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

(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预后

介绍

流行性出血热也叫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染源为鼠类。

本病主要表现有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如何防治流行性出血热

徐鹤翔 副主任医师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内科

发病原因

本病是由于感染汉坦病毒引起的,传染源为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野鼠及家鼠等,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直接接触是感染的主要途径,此外还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母婴等方式进行传播。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如何防治流行性出血热

徐鹤翔 副主任医师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内科

症状表现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 2~3 周。病程可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 发热期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

    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 低血压休克期
    多在发热 4~6 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 少尿期
    24 小时尿量少于 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 多尿期
    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第 8~12 日多见,持续 7~14 天,尿量每天 4000~6000ml 左右,极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 恢复期
    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 3000ml 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量、症状逐渐恢复正常,复原需数月。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如何防治流行性出血热

徐鹤翔 副主任医师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内科

如何预防

  • 处理老鼠窝,密封鼠洞,开展灭鼠工作。
  • 避免在工作场所和野外与啮齿动物的接触,做好必要的防护。
  • 封闭的仓库和棚屋通常是老鼠污染的场所,建议在进入这些空间前先通风,避免与鼠便直接接触,打扫时戴上口罩、手套。
  • 田间劳作、清整杂草秸秆和野外活动时加强个人防护,预防吸入鼠类排泄污染物和鼠体寄生虫叮咬。
  • 建议疫区居民和外来人口的适龄人群接种出血热疫苗。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如何防治流行性出血热

徐鹤翔 副主任医师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内科

检查

本病一般通过病原学检查确诊,此外,可能还需要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 病原学检查:从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汉坦病毒 RNA 或从患者血液等标本中分离出汉坦病毒,有助于确诊。
  • 其他检查:可能还需要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异形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见于哪些疾病?

尹俊杰 副主任医师 新乡市中心医院 血液科

治疗方式

本病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早期发现要住院并隔离,医生会针对各个阶段的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

  • 对有明显出血的患者输血。
  • 对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减轻心脏负荷、强心的药物。
  • 对少尿的患者使用利尿剂。
  • 对肝功能受损的患者采取保肝治疗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原则

黄之品 医师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注意事项

  • 遵医嘱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 多饮水,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为主。
  • 避免受凉,多通风换气,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继发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如何防治流行性出血热

徐鹤翔 副主任医师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内科

预后

本病预后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体内病毒量高、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损害严重者预后差,严重者可能会死亡。

相关科普号

林刚曦医生的科普号

林刚曦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儿科

3692粉丝68.8万阅读

黄之品医生的科普号

黄之品 医师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4粉丝4.1万阅读

徐长风医生的科普号

徐长风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浙江

线上诊疗科

577粉丝130.9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