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疾病:慢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主要表现为反复耳内流脓(可伴有臭味)、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面瘫、眩晕、脑脓肿等。二、术前准备:1.备皮:①耳内镜微创手术备皮:剃除手术耳前鬓角碎发。②耳后切口患者备皮:剃除手术耳周3~5cm范围内头发,男性患者刮胡须。长发患者请将头发盘至头顶。并用发粘固定碎发,不要使用发卡。2.耳毛:手术前一日或手术当日,护士会使用药膏为患者外耳道脱毛。3.手术需全麻,术前8小时禁食水。三、术后护理指导:1.术后回病房平卧6小时,可使用枕头,头转向健侧,避免术耳受压。2.术后6小时进食易消化软食物,避免坚硬、辛辣刺激实食物。3.全麻手术后患者会有1-2日恶心、犯困,属于全麻术后常见现象。如恶心呕吐头晕严重,可联系医生给与药物缓解症状。4.协助患者在床上活动四肢,并尽早下地活动,预防肺栓塞5术后恢复期禁止吸烟,四、术后健康指导:1.术后3月内避免擤鼻,避免感冒、受凉和疲劳。不能避免喷嚏时,请张口打喷嚏。2.术后耳鸣、头晕、恶心不适为正常现象,与耳内填塞及包扎有关。感觉到耳内有搏动感、气泡音、咔哒声和其他声音,以及耳内的胀满感,感觉耳内好像有液体,这些均属于术后正常现象。3.避免耳朵进水。耳部皮肤切口拆线后3天内不可沾水。4.接受人工听骨植入的患者,术后5天内避免头部剧烈活动。4.术后1-2月请根据医生指导进行咽鼓管吹张训练,否则影响术后康复。5.耳朵痊愈后才可坐飞机,当高度变化时,需保持清醒并嚼口香糖来刺激吞咽。6.眩晕:头部活动时会有轻微的眩晕,如果不再加重就无关紧要。7.听力:术后立即有听力提高的情况很少见。由于组织肿胀和外耳道填塞,术后第二天很可能有暂时的加重,首次复查听力时间为术后3月,在此之前耳部可能感觉闷堵。8.耳道流水:术后1-3月可能耳道会反复流出淡红色血水。如果量较多可在耳道口防止无菌干棉球吸血,但一般情况下,越少动术耳越好,千万不要自行用棉签掏耳。如果耳道流出黄色、绿色或脓性水,或耳部发臭,请及时复诊。9.疼痛:最初2周内可有轻微的、间断的耳痛,咀嚼时常有耳上或耳前的疼痛。如果有持续的耳痛不缓解,搏动性疼痛等,请及时复诊。10.滴耳药:滴耳时将头向对侧倾斜,滴3-4滴于耳内,保持5min,每天2-3次。然后将头向患侧倾斜使药液流出。如果既往有真菌性耳道炎的病史,一般不点滴耳液,请在医生开具滴耳液时及时告知医生。11.术后换药:术后第2天拆除包扎,术后7天伤口拆线,有时根据伤口情况需分次拆线。术后7天到4周期间分次清理耳道填塞物,伤口拆线后可出院,按医生嘱咐返院拔除填塞物。12.复查:请根据医生的要求定期返院复查,复查能使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请按时返院检查。一般复查时间定于术后2周、术后1月、2月和3月,胆脂瘤患者需要终身复查!有耳部不适请随时复查,如耳道流脓、耳痛等!术后听力情况需要定期观察,首次电测听复查安排在术后至少3月
什么是扁桃体 扁桃腺,又称扁桃体,是人和两栖类以上动物,鼻后孔的顶壁或咽与口腔、鼻腔交界处粘膜下淋巴组织所集成的团块的通称,因为外形像扁桃一样而得名。 一般所说的扁桃腺是指肉眼可见的颚扁桃体(palatine tonsils),位于咽峡的侧壁,舌腭弓和咽腭弓之间,呈扁卵圆形,表面盖着粘膜上皮,底面包着纤维被膜,与咽壁的肌层联系很松,容易分离;另外还有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 与其他的腺体组织一样,扁桃腺是人体的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的作用是帮助身体对抗感染。扁桃腺炎是由于扁桃腺受到感染,一般都发生于咽喉及上呼吸道受到细菌感染而失守。 扁桃体炎的类型有哪些? 扁桃体炎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扁桃体炎 症状表现为: 全身症状起病急,畏寒,高热可达39°~40°,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等。 局部症状咽痛明显 ,吞咽时尤甚,剧烈疼痛者可放射至耳部,儿童若因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时,可妨碍其睡眠,夜间常惊醒。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本病的主要致病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或腺病毒、鼻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病原体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而传染。通常呈散发性,偶有群体(如部队、工厂、学校)中暴发流行。 2、慢性扁桃体炎 症状表现为: 反复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并有咽部不适及堵塞感。 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急性发作史,表现为经常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痒,刺激性咳嗽,口臭等。 扁桃体过度肥大可引起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呼吸不畅或睡眠时打鼾。 脓栓常随吞咽进入消化道,部分患者可出现消化不良、头痛、四肢乏力、容易疲劳或低热等表现。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本病的主要致病菌。反复发作的急性扁桃体炎使隐窝内上皮坏死,细菌与炎性渗出物聚集其中,隐窝引流不畅,导致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可继发于猩红热、白喉、流感、麻疹、鼻腔及鼻窦感染。 扁桃体割还是不割 很多人只看到了扁桃体的免疫作用,宁愿遭受扁桃体炎的反复折腾也不愿做扁桃体切除手术。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当扁桃体的反复炎性发作,且严重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时,是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的。 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考虑切除扁桃体: 1. 反复出现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每次感染都会出现发烧、咽痛、咽喉黏膜充血现象,同时可出现化脓性扁桃体炎,表现为扁桃体表面出现脓点,每年发作3—4次以上,连续发作2年。 2. 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发声功能,睡觉打呼噜。 3. 扁桃体反复感染导致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关节炎、肾小球肾炎及皮肤病等,应考虑切除扁桃体。 4. 白喉带菌者,保守治疗无效时。 5. 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 *注意:每个人的病情发展及自身身体情况都是不同的,需不需要手术,还是要去正规医院,经由专业医生诊断指导,再确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远离扁桃体发炎,预防很重要 预防永远是最好的治疗。为了保护扁桃体,建议大家平时做好预防。 1. 少吃辛辣食物。 2. 避免着凉,预防感冒。 3. 多喝水,保持咽喉部的湿润状态。 4. 多休息,不要让机体过度劳累。 5. 多运动,提高免疫力。 6. 认真刷牙漱口,给扁桃体营造良好的口腔环境。
总访问量 1,856,617次
在线服务患者 6,078位
科普文章 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