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一张图看懂牙槽骨吸收程度
很多人问牙槽骨吸收和牙周炎严重程度,这里做一张图,大家可以对照着自己的片子看一下。需要说明的是:影像学(X线片)只是检查牙周病的辅助手段,更主要的检查是临床的牙周探诊,也就是测量牙周袋深度。X线片一定要结合临床检查才能更准确反应疾病的状态,特别是涉及到牙齿的保留与拔除。X线片拍摄总会有一定失真与变形,特别是大多数人拍的大的曲面体层片,判断牙槽骨吸收并不精确,而且由于二维片子的重叠,前牙区往往比较黑更看不清楚。图片中三道红色虚线:最上面是釉牙骨质界,也就是牙冠与牙根的分界,虚线以上是牙冠,以下是牙根部分。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解剖标志点。中间的虚线是牙槽骨吸收水平,也就是骨高度。正常(没有骨吸收)的牙槽骨位于釉牙骨质界下方一点(上方两条虚线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mm)。最下方的虚线是牙根尖位置,它和最上方虚线之间的距离代表牙根长度。由于骨吸收的绝对值往往需要标尺才能测量,所以临床上一般用骨吸收占根长比来表示严重程度,具体就是图上两个箭头之间的比值。再次强调,影像学只是辅助检查,需不需要刮治不能只看片子。刮治之前一定要做牙周探诊,检查牙周袋深度,不然都不规范!
杨刚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18日424
0
2
-
掉牙和寿命有关?六十岁的人,牙齿剩多少颗正常?是否达标看过来
无论什么样的美食,如果不经牙齿的咀嚼,都会素然无味,这是因为我们的口腔里含有很多味道感受器,牙齿的咀嚼,能让食物与口腔充分接触。所以,牙好胃口才好,吃饭饭香,身体倍棒。遗憾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也会松动脱落,失去了牙齿,很多老年人无法咀嚼食物,只能以半流质或流质作为主食,时间长了,他们不仅不知道食物的味道,还会出现营养不良。这是因为,蔬菜,水果,肉,蛋,豆制品等食物都需要牙齿的咀嚼,没有牙齿,就只能舍弃这些食物了。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又发现,其实牙齿掉落还与人的寿命相关,来自丹麦的一项调查研究,观察了573名70岁的老人,通过长达21年的生存情况追踪,发现全牙脱落、少于10颗牙的老人,5年内致残率分别较拥有20颗牙的老人高出2.81倍、2.13倍。也有人会说,医生,这个研究的样本量实在太少了,不足以说明问题。不妨来看看更大数据样本的研究,瑞士口腔医生曾经对全球1万名的中老年人也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如果牙齿比较健全,平均寿命会被缺牙的人高出11.7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缺几个牙真的有那么严重吗?美国口腔医学会通过研究发现,牙缺失人群的,罹患肠胃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疾病、早衰以及老年痴呆的几率高于牙齿较为健全的老人。由此可见,牙齿缺失得太多会影响长寿,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也有人会说,医生,年龄大了,有几个人不掉牙啊,这不是注意不注意的问题,是扛不住年龄的折磨啊!老了到底应该有多少牙?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8020”标准,80岁的老年人保留20颗牙齿视为健康。事实上,很多老年人,年龄还没有到80岁,牙齿就已经远远少于20颗了,所以,“8020”的标准其实也适合六十岁及其以上的老人。说到这,很多人还是有疑问,为什么外表看起来还很年轻,牙齿却已经不行了,很多老人看起来还年轻,笑的时候却已经是一个又一个的大牙缝了?恰恰是牙齿过早脱落,使得很多口腔诊所总是人满为患,镶牙,补牙,洗牙,甚至是种植牙,一直都是口腔诊所的热门选择。牙齿之所以更易衰老,最主要的问题是牙齿护理不好,牙周病是最常见的牙齿疾病,是由于牙菌斑中的细菌侵犯牙周组织而引起的慢性炎症,可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破坏。在我国,牙周病的发病率就更高了,80%的人都有此病,遗憾的是,并没有几个人重视,平时注意口腔卫生,饮食习惯,注意口腔护理的人罹患此病的概率低,遗憾的是,很少有人把牙周病当成疾病,愿意去口腔科看病的人就更是寥寥无几了。
丁彬彬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04日396
0
1
-
牙周病不及时治疗会怎样?
32岁小伙,牙齿松动,牙龈反复肿痛,拍片显示牙齿周围暗影,骨破坏严重,无奈只能拔除,发现其中1个牙根完全被牙结石覆盖,牙齿周围就像一个垃圾站。牙周病不容忽视,定期检查,早发现,早处理。力争“8020”!
叶兰峰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03日81
0
0
-
牙结石误区
很多患者存在一个误区,一直认为洗牙对牙齿健康有损害,说洗完牙后会导致牙齿松动或者牙缝变大。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这是一个长期没有洗牙、甚至刷牙都不到位的患者。从图片上牙结石附着在牙根表面,产生的坏死因子等导致牙槽骨丧失,牙龈退缩。进而导致牙齿松动,牙齿没有保留价值,只能拔除。因此牙结石它不会保护你的牙齿,只会破坏你的口腔健康。所以患者朋友们放下我们的偏见,放下对口腔大夫的恐惧,让我们认认真真对待口腔卫生吧。洗牙不可怕,对洗牙的偏见可怕。因为牙周治疗真的可以延长牙齿的寿命。牙齿的疾病只要提前发现处理,都是可以治愈的。
焦连龙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9月27日71
0
0
-
牙龈肿痛怎么办?
杨善麟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9月08日344
0
1
-
II度松动的患牙通过规范的牙周治疗也是有可能保留的
患者是一名来自江西的32岁女性,一年前因为36牙II度松动,当地医院建议她拔了,但是她不想年纪轻轻就拔了,所以就来到我们科就诊,经过规范的牙周基础治疗和GTR联合植骨术后36牙得以保留,目前36不松动、36近中牙周袋从术前的10mm降到目前只有4mm,cbct显示36牙槽骨再生良好。PS:患者用的是国产的骨粉和生物膜,说明咱们国产生物材料研发这块儿也是做得越来越好了
陈珺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8月20日226
1
0
-
牙齿萌出性血肿/囊肿
萌出性血肿/囊肿,表现为牙龈肿胀隆起,呈青紫色,看起来甚是吓人,常出现于即将萌出牙的局部牙龈。这时,牙齿正在突破重重阻碍,奋力萌出,而牙龈下方聚集的血液和组织液,则形成了血肿或囊肿。虽然看起来恐怖,但多数这类情况不需治疗,待牙齿萌出后,血肿或囊肿会自行消退。
付朝杰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8月18日143
0
0
-
牙周病很多人都有却不知道
孙昌洲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8月05日135
0
0
-
为什么要定期洗牙?
日常刷牙是代替不了洗牙的,即使认真刷牙还是会有一些地方刷不到,时间长了,这些地方还会滋生牙石,因此要定期到医院把这些牙石清除干净,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每半年-1年洗一次牙,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口腔疾病维护身体健康。1、可以预防牙龈方面的疾病:不经常洗牙有可能患牙周病,这是是一种牙龈组织和骨骼的感染病,会使您的牙齿移位,是导致成年人牙齿脱落的元凶。如果早期诊断,牙周病可以治疗和扭转。如果没有得到治疗,后面将导致更严重的牙龈疾病。定期的洗牙和检查,可以有效防止牙床疾病。2、可以预防口腔癌:根据口腔癌基金会的统计,仅在美国一地,每小时都有人死于口腔癌。如果您经常洗牙来保持牙齿的清洁,牙医也会帮你做口腔癌的检测,因为越早发现,治疗会越有效。3、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最近的研究表明,不经常洗牙导致口腔卫生不良的可能会诱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每6个月做一次洗牙有助于保持您的牙齿和牙龈健康,并可能降低您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4、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洗牙将有助于确保您维护良好的口腔健康,与牙科检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您的牙齿成长脱离了正轨,那么洗牙可以帮助你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5、有助于较早地发现牙科问题:牙医会在洗牙的过程中发现任何牙齿疾病的早期迹象,无论是你的牙齿还是牙龈。如果通过洗牙及早地发现了蛀牙,那么只要打破填料和牙床,牙病很容易就可以治愈。如果您没有洗牙的习惯,那么当这些问题恶化后再去治疗,拔牙可能会成为唯一的治疗选择。6、有效防止口臭:牙科研究表明,不洗牙的人中大约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患有口臭。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口臭必不可少的第一步。而洗牙则是消除口臭的最佳途径。
王小芳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30日123
0
0
-
如何预防牙龈长包?
杨善麟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29日170
0
0
牙周病相关科普号

王佃灿医生的科普号
王佃灿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颌面外科
7675粉丝62.8万阅读

释栋医生的科普号
释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牙周科
541粉丝11万阅读

杨泓医生的科普号
杨泓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口腔科
34粉丝1.4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焦剑 主治医师北大口腔医院第一门诊部 牙周科
牙周病 38票
牙周炎 32票
牙痛 1票
擅长:牙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舒适牙周治疗、牙龈退缩的处理、牙周病患者的种植治疗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处理。 -
推荐热度4.6洪瑛瑛 主治医师北大口腔医院第一门诊部 特诊科
牙周炎 24票
牙周病 19票
口腔修复 3票
擅长:牙周病的系统治疗,牙周炎基础治疗,牙周手术治疗,牙龈退缩治疗,种植治疗。 -
推荐热度4.5路瑞芳 副主任医师北大口腔医院 牙周科
牙周病 9票
牙周炎 8票
牙齿种植 1票
擅长:牙周疾病的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牙周炎种植治疗,牙龈移植手术,牙周植骨手术等。