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及居家注意事项术后1-2天1.体位摆放:①仰卧位,双下肢中间置外展枕,患肢外展中立位。②健侧卧位,健侧下肢弯曲,患肢置于枕头上,保持患侧轻度外展。2.麻醉消退后开始踝泵练习,患者有节奏地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在屈曲位和背伸位各停留5秒钟。屈伸为1组,50次/小时。3.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患者取仰卧位,绷紧大腿前方肌肉,将膝盖往下压紧床面,保持5-10秒,再缓慢放松,10个/组,上下午各2组。4.直腿抬高训练:患者取仰卧位,患侧下肢在伸膝状态下,将大腿抬离床面20~30公分,终末端保持5秒,再恢复至起始位,10个/组,上下午各2组。5.屈髋训练:患者取仰卧位,脚跟沿床面往臀部方向滑动,到小腿屈曲至最大角度,停住保持5秒,再恢复至起始位,10个/组,上下午各2组。手术2天以后1.患者扶助行器站立,向前方、后方、侧方抬腿练习,20次/组,3组(组间休息30s),每天练两次。2.患者观看宣教步行视频后,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尝试步行。按助行器-患肢-健肢顺序迈步,仅限病房内活动,旁边应有人保护,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觉。患者扶助行器站立,原地踏步练习,增强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柔韧性。禁忌动作避免患肢向健肢交叉腿(盘腿、二郎腿等);避免弯腰大于90°,避免下蹲,坐矮凳;避免大幅度的扭转患侧髋关节,保持足尖指向身体正前方(避免身体向患侧倾斜取物、接电话,不要突然转身或伸手去取身后的物品)。预防跌倒指南-起床时先在床边休息一会,无头晕等不适再开始行走,夜间起床尤为重要。-保持房间内地面干燥,地面有水渍要及时清理,选择防滑效果好的鞋子。-电灯开关设计在床边,保证室内照明范围不留角落;家中的摆设不要过多冗杂,过道不摆放任何的杂物。-卫生间选择防滑效果好的地砖,最好能铺上防滑垫,合适的位置要加装扶手。-教会老人使用手机,一旦摔倒可以立马自己拨打电话或者是告知别人。家居环境改造家中选用垫高的床,沙发,椅子。厕所安装加高的马桶座垫(保证坐位时膝盖低于髋部),浴室配置洗澡椅,浴巾、喷头等沐浴用品应置于患者伸手可拿处。购置助行器/拐杖、拾物器、鞋拔等辅助器具。如厕:用加高的自制坐便器如厕。上、下楼梯:上楼时,先上健侧,后上患侧;下楼时,先下患侧,后下健侧。以上仅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患者应在专业骨科医生及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前来复诊(每月一次)。
刚做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我需要注意什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和指导原则:?术后体位和活动:?术后初期,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即下肢伸直,轻微外展15°20°,脚尖朝上、外展。?术后24小时内,家属应按摩患肢小腿肌肉,帮助血液回流,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踝关节屈伸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术后第2天,可以开始大腿肌肉屏紧放缩锻炼,以及适当的斜坡卧位。?行走和负重:?术后3-5天,根据病情稳定情况,开始练习站立和扶助行器行走。注意屈髋角度不宜过大,患肢不负重。?术后3个月患肢可逐渐负重,由双拐—单拐—弃拐,但必须避免屈髋下蹲。?避免危险动作:?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内收超过身体中线、翘“二郎腿”。?避免手术侧卧位和长时间坐、站立、行走。?避免在明显疼痛下进行治疗性训练和功能性活动。?康复训练:?术后早期进行踝泵训练、肌力训练,包括股四头肌、臀肌等长收缩,以及髋关节屈曲、外展、后伸练习。?进行平衡训练和重心转移训练。?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包括转移训练,如床上大小便、个人清洁卫生等。?营养和心理支持:?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促进身体康复、预防并发症。?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定期复查:?术后一周、3个月、6个月定期复查,不适随访。?其他注意事项:?防止感染,若有呼吸道、肺部、口腔等地方感染时,应及时就医,防止感染蔓延至关节。?注意合理调节饮食,保证营养但避免肥胖,保持大便通畅,戒烟戒酒。遵循这些指导原则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更好地康复。专家简介:王加波,骨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从事骨科专业20余年,擅长脊柱、四肢骨折、骨盆骨折、创伤、关节、骨病等骨科各类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独立开展脊柱创伤关节绝大部分三级四级大型手术,尤其擅长保守治疗及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颈椎病、四肢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等复杂骨折。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下午,门诊三楼骨科专家诊室。就诊预约电话051783568824或直接好大夫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