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预后

介绍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是以四肢远端严重疼痛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交感神经系统控制血流运动,帮助调节心率和血压。正常情况下,机体受伤时,交感神经系统会使血管收缩,以免受伤部位失去太多的血液。随后,交感神经系统使血管再次扩张,以便血液可以到达受损组织并进行修复。

当患有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时,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会收到混合信号。使它在机体受伤后开启,但不会关闭,这就使得血管始终保持在收缩状态,受损伤部位血供异常,进而引起疼痛和肿胀。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多见,主要症状为疼痛、自主性功能不良、水肿、运动障碍及营养不良与萎缩,症状常于损伤后几小时内迅速出现,也可于伤后数天或数周逐渐出现,并持续数周至数年。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概述.

王永 副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疼痛与失眠治疗中心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病因未明,多数患者存在外伤和手术史如:

  • 截肢
  • 瘀伤
  • 烧伤
  • 切伤
  • 骨折
  • 小手术
  • 针刺
  • 放射治疗
  • 扭伤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需加以注意:

  • 女性比男性更易患病
  • 年龄在 30 ~ 60 岁之间

症状表现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起病缓慢。起初表现为疼痛,且疼痛随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逐渐加重。大多数患者一开始可能并没有意识到疼痛是不正常的。

典型症状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通常累及手臂、肩膀、腿部或臀部等部位。疼痛会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疼痛通常是持续而严重的。

常见症状包括

  • 疼痛
  • 灼烧痛
  • 深部疼痛
  • 跳痛

本病也会影响免疫系统,这可能引起

  • 皮肤潮红
  • 伤口周围的皮肤发热
  • 肿胀

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 指甲变形
  • 身体某些部位出汗过多
  • 肌肉无力或痉挛
  • 关节僵硬
  • 受伤部位活动受限
  • 皮肤变白、有斑点、变红或变色、潮湿或干燥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什么是“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和相关治疗

唐浩琛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骨科医院 骨科

如何预防

目前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具体机制不明,一般认为是由于交感神经系统受损所致。因此主要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是通过减少对交感神经损伤刺激,改善机体适应能力等。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 减少、消除发病因素。如改善生活空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避免外伤。
  • 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劳逸结合,戒烟戒酒,保持心理平衡,克服紧张焦虑情绪。
  •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

检查

没有一种单一的检查手段可以确诊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而是要结合查体和病史信息来诊断。还有一些检查手段可以提供线索,看看患者是否有该疾病的某些迹象。这些检查包括:

  • 骨扫描:该检查可以检测患者的骨骼末端是否磨损或血流运动是否存在问题。
  • MRI:医生可能会让患者进行 MRI 以检查身体内部是否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软组织。
  • 出汗测试:该检查可以告诉医生患者的身体一侧出汗是否多于另一侧。
  • 热成像测试:这种交感神经系统检查可以查看受伤部位的温度或血流是否与身体的其他部位不同。
  • X 射线:如果患者的综合征处于后期,通常会要求进行该检查,以查看骨骼中是否有矿物质流失,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是斑片状骨质疏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诊断和治疗

黄义鸿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治疗方式

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理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理疗的方法包括热疗、蜡疗、针灸、电针、按摩等方法。

物理治疗

冷湿压迫、热疗、蜡疗、星状神经超声疗法、针灸电针等疗法简便易行,可直接改善肢体活动功能。经皮植入电极刺激神经可选择性地刺激较大的有髓神经感觉纤维,激发抑制系统而止痛。

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皮质类固醇对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有明显疗效,特别对那些拒绝或不能忍受交感神经阻滞疗法者。
  • 硝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可松弛平滑肌,增加周围血循环,能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不但可止痛而且可稳定血管运动。

手术治疗

  • 交感神经阻滞或切断术:切除血管周围的某些神经,以帮助改善血液流动。适用于有皮肤改变或持续活动受限伴交感神经依赖性疼痛的患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什么是“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和相关治疗

唐浩琛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骨科医院 骨科

注意事项

  • 注意休息,避免熬夜,避免劳累。
  • 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要戒烟,戒酒。
  • 避免一些不良的精神刺激,如紧张,焦虑,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 饮食清淡,以有营养的为主,最好是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以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预后

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症状可明显改善。通过积极的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够完全治愈。

相关科普号

姜剑魁医生的科普号

姜剑魁 副主任医师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急诊科

15粉丝9425阅读

王永医生的科普号

王永 副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疼痛与失眠治疗中心

253粉丝19.1万阅读

黄义鸿医生的科普号

黄义鸿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276粉丝14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