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变可以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以周围神经最多见。因为长期高血糖或血糖波动大导致组织中山梨醇和果糖积聚神经细胞肿胀和纤维变性,最后出现神经节段性脱髓鞘,同时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使血流减慢,加重神经组织的缺血缺氧。当感到手脚有对称性或不对称性的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从远端脚趾上行,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严重者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也可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呈刺痛、灼痛、钻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时剧疼如截肢痛,昼轻夜重。还有的表现为触觉过敏,甚则不忍棉被之压,须把被子支撑起来。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减退,没力气,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肉萎缩。周围神经病变可双侧,可单侧,可对称,可不对称。临床检查时可出现跟腱反射、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震动觉减弱或消失;位置觉减弱或消失,尤以深感觉减退为明显。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常用药物有前列地尔,维生素B12,硫辛酸等。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的目的为改善微循环,促进局部血液供应,改善神经营养。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有: 1、气血循环仪治疗:压力50~70mmHg(lmmHg=0.133kPa),每次30分钟,每天1次,足部有感染、溃疡、心肾功能不良患者慎用。2.旋涡浴治疗;水温38~40℃,治疗时喷水嘴对准治疗的重点部位,每次30分钟。3、血管神经治疗仪:4.高压氧治疗:高压氧可降低血糖、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血液含氧量,改善缺氧状态。采用多人氧舱,均匀加压20分钟,至0.2MPa稳压下带面罩吸氧6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匀速减压20分钟后出舱。本文系于海燕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目前国内外较先进的血糖监测工具,通过埋在皮下的探头可以监测和记录患者72小时的血糖情况,并可以随时观察到血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或降糖药物的剂量。可以发现常规末梢血糖测定不能发现的低血糖和高血糖,方便快捷有效。当糖尿病患者出现慢性并发症时,多为病程较长,或发现较晚。因为长期的高血糖或血糖波动对身体各个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损伤,这部分患者对血糖的波动不再敏感,会出现因为血糖高或低导致的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为保证糖尿病患者更好的进行康复治疗,对患者进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保证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结合运动强度,调整饮食量,大大减少康复意外。其好处主要有:一、全面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昼夜24小时的血糖波动范围,是否存在低血糖风险。二、帮助糖尿病患者调整饮食的品种和数量,尤其是因为脑梗塞导致吞咽功能障碍需要鼻饲流质饮食的病人。三、在运动康复治疗时,可以监测运动量对血糖的影响,将饮食量与运动量进行合理的计算。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近年来,无锡市同仁(国际)康复医院面向病程在五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开展了早起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发现其中有至少四分之一的病人存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是介于痴呆和正常衰老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临床认知功能损害状态,如果不进行早期、有效的干预,有很大可能进展为痴呆。早期发现认知功能障碍是治疗的关键,一旦由早期认知功能障碍期进入老年痴呆期,干预和治疗的效果就很差,严重的晚期病人还会出现精神症状。所以,老年人如果有以下情况,须格外注意并及时到专业医院检查:一、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病程越长,发病率越高);二、年龄大于50岁;三、有超过两个月的记忆力减退现象,并且经由周围人证实;四、基本日常生活有轻度障碍,但仍可独自生活。对于有这些症状的病人,专科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症状,并进一步使用专业测试工具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综合判断糖友是否存在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及分级。如果已经明确认知功能开始出现损害,早期进行专业的干预治疗,将会获得良好的疗效,可以延缓、甚至避免糖友出现进一步的认知功能损害及痴呆。糖尿病病友应根据自己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合理使用改善脑代谢及促智药物,也可到专业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近年来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糖尿病科、老年康复科通过运用科学的记忆训练方法和神经电兴奋技术提高脑神经的活跃程度等康复训练,使一大批糖尿病病友减轻或延缓了认知功能损害,大大提高老年糖尿病病友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认知功能损害并不可怕,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每一位糖尿病病友都可以享受心身俱健的高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