:如主动脉瓣严重狭窄、主动脉缩窄、某些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可能导致运动时胸痛(类似心绞痛)。冠状动脉问题:虽然罕见,但川崎病后遗留的冠状动脉瘤/狭窄、某些遗传性高脂血症或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引起儿童心肌缺血甚至梗死。疼痛可能是压榨性的,位于胸骨后,可能伴有出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严重心律失常:持续性的心跳过快(室上速、室速)有时会引起心绞痛样疼痛。主动脉夹层:极其罕见,常发生在有马凡综合征、Turner综合征等遗传疾病的孩子身上。疼痛通常是突发的、剧烈的、撕裂样的。2??肺部急症:自发性气胸:肺破了个小洞,气体漏到胸腔里压迫肺。多见于瘦高个的青少年男孩。突发尖锐胸痛,深呼吸加重,可能伴有呼吸困难。严重时(张力性气胸)会出现气管偏移、面色发紫、血压下降,这是紧急情况!肺栓塞:血块堵住了肺动脉。虽然儿童少见,但有长期卧床、严重脱水、中心静脉置管、某些血液病或肥胖的孩子风险增高。表现多样,可能包括突发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胸痛(尤其吸气时)、心跳过快、咯血、晕厥。急性胸部综合征(见于镰状细胞病患儿):这是镰状细胞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胸痛、发烧、咳嗽、呼吸急促,肺部拍片有阴影。大气道异物:异物卡住大气道会引起剧烈的呼吸困难、窒息感、发绀、无法说话或咳嗽,这是危及生命的急症(需要立即海姆立克急救法)!小一些的异物可能引起咳嗽、喘息,局部呼吸音减低3??其他危重症:食管破裂:剧烈呕吐或干呕后突发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吞咽剧痛、甚至呕血,伴有高热、心跳快等严重感染迹象(极其罕见)。某些肿瘤:胸部或纵隔的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肉瘤)压迫或侵犯组织引起疼痛,常伴有体重下降、持续发烧、骨痛、贫血等其他症状。严重的感染:如肺炎合并大量胸腔积液或脓肿。A:前4大“元凶”如下:1??肌肉骨骼损伤(占60%以上)肋软骨炎/肋缘综合征:胸骨边缘或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的炎症或劳损。按压特定点会痛,做某些动作(如水平拉伸手臂、挺胸)会诱发疼痛。单肩背过重的书包是常见诱因。这是儿童胸痛最常被明确诊断的原因。肌肉拉伤或扭伤:近期有剧烈运动(如举重、俯卧撑)、咳嗽太厉害、跌倒(即使没明显外伤)都可能导致胸部肌肉疼痛。疼痛区域可能比较广泛,活动时加重。“心前区刺痛”(Texidor刺痛):一种良性的、短暂的(几秒到几分钟)尖锐刺痛,常发生在心尖或胸骨左缘,安静或轻微活动时突然出现,吸气时加重。原因不明,通常自行消失。2??心理因素(青少年常见)压力、焦虑、惊恐发作:学习压力、家庭变故(如亲人离世、父母分离)、社交焦虑等都可能导致胸痛,常描述为胸闷、压迫感。孩子可能同时有头痛、肚子痛、失眠等其他身体不适。过度换气:情绪激动时呼吸过快过深,导致头晕、手脚发麻,也可能引起胸痛或胸闷感。3??呼吸道问题哮喘:胸闷是哮喘发作的常见症状,常伴有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即使没有明显喘息,运动也可能诱发支气管收缩引起胸部不适。肺炎、支气管炎:咳嗽、发烧、呼吸急促是主要表现,炎症刺激胸膜(肺表面的膜)或剧烈咳嗽牵拉肌肉也会引起胸痛。剧烈咳嗽本身:任何原因(如感冒、百日咳)引起的剧烈咳嗽都可能导致胸部肌肉酸痛甚至肋骨疲劳性不适。4??胃肠道问题胃食管反流/烧心:胃酸反流刺激食管。疼痛常在胸骨后,有烧灼感、压榨感,饭后、躺下或弯腰时易发,吃抗酸药可能缓解。小宝宝可能表现为拍打胸部或莫名哭闹烦躁。食管炎:反流严重或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止痛药)刺激食管引起炎症,症状类似烧心,吞咽可能不适。“药片性”食管炎:吃药片时没喝够水或躺着吃,药片卡在食管里溶解腐蚀黏膜,引起突然的胸骨后剧痛、吞咽痛。食管异物:卡住的东西会引起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流口水。5??乳房相关(青春期女孩多见):青春期乳房发育时的正常胀痛感。月经周期相关的乳房胀痛(周期性乳腺痛)。乳腺炎(乳房组织感染,可能红肿热痛)。男孩的乳房发育(男性乳房发育)也可能有触痛或胀痛感。6??特发性胸痛:经过医生详细检查,仍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约20%-45%)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就被归类为“特发性胸痛”。好消息是,这种情况绝大多数是良性的。疼痛可能会反复,但随着时间推移通常会逐渐减轻或消失。长期追踪研究也显示其预后良好。约20%-45%属于特发性胸痛(不明原因),但通常良性建议:记录疼痛诱因(运动/饭后/情绪?)排除书包过重、不良坐姿焦虑儿童可尝试深呼吸放松定期随访,多数随年龄自愈A:三步应对法:1??观察记录:疼痛的具体位置?(能指出来一个点还是大片区域?)怎么个痛法?(尖锐的?闷闷的?压榨感?烧灼感?)什么时候开始痛的?持续多久了?什么情况下痛?(活动时?休息时?深呼吸?按压?饭后?躺下?)什么情况下缓解?(休息?换姿势?吃药?)除了胸痛,还有没有其他症状?(发烧?咳嗽?气喘?心慌?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孩子精神状态如何?呼吸是否平稳?2??回忆诱因:最近有没有受伤、剧烈运动、感冒咳嗽、情绪压力事件?3??初步判断:无警示信号→预约儿科门诊有警示信号→立即急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和仔细的体格检查(听心肺、按压胸壁、观察呼吸等)来寻找线索。在大多数没有警示信号的孩子中,仅凭问诊和查体就能基本判断病因或排除严重问题。心电图(ECG):是筛查心脏问题的常用工具,快速无创。胸片(X光):有助于发现肺炎、气胸、骨折等问题。其他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心脏彩超)、运动试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胃食管反流相关检查等。只在医生高度怀疑特定问题时才会安排。大多数胸痛孩子不需要做一大堆检查。
孩子喊“胸口疼”!别慌,儿科医生教您辨轻重、解焦虑“妈妈/爸爸,我胸口疼!”听到孩子这句话,家长的心瞬间揪紧——心脏出问题了?是不是很严重?先别慌!儿童胸痛非常常见,但幸运的是,绝大多数情况(>90%)并非由心脏疾病引起,而是相对良性的原因。然而,它也确实可能是某些严重问题的信号。学会理性分辨,既能避免过度恐慌,又能及时抓住关键线索,至关重要。成人思维陷阱:成人胸痛,尤其是突发、剧烈的胸痛,首要警惕心肌梗死、心绞痛等严重心脏问题。这种思维定势很容易被带到孩子身上,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儿童现实: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心脏原因引起的胸痛比例很低(通常<5%)。儿童心脏结构性疾病(如严重先心病、心肌病)通常在更早期就被诊断。儿童冠心病更是极其罕见。关注点不同:评估儿童胸痛,重点在于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找出更常见的、非心源性的原因,同时识别少数真正需要警惕的“红旗信号”。1.肌肉骨骼源性(最常见!):“生长痛”或肌肉劳损:孩子活动量大,跑跳、运动后可能出现胸壁肌肉、软骨(尤其是肋骨与胸骨连接的肋软骨)的轻微拉伤或炎症(肋软骨炎)。特点是:按压某一点会疼,特定姿势或深呼吸、咳嗽时加重,活动后出现或加重,休息缓解。外伤:磕碰、摔倒、甚至剧烈咳嗽都可能造成胸部肌肉、软组织挫伤或肋骨骨膜损伤。通常有明确的外伤史或剧烈咳嗽史,局部可能有压痛或轻微肿胀淤青。姿势不良:长时间含胸驼背玩手机、背过重的书包也可能引起胸壁肌肉紧张酸痛。2.呼吸道原因:剧烈咳嗽: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引起的频繁、剧烈咳嗽会牵拉胸壁肌肉和膈肌,导致肌肉酸痛。咳嗽本身是主要症状,胸痛是伴随症状。哮喘:哮喘发作时胸闷、喘息是典型症状,但部分孩子可能主诉为胸痛或胸部不适。通常伴有呼吸困难、喘鸣音。胸膜炎:肺部感染(如肺炎)累及胸膜时,深呼吸或咳嗽会引起尖锐胸痛。常伴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3.胃肠道原因: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刺激食道,可能引起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有时会被孩子描述为“胸口疼”。常在餐后、平躺时出现,可能伴有反酸、嗳气。食管痉挛/炎症、胃溃疡:相对少见,但也是可能原因。疼痛可能与进食相关。吞入异物:尖锐异物卡在食道可能引起胸骨后疼痛(非常危险,需紧急处理!通常伴有吞咽困难、流涎)。4.心理/功能性因素(不容忽视!):压力与焦虑:学业压力、家庭矛盾、社交困扰等都可能以“躯体化”形式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特点是:疼痛描述模糊不清(“闷闷的”、“说不清哪里疼”),安静时或情绪波动时明显,活动或玩耍时反而消失或减轻,常伴有其他焦虑表现(如叹气、睡眠差、注意力不集中)。过度通气综合征:焦虑或紧张时呼吸过快过深,导致体内二氧化碳过低,可引起头晕、手脚麻木、胸闷胸痛。“模仿”或寻求关注:尤其在小龄儿童或家庭中有其他成员有胸痛经历时可能发生。5.皮肤原因:带状疱疹(儿童少见):病毒感染侵犯神经,在出疹前可能出现沿神经分布的刺痛、灼痛。皮炎、蚊虫叮咬:局部皮肤问题引起疼痛。虽然大部分是良性的,但以下情况提示可能存在更严重的问题,需要立即寻求医疗评估(急诊或尽快看医生):1.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孩子哭闹不安,无法被安抚。2.疼痛与运动明确相关:只在剧烈运动时或运动后即刻出现胸痛、胸闷、压迫感,伴有头晕、眼前发黑、晕厥(意识丧失)。这是最需要警惕心脏问题的信号!(提示:肥厚型心肌病、严重冠脉异常、严重心律失常等)。3.伴随严重症状:呼吸困难、呼吸急促(与活动量不匹配)、口唇/面色青紫。心悸感明显且持续(孩子感觉“心要跳出来”、“心跳很乱”)。高热不退。大汗淋漓、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极度虚弱。4.有明确的心脏病史:如先天性心脏病(尤其复杂先心病术后)、心肌炎、心肌病、川崎病(尤其有冠脉病变)、已知的心律失常。5.有心脏猝死或心肌病的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年轻时有相关病史。6.外伤后持续加重的胸痛或呼吸痛:怀疑肋骨骨折、气胸、肺挫伤等。7.突发撕裂样剧痛,向背部放射:(儿童极罕见,但需警惕主动脉夹层等危急情况)。8.吞咽困难、流涎伴胸痛:高度怀疑食道异物。带上孩子,详细告诉医生:疼痛详情:位置、性质、程度、持续时间、频率、诱因(活动、进食、情绪、体位等)、缓解因素。伴随症状:有无发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心悸、头晕、晕厥、恶心、呕吐、反酸、吞咽困难等。孩子状态:发作时及平时的精神、食欲、活动耐力。既往病史:孩子是否有心脏病、哮喘、胃病、外伤史等。家族史:直系亲属是否有心脏病(尤其心肌病、心律失常、猝死)、结缔组织病等。用药情况。您的观察:按压是否加重?孩子表情如何?医生会根据问诊和查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可能包括:体格检查:重点心肺听诊、胸壁按压检查、观察呼吸状态、测量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血氧、体温)。心电图:最常用、最重要的初步筛查!评估心律和初步排除明显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心律失常。胸部X光片:看肺部情况(肺炎、气胸)、心脏轮廓大小(严重心脏扩大的线索)。心脏超声:如果怀疑心脏结构或功能问题(如有心脏杂音、家族史、运动相关症状),这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其他:血常规、心肌酶(怀疑心肌炎时)、24小时动态心电图(怀疑心律失常)、肺功能(怀疑哮喘)、胃食管反流相关检查(如症状典型)、甚至心理评估(考虑心因性时)。并非所有孩子都需要做全套检查!孩子喊胸痛,家长莫惊慌。记住要点:儿童胸痛,心脏原因极少见。肌肉骨骼、呼吸道、胃肠道、心理因素是主力军。密切观察是基础,识别“红旗信号”是关键。详述病史助诊断,医生查体解疑惑。心电图是初步筛查好帮手,心脏超声可解结构性担忧。绝大多数预后良好,解除诱因是良方。放下不必要的恐慌,保持理性的观察,及时识别危险信号,与医生充分沟通。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您就能成为孩子健康最坚实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