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白内障手术是否会加快老年性黄斑变性进展?
老年性白内障和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往往同时存在于老年人,并且都是老年人视力损害最多见的原因。手术治疗是老年性白内障的唯一选择,并且晚做白内障手术往往会带来一些眼睛和全身方面的并发症,例如眼睛方面的并发症包括青光眼、葡萄炎等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全身方面的并发症包括65岁以上成年人跌倒致伤增加,特别是骨折发生率明显增加,不仅降低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并且增加致残率。因此,目前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主流观点是只要在技术有充分保障的情况下越早做越好。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病人说做了白内障手术以后会增加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生率,而老年黄斑变性不好治,所以担心不敢做白内障手术。事实上,真是这样的吗?那么我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个老年性疾病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白内障是全球最主要的致盲原因,导致全球1760万人致盲(占39%),AMD是65岁以上老年人致盲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何明光等调查国内某地50岁以上人群中AMD的患病率为8.4%。白内障是可治愈盲,而AMD是不可治愈盲,AMD常常是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视力不理想的重要因素。随着老龄化的加剧,AMD发病率逐年升高,对这类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的风险和优势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白内障手术对于AMD进展的影响尚没有确切结论。那么,白内障手术与AMD的进展有何关系?对于非新生血管性AMD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是否合适?白内障手术是否会导致中期AMD(广泛的中等大小的玻璃膜疣、大的玻璃膜疣或非黄斑中心凹的地图样萎缩)进展为新生血管性AMD?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些研究认为白内障手术可以改善AMD患者的视力,而另一些研究提出就长期而言,白内障手术对AMD是“危险因素”。一、白内障手术可以加快AMD进展的证据多个研究指出,白内障手术与AMD的进展有关。自从1979年Blair和Ferguson等第一次报告白内障手术导致AMD病情进展以来,还有很多样本量不大的研究均证明了白内障手术可以加快AMD的进展。因此,很多人猜想白内障手术与新生血管AMD有因果关系。最有力的证据来自Beaver和Dam和BlueMountains两大眼病研究,他们发现白内障手术10年后,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危险增加3~4倍。ChakravarthyU等人于2010年在研究AMD的致病危险因素时,基于Copenhagen、Bluemountains、BeaverDam等三个研究基础上进行了Meta分析,将既往白内障手术史、吸烟和AMD家族史是AMD的一贯危险因素,同时指出心血管危险因素也与AMD有关。从循证医学证据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应该是到目前为止最支持白内障手术可以加快AMD进展的证据。2020年国内的LiuY等人做了一个白内障手术是否加速AMD进展的Meta分析,他们认为白内障手术和AMD进展的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特别是对亚洲人。但是他们也指出,根据目前的证据,还不知道白内障手术对早期AMD进展的影响。那么,白内障手术引起AMD的进展是否有根据呢?目前有两种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来解释白内障手术和AMD的关系。一种是光的氧化损伤,日光毒性是刺激因素。光线毒性损害被认为是AMD发病机制的主因,累积的日光暴露与增加AMD的风险有关。白内障手术时显微镜的光线也对黄斑产生潜在的光线毒性损伤。同时,人工晶状体(IOL)取代自然的晶状体,导致了视网膜在白内障术后更多地暴露于不同波长的日光之下,尤其是蓝光。另一种解释是手术创伤引起的炎症可触发AMD进展,推测炎症刺激血管生成因子,进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和产生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二、白内障手术对AMD的进展没有影响的证据同样也很多研究指出,白内障手术不仅没有加快AMD的进展,而且可以改善AMD患者的视力。其中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于年龄相关性眼病研究组Chew等人于2009年报告1992~2005年开展的年龄相关性眼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它是对白内障手术前后AMD变化5年以上随访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该研究包括8050眼(4577例),每6个月随访一次,很有说服力。白内障手术1704眼,其中95眼(6%)发生新生血管性AMD;未做自内障手术6448眼,其中448眼(7%)进展为新生血管性AMD。统计学分析显示,无论是新生血管性AMD,还是地图样萎缩,白内障手术与否,其进展型AMD的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2009年Forooghian等人进行的前瞻性、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AREDS)表明不管有否AMD,白内障手术对老年人都有益处。他们对1244例(1939眼)患者进行了白内障手术,比较术后平均6.9个月(1.0-82.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无AMD者增加8.4个字母(P<0.0001),轻度AMD者增加6.1个字母(P<0.0001),中度AMD者增加3.9个字母(P<0.0001),进展期AMD者增加1.9个字母(P=0.04),统计学视力均显著提高,术后平均保持1.4年(1.0~3.3年)。而且,40.9%无AMD患者、32.4%轻度AMD患者、28.8%中度AMD患者和23.6%进展期AMD患者视力提高超过了10个字母。2015年KesselL等人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在白内障手术以后6-12个月随访期间,比不做手术的眼提高了6.5-7.5个字母,因此他们认为白内障手术能够增加视力而不会增加渗出性黄斑变性的风险;当然他们也认为纳入的样本量比较小(两个RCT和两个病例对照研究),只能得到一个中等强度的证据,建议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研究。2017年CasparisH等人进行的系统评价认为就目前能够得到的证据来说,虽然白内障手术提高了短期6个月以内的视力,但是还不能得出白内障手术12个月以后对AMD患者是有益还是无益结论,还需要进行前瞻性大样本的研究。2022年BhandariS等人的最新结果表明,在6到12个月的观察世间之内提高了6.5-7.5个字母,因此他们同样认为白内障手术能够增加视力而不会增加渗出性黄斑变性的风险;当然他们也认为纳入的样本量比较小(两个RCT研究),只能得到一个中等强度的证据,建议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研究。综上所述,白内障手术对于AMD的进展是否是一个危险因素至今仍然存在争论。从支持方的证据来看,有BeaverDam以及BlueMountains两大眼病研究,以及ChakravarthyU和LiuY等人的系统评价;从反对方的证据来看,有GuttmanC、ChewEY、ForooghianF以及BhandariS等人进行的最新年龄相关性眼病研究得出的结论。由于影响黄斑变性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年龄、人种、环境、饮食方式以及系统性疾病甚至肠道菌群改变等等,而其中白内障手术只是可能影响的因素之一。因此,根据循证医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考察以上各个研究的科学性、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等方面综合判断,我认为单纯的白内障手术不会促进黄斑变性的发生和发展,即使退一步说白内障手术是促进黄斑变性发生和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这么多影响因素之中,白内障手术起多大作用还不知道,当然我得出的这个结论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还需要大量规范性的研究来进一步证明。[参考文献略]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科普号2022年07月18日34
0
1
-
单焦点?三焦点?连续视程?高端人工晶体真的适合你吗
我是眼科叶医生,回归医疗本质,拒绝噱头。在网上和某些医院(特别是一些民营医院),高端人工晶体的曝光频率非常高,甚至有的医生把适应症不断放宽,为多数病人推荐高端人工晶体,这其中涉及多少经济利益不必多言。这也导致门诊经常有病人一来就开始“点菜”某种高端多焦人工晶体。但是多焦点人工晶体真的适合你吗?让我们回归到为病人提供最理想的视觉恢复的医疗本质上,来聊聊多焦点人工晶体的那些事儿。生理状态下的人眼,是固定焦距、可自动对焦的成像系统。人眼的自动对焦是由神经控制晶状体变厚和变薄来实现的。这一过程与相机的自动对焦过程相似,或者应该反过来说,相机的原理本来就是模仿人眼的。不同的是,相机的对焦靠的是多组镜片的前后移动,而人眼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一个晶状体。理想的人工晶体,应该是可以自动调节的。目前的确有可调节的人工晶体上市,但是调节范围很小,无法满足多数人的需求。单焦点人工晶体只能成像于一个固定的焦平面,装进眼睛后,要看清不同距离的东西,需要移动身体调节远近,俗称“脚动对焦”。不过通过戴眼镜矫正焦平面,可以解决大部分视力需求。单焦点人工晶体最初是球面的,因为人眼并非完美的光学系统,球面人工晶体的相差较大,成像质量较低,目前已经逐渐被淘汰,只有在某些特殊病人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非球面人工晶体极大改善了单焦点人工晶体的成像质量,应用也越来越多。现在市面上人非球面人工晶体多种多样,某些久经考验的产品的价格已经非常具有性价比。受限于人眼内有限的空间以及目前的光学技术,目前的人工晶体其实是无法完全实现人类晶状体的调焦功能的。不管是多焦点还是扩展景深(或称连续视程)技术,本质上都是将射入眼内的光线成像在数个焦点或焦段上。对于单焦点人工晶体,几乎所有光线都成像在一个焦平面。在光量没有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多焦点人工晶体的分散成像势必导致每个焦平面光能的下降,从而引起成像质量的下降。另外,由于存在离焦和聚焦图像的叠加,多焦点人工晶体容易产生光晕和眩光,特别是在夜间瞳孔散大的时候更为明显。有文章对比过几种人工晶体在不同瞳孔大小下的MTF值(数值越大表示成像质量越好),可以看出来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体在某个特定距离上,成像质量碾压各种多焦点人工晶体。而且,瞳孔扩大后,多焦点人工晶体的成像质量下降更为明显。也就是说,多焦点人工晶体在夜间瞳孔扩大的情况下,视觉质量面临更大的衰减。夜生活丰富的人多焦点人工晶体在夜间瞳孔扩大后可以引起光晕和眩光,可能导致严重的视觉混乱,对于夜间活动特别是开夜车的人是非常危险的。对精细视觉有需求的人据报道,对比单焦点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仅在未矫正的近、中距离视力上有优势(不需要戴老花镜),在矫正视力、分辨率和对比敏感度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这点损失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可能难以察觉,但是对某些特殊人群(比如外科医生)来说,视觉精细度是非常重要的,这类人选择人工晶体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成像质量,而不是脱镜的便利性。血糖血压控制不好的人长期血糖血压控制欠佳的人,发生视网膜疾病的风险大为升高。万一出现视网膜病变,多焦点人工晶体将给相关的治疗带来极大的麻烦。凡事留条后路,稳妥起见,这类人还是推荐使用单焦点人工晶体。超高度近视的人超高度近视人群发生视网膜脱离等眼底疾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数倍,不推荐的理由同上一条。而且超高度近视的患者,很多都存在晶状体悬韧带问题,很可能影响植入人工晶体的居中性,从而影响多焦点人工晶体的成像质量。总的来说,多焦点人工晶体的使用范围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只有在自身全身及眼球条件较好、视觉质量要求不苛刻且有强烈脱镜要求的白内障患者中才适用。事实上,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人是相对较少的。就目前来说,全世界使用最多的仍旧是单焦点人工晶体。或许将来有一天可调节人工晶体技术得以完善,人类在白内障术后也可以获得完美的全程视力。所以,人工晶体不是越贵越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有医生动不动就推荐高端人工晶体,还是留个心眼吧。参考文献:Son,HyeckSoo,etal.Plosone15.2(2020):e0228342.Tanabe,Hirotaka,etal.Scientificreports10.1(2020):1-11.Yamauchi,Tomofusa,etal.PLoSOne8.6(2013):e68236.
叶福相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07日554
0
3
-
后悔做了白内障手术,原因为何?
出门诊有时候会遇到外院白内障术后的病人,眼部检查发现白内障手术做的没有问题,但是患者主诉就是“后悔做这个白内障了,术后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甚至情绪都受到了影响”,根据这些病人的描述,我总结了一些原因,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1)做完手术眼睛干涩、异物感,总感觉眼睛里面有沙子,还怕光,每天点眼药水也不能改善。这些症状是典型的干眼症,即使是一台精湛的白内障手术也不能避免术后干眼的问题,所以一个完美的白内障手术设计,不是仅仅局限于白内障本身,还应该要关注干眼的情况,如果患者术前就有干眼的症状,需要在术前改善干眼,才能避免术后干眼的进一步加重导致的明显不适的感觉。当然出现干眼这种情况也不要害怕,干眼症还是能够改善的,只是术前就有干眼的人白内障术后干眼恢复需要的时间更长,可能要3个月,所以需要增强信心,坚持用药以及热敷。2)做白内障之前看近不需要戴老花镜,做完白内障术后要戴老花镜了,还不如不做了。在白内障术前虽然不需要戴老花镜了,但是其实老花仍然是存在的,那为什么却不需要戴老花镜呢?因为核性白内障的形成可以出现近视,从而抵消了老花,当白内障手术把晶体拿掉后,这种近视抵消的作用就没有了,老花又显现出来了,需要戴老花镜来矫正。所以白内障手术做的漂亮是一回事,术后患者的满意是另外一回事,术前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充分交流让患者明白手术的利与弊,才能让患者术后有个舒适的体验。我们后续再继续讲一讲其他的原因。
王海燕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05日1370
1
10
-
白内障手术为什么不能双眼同时做,另外一只眼需间隔多久再手术?
双眼都有白内障,双眼一起做手术,就可以省去二次住院的麻烦了,可是为什么医生不能双眼一起做呢?因为白内障手术最怕的一个问题是感染导致的失明,如果双眼同时手术,双眼同时发生感染的机率就非常大,可能导致双目失明,这个后果是谁都承受不起的,所以白内障手术不能同时进行双眼手术。那么第二只眼可以间隔多久做呢?2周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这个时候第一只眼恢复的差不多了,医生也能够很好的了解患者对于手术效果的反应,有利于为第二只眼的手术制定适宜的方案。那么更长的间隔时间可以吗?也可以,只是对于某些人群来说就不适合间隔时间太长,主要是高度近视的病人,因为高度近视的病人眼镜的度数基本都在600度以上,那么一只眼做完白内障后,眼镜度数变成200-300,而另外一个没做手术的眼镜度数还是600+,这样双眼不可能一起看东西,否则会出现头晕、上下楼梯没有距离感导致踏空,是很危险的,所以对于高度近视的人来说,应该提前做好自己的工作安排,双眼手术的间隔最好是2周,不要更长。
王海燕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05日552
0
5
-
得了白内障竟然出现头痛呕吐!
大家对于白内障的认识大多数是:白内障是比较温和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引起视力下降,这种视力下降通过手术可以复明。但是大家却不知道,白内障并不都是人畜无害,反而可以引起突发性、剧烈的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年轻人当中很难会见到这种突发的眼痛头痛,但是在老年人当中却发病率很高,主要原因在于年轻人没有白内障,而老年人患白内障之后,这个白内障会挤压眼内的房角(房角是眼睛里的水往外排泄的通道),房角被挤压变窄甚至关闭,眼睛里的水流不出去,在眼睛里面越来越多,就会引起眼睛的胀痛,这种胀痛直接导致头疼,眩晕,恶心呕吐。这种急症也有个名字叫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危象,所以白内障一旦引起急闭青光眼,后果确实很严重。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呢?得了白内障后应该让医生来评估患青光眼的风险,如果风险很高,那么就需要打个LPI激光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预防,或者直接做白内障手术,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
王海燕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05日217
0
3
-
糖尿病病人做白内障手术与普通人有什么区别?
糖尿病和白内障,我相信很多人听说过,糖尿病病人是很容易发生白内障的,那一个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和普通的白内障患者在做手术方面有什么区别吗?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选择手术的时候要更加谨慎,考虑的因素要更多一些,根据最新的202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就是手术之前的血糖控制,推荐最好是空腹血糖小于8mmol/l,如果血糖太高了,会影响伤口的愈合,还会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最严重的会引起眼内炎,导致视力丧失。第二,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手术之前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好好检查眼底。因为糖尿病患者除了会引起白内障的并发症之外,还常常有眼底出血以及渗出,而且眼底病变是导致患者失明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术前要仔细检查眼底,看看眼底有没有病变。如果眼底有病变,那就意味着您做完白内障手术,有可能视力的提高不能达到您的预期,因为在您的视力下降中,除了白内障还有眼底的病变。白内障手术只解决了其中的一个问题,那手术之后的视力肯定不如没有眼底出血的患者视力提高的好。第三,除了要检查眼底,还要尽可能控制眼底的病变,做完白内障手术其实更大程度上也为控制眼底病变提供看的清眼底的便利。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之前一定要权衡好眼底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他们所带来的利弊,如果说白内障轻,眼底病重,这个时候可暂时不手术,要积极控制眼底疾病,如果相反,白内障重,眼底疾病轻,或者说白内障太重了根本看不到眼底,这个时候就先做白内障手术,术后尽快检查眼底,有问题就赶紧治疗。
周民稳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28日375
1
5
-
白内障科普宣教
赵全良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24日622
3
5
-
黑眼球变白眼球,该做什么样的眼科手术?—如何治疗大面积角膜白斑白内障?
在眼科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黑眼球发白(角膜白斑)的病例,引起角膜白斑最常见的原因有角膜炎、眼外伤和虹膜睫状体炎以及眼科手术并发症等,这些病例除了角膜白斑以外,往往还伴有虹膜前后粘连导致的不规则小瞳孔、浅前房、并发性白内障及超高度近视眼等。从理论上来说,治疗角膜白斑最好的选择是换角膜,也就是做角膜移植或者联合白内障手术一起做。但是角膜移植一方面存在角膜供体不足,另一方面也存在角膜移植手术以后的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第三还有角膜移植手术费用比较高,不是所有的角膜白斑患者都能够接受。那么,有的患者就会提出来是否可以不做换角膜手术而只做白内障手术。因为有相当部分的患者自己觉得虽然他们的视力不好与角膜不好肯定有关系,但是往往有一个近几年明显加重的倾向,他们认为这个肯定与白内障发展有关系,因为角膜白斑一般情况下是稳定的,而白内障是逐渐加重的。坦白地说,这个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基于不管什么原因不能做角膜移植手术,这部分患者会提出来先做白内障手术。但是,从眼科医生的角度来说,一方面被灌输了角膜白斑是白内障手术禁忌症的观念,另一方面,这些疾病的手术难度都比较大,比较容易出现手术并发症,手术效果也不确定,第三有很高的医患纠纷风险。基于此,一旦发生医患纠纷,手术医生基本上是百分之百倒霉,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往往被拒之门外,求医无门,痛苦地生活在黑暗之中。像右图中这位84岁的角膜白斑独眼老大爷就在黑暗世界之中苦苦地生活了50多年,直到2020年我给他做了白内障手术,让他重见光明。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例在2007年治疗过的一例患者。患者,徐先生,42岁。患者告诉我34年以前左眼不明原因出现红、痛和视力模糊。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葡萄炎,给予相应治疗以后出现黑眼球发白和视力明显下降。近一年以来,左眼什么都看不见了。看了很多地方,医生说可以考虑做角膜移植和白内障联合手术,但是他考虑到角膜移植手术的并发症,不想做角膜移植手术,只想做白内障手术,但是没有一个医生愿意给他做单纯的白内障手术,不是说手术风险太大,就是说没有价值做。所以他经过病友介绍来找我,希望我给他做白内障手术。另外,他还告诉我他的右眼6年前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在我院先后行右眼晶状体切除+玻璃体切割+重水+光凝+巩膜外环扎冷凝+注气术、II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目前情况稳定。我检查发现他的左眼视力只有手动/30cm,右眼视力0.06,矫正不提高,双眼压正常。从角膜缘内上方12点至下方6点位跨过瞳孔区见宽2mm左右、长8mm左右半月形白斑,相应部位虹膜前粘连,前房浅,房水清,瞳孔针尖样大小,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浑浊,眼后段检不清。左眼B超检查示左眼玻璃体轻度浑浊,后巩膜葡萄肿。IOL-master:眼轴长度OS=29.02mm,左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1302/mm2(偏低)。我根据患者病史、专科及辅助检查,诊断为:左眼并发性白内障;双眼粘连性角膜白斑;左眼超高度近视眼;右眼人工晶体眼;双眼陈旧性虹睫炎。我与病人及家属认真交流沟通以后于2007年3月5日在表麻下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瞳孔成形术。手术简要过程是做颞侧角巩膜缘切口,分离虹膜前粘连,瞳孔缘剪开成形,前房注入粘弹剂,分离虹膜后粘连,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及水分层,超声乳化晶状体核,抽吸干净皮质,囊袋内植入-4.0D人工晶体。20分钟以后手术顺利结束。手术后3天出院检查时间左眼0.1,眼压OS=21.4mmHg,人工晶体位置正常。出院后1周左眼压升高达28.6mmhg,予噻吗心安眼水点眼后眼压恢复正常,定期复查病情平稳。2年后门诊复诊,左眼因后发性白内障视力下降至0.06,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左眼视力恢复到0.15,患者满意。该患者既往双眼葡萄膜炎,左眼白内障合并大面积角膜白斑、瞳孔小且前后粘连、超高度近视眼,属于复杂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手术操作难度大,非常容易发生手术并发症。白内障合并大面积角膜白斑的手术治疗,既往多采取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目前可采用光学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适用于角膜白斑位于瞳孔中央,但手术操作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手术效果不佳。该患者角膜白斑范围较大,为半月形,瞳孔成形后瞳孔区部分暴露,使得超声乳化手术成为可能。采取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快、视力恢复好的优点,但体会到术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术中控制眼内压,维持前房深度,并维持眼压平衡,预防发生脉络膜上腔出血或暴发性出血。(2)大面积角膜白斑下手术,尽量增大照明强度,减少手术操作步骤,使视力的恢复成为可能。(3)前房注入粘弹剂,保护角膜内皮,最大限度减少内皮细胞丢失,尽可能恢复角膜透明。(4)连续环形撕囊,尽可能维持囊膜的完整性,减少超乳术中囊袋破裂可能,并保证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5)小瞳孔下操作,避免损伤虹膜,尽可能囊袋内碎核,保持后囊膜的完整。术后要注意:(1)减轻眼部炎性反应,尤其前房瞳孔区的渗出。(2)防止发生虹膜后粘连,瞳孔阻滞,继发性青光眼。(3)激素应用减量要缓慢,防止虹膜睫状体炎复发。该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也于2010发表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上。我从2007年做徐先生的眼睛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后来不知道做了多少例像他这样的大面积角膜白斑白内障手术。在我的印象之中,还没有出现视力不提高或者下降的病例,反过来说,视力都是提高的,当然提高的程度每个病人是不一样。总之,对于这样复杂的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只要术者具有高超的手术技巧,并注意术中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仍会取得良好的疗效,可以挽救更多患者的光明!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科普号2022年05月22日201
0
2
-
药物也会引起白内障,你知道吗?
有很多药物都会导致白内障的发生,最常见的就是激素类的药物,有些患者,需要长期的点激素类的眼药水,像我们有些过敏性的结膜炎,甚至有一些眼内的葡萄膜炎,这类要长期用激素眼药水的患者,容易导致白内障的发生。除了眼药水,长期口服激素类药物,也容易导致白内障发生。建议患者切记自行购买激素类滴眼液长期使用,实在因为别的疾病治疗需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激素类药物,而且需要定期监测。还有治疗青光眼的药物毛果云香碱,长期的使用,也会导致我们白内障的发生。另外就是一些内科药物,如硝基甲苯等可能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周民稳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20日368
0
9
-
疫情来的突然,我想做白内障手术被耽误了,怎么办?!
疫情的突然到来,打乱了很多准备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安排,那对于已经有白内障的患者,如何做才能顺利度过这一段时间呢?目前的医学技术尚不能使白内障逆转,但我们可以努力使其发展的慢一点,等到疫情结束,可以及时完成手术。1.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会引起眼内微环境和代谢的紊乱,会加快晶状体的混浊。因此我们患者应在疫情期间,控制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稳定,如血糖、血压,一方面希望它不要加速我们的晶体混浊,第二方面,也希望在疫情后不要因为全身血糖、血压等指标的不合适,再次耽误我们的手术治疗时间。划重点:白内障术前空腹血糖:小于8.5mmol/L,血压低于160/90mmHg。忽高忽低的血糖比平稳的稍高的血糖更危险。因此,血糖血压不能控制的很好,那我们尽量将其控制在平稳的尽量标准的水平上,也是可以的。2.合理用眼、减轻眼部视疲劳:疫情期间,发现很多患者就诊因为出现眼干涩难忍、黑影飘等不适,主要和居家期间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如抢菜、手机、电视等),作息时间改变、熬夜等有关。我们可以通过适当调整用眼习惯,近距离用眼和远距离用眼交替,稍微增加眨眼次数(因为过度用眼导致眨眼次数减少,而致眼部干涩明显),有空进行温热毛巾的湿敷,每天2次,每次10分钟,温度40度左右,有条件的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等缓解症状。划重点:白内障术前有效控制干眼、视疲劳症状,有助于我们白内障术前人工晶体的准确测量和计算,同时能减轻白内障术后的眼干涩等不适。3.短期延迟白内障手术,不太会对眼睛造成严重影响:“有些患者会担心,没及时做手术,眼睛要瞎了!”确实白内障会影响我们的视力和生活,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心情,但鉴于疫情,只要我们的角膜、眼底、视神经等结构功能都保持的话,基本不会影响我们之后手术的效果的,所以请患者也放心!划重点:如果既往有白内障诱发青光眼发生或加重病史的患者,未手术眼的白内障是需要谨慎注意眼压的情况,如出现眼球胀痛、视力急剧下降的患者,还需尽快去眼科门诊排除白内障诱发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我只做了一只眼睛的手术,现在一直用这只眼睛看,会不会这个眼睛又要用坏了?”只完成一眼白内障的患者,如果双眼度数明显不平衡的,可以主要使用术后视力较佳的眼睛看东西,可以正常看电视、看书或看电视,并不会导致做过手术的眼睛受伤,但可能会增加一点视疲劳,所以可以适量使用,配合热敷和人工泪液缓解疲劳。4.健康的饮食和少量的锻炼:疫情期间可能对很多人来说不能获得新鲜的果蔬,那就在我们能够控制的情况下,均衡饮食,同时结合一些广播体操等锻炼运动,以改善我们的心情和精神。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容易存在眼内玻璃体液化、视网膜牵拉、视网膜变性等先天隐患,因此在跟着网上的运动达人锻炼时,要注意量力而行,如眼部出现黑影飘动增加、闪光感等,请及时休息,如有可能,至眼科门诊进行眼底检查。虽说医学总是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希望大家能在疫情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有任何眼科相关的疑虑和担心,都可以在下面留言,我会后续尽快进行解答。
金慧昳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20日298
0
5
白内障相关科普号

熊瑛医生的科普号
熊瑛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屈光科
8629粉丝117.4万阅读

赵阳(男)医生的科普号
赵阳 副主任医师
好大夫工作室
眼科
7716粉丝66.6万阅读

云波医生的科普号
云波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白内障中心
3948粉丝29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陈晓勇 主任医师北医三院 眼科
白内障 509票
近视眼手术 94票
青光眼 8票
擅长:眼内晶体植入专家,主任医师,干部保健专家 擅长屈光晶体手术,包括成人近视(ICL)手术、老视矫正(三焦点)手术、屈光白内障手术。高端人工晶体手术经验极为丰富,尤其连续视程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散光型人工晶体置换手术数量位列全国前列。 -
推荐热度5.0辜臻晟 主任医师上海新华医院 眼科
白内障 471票
近视眼手术 19票
翼状胬肉 12票
擅长:角膜和眼表疾病的防治,白内障的防治,晶状体手术矫正高度近视,屈光性眼病的防治以及部分疑难性眼病的诊治 -
推荐热度4.9何渊 副主任医师北京同仁医院 眼科
白内障 325票
晶状体脱位 1票
擅长:擅长白内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